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佳嫁接西瓜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2000~2002年早佳西瓜与不同嫁接砧木配组、比较试验,以早佳西瓜为接穗、小西瓜专用砧(葫芦)为砧木的嫁接西瓜表现抗枯萎病、高产、优质。经过多年栽培试验,形成了一套早佳嫁接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西瓜基质栽培具有肥料省、病虫害少、成熟早、产量高且品质好等优点,通过更换基质或基质消毒,可在保护地设施内连续种植,没有土壤栽培中易感枯萎病之忧,我中心从1999年开始在连栋温室内进行西瓜有机基质栽培试验,取得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棚西瓜在我市冬季农业中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01年江阴市顾山镇试种厦门格林公司推广优质无籽西瓜,初步掌握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1基本情况 示范基地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面积4.6亩(17只标准大棚,180m2/棚),一年共种三茬.第一茬在2月18~19日栽种,6月上旬收获结束.第二茬瓜在第一茬瓜结束前10天左右,利用从根部发出的侧枝,选留两条较粗壮的瓜蔓,等西瓜采收后,逐渐把老藤剪掉,7月25日前收获结束.第三茬西瓜在7月底栽种,10月22日收获结束.第一茬瓜总产量9990kg,收入28404元;第二茬总产量3100kg,收入1204元;第三茬种植了无籽西瓜有"冠军"、"红宝石"等品种,总产量4150kg,收入8773元,三茬合计总收入38381.0元,扣除用工、肥药等各类支出33091元,亩净效益1150.0元.  相似文献   

4.
西瓜在元宝山及周边地区栽培较为普遍,但都以大、中型露地栽培为主,随着三口之家的增多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小型礼品西瓜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试验选择4个西瓜品种在大棚内进行立架栽培比较试验,旨在筛选适合于元宝山地区栽培且适销对路的西瓜品种,同时探讨大棚西瓜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商丘市睢阳区西瓜产量和品质降低的现实,探索了利用塑料大棚,采用基质栽培的方法,进行西瓜周年栽培的技术,实现了平均亩产量超过8 000 kg,西瓜含糖量也有明显提高,产品完全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保基高寒山区的农业发展,于2011年引进了西瓜优良品种豫星7号,并进行大棚栽培,于2012年进行该品种的大棚种植技术推广示范。通过对推广示范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表明:保基乡高寒山区大棚西瓜示范效果显著成效,棚内标准化栽培总收入达14 664元/667 m2。加快了保基乡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保基乡优质西瓜种植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填补了保基乡优质西瓜的空白,推动了西瓜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推广了大棚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保基乡种植农户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早抗京欣西瓜是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早熟优质抗病西瓜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于2002年、2003年参加江苏省西瓜区试,品质佳,产量及抗性显著高于对照,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区大棚或小棚西瓜产区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大棚设施栽培西瓜可实现春节前上市,并多次结果,连续采收半年以上,每667 m2产量5000 kg左右。该文总结了多年来西瓜大棚栽培的成功经验和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9.
我市种植西瓜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在1.5~2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销往成都、重庆及周边县市场。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西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01年达3.5万亩,由于7月集中上市,导致瓜多而烂市。2002年我市从改变栽培设施条件入手,将塑料大棚应用于无公害西瓜早熟栽培,实现我市  相似文献   

10.
大棚西瓜秋季栽培一般于国庆前后上市,相对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较高,一般每667m2产量在2000kg左右,产值30000删元.相对于大棚春西瓜,大棚秋西瓜栽培,技术难度大,种植效益低,栽培成功率大大降低.为提高本地秋季大棚西瓜的种植效益,笔者进行了大棚西瓜秋季栽培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事多年大棚西瓜栽培,技术经验丰富,现主要从土壤的选择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七个方面介绍潼阳礼品西瓜大棚栽培技术,以期为瓜农种好西瓜,获得优质、高产西瓜,增加经济收入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刘强 《中国农业信息》2013,(13):101-102
笔者从事多年大棚西瓜栽培,技术经验丰富,现主要从土壤的选择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七个方面介绍潼阳礼品西瓜大棚栽培技术,以期为瓜农种好西瓜,获得优质、高产西瓜,增加经济收入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大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西瓜因其上市早、价格高、收益好而发展迅速。采用塑料大棚栽培西瓜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 3 0~ 40天 ,比双膜覆盖栽培提早上市 10~ 15天 ,经济效益成倍提高。1 培育壮苗1.1 选择适宜品种西瓜大棚栽培属精细集约栽培 ,技术性强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低温条件下坐果性好 ,耐湿、抗病、优质的品种。一般选用中早熟品种 ,如郑杂 5号、亲欣 1号、开杂 14号、金钟冠龙等 ,一些中晚熟品种如开杂 12号也可用作大棚早熟栽培。1.2 确定育苗时间大棚西瓜一般在元月中旬开始育苗 ,选用 8~ 10cm口径的营养钵育苗。苗龄 30~ 4 0天 ,…  相似文献   

