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消化能日粮补充β-甘露聚糖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152头杜×长×大猪用于两个试验。试验1:将576头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基础日粮+0、150、300和450U/kg的β-甘露聚糖酶。试验2分组同试验1,试验日粮采用2(3250和3400kcal/kg消化能)×2(0和300U/kgβ-甘露聚糖酶)因子设计。结果 :随着日粮β-甘露聚糖酶添加水平的升高,15~28d以及1~28d猪的日增重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而料重比表现为显著线性和二次曲线效应(P 0.05)。随着日粮β-甘露聚糖酶添加水平的升高,13~14d和27~28d猪对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 0.05)。日粮补充β-甘露聚糖酶或高消化能日粮显著提高了各阶段猪的日增重、改善了料重比及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磷和总能表观消化率(P 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补充300U/kgβ-甘露聚糖酶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猪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来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648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期42 d,分0~21 d和22~42 d 2个阶段饲养。试验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6个处理组分别饲喂高能日粮(前期代谢能:12.55 MJ/kg;后期代谢能:12.97 MJ/kg)、低能日粮(前期和后期日粮的代谢能分别比高能日粮降低0.42 MJ/kg)以及在低能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β-甘露聚糖酶300、400、500、1 000 mg/kg的日粮。结果表明:与低能组相比,添加β-甘露聚糖酶500、1 000 mg/kg处理组肉仔鸡22~42 d和0~42 d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耗料增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随添加量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添加β-甘露聚糖酶500、1 000 mg/kg肉仔鸡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的消化率与高能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饲料中粗蛋白质消化率呈线性增加趋势(P=0.04)。以试验全期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为效应指标,采用单斜率折线模型分析,获得肉仔鸡日粮中β-甘露聚糖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29.5 mg/kg和503.2 mg/kg。综合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的结果,肉仔鸡日粮中β-甘露聚糖酶最佳推荐用量为500 mg/kg。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小麦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和甘露寡糖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粪便微生物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将8 kg左右保育猪(杜×长×大)1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1,2,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 000 mg/kg益生菌、基础日粮+1 000 mg/kg甘露寡糖、基础日粮+1 000 mg/kg益生菌+1 000 mg/kg甘露寡糖,测定保育猪生产性能、粪便微生物及养分消化率,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1,2,3组保育猪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料重比低于对照组,且试验1,3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试验1,3组保育猪粪便中乳酸菌数高于对照组,试验1,3组大肠杆菌数低于对照组,试验2,3组双歧杆菌数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日粮养分消化率差异不明显;试验1,2,3组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3组最高。说明益生菌可提高保育猪生产性能;益生菌可提高保育猪粪便中乳酸菌数、降低大肠杆菌数,甘露寡糖可提高保育猪粪便中双歧杆菌数;小麦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和甘露寡糖均可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二者协同添加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4.
将72头健康的(28±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7.8±0.69)kg,按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分头编号;各组基础日粮相同,营养水平一致).1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饲喂基础日粮+0.025%β-甘露聚糖酶,3组饲喂基础日粮+0.05%B一甘露聚糖酶,4组饲喂基础日粮+0.1%β-甘露聚糖酶.对于日粮各营养成分的表现消化率:0.05%β-甘露聚糖酶组效果最好;对于日粮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0.05%β-甘露聚糖酶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钙和磷消化率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状态(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降低腹泻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一定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壳寡糖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23.5±0.95)kg的15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阿美拉霉素组,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阿美拉霉素165 g/t;壳寡糖组,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壳寡糖5000g/t。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生长猪。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阿美拉霉素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壳寡糖组0.04;2)与对照组相比,阿美拉霉素组干物质的消化率升高1.3个百分点(P0.05);3)壳寡糖组显著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P0.05)。