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粱A3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可用于A1、A2保持系选育的测验种。A3类型高粱杂交草已应用生产。就高粱A3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3细胞质在饲草高粱育种上的利用。【方法】①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②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反应;③杂交种选育。【结果】以A3398为不育源,SX-1为基础材料,经连续八代回交转育,于1996年育成新型细胞质不育系A3SX-1A,该系具有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目前应用该系已育成3个杂交种,其中晋草1号已通过审定,在全国20余个省区大面积推广。【结论】A3细胞质在饲草高粱育种和生产中的成功利用,丰富了高粱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高粱杂交种类型和饲草新类型。  相似文献   

3.
自大规模利用高粱杂种优势以来,世界各国高粱生产中所用不育系,都是迈罗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近年,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鉴于玉米大斑病和 T 型不育细胞质连锁造成玉米生产严重损失的教训,十分注意高粱单一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可能产生的危险性。高粱育种家们从各方面努力寻找和培育新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源。1976年美国农业部和得克萨斯州农业试验站合作研究成功了一个新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Tx2763和其保持系 B_2Tx2753,并已登记供推广应用。A_2Tx2753与康拜因·卡佛尔60A(3197A)在育性反应上完全不同。对于3197A 表现出恢复的某些品系与 A_2Tx2753  相似文献   

4.
高粱新型不育系M08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择变异穗做母本,利用育种材料做父本,通过4年7代的测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来的高粱新型不育系。该不育系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都优于TX623A,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不育系之一。2010年通过商丘市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5.
高粱新型不育系M07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择变异穗作母本,利用育种材料作父本,通过4年7代的测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来的高粱新型不育系。该不育系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都优于TX623A,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不育系之一。2010年通过商丘市科技成果鉴定,2011年获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饲草高粱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利用高粱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IA为母本,苏丹草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我市于2003年在12个乡镇82个村420个养殖户进行了试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晋草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SX-14A为母本,以苏丹草为父本,于2000年冬在海南组配而成。2006年2月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大面积的试种,各地普遍反映该饲草前期发苗快,生物产量高,深受养殖户欢迎。  相似文献   

8.
糯质高粱不育系M17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17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本院利用育种材料原1去雄后作母本,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W3B变异矮秆株作父本,在杂交后代中选择不育单株进行成对保持,通过8年8代的成对保持,培育出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性状稳定、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均优于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也优于M07A、M08A,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雄性不育系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粱春播早熟区雄性不育系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叙述了高粱雄性不育系的类型和应用情况,并对不育系的发芽出土能力、雌蕊败育、自交结实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新型细胞质不育系的培育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M07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商丘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所利用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变异株作母本,利用育种材料作父本,通过4年7代的测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性状稳定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均优于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1.
高粱A_3类型CMS A_3JW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3JW/B3JW为材料,对A3类型雄性不育系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的变化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A3JW与B3JW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无差异,均表现正常;从造孢细胞期到幼龄花粉粒期内,二者无明显差异;只是在花粉粒发育的后期,B3JW所有花粉粒都能被碘染色,而A3JW所有花粉粒均不被碘染色,花药中观察到变形的花粉粒。这说明,在这个时期,缺乏淀粉粒的沉积,A3JW花粉粒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2.
以高粱A2雄性不育系(CMS)A2V4,A2TX622;相应的保持系B2V4,B2TX622;恢复系1383-2,晋粱5号及用恢复系与不育系组配成3个杂交种(A2TX622×晋粱5号,A2V4×1383-2,A2V4×晋粱5号)的F1,F2群体为材料,进行A2类型高粱后代花粉碘染色率与田间自交结实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RT与R0.25,R0.75和R1.0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RT=1.188×R0.25+0.906×R0.75+0.915×R1.0。品种间存在差异。A2V4×晋粱5号F2群体的回归方程为RT=-21.407×R0.25+3.966×R0.75+0.930×R1.0;A2V4×1383-2 F2群体的回归方程为RT=0.988×R0.75+0.928×R1.0;A2TX622×晋粱5号F2群体的回归方程为RT=1.247×R0.25+1.184×R0.75+0.931×R1.0。  相似文献   

