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6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35kg、年龄1.5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蒙古绵羊,研究了不同精粗比例日粮条件下,体内驱除瘤胃原虫对瘤胃微生物含量以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日粮精粗比20:80时.驱除原虫导致瘤胃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真菌和纤维降解茵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同时.驱除原虫后瘤胃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pH值变化并不显著(P〉0.05).总VFA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青千草DM、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当日粮精粗比为50:50时。驱除原虫导致瘤胃纤维降解茵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真菌和细菌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驱除原虫后瘤胃pH值极显著降低(P〈0.01),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同时总VFA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青干草DM、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未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控制原虫对绵羊日粮中蛋白质在瘤胃内降解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试验以绵羊为实验动物研究了控制原虫的种类和数量对瘤胃内蛋白质降解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驱组绵羊日粮中蛋白质在瘤胃内降解率显著低于全驱组和对照组;全部驱组和部分驱组可显著提高瘤胃及进入十二指肠的TN、NAN和MC-N的流通量;各组绵羊进入十二指肠食糜内的氨基酸的总量差异显著,依次为:全驱组>部分驱组>对照组,而且部分驱组的氨基酸的组成模式最接近理想氨基酸的组成模式。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绵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了控制原虫的种类和数量对瘤胃内纤维物质降解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原虫的种类和数量对绵羊日粮中DM在瘤胃内降解无明显的影响。部分驱组和全驱组可以提高日粮中NDF,ADF和HC的降解率,但部分驱组和全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装有瘤胃套管的21头阉羊和6头爱尔夏牛用以进行喂给青贮日粮后瘤胃发酵与乳酸代谢的一系列试验。绵羊(3个试验)和牛(2个试验)饲以甲酸保存剂的多年生黑麦草青贮,部分试验补以压扁大麦,研究饲喂后瘤胃中乳酸与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摄入青贮后瘤胃中随即有一个短时间的乳酸浓度高峰,随之是丙酸或丙酸与丁酸浓度的增加,丁酸的产生牛比羊更明显。单独饲喂青贮时6小时内瘤胃样本乙酸、丙酸和丁酸(毫克分子/VFA克分子总量)代表性地分别为590—600,210—250和70—150, 青贮补以大麦时,绵羊和牛丙酸比较减少,丁酸比较增加。绵羊的一个试验中发酵类型的这些变化伴随瘤胃原虫数量的增加,由2.78×10~5/ml增到18.66×10~5/ml(p<0.01),然而,随后的试验表明灭原虫导致瘤胃中丁酸比例的增加。在绵羊瘤胃中注入一个剂量20—50克的乳酸,测定了12次乳酸代谢,这些结果表明L+乳酸和DL—乳酸代谢同样地迅速,其半排出期约为25分。在未灭原虫的绵羊注入后发酵产物为丙酸,只有少量丁酸,在灭原虫绵羊乳酸代谢的主要发酵产物为丁酸。乳酸代谢的体外试验是用喂青贮日粮后绵羊瘤胃过滤液和分离出的细菌和原虫部分进行的,瘤胃液与细菌部分的乳酸消失率(微克/毫克蛋白质/小时)分别为50和22.2,显著地小于(p<0.05,n=5)原虫部分的消失率294.7,瘤胃液、细菌和原虫部分发酵终产物为相似的混合物,丙酸约占VFA量的60%。文中讨论了瘤胃中青贮乳酸代谢、VFA的产量和为微生物细胞合成的ATP产量等有关问题,包括瘤胃微生物群对乳酸发酵途径的调节,在调节乳酸发酵中,原虫可能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蒜油对体外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大蒜油和脱臭大蒜油对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用压力读取式法(RPT系统)测定产气量,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甲烷产量.培养24 h后,测定挥发性脂肪酸、pH、氨态氮浓度,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大蒜油极显著降低甲烷产量(P<0.01),显著降低乙酸摩尔百分比和氨态氮浓度(P<0.05),显著提高丙酸摩尔百分比(P<0.05),对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也有显著地抑制作用(P<0.05),但抑制程度不如大蒜油对甲烷产量的抑制程度.添加脱臭大蒜油对甲烷产生也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添加大蒜油和脱臭大蒜油后甲烷菌和原虫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且大蒜油的抑制作用强于脱臭大蒜油(P<0.01).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大蒜油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增加丙酸摩尔百分比,显著抑制甲烷生成而不影响消化,这种改变与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密切相关;此外,大蒜油的作用效果明显强于脱臭大蒜油.  相似文献   

6.
