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应江山市地域的具备超高产潜力的单季晚稻组合,并探明其生育特性与产量表现,作者于2016年开展了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2”产量极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并且具备超高产潜力,可以作为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优势品种。“春优927”产量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具备高产潜力,可以选为单季晚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甬优1540”虽然与“甬优9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全生育期较“甬优9号”短,是“甬优9号”的理想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2.
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联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8812"项目19个参加省联合品种比较试验的杂交粳稻单季晚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在诸暨的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产量10 689 kg·hm-2,产量幅度7 200.0~13 000.0 kg·hm-2,产量和日产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等3个组合。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浙优2316等4个组合产量比对照甬优9号增7.02%,比嘉优2号增14.02%,均达极显著水平;中嘉优6号、浙优2315等2个组合,日产比对照甬优9号增4.48%,比嘉优2号增14.97%,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引进超级稻品种甬优6号在南宁市进行适应性试验。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在南宁市试种表现早熟、大穗、高产、优质、抗倒、抗病等;全生育期115-120d,比对照博优253早熟5d,比对照中浙优1号早熟10d,试验平均单产8731.5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0.2%,增产点比例85%,具有超高产潜力,适宜在南宁市作晚稻栽培种植。甬优6号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是嫩秧抛栽、促根壮蘖、高肥控水等。  相似文献   

4.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9号(原名02-E8)系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在宁海县试种,该组合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总结了甬优9号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湖州市2011年开始引进杂交晚稻新品种"甬优538"试种,表现出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宜、壮秆大穗、具有超高产潜力等特点,适宜在湖州市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为促进该品种在湖州市进一步推广种植,总结了"甬优5 3 8"在湖州市机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该品种在湖州市机插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顺昌县单季中、晚稻种植的优质稻组合,特选择甬优9号、丰两优1号、嘉优99、中浙优1号、深两优5814与宜优673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优质稻品种均表现很好,产量均比宜优673高,适宜当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5个籼粳杂交晚稻品种在南县地区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适宜于南县双季晚稻生产的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品种,以当地双季晚稻主栽超级杂交稻H优518为对照,分析比较籼粳杂交晚稻品种甬优1540、春优84、甬优538、甬优9号、甬优12号等在南县地区的生育期、产量、抗性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供试籼粳杂交品种全生育期均长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12、9、6、20和12 d;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产增产6.4%、14.6%、11.3%、5.1%和11.9%;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21.5%、41.6%、33.5%、18.5%和35.1%。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于2022年在浙江省永康市开展了12个单季籼粳杂交晚稻新品种机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9、甬优7860、甬优31、华中优9326和浙粳优1758等6个品种在田间生长和产量表现均较好,适宜在永康市范围内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单季杂交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缙云县种子管理站对6个单季杂交晚稻新品种及对照进行试验比较,结果是浙优18产量最高,为9.41t/hm2。浙优18和甬优1540综合性状表现较佳,可作为高产优质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甬优1510、甬优1140和浙两优20可以继续品试并小面积推广示范;两优6118田间综合性状表现差,建议不再试验。  相似文献   

10.
优质,超高产水稻新品种胜泰1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胜泰1号是优质超高产类型籼稻品种,米质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二,级标准,较抗细菌性条斑病,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应性广,可作早稻,晚稻或中稻种植。在双季稻区单季每667m^2产量一般为500kg左右,高产栽培超650kg;在中稻区种植,产量高于汕优63,比一般优质品种显著高产。  相似文献   

11.
超级稻组合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9个超级稻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开展单季晚稻超级稻组合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产量和综合性状较好且适宜当地种植的超级稻组合,其中Ⅱ优航2号、D奇宝优527、特优航1号等3个组合可作为单季晚稻主推组合进行示范推广,Ⅱ优航1号、Ⅱ优1273可作为单季晚稻超级稻组合进行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2.
2019年柯桥区开展单季晚稻品比试验,通过定期观察记录,拷种测产,得出结论:甬优1540仍为我区主导推广品种,嘉丰优2号、甬优15,生育期适宜,产量较好,米质好,适宜本区域推广,嘉禾239,产量表现好,或具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单季稻种植的籼粳(偏籼)杂交水稻品种,特收集华中优1号、浙粳优17113、荃优610等14个单季籼粳(偏籼)杂交水稻在嵊州市开展综合性状比较试验。以甬优1540为对照,考查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米饭食味等性状。结果表明,甬优15、嘉丰优2号、甬优1540、浙杭优K202、浙科优1号5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理想、产量突出、米饭食味口感等较好,综合性状表现优秀,适宜在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单季水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推广种植晚稻优质新品种,2018年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开展了单季晚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水稻品种中,"秀水14"产量最高,稻米煮熟后较软糯,适合在柯桥区作常规单季晚稻的优质高产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在杂交水稻品种中,"甬优1540"产量最高,且易种好管,米质优,适合在柯桥区作优质高产当家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探索高产杂交晚粳组合在平湖地区种植的适应性和产量特性,平湖市在2012年对杂交晚粳新品种"甬优538"进行了小面积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超高产潜力,适宜在我市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临海市种植的籼型单季晚稻品种,以华浙优1号为对照,2020年临海市对7个籼型单季晚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构成及产量和抗倒伏等性状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湘两优900表现较好,产量潜力大,可以在临海市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甬优7860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组合,株型独特、优质高产、适应性广,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17021),适宜在浙江作单季晚稻种植。经过3年示范试种和产业化开发,发现该品种在浙北常规粳稻区种植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和稻米产业化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选择2009-2011年台州、宁波7个点145组数据,分析了‘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穗、粒、重结构,并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表明,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有效穗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各产量性状对于产量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8012.58+27.29x1+36.59x2-25.53x3+165.61x4-239.75x5±766.42。通径分析发现在水稻诸主要经济性状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高达到了2.3526。综合分析提出了‘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适当控制有效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并提出了“适当控制有效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可作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甬优6号系我国第1个通过农业部确认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农科办[2006]36号公告)。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籼粳亚种间三系杂交稻。经省级验收,每667m^2单季最高产量843.03kg,连作晚稻最高产量702.6kg。为2008年浙江省、福建省水稻主导品种(浙审稻2005020、闽审稻2007020)。适宜在浙江省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和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福建省作单季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引进福建省内外通过国家审定的9个超级稻品种,结合龙岩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4个两系稻新品种,对其生育期、产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中,福龙两优863、Ⅱ优航2号较适宜在龙岩市作晚稻种植,扬两优6号适宜在龙岩市作中稻种植,福龙两优9388和福龙两优8号作晚稻种植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