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经络学说是祖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指导中医和中兽医的临床实践。经络系统及经络的循行路线的论述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近年来,随着循经感传现象和隐性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经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经研究表明,经穴的低阻抗特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分布线路和经典经络的循行基本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经络感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对深入研究经络实质和针麻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是一项引人瞩目的课题。为探讨经络感传的客观指标,许多研究者正在运用新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有些文献报道,借用声发射技术对经络感传所发出的信号予以记录,其初步检测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对家畜(羊)是否也可测得声发射信号?我们自1982年5月以来,用此法检测了羊的经络感传信号,目的是给进一步研究家畜针麻机制和扩大其应用范围打个基础。现将检测程序和观察所见作一阶段小结。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祖国兽医学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家畜体生理、病理现象的依据,对于辨证、用药及针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历代医家所说的“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就是经络学说重要性的真实写照。一、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1经络学说的涵义:经络学说是畜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津液、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其大的直行主干叫经,又称经脉;再由经脉分出支脉网络身体各部分又称络脉。经和络在体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无所不至,使家畜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既不同于现代医…  相似文献   

4.
针灸理论和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两大理论课题和研究热点。大量的资料表明 ,经络系统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在针灸作用下 ,形成了经络—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结构。因此 ,致力于经络系统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关系研究 ,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合点 ,不仅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研究 ,而且可能产生突破性进展 ,对中医学发展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1 经络实质研究概况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各种临床经络现象、穴位主治性能和生理解剖等观察…  相似文献   

5.
<正>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和聚集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兽医针灸穴位多分布在动物体表的肌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稍等处,穴位和经络均有其特定的解剖位置,并呈现出特定的生物物理现象,通过经络的联系,穴位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可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将其传到体内,以调整内部功能。利用穴位的这种功能,可用针灸刺激穴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顺气穴即牛、猪的鼻腭管,位于上颌前端齿板处,亦即切齿乳头两侧的小孔。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来,许多从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入手对针刺镇痛机理进行的有关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有赖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并与体液中诸多神经介质有密切关系。七十年代以来,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及经络客观存在的证实,使人们相信针刺镇痛效应可能与经络的传导作用也有  相似文献   

7.
动物经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学说是中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表明,它已成为祖国医学及兽医学在分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临床各科,特别是对针灸、针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上百个国家在应用和研究针灸。我国1992年已将经络研究列入30项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之中。因而,积极开展经络研究,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我国医学及兽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振兴中医、中兽医的一项艰巨任务。现将近几十年来动物经络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资料,作一综述,以供参考。(一)经络与生物物理特性研究经络物理特  相似文献   

8.
1984年8月在北京“全国第二届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七百余篇中、外学术论文,从这些资料看来,我国在针灸针麻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特别在经络循经感传现象的探讨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是由于我国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不仅肯定了感传现象的普遍存在,而且已转入到探索感传客观指标的阶段。其中采用声发射技术,即以次声信号的传递为客观指标,能证明在机体(人、畜)上,有类似古典经络循行路线的存在。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  相似文献   

9.
经络是祖国医学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阴阳、脏腑、营卫气血等共同构成了祖国的医学理论体系,贯穿在理、法、方、药等各个方面,对临床治疗起着指导作用。兽医经络在元代的《痊骥通玄论》及明代的《马书》中已有叙述。在《元亨疗马集·伯乐明堂论》的明堂歌中,对马的十二经脉有明确的记载,指出了十二经脉的主穴,说明了各经阴阳属性和主治的疾病,它对中兽医的临床诊断治疗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古代医学家在二千余年前已发现“经络现象”,并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总结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发表《经络与遗传相关的初步观察和探讨》一文,引证动物的某些遗传性状与经络的特征相一致的事实(①经络的翻转旋转结构与人类耳廓外形肌肉走向特征一致;② 动物的体纹和人的指纹与经络一致)论证经络与遗传存在的相关关系。本文试图继续从哺乳动物骨骼系统结构发育的染色体遗传控制与经络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求经络与遗传的相关关系。 1 观察结果和根据   哺乳动物的身体解剖结构中,骨骼系统是保存其原始的体节性最为完整的系统之一,研究表明,随着动物进化,在骨骼系统结构出现非常有规律的变化,并且与其染色体的组型及经络的关系也分别相应地出现非常有规律的变化。我们把观察结果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4 经络的生理及其应用经络系统有其广泛而独特的生理功能,因此,经络学说对说明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辨证施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1 经络的生理经络的生理作用极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3方面。411 运行气血,营养机体,抗御外邪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水草谷料入于胃,经脾  相似文献   

