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九江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成长上限基模系统动力学成长上限基模是研究社会管理问题的八大基模之一,成长上限基模分析法是研究系统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成长上限基模的基本构成是一个正反馈环和一个负反馈环,负反馈环会成为抑制系统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负反馈的制约因素的抑制作用,使得整个系统的发展逐  相似文献   

2.
农民合作社在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实现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是其作用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技术对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进行研究,通过系统极小反馈基模分析生成促进系统发展的管理方针,提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监管的管理对策,为合作社农产品质量监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如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该文通过对山西省阳泉市近年来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增收又是核心的核心。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增收,增收速度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更关系到大多数农民情绪,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央在论及"三农"问题时,一再强调必须把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核心问题抓紧抓好,农民增收致富始终是习近平最为关注的问题,其系列讲话精神中包含着丰富的农民增收致富思想。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思想有其自身的建构逻辑,是现实逻辑、路径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统一。对农民增收历史发展、现实格局问题的准确分析与判断构成其现实逻辑,依靠"三农"内生动力与"三农"外部拉力合力共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构成其路径逻辑,实现农民富裕与国家富强的有机统一形成其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6.
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富裕程度不仅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国家大局的稳定。本文针对当前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问题做为"三农"问题核心所在,其有效地解决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政府财政支持正是现阶段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本文通过运用福建省2001~200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增收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十五"以来福建省财政支持农民增收的成效与问题,最后提出优化财政支持农民增收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对农民增收的效果及影响方式。结论表明喀什地区特色林果业发展对农民增收效果最明显,其次是阿克苏地区。同时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主要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农民收入,而果品加工企业和市场化程度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因此建议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在今后发展中重点应放在林果品的后续加工和市场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9.
淮安市农民增收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峰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6):686-690
"三农"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概述了淮安市农民收入的现状,探讨了制约淮安市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淮安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从农产品流通的角度来阐述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必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史术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95-22497
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方法,参照彼得·圣吉概括的八大基模之一的成长上限基模,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乡村旅游成长上限基模,包括科学规划差额成长上限基模、基础设施投入差额成长上限基模、高素质从业人员差额成长上限基模。通过对成长上限子基模作并运算,得到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长上限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就乡村旅游发展消除成长上限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强调应由政府主导,加强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以及政策支撑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多渠道引进人才,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Biological systems that perform multiple tasks face a fundamental trade-off: A given phenotype cannot be optimal at all tasks. Here we ask how trade-offs affect the range of phenotypes found in nature. Using the Pareto front concept from economics and engineering, we find that best-trade-off phenotypes are weighted averages of archetypes--phenotypes specialized for single tasks. For two tasks, phenotypes fall on the line connecting the two archetypes, which could explain linear trait correlations, allometric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bacterial gene-expression patterns. For three tasks, phenotypes fall within a triangle in phenotype space, whose vertices are the archetypes, as evident in morphological studies, including on Darwin's finches. Tasks can be inferred from measured phenotypes based on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nearest the archetypes.  相似文献   

13.
5.12大地震给四川农民的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收集整理并分析2000~2007年四川农民收入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GM(1,1)的农民收入评估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四川农民2008年收入进行了评估研究,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乐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28-5630
从物资资本的角度,在建立风险价值(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物资资本投入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而产生收入差距。并且,由于"贫困恶性循环"的原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不断地扩大,这就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缓解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吴红霞  张润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94-12697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2010~2015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进行预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与总收入的关联关系,得出工资性收入是影响总收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密云水库周边地区877户农户家庭收入支出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四象限分析法分析农户家庭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意义。结果表明:旅游收入是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提升农户收入最重要的部分;林业收入、政府补贴、村干收入、养殖收入和种植收入也是增加农户收入的关键;饲料支出对提高农户支出的影响最大;而农药支出、肥料支出、交通支出、其他资料和气煤支出是控制农户开支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答疑方式效率低、工作量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ASP.NET的网上答疑系统。对网上答疑系统原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网上答疑系统的模块和实现过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受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约束,有效提高答疑效率,并降低了教师工作量,为网络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程波  王敏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51-9453
分别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4个方面剖析了2002~2008年广西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以及地区收入结构差异状况,研究表明,广西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结构稳定,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居民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拉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珠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现状及贡献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广东省2002~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来分析珠三角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流转通过工资性收入途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效果比较明显,通过家庭经营性收入途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土地流转平均面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20.
陈险峰  李龙梅  李卓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62-18864
首先分析了海南省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然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几种财政支农方式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重大,财政支农对海南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推动效应,但不同支农项目的收入效应差异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