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前期调查,对缺镁黄化的温州蜜柑橘园进行土施结合叶面喷施氧化镁,调查其对缺镁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施用氧化镁提高了黄化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相比对照提高55.0%,达到正常光合速率水平,施镁后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均高于对照;施镁引起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增加,胞间CO2浓度降低。说明土施结合叶面喷施镁有利于缓解温州蜜柑缺镁症状,恢复光合作用机能。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南方果树》2014年第11期《施镁对黄化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作者吴韶辉等)报道,于2012-2013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涌泉镇温州蜜柑果园,前期调查结果表明,黄化桔园土壤镁含量为4.8mg/kg,黄化老叶和新叶镁含量分别为0.04%、0.22%,正常老叶和新叶镁含量分别为0.48%、0.49%,桔园土壤和叶片都表现出缺镁症状;黄化土壤pH值4.3,属于强酸性土壤。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南方果树》2015年第1期《施镁对黄化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作者吴韶辉等)报道,于2012—2013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涌泉镇温州蜜柑果园,前期调查表明,黄化桔园土壤镁含量为4.8 mg/kg,黄化老叶和新叶镁含量分别为0.04%、0.22%,正常老叶和新叶镁含量分别为0.48%、0.49%,桔园土壤和叶片都表现出缺镁症状;黄化土壤p H值4.3,属于强酸性土壤。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浦绿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耐热性的影响,以热敏感品种‘顶峰’(Pinnacle)为材料,研究了浦绿(1.95 mL·L-1)预处理对热胁迫下(35℃/30℃,昼/夜)多年生黑麦草的草层高度和草坪质量、叶片细胞膜稳定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抑制了黑麦草的生长,显著降低了叶片Chl含量、草坪质量和叶片光合碳同化能力,提高了叶片电导率、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浦绿预处理显著降低了黑麦草草层高度,提高了热胁迫下叶片Chl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电子传递速率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增加了叶片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降低了叶片气孔和非气孔限制,缓解了高温对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抑制,从而提高了黑麦草的耐高温能力。综上所述,浦绿可有效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耐热性,从而提高其坪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限制燕麦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干旱胁迫对燕麦光合系统的影响,选用青海省推广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设置4个水分梯度,即正常供水(CK,75%FWC)、轻度胁迫(60%FWC)、中度胁迫(45%FWC)和重度胁迫(30%FWC)。生育期干旱胁迫分为4类,即苗期-拔节期干旱(SJ)、苗期-抽穗期干旱(SH)、苗期-开花期干旱(SF)和苗期-乳熟期干旱(SM),并设置全生育期正常供水作为对照处理(CK)。探讨不同生育期燕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期为青藏高原燕麦抗旱育种和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 不同胁迫程度整体影响大小为:30%FWC>45%FWC>60%FWC;2) 不同生育时期胁迫整体影响大小为:SM>SF>SH>SJ;3) 胁迫程度与胁迫时期互作(Sd×Sp)对燕麦叶绿素参数影响最为显著。在30%FWC和SM时期时,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到的影响最大,此时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非气孔限制,主要表现为PSⅡ反应中心失活,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在60%FWC和SJ时,其受到的影响最小,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气孔限制; 4) 在45%FWC、SH和SF时期,燕麦可通过叶片的气孔导度调节蒸腾作用和碳同化之间的关系,从而适应干旱胁迫;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间接反映了受到干旱胁迫时,燕麦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Y(NO)、NPQ、Y(NPQ)和β与CK相比增加了85.52%、65.21%、33.76%和26.60%,FvFm、ΦPSⅡ、ETR、Fm′、FsF0′、qPF0、α和Fv/Fm分别降低了84.86%、75.41%、75.03%、75.00%、70.89%、61.38%、57.73%、57.06%、48.86%、45.61%和38.50%。  相似文献   

6.
摘要:葡萄果实采摘后,树体主要靠叶片的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贮存营养。果实采收后结果枝短截,增加树体通风透光,促进基部叶片光合作用。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研究材料,在葡萄采摘后,对一年生结果枝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测定分析不同短截程度对葡萄结果枝基部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不同的短截程度都明显提高了‘夏黑’葡萄基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有利于基部叶片的光合积累,而胞间CO2浓度(Ci)有所降低。结论:短截对‘夏黑’葡萄基部叶片光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留4片叶短截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9月下旬,桂林市地产早熟温州蜜柑成熟上市,市场零售价4~5元/kg,与上年同比,销售价格基本平稳。据调查获悉,较2015年,桂林市本年度早熟温州蜜柑总产量有明显增长。2016年桂林市早熟温州蜜柑产销主要特点:一是种植面积和收获面积增加,这为全市年度早熟温州蜜柑总产量增长奠定了基础。二是今年的物候期较往年延后,持续高温天气时期与早熟温州蜜柑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没有相遇,6月高温没有造成今年早熟温州蜜柑异常落果,  相似文献   