13.
对我省15个袋栽香菇主要菌株进行单孢分离,对它们的交配型基因进行了分析与鉴定.结果发现,这15个菌株的A因子和B因子各有5个等位基因.15个袋栽香菇菌株可归为6类交配型基因型:L27、L087和Cr02同属A1A2B1B2;L135、L939和L9015同属A3A4B3B4;L241 4属A3A5B3B5;Cr33、Cr62、Cr66和闽丰一号同属A1A5B1B5;Cr04、L42和L26同属A1A3B1B5;Cr52属A1A5B1B3.在此基础上,结合菌株选育背景和RAPD分析结果建立了我省袋栽香菇主要菌株的品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4种旱地耕作方法下不同覆盖形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A1)、秋浅耕+秋施肥+春免耕(A2)两种耕作方法明显优于其他耕作方法,每公顷增产玉米1009.5~1182.0kg;玉米整秆覆盖(B2)、玉米碎秆覆盖(B3)、地膜覆盖(B1)3种覆盖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比不覆盖(B4)显著增产,每公顷增产玉米1031.7~1281.7kg。16个处理中,A1B3(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玉米碎秆覆盖)、A1B2(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玉米整秆覆盖)两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公顷产量达6508.5和6381.0kg,是干旱地区可选择的保墒蓄水增产耕作栽培形式。  相似文献   

15.
基因活化剂使用浓度(A)设3个水平:375×(A1),750×(A2),1 500×(A3)稀释液;使用时间(B)设4个水平:浸渍种苗基部1 h(B1)和1次(B2),2次(B3),3次(B4)叶面追肥。第3次追肥1个月后测定各处理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计算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蒸腾速率A1比对照低1.36%,A2和A3比对照分别高18.10%和16.93%,水分利用率A1,A2和A3分别比对照提高28.30%,8.47%和5.94%;蒸腾速率B1,B2,B3和B4分别比对照提高13.84%,5.23%,11.27%和14.55%,水分利用率分别比对照提高9.85%,21.64%,11.19%和14.27%,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A1B2为最佳水平组合,蒸腾速率比对照降低9.79%,水分利用率比对照提高49.45%。即用375倍的基因活化剂浸渍种苗基部1 h再追肥1次,可显著降低紫色甘薯的蒸腾速率和提高其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17.
用A1,A2不育系与相应的恢复系杂交,再用A1,A2不育系、保持系与A1,A2杂交种交叉杂交,对获得的F1,F2,BC1F1,BC1F2群体进行了育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A1,A2雄性不育性均由两对基因控制,但A1,A2基因互不等位。A1雄性不育系的完整遗传模式为S1N2(ms1ms1ms1'ms1'ms2ms2ms2'ms2'),相应的保持系基因型为N1N2(ms1ms1ms1'ms1'ms2ms2ms2'ms2'),A2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模式为N1S2(MS1MS1ms2ms2ms2'ms2'),相应的保持系基因型为N1N2(MS1MS1ms2ms2ms2'ms2')。A1,A2相应的恢复系核基因型各有6种,其表达方式有明确的对应性,在相应的不育位点,只要有其中一对就可实现对不育系的恢复。分析认为,高粱细胞核、细胞质内均有多种育性基因存在,但是细胞质内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内的不育基因有些是有关系的,有些则是没有关系的,保养有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时具备同样性质的不育基因时,不育特性才能表达,如有一方有可育基因存在,则表现可育,呈对应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水平甘蔗糖蜜酵母浓缩液(CMS)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体况、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干物质基础上分别添加1%、3%和5%的CMS,即CMS1组、CMS2组和CMS3组.预试期1...  相似文献   

19.
以高秆水稻品种百叶籼(对照)、含不同矮秆基因的水稻品种广场矮、新桂矮、双矮为材料,研究其对GA_3不同敏感性的酶学基础。结果表明,携有sd-1sd-1矮秆基因的水稻幼苗对GA_3的敏感性强于携有sd-gsd-g矮秆基因的品种;供试品种对20mg/kgGA_3的反应,表现在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且下降幅度与各品种对GA_3不同敏感性基本一致。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酶活性下降与A_9,A_(11)谱带有关,A_5谱带与不同矮秆基因对GA_3的敏感性有关;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下降,下降幅度与不同矮秆基因材料对GA_3敏感性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结果表明:籼稻D4珍汕97A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期,其余粳稻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双核至三核期。败育原因在于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第二次分化发生障碍,导致发育缓慢,到开花期仍不能成熟而表现败育。不育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不同核质互作类型的不育系,花粉败育特征和败育程度有所不同,可分为4组:1组,X黎明A;2组,D1、D3黎明A和科情三号A;3组,D1、D8滇榆一号A和D4、D9科情三号A;4组,D4珍汕97A。1,2组的不育系花粉败育程度较轻,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表现出不育性不稳定,出现少量自交结实现象。就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而言,X型与D型相差明显,D1和D3型相似;X、D1和D3型不育性较不稳定,D4、D8和D9型不育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