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就临泽县高原夏菜种植结构、种植品种、种植模式、种植茬口的经济效益做了分析阐述,为今后高原夏菜生产及技术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原夏菜是一类较为典型的露地型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高原夏菜对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及种植时间的要求较高。因此,只有采取高水平的栽培技术,才能保障栽培的整体质量。为了提高不同地区高原夏菜的种植产量、栽培质量,当地政府及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优势,完善当前高原夏菜种植的生产模式。对此,本文以高原夏菜芹菜栽培为出发点,探究实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甘肃省高原夏菜特色蔬菜产业快速发展,高原夏菜尾菜处理已成为限制蔬菜产业健康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甘肃省蔬菜种植情况、高原夏菜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尾菜处理的建议,旨在为高原夏菜尾菜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区划是指导生产布局的依据,高原夏菜是永登县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由于永登县域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多样,加之蔬菜种类繁多,品性各异,气候资源与品种资源配置错位,建立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原夏菜种植区划,用好气候资源,挖掘品种潜力,对永登县目前仍具强劲发展态势的高原夏菜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兰州高原夏菜从生产种植、产业经营、品牌培育及市场推介等现状的总结分析,探讨了制约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原夏菜发展的主要思路,对高原夏菜的发展前景做了科学分析,认为有可持续发展性,前景依然广阔。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现状研究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夏菜产业在兰州市蔬菜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凭借优良的地理生态条件,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农民增收,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兰州市还提出了富硒概念,并且在标准化、产业化以及尾菜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章总结分析了近几年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对其进一步发展做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永登庄浪河川区高原夏菜起步早、发展快、技术成熟,是兰州高原夏菜核心产区之一。长期以来,该地区种植户以种植娃娃菜、莴笋为主,高原夏菜种类同质化严重引起市场相对饱和,出现菜贱伤农现象,严重制约了高原夏菜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为此,近几年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庄浪河川区引进高原夏菜甘蓝新品种,开展一系列试验示范,逐步探索总结出永登庄浪河川区结球甘蓝露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清水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发展以高原夏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富民工程,按照农业产业化和蔬菜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种植水平。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品质稳步提高,初步建成了一批蔬菜生产基地。目前,以高原夏菜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依靠精准扶贫政策,普济寺村家家户户都在种植蔬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原夏菜已经成为普济寺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主要收入来源,普济寺村将继续把高原夏菜做大做强,做成品牌。本文从高原夏菜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峡口镇普济寺村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到脱贫致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榆中县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县,榆中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脚步,种植蔬菜的面积不断扩大。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到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使该县的夏菜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1.
古浪县蒜苗—娃娃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海拔1 550~3 469 m,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气候凉爽、病虫为害轻,是发展高原夏菜的理想区域。近年来,本县大力发展以娃娃菜、蒜苗为主的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等和当地农民一起进行了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蒜苗—娃娃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每亩产蒜苗9 000 kg,娃娃菜8 600株,亩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甘肃省高原气候条件下夏菜生产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为提高高原夏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县(区)为基本单位,利用甘肃省夏菜种植区26个县(区)1949-2000年的气象数据,选取热量、水分、光照等指标,对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并根据高原夏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需求,确定各种植区适宜种植的高原夏菜种类。【结果】将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26县(区)划分为8个种植区,分别为:耐热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苦瓜、冬瓜、丝瓜等蔬菜;喜温耐热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洋葱、番茄、辣椒、西葫芦、菜豆、甜瓜等蔬菜;喜温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黄瓜、辣椒、西葫芦、菜豆等蔬菜;半耐寒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豌豆、甘蓝、大白菜、花椰菜等蔬菜;喜温半耐寒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洋葱、番茄、辣椒、菜豆、大白菜、甘蓝、莴苣、胡萝卜等蔬菜;半耐寒耐寒蔬菜半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甘蓝、西芹、大白菜、娃娃菜、花椰菜、大蒜、菠菜、香菜等蔬菜;半耐寒蔬菜半湿润种植区,适宜种植甘蓝、大白菜、花椰菜、大葱、胡萝卜等蔬菜;半耐寒耐寒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花椰菜、甘蓝、大白菜、生菜、西芹、胡萝卜、大蒜等蔬菜。【结论】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气候区划结果与实际夏菜布局一致,反映了甘肃省夏菜种植结构的区域差异,对该区夏菜的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无公害蔬菜发展现状榆中县历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与经验,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优势,所产蔬菜风味纯正、质量上乘,结构紧密、外型美观,品质优良、商品率高,特色显明,被称为高原夏菜,并具极强的区位优势。从统计资料显示,到2002年蔬菜种植面积0.727万公顷菜用型马铃薯种植面积0.733万公顷,百合留床面积0.10  相似文献   

14.
张平军 《甘肃农业》2014,(17):27-27
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已发展成为兰州市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县。但在未来发展中加快对尾菜的科学化处理、实行连片种植管理、发展优质品种、加强对农户种植技术培训、增强品牌意识及建立健全直销渠道将是高原夏菜得以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4月14~16日,庆阳市农技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宁县、合水春季瓜菜育苗、设施建造、温室蔬菜种植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指导,现场接受菜农咨询,开展技术培训.据统计,庆阳市今年共育各类瓜菜幼苗3400万株;种植落实各类露地瓜菜及高原夏菜种植面积5万亩; 日光温室3400座3400亩;各类塑料大小拱棚6.3万亩.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定西市高原夏菜产业发展迅速,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介绍了塑料大棚芹菜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榆中县的高原夏菜已发展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是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榆中县已是最大的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主要对甘肃省榆中县的高原夏菜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产高原夏菜要做到生产标准化、打造全价值链、提高专业化合作水平、形成规模种植、建立市场信息快速反应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Arc-GIS 9.0软件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3.2版)相结合,对清水县耕地进行高原夏菜种植区域适宜性评价,结合研究区地貌、地形、交通条件,考虑高原夏菜的选地原则,得出清水县高原夏菜的种植规划布局.结果表明:西部黄土梁峁沟壑山区包括郭川乡、金集镇、远门乡、王河乡及丰望乡的西南部,以种植露地蔬菜为主.中部河谷平原区包括永清镇、牛头河及支流流域,以种植设施蔬菜为主.南北黄土梁状中山区包括丰望乡、草川铺、陇东乡、新城乡、松树乡,以种植露地蔬菜为主.东部陇山地区,包括山门乡、秦亭镇、白沙乡,主要以种植露地蔬菜为主.  相似文献   

19.
蔬菜产业是灵台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以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为主要形式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74万公顷,产量13.52万吨,产值达到了9 1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凉州区高原夏菜种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CLRMIS)相结合,选取8个分区评价因子,构建了用于评价适宜性的层次模型,在CLRMIS中进行适宜性级别划分、评价结果分析、面积量算及成果图的输出。评价结果将凉州区高原夏菜种植区划分为4个适宜性区域,高度适宜性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1.51%,适宜性种植面积占23.5%,勉强适宜性种植面积占14.17%,不适宜种植区域面积占1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