8.
在纽荷尔脐橙果实膨大期,选取1年生双果枝、单果枝和营养枝,测定源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等光合生理指标,探讨挂果对枝条源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挂果对叶片 (源) Pn、Cond、Trmmol在上午光合作用较强时间段影响显著,对Ci和Tleaf无显著影响,并且无果枝Pn高于单果枝和双果枝。挂果对果枝叶片Pn、Cond、Trmmol、Ci的日变化曲线没有影响,Pn仍然表现为典型的“双峰”曲线。  相似文献   

9.
以温州蜜柑、脐橙和椪柑为材料,在重庆伏旱高温期间,选择晴天和阴天分别测定果实顶部和基部的温度日变化。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果面温度为温州蜜柑>脐橙>椪柑;晴天树冠南面果实顶部日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2:30~14:30;果实表面温度与气温和太阳辐射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气温对果面升温有显著影响,但太阳辐射对果实持续高温甚至发生日灼有更重要作用。在气温38.3℃时,温州蜜柑果顶温度最高达55.2℃,脐橙次之54.1℃,椪柑最低50.2℃;日灼果比例也以温州蜜柑最高,脐橙次之,椪柑最低,说明高温季节果面温度不同是这3个品种日灼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袋栽试验,研究了淹水对番木瓜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降低番木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和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 (qP),提高其非光化学荧光淬灭(qN)值,同时影响其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淹水28 h和52 h后,番木瓜叶片的光合作用明显降低,对照和淹水处理之间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生产人类和动物所需食物和氧气以及净化水源的重要过程。从光合作用着手提高植物产量一直是研究热点。挖掘植物非叶绿色器官光合潜力是提高植物整体光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些植物非叶绿色器官在逆境条件下具有蒸腾速率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渗透调节能力更强等特点,表现出优于叶片的光合抗逆性且具有可观的产量贡献。简要综述了非叶绿色器官光合作用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植物繁殖器官及茎的光合表现、研究植物器官相对贡献率的方法、非生物胁迫对植物非叶绿色器官的影响、非叶绿色器官光合途径的鉴定及非叶绿色器官再固定CO2等方面,分析了非叶绿色器官光合贡献率评价方法上存在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在非叶绿色器官光合研究方向上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由植原体寄生所引起的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蚕桑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研究了桑树感染黄化型萎缩病后的光合特性变化:被感染桑树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羧化效率与健康对照相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胞间CO2浓度也有所下降,但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根据以上结果认为:植原体侵染桑树导致叶片光合能力明显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3.
镇江河漫滩草地虉草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虉草(Phalaris arandinacea)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阶段虉草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但5月下旬主、次峰均滞后于4月初1 h,净光合速率后期大于前期,导致光合"午休"的原因不同,4月初为气孔限制因素,而5月下旬为非气孔限制因素。不同时期各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不同。虉草净光合速率季节动态呈单峰曲线,4月中下旬最高。虉草的光补偿点为45.6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825μmol·m-2·s-1,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47 mol·mol-1,暗呼吸速率为2.1429μmol·m-2·s-1;CO2补偿点为76μmol·mol-1,饱和点为923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556。数据显示,虉草是一种高光效C3阳性植物,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三裂叶蟛蜞菊光合生理特性对光合有效辐射增强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三裂叶蟛蜞菊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在人工控制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测量了三裂叶蟛蜞菊在深秋和冬季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特性对连续光照强度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Tr、Pn均随PAR的增强而增大,且增幅稳定;Gs在PAR增强的起始阶段先下降,从200μmol/(m2·s)后,逐渐上升,尤其11 月较明显;Ci随着PAR的增强而逐渐减少,在PAR为2 000μmol/(m2·s)后趋于平衡。温度对三裂叶蟛蜞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较显著,但若光照充分,其光合速率也能提高。三裂叶蟛蜞菊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表明它比较耐干旱。  相似文献   

