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应用2+X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旱地玉米产量、净收益、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及生物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和净收益;施用氮肥329 kg/hm2处理获得了最高产量11 467.5 kg/hm2和最高净收益19 420.67元/hm2,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7 324 kg/hm2,增产率达176.8%,增收14 648元/hm2,氮肥农学效率为22.26 kg/kg,氮肥利用率38.56%。玉米产量与施氮量函数关系为Y=-0.048 X2+35.60 X+4 117(R2=0.965),最高产量施肥量为370.8 kg/hm2。玉米净收益与施氮量函数关系为Y=-0.095 X2+64.16 X+6 877(R2=0.965),最佳经济施肥量为337.7 kg/hm2。  相似文献   

2.
探究氮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在贵州高山冷凉蔬菜白萝卜上的应用效果,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在贵州高海拔冷凉蔬菜区及相似地区的应用和白萝卜丰产提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于2021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T1)、全量氮肥(T2)、85%氮肥配施有机肥(T3)和70%氮肥配施有机肥(T4)4个处理,研究氮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白萝卜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白萝卜产量为123896kg/hm2,高于T2处理19846kg/hm2;氮、磷、钾累积量均以T3处理最高,分别为167.9、247.4、314.4kg/hm2;T3处理氮素农学效率和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90.1kg/kg和59.0%,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白萝卜纯收益为84105.50元/hm2,高于T2处理13822.90元/hm2。综上,在贵州高海拔冷凉蔬菜区,配施有机肥能够替代15%的化学氮肥,建议在本地区氮肥投入量为96kg/hm2,同时配施有机肥6000kg/...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河南省夏谷区谷子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情况,以郑谷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试验,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分析不同种植密度(40万、60万、80万株/hm2)和施氮(纯N)水平(0、60、120、180 kg/hm2)对谷子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水平的上升,谷子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以60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441.1 kg/hm2;对谷子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58万~73万株/hm2为试验最佳密度。不同施氮水平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501.39 kg/hm2;对谷子产量随施氮水平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100~125 kg/hm2氮肥施用量确定为研究区域最佳施氮量。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以种植密度60万株/hm2配合施氮水平12...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水稻科学施肥体系,进行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中氮肥对增加水稻产量起关键性作用,氮是水稻产量的最大限制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是钾;配方施肥处理水稻产量11 366.7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3 335.0 kg/hm2,增产率41.5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基肥施45%配方肥(18-12-15)525 kg/hm2,分蘖肥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60 kg/hm2,总施肥量为纯N 181.5 kg/hm2、P2O563 kg/hm2、K2O 114.75 kg/hm2,氮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分别占52%、29%、19%(接近5∶3∶2),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基肥、穗粒肥分别占69%、31%(接近7∶3),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5.07%、22.4...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滴灌棉田有机无机配施对棉花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新疆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改良棉田土壤和棉花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不施氮;(2)CF:单施化肥;(3)LMCF: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4)MMCF:中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3 000 kg/hm2+化肥);(5)HMCF: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4 500 kg/hm2+化肥)。【结果】相比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中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增产率为9.1%,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和氮磷养分吸收分别增加1.7%、2.5%和6.9%。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氮素表观利用率比单施化肥增加了3.2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肥料氮贡献和农学效率比单施化肥增加了9.1%、35.5%和56.1%。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的纯收益与单施化肥处理相当。【结论】选择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氮肥增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春玉米最佳的施氮量,进一步揭示不同施氮水平下春玉米的光合参数和产量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分析了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施肥(N1,225 kg/hm2)、氮肥减施10%(N2,200 kg/hm2)、氮肥减施20%(N3,180 kg/hm2)、氮肥减施30%(N4,150 kg/hm2)5个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光合参数、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225 kg/hm2处理相比,在180 kg/hm2和20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玉米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氮肥的施用可以提高玉米的光合能力,但当施氮水平在150 kg/hm2时,光合作用水平下降。在200 kg/hm2和18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均高于常规施氮225 kg/hm2...  相似文献   

7.