绵羊日粮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以18只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作为试验动物 ,研究了绵羊日粮中6个不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比例(3.52、3.32、2.86、2.64、2.40和1.88)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参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绵羊日粮中一定范围内的SC :NSC比例对瘤胃内 pH和NH3-N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但会改变瘤胃内VFA的摩尔比例。若适度提高丙酸浓度 ,调控瘤胃发酵模式 ,可达到提高纤维物质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棉籽油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棉籽油的添加水平分别设0(对照组)、1%、2%和3%。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棉籽油使人工瘤胃的最大产气量依次降低,但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棉籽油并未显著改变发酵液pH值和NH3-N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棉籽油可以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木聚糖酶(XYLase)活性,仅在发酵48h后,各处理组的CMCase活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棉籽油添加水平的升高可以依次降低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发酵48h后,2%和3%组D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棉籽油并未显著影响总挥发酸浓度(TVFA)、乙酸摩尔百分比、丙酸摩尔百分比和乙丙酸比。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日粮中来源于柠条的缩合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择体重为40 kg左右的健康杜蒙绵羊羯羊15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饲粮中不含单宁;试验Ⅰ组(n=5)和试验Ⅱ组(n=5),饲粮中分别含2%和4%单宁。分别于试验期晨饲前(0 h)和晨饲后3、6、9 h采集各组绵羊瘤胃液,测定和比较各组绵羊瘤胃内环境指标,包括pH值、氨氮(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浓度。结果表明,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对杜蒙绵羊的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3 h和6 h后,绵羊瘤胃NH3-N浓度显著(P<0.05)降低;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6 h和9 h后,绵羊瘤胃BCP浓度显著(P<0.05)提高。日粮中添加2%和4%来源于柠条的单宁,对绵羊瘤胃pH值无影响,可降低瘤胃NH3-N浓度,提高瘤胃BCP浓度。  相似文献   

9.
吐温对绵羊采食、瘤胃代谢、CMCase活力和原虫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勇  Sun Hao  陈勇 《饲料工业》2008,29(3):38-41
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新疆美利奴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添加10g/d的吐温对绵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在4期试验中每只羊分别添加吐温40、吐温60、吐温80或不添加任何吐温。结果表明:添加吐温对绵羊粗饲料及部分营养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添加吐温40和吐温60对瘤胃液pH值和氨态氮无显著影响,但吐温80可显著降低瘤胃pH值(P<0.05),对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吐温60和80使总VFA浓度分别提高8.25%和13.01%,添加吐温60可使乙、丙、丁酸平均浓度分别提高7.94%、9.09%和8.56%(P<0.05),添加吐温80可使乙、丙、丁酸平均浓度分别提高12.19%、14.23%和15.59%(P<0.01);添加吐温60和80分别使CMCase活力提高12.85%和18.71%(P<0.05);添加吐温对瘤胃液中原虫数量均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显示,吐温对绵羊瘤胃发酵调节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吐温80>吐温60>吐温40,其中吐温60和80可能是值得开发的新型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不同阴阳离子水平日粮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2周岁,体重为(29.00±3.36)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羊羯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饲给4种不同阴阳离子水平的日粮,以研究在大量饲喂玉米秸秆(占日粮70%)的饲养条件下,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DCAB值对瘤胃内环境参数有影响.随着DCAB值增加,瘤胃pH值线性增加;NH3-N浓度有下降趋势,当DCAB值为20meq/100 gDM时,NH3-N浓度低于其它3个组且差异明显(P<0.05);从瘤胃发酵结果可知,DCAB值的变化对绵羊瘤胃内乙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丙酸、丁酸浓度及乙丙值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