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的生长肥育与气温存在密切的关系,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猪的体热调节,从而影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高温超过猪的体热调节能力,引起猪发生热应激反应,导致猪的神经-内  相似文献   

2.
(上接第11期)3温度对猪的影响在生产条件下,空气温度总是与湿度、气流和热辐射共同起作用影响猪的体温调节进而影响猪的生产力和健康的,它们被称作热环境四要素,其中空气温度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其他因素随温度的不同对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在湿度、气流、和热辐射适宜且不变的情况下,某一温度使猪不必进行体热调节即可保持体热平衡,此温度称为“最适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猪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四种散热(称为“物理调节”)来保持体热平衡,此时,猪的生产力和健康基本不受影响,该温…  相似文献   

3.
了解体温调节和环境温度对繁殖猪的影响,对于改善饲养管理和猪舍建筑有现实意义。一、猪的体温调节猪为恒温动物,在寒冷和炎热期间能保持恒定体温。当环境温度最适宜时,猪不需生产额外热能而维持体温和散发体热,这一温度范  相似文献   

4.
环境温度与养猪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腾云 《家畜生态》1995,16(2):42-43
环境温度与养猪高腾云(河南郑州市农业大学450002)1猪的体热平衡调节及仔猪对寒暑的反应为了保持体温恒定,猪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必须平衡。随着外界环境和机体内环境的不断变化,机体不停地对散热进行调控。Curtis(1988)认为,猪机体的阻热能力(机体...  相似文献   

5.
环境温度变化对仔猪和生长肥育猪健康及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与兽医》2014,(6):129-132
环境温度是影响猪只健康和生产力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它通常与空气湿度、气流、太阳辐射等共同作用于猪体,产生综合影响。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能使猪得到耐寒、耐热的锻炼,增强其适应能力。当温度变化过大,超出机体的适应和调节范围时,便会产生应激反应,体热平衡将被破坏,出现体内积热或失热过多,引起体温升高或降低,生命机能随之发生障碍,从而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力,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本文综述了温度变化对仔猪和生长肥育猪健康及生产力的影响机理、低温对仔猪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高温对生长肥育猪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及如何减轻温度变化对仔猪及生长肥育猪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条件下肉猪的营养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肉猪的体温调节猪的体热调节机能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控制。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猪体外周温度感受器将热应激的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一系列调控,使机体外周血管舒张(升高皮温)、肢体伸展、被毛竖立等,增大传导、对流、辐射及蒸发散热。环境温度高于上限临界温度时,猪体依靠增加散热的物理调节,已不能维持体热平衡,必须动用化学调节来减少产热,导致机体内分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产性能也受到影响。Holmes(1977)和Mount(1979)确定了生长猪不同体重的临界温度,见表1。从表1可见,单养的猪临…  相似文献   

7.
1 高温与鸡的生理反应 鸡是恒温动物,最适温度(等热区)为13.5~24.5℃.据试验,环境温度在等热区范围内变化,鸡体温正常,对鸡体不产生影响.当环境温度不在等热区范围内时,主要依靠化学方式调节体热,首先影响饲料的利用和产蛋减少,其次是体温的升高或降低,最后危及生命. 鸡体缺少汗腺,不能以出汗来散发体热,只能通过张口呼吸、伸张双翼来达到体温平衡(称为热性喘息).温度与鸡体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猪的生产水平和健康状况受温度、空气、光照、粉尘、噪音、设备卫生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之一。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猪体的热调节,通过热调节影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温度过低,猪体散热过快为维持体热平衡,需要有大量的饲料用于产热消耗,也将导致生产力的下降。秋冬配种受孕的母猪,冬春正是生产时期,而此时正逢冰雪寒冷天气,对仔猪的生长与健康影响较  相似文献   