总之,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生长猪饲粮中添加壳寡糖对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粪便中大肠杆菌数。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研究在夏季高温时期蛋鸡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考察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及产蛋率接近的82周龄海兰白壳蛋鸡576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共设计4种日粮,处理1组饲喂高能日粮(代谢能11.76 MJ/kg),处理2组饲喂低能日粮(代谢能11.34 MJ/kg),处理3组饲喂处理2组日粮+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处理4组饲喂处理2组日粮+1000 mg/kgβ-甘露聚糖酶,试验共开展6周。试验结果显示:高能日粮组、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组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蛋鸡末重、产蛋率、采食量、平均蛋重、料蛋比和破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对鸡蛋蛋壳强度、哈弗单位、蛋黄颜色和蛋壳颜色无显著影响(P0.05),较其他3组,日粮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蛋壳厚度(P0.05)。高能日粮组、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添加β-甘露聚糖酶组对试验第3或5周蛋鸡泄殖腔温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高能日粮组较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组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蛋鸡的代谢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代谢能为11.34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的日粮中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夏季高温蛋鸡的能量利用率和蛋壳强度。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采用实验室建立的肉仔鸡体外消化模型对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效果进行评定.分别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测定了添加0、300、600、1 200、2400 U/kgβ-甘露聚糖酶的肉仔鸡饲粮干物质、粗蛋白质、能量的消化率和肉仔鸡生产性能,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肉仔鸡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高含量棕榈粕-椰子粕日粮中添加复合酶的基础上补充β-甘露聚糖酶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1日龄樱桃谷肉鸭1515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羽。对照组为玉米-豆粕-棕榈粕-椰子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g/t复合酶FE806G,并分别添加7.5×104、1.5×105、3.0×105和6.0×105IU/tβ-甘露聚糖酶。试验分为前期(1~14日龄)和后期(14~46日龄),共46d。结果表明:在高含量榈粕-椰子粕日粮添加复合酶FE806G的基础上补充β-甘露聚糖酶提高了樱桃谷肉鸭14日龄和46日龄体增重(P0.05),除试验Ⅲ、Ⅳ组后期平均日增重外,添加β-甘露聚糖酶的各组樱桃谷肉鸭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和前期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而试验各组后期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前期、后期和全期料重比也都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各组前期、后期和全期存活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高含量棕榈粕-椰子粕日粮在添加复合酶FE806G的基础上分别补充7.5×104、1.5×105、3.0×105和6.0×105IU/tβ-甘露聚糖酶均能提高樱桃谷肉鸭的生长性能,而综合考虑添加成本,7.5×104IU/t为适宜添加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肉仔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研究其对肉仔鸡平均采食量及干物质、能量、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探讨其在肉仔鸡日粮中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在降低50Kcal/kg能量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可以不同程度提高饲料的干物质、能量表观消化率.其中添加500U/kgβ-甘露聚糖酶组饲料干物质、能量表观消化率较负对照组提高2.23%(P〈0.05)、2.18%(P〈0.05),较正对照组提高1.77%、1.15%;添加20U/kg α-半乳糖苷酶与负对照组相比能量表观消化率提高2.66%.差异显著(P〈0.05),添加40U/kg α-半乳糖苷酶与正、负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4.39%(P〈O.05)、4.03%。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白质含量、植酸酶、发酵豆粕和有机铜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粪便中氮磷、铜锌排放的影响。选取68日龄、体重(25.05±3.69)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0头,按照体重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57%,纯度为96%的CuSO4·5H2O62.5mg/kg,纯度为99%的ZnSO4·H2O127.06mg/kg);有机铜锌组在基础日粮将无机铜锌分别替换成蛋氨酸铜(100 mg/kg)和蛋氨酸锌(250 mg/kg);低蛋白日粮+植酸酶+发酵豆粕组将基础日粮的蛋白水平降低为13.4%,并添加800 mg/kg植酸酶,用10%发酵豆粕替代10%普通豆粕;低蛋白有机铜锌组在低蛋白日粮+植酸酶+发酵豆粕组的基础上将无机铜锌等量替换成有机铜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日粮+植酸酶+发酵豆粕可以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与对照组和有机铜锌组相比,低蛋白日粮+植酸酶+发酵豆粕可以降低氮磷排放率(P0.05);与对照组和有机铜锌组相比,低蛋白日粮+植酸酶+发酵豆粕可以显著降低粪便中铜锌排放量(P0.05)。综上所述,低蛋白日粮+植酸酶+发酵豆粕可以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减少氮磷和铜锌排放;日粮中添加有机铜锌对生长猪粪便中铜锌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72头健康的(28±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7.8±0.69)kg,按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分头编号:各组基础日粮相同,营养水平一致)。