14.
西瓜栽培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西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果之一,其富含丰富的葡萄糖、果糖、铁、钙等营养元素,具有天然解毒剂的功效。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西瓜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早春茬钢架大棚栽培为基础,对西瓜绿色优质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陆良县引进台湾麒麟西瓜栽培,采用全生育期小拱棚覆盖,滴灌施肥新技术,达到早熟、高产、品质佳,获得较好经济效益.阐述麒麟西瓜大棚栽培技术,以期提高瓜农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实现高产优质,增加种植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夏秋西瓜搭架栽培,既可充分利用西瓜的蔓生特性和大棚的较大空间,提高土地和棚架利用率,又能借助大棚天膜覆盖,避免台风、雷暴雨的侵袭,弥补优质西瓜品种抗机械性能差的不足,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7.
小果型优质西瓜(又称礼品西瓜)因其果小、皮薄、外型美观、含糖高,近1年来颇受消费者喜爱.笔者从1998年起,从中日南湘种苗公司引进红小玉、黄小玉、金福等特早熟品种在川内试种推广,经过4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我省大多数地区的早熟栽培方法,即:大中棚酿热育苗,大田双膜栽培.后茬作物:水稻、玉米.并在绵阳、德阳等地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2001年江油市西屏乡成片种植红小玉、黄小玉95亩(1亩=1/15公顷,下同),平均亩产2350公斤,高者达2940公斤.西瓜上市时间5月28日至6月16日,由于此时正值我省西瓜市场断季时期(外运西瓜销售接近尾声,川内西瓜尚未批量上市),种植农户均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该点平均亩收入3520元,高者超过5000元.现将其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山东省早春大棚西瓜栽培面积已达8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同类西瓜播种面积的50%.但由于多选用金冠龙等有籽西瓜,且西瓜始收期多在5月中下旬,因此效益一直难有大的提高.而近两年,山东禹城等地农民通过改种大棚无籽西瓜,改进种植技术,使西瓜上市期提早到4月20日,且使西瓜采收一茬变为采收3~4茬,显著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西瓜亩产量由原来的3000~3200kg上升到6500~7000kg,亩产值超过1.3万元.其主要栽培经验是:  相似文献   

19.
栾彤  王琦 《新农业》2004,(7):20-21
西瓜是炎夏解渴消暑的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由于大棚西瓜比露地西瓜提早上市60多天,产值是露地的3~4倍,因此大棚西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试验比较了不同栽培容器对温室基质培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容器对于西瓜根系生长量影响较大,地下部鲜重的变异系数达到29.4;对于果实鲜重影响较小,变异系数为11.88;而对于果实品质没有显著影响。TR5(黑膜容器)和TR1(PVC30管容器)的西瓜根际温度最为稳定;TR1的产量最高,达2588 kg/667m~2;TR4(栽培袋)种植的西瓜产量最低,仅为1828 kg/667 m~2。试验发现利用PVC管材制作的无土栽培容器,直径越大,西瓜长势越好,产量越高;黑膜包裹栽培的西瓜长势较TR1弱,但强于其他处理;袋培种植的西瓜长势、产量最低。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结合容器造价及基质用量,发现黑膜栽培方式每667 m~2造价最低,基质根际温度稳定,产量较高,操作简易,是一种高产优质、经济可行的栽培方式。TR1(PVC301828 kg/667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