12.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兽医针灸疗法就是用不同类型的针灸工具对动物体某些特定部位(穴位)施以一定的刺激,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调动调节机体的固有机能,达到"扶正祛邪"实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针术与灸术同属"外治法",常合并使用治疗疾病,固自古以来合称为针灸疗法。针灸技术基本知识概说针灸的理论基础一、经络与穴位经络是机体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调节功能、传递信息的"通路"。经络能够感受和传导针  相似文献   

13.
经络是家畜机体联络脏腑和运行气血的通路。畜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机体的苗窍存在着某些特殊的联系。如口为脾窍、鼻为肺窍、目为肝窍等。本文拟从与此相关的另一侧面,即从经络理论出发,以脾胃一脏一腑与它脏的密切关系探讨其同九窍的内在联系及临床意义。脾胃与九窍在《内经》中已有所论  相似文献   

14.
《外科大成·经络大略》说 :“人生之有经络 ,尤地理之有界分 ,治病不知经络 ,犹捕盗不知界分。……惟经络一明 ,然后知症见何经 ,用何经之药以治之 ,了然无谬。”因此 ,辨经络部位对诊断和治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由部位辨经络病变发生于头顶 ,正中属督脉经 ,两旁属后肢太阳膀胱经。发生于面部和乳部 ,属后肢阳明胃经 (乳房属胃经 ,乳外属后肢少阳胆经 ,乳头属后肢厥阴肝经 )。发生于耳部前后 ,属后肢少阳胆经和前肢少阳三焦经。发生于颈及胸肋部 ,属后肢厥阴肝经 (肋部也属胆经 ,因后肢胆经行于身之侧 )。发生于背部 ,总属阳经 (因背…  相似文献   

15.
经络具有翻转和旋转结构,并且与体表的相应对应区存在着表里相关的关系,我们在华东地区中兽医会上发表的“关于经络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相关学说的新探讨”、“经络实质研究的新进展——动物胚胎发育为经络存在提供了新的证据”两篇文章中进行了阐述。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的实际应用,两年来,我们进行了临床诊断疾病的观察。现在初报如下。一、原理经络具有翻转和旋转结构与体表的相应对应区如图1所示,这与医学上早已知晓的“内脏牵涉痛皮肤敏感区是一致的。不仅如此,体表的其他病变,如出血、淤血、溃烂、湿疹、皮炎和毛焦变性也与对应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具有经穴效应和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穴位给药方式是穴位埋植和穴位注射,而常用穴位主要是后海穴、百会穴、肺龠穴.随着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型经络穴位给药制剂和经络穴位给药作用机理已成为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奶牛淋巴外渗,多是机体受到挫伤导致淋巴管破裂,淋巴液积聚在皮下筋膜组织下,使组织分离,也是一种非开放性损伤。中兽医则认为该病是由于气壮而使血离经络所致。《元亨疗马集》疮黄论说,“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妄行而离经络,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化为  相似文献   

18.
经络学说是中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以及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循行路线,内容抽象,专业性强,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且有难度。笔者等针对经络学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应用启发式教学、对比式教学、圆形  相似文献   

19.
经络实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过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假说,主要有神经脉管说、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说、第三平衡系统说、经络的整体调节说等。目前持整体调节说观点者逐渐增多,认为经络是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体液等以及(或)目前尚未知的结构和因素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因此,应从整体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与阴阳五行、脏象、病因病理等学说共同构成了祖国医学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针灸、药物等临床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经络的概念与组成1.1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机体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