1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饲喂基础日粮+0.025%β-甘露聚糖酶,3组饲喂基础日粮+0.05%β-甘露聚糖酶,4组饲喂基础日粮+0.1%β-甘露聚糖酶。对于日粮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0.05%β-甘露聚糖酶组效果最好;对于日粮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0.05%β-甘露聚糖酶组都显著高于时照组(P〈0.05),而对钙和磷消化率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状态(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3-甘露聚糖酶.可以降低腹泻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一定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β-甘露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72头体重为(7.12±0.32)kg"杜×长×大"断奶仔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0.4%β-甘露聚糖酶,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250 mg/kg 4%黄霉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3.52%(P0.05),显著降低饲料增重比10.4%(P0.05),各生长性能指标与试验2组无显著差异;与试验2组相比,试验1组断奶仔猪猪瘟抗体阻断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日粮添加β-甘露聚糖酶有利于改善仔猪免疫功能,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酸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中矿物元素排泄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12头初始重为35~40 kg的健康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生长猪。阳性对照组饲喂常磷饲粮,阴性对照组饲喂低磷饲粮,试验组在低磷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500、1 000 U/kg的植酸酶。结果表明:相比于不添加植酸酶的低磷饲粮组,低磷饲粮+植酸酶组显著提高了生长猪的日增重、降低了耗料增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灰分和磷的表观消化率、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了铜、铁、锰、镁和钴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了粪便中磷、铜、铁、锰和钴的排泄量(P0.05)。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够显著改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减少粪便中矿物元素的排泄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生长猪饲喂有效磷2.4 g/kg的玉米-豆粕型饲粮时,添加500 U/kg植酸酶可达到与常磷饲粮相同的生长性能,添加1 000 U/kg植酸酶时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讨酸性与中性β-甘露聚糖酶组合效果及其不同添加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复合型β-甘露聚糖酶的开发提供依据。试验一体外仿生消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6个组别,对照组为不加酶组,5个加酶组β-甘露聚糖酶添加量均为4 U/g基础日粮,酸性与中性β-甘露聚糖酶活力比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以对基础日粮还原糖释放量为依据选择最佳的复合型β-甘露聚糖酶;试验二选择8 kg左右杜长大杂种断奶仔猪300头,根据体外仿生消化试验结果,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型β-甘露聚糖酶2 000、4 000、6 000 U/kg,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在仿生消化试验中,酸性与中性β-甘露聚糖酶酶活比为5050时,对日粮还原糖释放量的提高最为明显,达7.64%;在断奶仔猪生产试验中,添加4 000、6 000 U/kg复合型β-甘露聚糖酶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末重、日均采食量、日增重(P0.05),同时三种剂量添加均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添加4 000、6 000 U/kg复合型甘露聚糖酶可显著提高血清中血糖和总蛋白含量(P0.05)。综合各项指标,酸性与中性β-甘露聚糖酶酶活比以5050进行添加,且在日粮中的添加量为4 000~6 000 U/kg时,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血清中血糖和总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饲粮非淀粉多糖(NSP)酶的海量筛选工作和动物试验间的可比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NSP酶谱。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NSP酶的添加水平与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关系。在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分析各NSP酶对饲粮IVDMD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2种饲粮中6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结果表明:1)6种NSP酶的添加水平与2种类型猪饲粮IVDMD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2)α-半乳糖苷酶对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28%,木聚糖酶对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95%。3)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533.6 U/kg、木聚糖酶9 983.7 U/kg、β-葡聚糖酶1 014.4 U/kg、β-甘露聚糖酶4 080.6 U/kg、α-半乳糖苷酶251.6 U/kg和果胶酶107.3 U/kg。玉米-杂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960.0 U/kg、木聚糖酶17 177.6 U/kg、β-葡聚糖酶405.8 U/kg、β-甘露聚糖酶19 023.2U/kg、α-半乳糖苷酶307.2 U/kg和果胶酶96.9 U/kg。4)优化后的酶谱使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26%,使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75%。由此可见,6种NSP酶联合使用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  相似文献   

16.