9.
在高温季节,当环境温度超过母猪机体适应和调节能力时,体热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体内积热,体温升高,出现机能障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能力,表现出采食量下降、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流产、死胎、胎少、胎小、少乳等症状,严重影响到猪的正常繁殖生产,给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猪的生长育肥与气温存在着密切关系,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猪的热调节,而热调节影响着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高温超过猪的体热调节能力,引起猪发生热应激反应,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高温引起的猪热应激反应日趋严重,受到国内外养猪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猪热应激的发生原因猪属于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是指当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时,猪的产热大于散热,就要通过增加呼吸蒸发和辅射散热,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进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仍不能维持机体的体温平衡时,就会引起猪体温升高,从而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引起猪的不良反应叫做热应激。  相似文献   

12.
环境温度对畜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畜体的热调节,通过热调节影响家畜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和生长速度。在炎热环境中,家畜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和采食量下降,从而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在寒冷的条件下,畜体散热过快,为维持体热平衡需要大量的饲料用于产热消耗,这也将导致生产力的下降。1环境温度对猪的影响不同阶段的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生长猪的最适温度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下降。新生猪、生长猪、母猪及种公猪的最适温度区各不相同,见表1。表1不同阶段猪的最适温度区℃阶段最适温度合适界限阶段最适温度合适界限新生小猪35 32~38 55~110 kg 18 10~242~5 kg…  相似文献   

13.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病原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十分活跃的季节,生猪发病率显著上升,同时,环境温度过高,猪为了散发体热而呼吸频率加快,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食欲减退,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生产力降低,养猪经济效益下降。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在夏季生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一)保证充足清凉饮水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下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有试验证明,猪饮水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为7~22℃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为2.1~2.7:1;气温升高到30~33℃时,饮水  相似文献   

15.
温度是影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测定,猪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20℃一23t,在此温度范围内,猪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猪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当温度达到30℃~32t时,直肠温度开始升高,若温度升到35℃,而相对湿度为65%或更高时,猪即不能长时间忍受,在4OI?的气温下,不管湿度多大,都会引起猪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迅速导致死亡。一、猪不耐热的原因猪的汗腺退化,无法通过汗腺来散发体热;皮下脂肪层较厚,能阻止大量体内热量的散发;皮肤的表皮层较薄,而且被毛稀少,造成猪只对…  相似文献   

16.
1建立舒适的猪舍环境温度与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过低的舍温,给猪群带来很大的冷应激,会使猪群健康水平下降,进而诱发一些疾病,尤其对仔猪的影响更大。寒冷的环境会使仔猪腹泻病情加剧,从而导致仔猪死亡率增高。另外,在外界气温过低时,猪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就必须增强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来产生热能,以补充体热的散失。因此,做好猪  相似文献   

17.
温度是影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测定,猪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20—23℃,在此温度范围内,猪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猪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当温度达到30—32℃时,直肠温度开始升高,若温度升到35℃,而相对湿度为65%或更高些,猪也不能长时间忍受,在40℃的气温下,不管湿度多大,都会引起猪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迅速导致猪只死亡。一猪不耐热的原因猪的汗腺退化,无法通过汗腺来散发体热,皮下脂肪层较厚,能阻止大量体内热量的散发,皮肤的表皮层较薄,而且被毛稀少,造成了猪只对…  相似文献   

18.
(一)环境要求 1.温度。鸭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成年鸭适宜的环境温度是5~27℃。由于禽类没有汗腺,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体热散发较慢,在高温的影响下,采食量减少,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影响蛋重、蛋壳质量,蛋白变稀薄,产蛋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1温度 奶牛是通过自身的体温调节而适应外界环境的,体温调节就是奶牛借助于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进行的热平衡。当外界气温降低到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以下时,牛体就尽量减少体热的散发,提高新陈代谢作用,以增强体热。反之,当外界气温上升到接近于奶牛的皮温或高于皮温时,牛体就增加体热的散发,降低新陈代谢作用,以减少体热。  相似文献   

20.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很不耐热.当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猪的产热大于散热,要通过增加呼吸蒸发和辐射散热,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而减少体热产生.长期暴露在高温下的猪,如果过多的热量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则易使体温居高不下,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体内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导致的一系列生理与行为机能上的应激反应,给猪场造成一定的危害.总之,猪的热应激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性应答行为,并没有具体的药物可以彻底将其治愈,只能尽可能减轻其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