施氮量对棉花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与分配、氮肥利用率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棉所60号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连续2年大田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0、112.5、168.75、225 kg/hm2,分别以CK、N1、N2、N3表示),在吐絮期采集植株茎、叶、生殖器官,测定干物质质量和氮磷钾积累量,计算氮肥利用率和棉花产量等指标。【结果】施氮量在0~225 kg/hm2,棉花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氮肥可提高棉花吐絮期氮、磷、钾吸收量,施氮水平在0~168.75 kg/hm2,棉花氮、磷、钾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施用氮肥后棉花氮、磷、钾吸收量下降;氮肥利用率以112.5 kg/hm2施氮量最高;施氮量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产量、氮肥利用率、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和纤维品质等指标,黄河流域棉区推荐施氮量为112.5~168.75 kg/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配施不同用量的黄腐酸对新疆拜城县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拜城县膜下滴灌玉米的黄腐酸的用量。【方法】以新玉31号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施用相同氮磷钾(N 24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90 kg/hm2)的基础上,以单施氮肥处理为对照,分析施不同用量的黄腐酸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单施氮肥处理,合理施黄腐酸(180~270 kg/hm2)能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增产率为10.2%~12.6%,玉米氮肥利用率提高8.0~10.5个百分点,但收获后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没有显著增加。大量施用黄腐酸(450 kg/hm2)能显著增加玉米的生物量、氮肥利用率以及收获后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但是产量降低,减产率为3.5%。【结论】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黄腐酸用量进行综合分析,适宜的黄腐酸用量为180~270 kg/hm2。  相似文献   

9.
控失尿素施用量及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控失尿素、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1)CK:不施氮肥;(2)常规尿素:施N 225 kg/hm2;(3)等氮量控失尿素:施N 225 kg/hm2;(4)控失尿素减量20%:施N 180 kg/hm2;(5)控失尿素减量30%:施N 157.5 kg/hm2;(6)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比:施N 225 kg/hm2;(7)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5∶5配比:施N 225 kg/hm2;(8)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3∶7配比:施N 225 kg/hm2,测定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量和产量,明确棉花干物质、氮素吸收、产量与控失尿素配施常规尿素的关系。【结果】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能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量,提高棉花产量,增产14.34%;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0.2百分点;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棉花干物质与产量大体相同,控失尿素减量30%处理显著低于常规尿素处理,产量降低了5.85%;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与常规尿素处理的棉花N素吸收量大体相同,但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利用率增加了11.26百分点。【结论】用控失尿素和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均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其中控失与常规尿素7∶3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主产区化肥减施增效的潜力与区域适宜性,为该区域油菜产业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在江苏(高淳)、湖南(安仁)、湖北(沙洋)、安徽(休宁和当涂)四省(共5个地点)布置以有机肥(M)用量(0、2 250 kg·hm-2)和施氮(N)水平(0、90、135、180、225、270 kg·hm-2)为控制因素的冬油菜田间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化学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评估不同区域冬油菜最佳产量和施肥效益下适宜的有机无机配施技术模式及其减肥潜力。【结果】相比于单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显著提升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7.7%—43.3%。以最高产量为目标,各试验点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推荐化肥氮施用量分别为:高淳195 kg·hm-2,安仁199 kg·hm-2,沙洋195 kg·hm-2,休宁179 kg·hm-2,当涂185 kg·hm-2。通过模型拟合发现各试验点达到单施化肥最高产量时,有机肥施用可替代26.7%—45.9%的化肥氮投入,且随着土壤基础肥力提高,化肥氮减施潜力增加。不同有机肥用量下,油菜化学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有机无机配施能够有效提高各氮肥梯度下油菜的化学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各试验点化学氮肥偏生产力增幅为24.4%—53.0%,化学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增幅为26.3%—89.9%。与不施氮处理(N0)相比,安仁、休宁和当涂试验点在施用180 kg N·hm-2并配施有机肥处理下增收效益最大,依次为8 915、10 358和6 569元/hm2;而高淳和沙洋试验点在单施化肥(225 kg N·hm-2)处理下增收效益最大,分别为11 252、8 500元/hm2。【结论】长江中下游部分冬油菜产区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可实现减化肥氮26.7%—45.9%的同时提高籽粒产量、化学氮肥利用率及氮肥或有机肥增收效益,实现减氮增效。  相似文献   

11.
