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009年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村庄整治继续深入,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着社区建设资金不足、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帐严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市化矛盾突出等问题。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着眼城乡统筹,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乡规划,构建新型村镇体系。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宁夏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缺少领军人才、信息站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信息化部分功能不完善、农民对信息化认知较低、农村信息化未形成长效发展机制以及农村信息化的管理、建设、应用三者分离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健全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3.
吕倩 《甘肃农业》2020,(2):73-75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方面面临投入少、设施种类单一、利用率不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完整等诸多问题.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政府在投资方面加大力度、还要建立完善的使用和服务机制、加大创新机制、突出乡土风情和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领域,在新时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力量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农村环境仍旧存在较大的问题,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合理工业布局、部门指导改善农业污染面源等措施,实现秀美中国建设的伟大构想。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忠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25-17627
在界定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总体现状,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是构成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人员文化普遍素质偏低,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三是人力资源开发环境改善滞后,配套改革不足。而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面临的机遇是国家已把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才建设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理念的提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从而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实行弹性制公共服务部门用人制度改革,形成"能者上、平者让、不能者下"的用人机制;大胆提拔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的中青年基层干部;建设学习型基层公共服务组织,让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员学会学习、不断提高;放开视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在部门发达地区,基层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应当引进企业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农村年轻劳动力缺失,农村人口空心化导致留守人口安全问题、产业发展滞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针对农村人口空心化衍生的问题,从人才引进、“三留守”群体心理建设、公共服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随着国民经济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重点转向农村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本文根据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现状,从政策的角度,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长效投入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通过对贵州省1 033户农户进行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情况。结果表明,调查地区道路建设质量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水利设施单一,水质差;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生活环境差。对此,政府应加大道路质量监管力度,保障道路工程安全;加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村民环境治理意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甘肃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整治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人居环境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子进行处理,分析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生态环境、住房条件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因子。针对河西地区农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利用整治、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整治、住宅建筑整治、农业环境卫生整治、环境综合整治五大整治机制,促进河西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寅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88-16690
概述了我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农村人才观、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等促进人才培养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存在物流配送不便、电商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电商人才短缺、供应链管理不善以及产品质量和服务问题等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设物流配送网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电商人才、优化供应链管理等对策。通过这些措施,有望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本文从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科学文化人才。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适应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更新观念,落实教育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学习路子;完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构筑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培养各类科学文化人才,巩固教育成果等多种方法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民阅读在我国全面展开。农村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阅读文化的建设决定全民阅读的成效。当前农村阅读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图书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通过对河南省J县农村互助幸福院的运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仍然存在资金来源缺乏;监督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配置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宣传力度不到位,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等一系列问题。对此,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查阅,寻找出发展龙头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监管,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完善基础设施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思想等相应对策,以期解决J县农村养老困境,进一步提升J县农村老人的养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该文通过对仙桃市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有关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村农业发展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地区在农村信息化与农村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当地政府部门宣传不足,农村居民信息化意识普遍不足,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结合研究分析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而提出了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体,推进农村信息化与农村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了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以辽宁省建昌县为例,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建昌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并提出建昌县更好更全面地发展乡村旅游应加大政府投入,合理开发景区资源;加强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挖掘乡村文化,打造特色产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缺陷,造成农村宅基地粗放利用、居住点布局分散且规模较小等问题,给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对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的研究,以宁波为例,调查分析改革试点,并对完善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份信息在社会生活和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身份信息盗用的危害越加严重。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存在身份信息保护意识薄弱、基层管理机构缺乏规范化管理等问题,使得农村地区的身份信息盗用存在着特殊的法律规制困难。改善农村身份信息盗用问题,应加大对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以提高农村地区的身份信息保护意识,加大对相关基层机构的监管,加大对农村身份信息盗用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20.
韩维佳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17):147-149+244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能够激发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乡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完善,人才资源流失,资金投入不足等。政府应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地区的文化服务质量;注重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乡村文化建设投资机制,推动乡村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