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古至今,人类就不断对鸟类进行观察和思考,但是其重要理由是为了填饱肚子。真正学术和审美意义上的鸟类观察即现代意义上的观鸟,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殖民扩张与博物学热潮而发展起来的。首先明确观鸟活动的定义,观鸟是指用望远镜对野生鸟类进行观赏的休闲活动。在中国大陆,观鸟由欧美及港台等地传入,并首先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目前,全国各地观鸟、摄鸟者数量大大增加,观鸟组织和观鸟活动也办得有声有色。因此,如果想  相似文献   

2.
高武 《森林与人类》2007,27(3):20-29
观鸟,就是到自然界去欣赏鸟。到自然界去欣赏鸟,所以要走向自然。走向自然、接触自然,一起到自然界去,在不妨碍鸟类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我们去看它,这是一种非常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在这过程中我们能一起欣赏到多种鸟类的不同姿态、颜色和多姿多彩的行为状态,我们会把观察到的东西与周围的观鸟爱好者进行交流,因此,结识更多的朋友。观鸟就是这样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3.
《绿色科技》2014,(3):230-230
湖北省“爱鸟周”30周年纪念活动在市动物园举行,数百名小学生参与保护鸟类的签名倡议活动。据介绍,近10年来,武汉观鸟爱好者在湖北境内,又发现新鸟种近百种。“省内爱好观鸟的人越来越多,通过他们的眼睛,在省内新发现不少新品种,如洪湖发现的紫水鸡、恩施发现的灰翅鸫等。”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会长李明璞介绍,2000年的普查数据显示,我省鸟类共计456种,除这些登记在册的鸟类之外,湖北观鸟爱好者又新发现鸟种近百种。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作为生态旅游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观鸟旅游在国际上已是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英国和北欧国家。我国观鸟活动早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到21世纪随着观鸟活动的快速发展,观鸟活动在我国已成为一项时尚的户外运动。观鸟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全国各地,观鸟爱好者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传统的观鸟活动主要通过观察鸟类的形态、鸣叫从而辨别鸟的种类,了解鸟类觅食、栖息、繁殖、迁徙的规律、鸟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以及鸟类种群和群落的动态变化,科研意义大于娱乐。  相似文献   

5.
滇池地区鸟类资源开发与观鸟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池地区记有鸟类266种,其中水鸟26种,丰富的鸟类资源是该地区开展观鸟旅游的基础。依据滇池地区鸟类的分布及活动规律,结合其周边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遵从经济性、生态性、实际性等的旅游路线设计原则,拟定了滇池地区的6条观鸟旅游路线。简要记述了各条路线的特点及适宜人群,提出了观鸟建议及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河北林业》2012,(10):28-28
观鸟对望远镜的光学质量要求非常高,好的望远镜除了可以清晰呈现鸟类的各种美态外,还可以保护眼睛,徕卡望远镜作为顶级运动光学产品,是观鸟活动的绝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河南省鸟类的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区的鸟类资源,河南省主要的观鸟地区以及主要观察的鸟类种类,针对河南省目前观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规范观鸟行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10月24日,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北京十佳生态旅游观鸟地"授牌仪式,《北京野鸭湖湿地新增鸟类名录》同时发布。相比于2005年,野鸭湖新增了62种鸟类,占全市鸟类总种数的65.8%。据2005年数据统计,野鸭湖湿地鸟类有233种,占全市鸟类总种数(350种)的66.6%。今年10月,由中国观鸟会(原北京观鸟会)协同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邀  相似文献   

9.
林木 《湖南林业》2007,(5):30-30
观鸟活动是人们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结伴到大自然中,在山林、原野、海滨等各种环境中,在不影响鸟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去欣赏鸟的自然美,并观察他们的外形姿态、取食方法,了解鸟类和自然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人们在欣赏鸟类的同时,还能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中,感受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限欢欣和愉悦。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位于动物地理中的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所以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目前北京已经记录了鸟类41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0%。尤其在春秋鸟类迁徙季节,更是观鸟的大好时机。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北京的观鸟地点。  相似文献   