郭标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58-159,162
为明确设施辣椒最适宜的氮肥用量,通过设置不同氮肥用量下的辣椒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用量氮肥N0(0 kg/hm2)、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40 kg/hm2)、N4(300 kg/hm2)、N5(360 kg/hm2)对辣椒产量、氮磷钾养分含量及品质(维生素C、硝酸盐和还原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肥可显著提高辣椒产量,增产率达26.05%~122.81%,以N4处理产量最高。施氮显著提高辣椒全氮含量,以N2处理最高,氮肥过量与不足均不利于提高辣椒氮素含量。施氮量为N2处理时辣椒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氮肥过量与不足均不利于提高辣椒品质。综合辣椒产量、养分含量及品质结果,该试验条件下,氮肥适宜用量为180~300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甜瓜产量、品质、生长指标等影响,探究适合海南甜瓜生长发育的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以及促进甜瓜优质高产。以甜瓜品种黄梦脆为试材,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氮素水平(N0缺氮;N1低氮;N2中氮;N3高氮),分析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特性,总结及探讨有利于海南设施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氮素水平。结果表明,低氮处理利于叶和花的生物量积累;高氮和缺氮叶和花的生物量偏低,不利于膨大期果实的成长;中氮处理甜瓜单瓜重和产量最高,高于对照12.07%,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的氮肥处理对甜瓜品质有一定影响,果实特性随着氮素变化而变化,其中高氮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5.40%),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果肉、果皮中总氮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且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中氮处理氮肥用量为200 kg/hm2,产量最高,为2 925.00 kg/hm2;其次为低氮处理,其氮肥用量为160 kg/hm...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设施滴灌番茄生长发育及品质和产量等的影响,为设施滴灌番茄的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 天马54号为试验材料,设N0(不施氮肥)、N1(150 kg/hm2)、N2(300 kg/hm2)、N3(450 kg/hm2)、N4(600 kg/hm2)、N5(750 kg/hm2)共6个处理,研究设施滴灌番茄的氮肥的运行规律及最佳氮肥使用量。【结果】干物质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加,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天为45.8~52.7 d。叶面积指数在定植后40~80 d,各处理差异显著,在定植后60 d最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趋势。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随施氮量增加表现为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胞CO2浓度随氮肥的增加而下降。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产量贡献率N4(600 kg/hm2)处理最大,分别为9.35~10.26 t/667m2、42.61%~43.56%、33.89%~29.92%。【结论】 5个氮肥处理下N4(60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减量施氮对滴灌春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减氮栽培模式下,滴灌春小麦群体源库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动态及规律,分析与产量目标相结合的高产稳产滴灌春小麦群体结构调控指标,寻求滴灌小麦最佳施氮量。【方法】供试品种为新春31号(高秆)和新春6号(矮秆),5个减氮梯度为300(N1)、275(N2)、250(N3)和225 kg/hm2(N4)和不施氮肥(N5)。【结果】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新春31号与新春6号分别在275 kg/hm2(N2)和250 kg/hm2(N3)群体质量表现为最优,茎蘖成穗率分别达到了79.19% 和75.91%,孕穗期LAI也达到7.7和6.8,粒数叶比与粒重叶比也分别达到了4 215.8粒/m2、199 g/m2和4 233.2粒/m2、203.9 g/m2,花后干物质累积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5.04%和75.52%。新春31号以N2的产量最高,比其他处理提高了3.5%~37.7%;新春6号以N3的产量最高,比其他处理增产了2.5%~33.5%;对产量构成进行通径分析,新春31号和新春6号分别以千粒重和穗粒数对产量的综合作用最大系数为0.755 9和0.525 2;对施氮量和产量进行拟合,当两品种施氮量分别达到286和258 kg/hm2时产量达最高。【结论】在新疆麦区高产大量投入氮肥300 kg/hm2(N1)的基础上,降低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减量施氮处理新春31号275 kg/hm2(N2)与新春6号250 kg/hm2(N3)明显改善了小麦群体结构。因此表明恰当的减量施氮,可以优化群体结构获得高产,但对于不同品种类型,应当选择适宜当地栽培条件的施氮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减施氮肥对花生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北方黄淮海和南方红壤旱地产区选用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北方选用 ‘花育25号’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T0)、施N 157.5 kg·hm-2(T1)、施N 157.5 kg·hm-2+CaO 450 kg·hm-2(T2)、施CaO 450 kg·hm-2(T3)、施N 67.5 kg·hm-2+CaO 450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T4)、施N 67.5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CaO 450 kg·hm-2(T5)共6个处理;南方选用‘湘花2008’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S0)、施N157.5 kg·hm-2(S1)、施N 157.5 kg·hm-2+ CaO 568 kg·hm-2(S2)、施N 112.5 kg·hm-2(S3)、施N 112.5 kg·hm-2+CaO 568 kg·hm-2(S4)共5个处理,研究了减氮增钙及氮、钙肥施用时期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碳氮代谢酶活性,根瘤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T1)相比,减氮增钙(T4)处理明显提高结荚期根瘤数量和鲜重,提高生育后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叶片中的碳、氮酶活性提高,产量提高4.5%。