15.
3种鼠尾草属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丹参、宝兴鼠尾草和短唇鼠尾草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阐明其对环境光合特性的适应和生理响应,为丹参田间高产栽培技术、鼠尾草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丹参、宝兴鼠尾草和短唇鼠尾草叶绿素含量,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其光合特性,同时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3种鼠尾草属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光响应曲线均符合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丹参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均最低,分别为0.040 3,13.32 μmol/(m2·s),24.37 μmol/(m2·s);宝兴鼠尾草为最高;短唇鼠尾草居中。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对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拟合的结果最好。丹参和宝兴鼠尾草不属于典型的阳性植物,短唇鼠尾草则更为耐荫。可以采取与玉米等高竿作物间作或套作,缓和蒸腾作用,以达到提高丹参净光合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德国GFS-3000光合仪,以百脉根品种里奥、迈瑞伯、佐治亚为对照,测定了从俄罗斯引进到西北绿洲地区的61份百脉根种质材料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光合特性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加权分析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了供试种质材料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61份种质材料可分为3类,第Ⅰ类12份种质材料,光合性能较优,其中,排在前5位的材料分别为Zxy08p-4693、Zxy06p-2376、Zxy09p-5642、Zxy09p-6464、Zxy09p-6300,该类材料的光合速率在18.12~23.39μmol/(m~2·s),胞间CO_2浓度在305.49~365.90μmol/mol,气孔限制值在0.28~0.34μmol/(m~2·s);第Ⅱ类包括引进的26份材料及对照佐治亚、迈瑞伯,光合性能中等,该类材料的光合速率在14.59~20.12μmol/(m~2·s),胞间CO_2浓度在197.32~335.53μmol/mol,气孔限制值在0.32~0.54μmol/(m~2·s);第Ⅲ类为Zxy06p-2287,Zxy08p-4528和Zxy09p-5809等20份材料及对照里奥,光合性能差,该类材料的光合速率在10.41~16.86μmol/(m~2·s),胞间CO_2浓度在217.70~319.64μmol/mol,气孔限制值在0.34~0.51μmol/(m~2·s)。  相似文献   

17.
以金塔、临泽、民勤和兰州九州台4个地理种源白刺为试材,利用Locpro便携式光合仪对其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非直线双曲线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源白刺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气体交换参数在金塔、临泽和民勤3个种源与兰州九州台种源间差异显著,其中金塔种源对高光强利用能力最强,光饱和点为(1 800±68)μmol/m2·s,兰州九州台种源对弱光利用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光补偿点为(25.52±17) μmol/m2·s。4个地理种源白刺具有高光饱和点低光补偿点,说明其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是阳性植物,属于宽域物种。原来生境水分条件较低的金塔种源表现出较高的光合能力,说明白刺种源光合能力对水分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高温与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与光合性能的调节作用,采用绿色遮阳网模拟遮荫条件,设置3种光环境[全光照(L0)、46.30%透光率(L1)和28.63%透光率]和4种EBR浓度[蒸馏水(CK)、0.01、0.1和1 mg·L-1],研究越夏期弱光胁迫下叶面喷施EBR对紫花苜蓿幼苗的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夏期随遮荫程度增加,紫花苜蓿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红光和紫外光波段占PAR的比例明显下降,绿光波段占PAR的比例明显上升;遮荫及EBR处理下,与对照相比,紫花苜蓿叶面积,叶重比,节间长,茎叶夹角,叶绿素a、b含量和胞间CO2浓度明显增加,叶面温度(Tleaf)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降低。轻度遮荫及1 mg·L-1 EBR处理下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与L0无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越夏期遮荫条件下,紫花苜蓿冠层PAR、R/FR和紫外光波段占PAR的比例与光强显著正相关。遮荫及EBR处理下,紫花苜蓿根重比与光强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与光强无明显相关性。综合上述结果,越夏期遮荫条件下,外源EBR可调整紫花苜蓿植株结构,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光合效率,缓解高温与弱光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作用。L1条件下,外源1 mg·L-1 EBR对紫花苜蓿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过量铁胁迫对豌豆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过量铁胁迫对豌豆(Pisum sativum)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膜组分及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铁浓度的升高,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羧化效率(CE)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叶绿素含量以及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速率(Fv/Fm)、潜在光化学速率(Fv/Fo)、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量子产额(Yield)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都逐渐下降,而初始荧光(Fo)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则逐渐上升;同时,过量铁胁迫造成叶片叶绿体膜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增加,进而引起膜流动性的急剧升高。可见过量铁胁迫除导致幼苗光合作用的气孔抑制外,还直接伤害了光合机构,引起光能原初捕获能力和光能同化效率的降低,同时也造成了叶绿体膜不饱和度增加使得膜功能下降,引起幼苗光合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