11.
为给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尤其是鸟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以《秦岭鸟类原色图鉴》为基准,参考《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并利用长青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结果、多年鸟类科研监测记录、2022-2023年鸟类资源调查结果,以及国内最新分类学研究成果,对长青保护区鸟类名录进行了系统整理、修订和更新。结果表明,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鸟类共计36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0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鸟类11种。本次鸟类名录的修订与更新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区内鸟类物种状况及分布区域,为进一步开展鸟类资源监测与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观鸟活动的普及和鸟类调查监测的持续,将有更多新分布鸟类被发现和记录。  相似文献   

12.
随着观鸟活动在国内的盛行,非自然保护地的观测数据逐年增多,及时开展区域鸟类编目工作是掌握本底资源的基础工作。全方位地收集来自自然保护地的文献资料,统计整理2003—2021年西双版纳州观鸟数据,形成西双版纳州鸟类名录并分析其鸟类多样性。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有鸟类21目83科301属605种,其中留鸟占比70.58%。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60种,其中110种仅分布于个别县市,有118种鸟类被评估为受威胁物种,需要重点关注。各县市鸟类种的相似度一般,但科的相似度较高,全州鸟类属-科多样性较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西双版纳州鸟类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在.有许多人爱好观鸟摄影、但要拍出好的生态照片,也许非是一件易事.我们一家业余拍摄鸟类有几个年头了,拍摄中获得了一些体会,写在这里,供对鸟类拍摄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动物世界     
《绿化与生活》2002,(2):39-39
北京鸟类资源//“爱鸟周”的由来//大兴区森警救护一只夜鹭//野外观鸟//北京“爱鸟周”举行野外观鸟活动  相似文献   

15.
观鸟是人们到大自然中,在不影响鸟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去欣赏鸟的自然美,并观察它们的外形姿态、取食方式、食物构成、繁殖行为、迁徙特点和所栖息的环境等,了解鸟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与鸟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4月19~29日,由国家林业局鸟类环志中心组织湖北、江西、广西及我省6个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参加,在隆回屏风界鸟类保护监管站举办了鸟类环志研讨会。研讨会期间,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楚国忠等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知识讲座,本次环志活动共环志鸟类16种87只。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采用样线法沿4条观鸟路线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种,省级保护鸟类6种.采用RB指数测定物种的优势度,采用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4条观鸟路线的鸟类多样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路线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2.975、0.993;其次为D、B、A路线,指数值分别为2.486、0.830;2.464、0.822;2.429、0.729.综合鸟类的数量、种类、遇见度等因素分析,A、C线是较好的观鸟路线.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北京开展“爱鸟周”20周年,为了使“爱鸟周”活动有新意、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寓教于乐,今年北京举行了野外观鸟活动。这次观鸟地点选择怀柔水库、密云水库湿地保护区。活动有两个内容:一是观鸟,学会观察鸟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认别鸟类品种,以增强保护鸟类的意识;二是在整个观鸟过程中进行宣传咨询野生动物保护、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知识,并同时印发了“爱鸟周”由来、北京鸟类资源、野外观鸟知识、野生动物救护实例等有关知识材料北京“爱鸟周”举行野外观鸟活动@付瑞海  相似文献   

19.
绿化动态     
《绿化与生活》2013,(6):58-60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届圆明园鸟类摄影展开幕首届圆明园鸟类摄影展于6月1日在圆明园公园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圆明园管理处、鸟网和自然之友野鸟会共同举办。展出的鸟类照片都是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在圆明园拍摄的,照片中的鸟类姿态优美,生动自然,反映出拍摄者对鸟类的细致观察和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20.
2021年4月在资溪县举行的观鸟赛,共记录鸟类17目59科134属204种,其中中国特有种5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有23种,包括3种濒危物种、4种易危物种、15种近危物种和1种数据缺失物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1种。武夷山模式种(亚种)黄腹角雉、红头咬鹃等18种,江西省鸟类新记录1种;优势种有灰胸竹鸡、斑嘴鸭、灰喉山椒鸟等33种;总体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7.0595,均匀度(Pielou)指数0.9201,3条样线的物种相似性系数介于0.8529~0.8727。结果表明,通过组织观鸟赛对获得县一级行政区域鸟类物种多样性分布现状,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该县域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适合开展南方商品林区鸟类群落特征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