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产量提高10.8%;基施钙肥处理(T4)与花针期追施钙肥处理(T5)相比,产量提高228%。同时,与S1相比,S2处理的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15.6%和29.8%。与S1相比,氮肥减施+基施钙肥处理(S4)的产量提高27.7%。表明氮肥减施后钙肥的增产效果更明显,且作为基肥效果更好。因此,无论是北方黄淮海花生生产区、还是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区,增施钙肥是花生产量提高的有效措施,可作为氮肥减施后保障花生稳产的重要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氮肥减施情况下绿肥还田对贵州黄壤玉米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处理[不施氮肥(0%N)、单施氮肥(100%N)、90%氮肥(90%N)、80%氮肥+绿肥(80%NM)、70%氮肥+绿肥(70%NM)、60%氮肥+绿肥(60%NM)和50%氮肥+绿肥(50%NM)],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贵州省黔西市定位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0%N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氮肥减施20%配合绿肥还田能起到稳产或小幅增产的效果,80%NM处理玉米产量2018、2019年分别为10 437、10 554 kg/hm2,比100%N处理高54、55 kg/hm2,但差异不显著;能维持或略微提高玉米生物量,80%NM处理玉米生物量2018、2019年分别为18 083、18 239 kg/hm2,比100%N处理高153、187 kg/hm2,但差异不显著。2018、2019年氮、磷和钾累积量均以80%NM处理为最高,分别为161.05、37.40、144.54kg...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不同供氮水平对晋荞麦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得到在晋北地区甜荞种植的最适施氮量。设置了7个供氮水平:0 kg/hm2(N0)、对照45 kg/hm2(N 45)、90 kg/hm2(N 90)、135 kg/hm2(N 135)、180 kg/hm2(N 180)、225 kg/hm2(N 225)和270 kg/hm2(N 270),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下晋荞麦3号的物候期、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性状以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会延长晋荞麦3号的生育期;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株高、茎粗、一级分支数、主茎节数和叶面积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3个产量性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晋荞麦3号的产量在供氮量为180 kg/hm2时最高达到1 672.5 kg/hm2,比供氮量为45 kg/hm2的对照增产35.6%;随供氮量的增加,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麦秸全量还田下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氮对照(CK)、施氮量[常量施氮(300 kg/hm2),A1,减量20%施氮(240 kg/hm2),A2]和氮肥运筹(基蘖氮肥∶穗氮肥=6∶4,B1,基蘖氮肥∶穗氮肥=7∶3,B2)处理,分析了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及不同氮肥运筹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1水平下粳稻分蘖中期、拔节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值高于A2水平;提高基蘖氮肥比例有利于粳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A2水平下粳稻平均产量较A1水平仅降低110.08 kg/hm2,差异不显著;A1和A2水平下B2处理粳稻产量均高于B1处理,但差异不显著。A1水平下分蘖中期、拔节期以及分蘖中期至拔...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湖南怀化烟区雪茄烟种植的适宜氮肥用量,本试验以雪茄烟品种“CX080”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80 kg/hm2;N2:210 kg/hm2;N3:240 kg/hm2)对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氮肥利用效率及发酵后烟叶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下最高;烟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均显著高于N1、N3处理;烟叶总氮、烟碱含量显著增加,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N2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最接近优质雪茄烟叶指标;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先增加后降低,N2处理下含量最高。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210 kg/hm2施氮水平更有利于怀化雪茄烟的氮肥吸收利用、烟株生长及烟叶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适宜河北省低平原区冬小麦生产中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最佳替代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推荐施氮量240 kg/hm2时,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OPT-15%M)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最高,达6 145.7 kg/hm2,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OPT-30%M)处理的冬小麦产量为5 918.8 kg/hm2,均与单施化肥OPT处理无显著差异;在有机肥氮处理中,随有机肥氮比例的增加,小麦产量逐渐降低。OPT-15%M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土壤无机氮含量较OPT处理低5.2%~13.9%,但较其余有机肥氮替代处理仍能维持较高水平,可以保证小麦对氮素的需求。OPT-15%M处理的小麦吸氮量为211.5 kg/hm2,与OPT处理几乎无差异,OPT-30%M处理的小麦吸氮量为203.6 kg/hm2,与FP处理几乎无差异,且OPT-15%M处理和OPT-30%M处理的冬小麦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均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