β-甘露聚糖是单胃动物营养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之一。家禽日粮中β-甘露聚糖的存在与肠道中食糜黏度高、营养消化率低以及影响免疫应答和微生物生长等负面特征有关。β-甘露聚糖酶有助于改善家禽饲料的营养价值。研究表明,在家禽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包含瓜尔豆粕、椰子粕、棕榈粕的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有积极作用。这种性能和营养消化率的改善是由于β-甘露聚糖酶单一或组合的添加方式作用产生的。尤其是在过去的10年,这种作用机制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家禽的养分消化、新陈代谢、整体性能及健康作用机制的鉴定和理解有助于拓展该酶在禽类营养中的使用。本文综述了添加不同模式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制以及该酶在不同条件下单一模式作用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海兰褐蛋用雏鸡5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甘露聚糖酶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及发酵粪中氨气和硫化氢释放量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β-甘露聚糖酶水平分别为0,0.01%,0.015%,0.02%,0.025%,试验期为7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O~7周龄日粮中添加0.02%的β-露聚糖酶可显著提高蛋雏鸡的体重、胫长、平均日增重(P<0.05),可显著降低发酵粪中NH3和H2S的产生量(P<0.0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160头保育猪,日龄为(30±2)d,体重为(7.85±0.68)kg,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制剂,试验期35d。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对保育猪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效果,其中,0.2%发酵乳酸杆菌组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日增重提高8.70%(P<0.05),料重比降低4.62%(P<0.05),日粮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IgG含量提高了8.39%(P<0.05)。因此,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猪源发酵乳酸杆菌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长性能,提高日粮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降低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类型和β-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子随机试验设计。A因子为日粮类型(玉米-豆粕型、玉米-30%小麦-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B因子为β-甘露聚糖酶添加水平(0 g/t和500 g/t)。选用576羽健康的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鸡(公母各半)。结果表明:日粮类型和β-甘露聚糖酶间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长前期干物质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的肉仔鸡试验前期和后期平均体增重均显著高于饲喂小麦-豆粕型日粮的肉仔鸡,且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添加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肉仔鸡体增重,而显著降低了料肉比(P0.05)。试验前期,随着小麦添加水平的提高,肉仔鸡干物质利用率、氮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Apparent Metabolic Energy,AME)均显著递减(P0.05);试验后期,玉米-豆粕日粮组肉鸡干物质利用率、氮利用率和AME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高比例小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有负面影响,而添加β-甘露聚糖酶能够改善这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432只平均体重为40克1日龄商品艾维因健康混合肉仔鸡,随机分为24圈,每圈18只,地面平养54天。试验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圈,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日粮,即高能日粮添加金霉素50mg/kg组(HE_CTC)、低能日粮组(LE)、低能日粮添加β-甘露聚糖酶500mg/kg组(LE_HC)、低能日粮添加β-甘露聚糖酶500mg/kg加金霉素50mg/kg组(LE_HC_CTC)。试验结果表明,前期(0~21天)添加β-甘露聚糖酶组和抗生素组的ADG和ADFI均无差异,但均较LE组有显著差异(P<0.05)。HE_CTC组生长略快,但与LE_HC组和LE_HC_CT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养后期(21天以后)各组间ADG、ADFI、F/G差异并不如前期显著。在同等低能条件下,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改善饲料利用率。从全期来看,添加β-甘露聚糖酶或金霉素对肉仔鸡ADG无显著差异,但HE_CTC组和LE_HC_CTC组ADG显著高于LE组(P<0.05)。LE_HC组的鸡群体重整齐度比HE_CTC组得到明显改善。添加CTC组肉鸡肝脏和肾脏中金霉素残留均可测出,以肝脏残留量最多;肾脏中残留只在HE_CTC组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