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12-213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成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拥而上”“要面子不要里子”“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急功近利等问题,美丽乡村建设缺乏科学引领和长远谋划。美丽乡村建设要克服简单“跟线”或应时风潮,就应该把美丽乡村建设渗透到新农村、新市镇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格局和肌理中去,重点着眼于美丽乡村建设内在美,强调科学布局规划美、设施完善生活美、致富增收产业美、贴近地气人文美、政通人和管理美、环境优化生态美。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南阳市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和“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是落实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必然举措。以南阳市红泥湾镇彦章村智慧农村建设为出发点,提出从信息设施建设、远程教育、农业信息服务和安全视频监控等方面建设四大平台,依托智慧农村的建设打造高效智能的新型农村生产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力支撑,并为后续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举措,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范例。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建设和美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乡村基础设施落后,乡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乡村产业不够健全,缺乏特色产业;村民思想观念陈旧,乡村精神文化不够丰富;环保意识不强,生态环境欠佳等方面。对此,应着力发挥党建引领,做好乡村规划;立足乡村实际,促进产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丰富精神文化;贯彻新发展理念,营造和美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8,(10)
正目前,杭州农业农村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必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实现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全面打造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乡风美、秩序美"五美与共"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突出"五个重点"即抓规划,推进整体格局科学划定、村庄规划全域覆盖,村庄设计体现特色、农房建设统一布局;抓产业,筑牢农业基础,注重融合发展;抓保护,保护好自然生态和乡土文化的"绿水青山";抓建设,加快"四好农村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2023,(3):14-19
<正>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深入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三农”场景,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陈华平  王倩 《农业与技术》2023,(24):143-14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关系人民利益,关系人民生活品质。赣南革命老区为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定走绿、富、美并进发展之路,始终坚持生态修复保护治理,积极融入“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振兴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实现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形成了以系统、综合治理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振兴“赣南模式”,积累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经验,对革命老区等推动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兰兰  王宇雄 《安徽农业科学》2023,(18):254-257+275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前提是观念的现代化。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指农民物质生活“简约化”、政治生活“主动化”、文化生活“品质化”、乡村生活“安定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和谐乡村共同体建设为“基石”,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建设和美乡村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实施”到“全面推进”,表明我国“三农”工作站在了新起点。乡村振兴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农村留守妇女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独特优势。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她”力量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按照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有关部署和要求,翼城县南唐乡符册村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全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新村,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美丽中国”理念在乡村的具体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文章 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乡村发挥资源最大化优势为人才提供平 台、村校合作提高村民乡村文化认同度和自信心、村校合作助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途径。鼓励发挥乡村独特的自 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紧跟社会主义发展步伐立足于自身,走具有乡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建 设之路。  相似文献   

13.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有助于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还将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领乡村健康发展。基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调研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周至县16个行政村和美乡村建设现况,研究发现当地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节水农业投入不足、劳动力紧缺、野生动物的威胁和破坏力上升、群众文化生活还不丰富等问题,并针对此提出“四个着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新森 《新农村》2013,(1):11-13
建设美丽乡村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载体和总抓手。近年来,磐安县紧紧围绕建设“品质山城、秀美乡村、幸福磐安”的工作目标,坚持把秀美乡村建设作为惠及百姓的头号民生工程来抓,通过规划引领、分类推进、打造亮点、破解难题、强化保障,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生活美、田园美”的欠发达地区秀美乡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5.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南宁市“美丽南方”在紧紧围绕当地的土改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知青文化等,成功打造出一个优秀的文化村,是南宁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典范之一。以“美丽南方”的乡村文化为例,在“美丽南方”文化建设的现状基础上,分析其文化建设的成果,发现目前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持续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可持续性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从三重维度的视角分析,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不可取代。然而,我国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不少难题,如农民文化价值观日益滑坡、乡村传统文化江河日下等。因此,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激活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培育以乡村文化建设者为首的“文化能人”等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77-278
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是江西贯彻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资源、产业等多维度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文化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可行性,并从打造种植景观、发展中医药农业、弘扬传播文化、培育乡村旅游品牌等多角度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9.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背景下对贵州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生态与景观评估,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以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特色加分等4类15个因子,通过赋分赋值建立评估标准体系。结果表明: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评估分值为61.35分,其中,湿地生态系统35.74分,湿地环境质量15.25分,湿地景观9.86分,特色加分0.5分,评估等级为“良好”。据此提出在满足“和美乡村”需求上加强湿地公园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与美学价值,凸显地方特色,以期更加契合和美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初秋的朝歌大地,干净整洁的村庄生态宜居,绿色的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生产车间承载着致富的梦想,如诗如画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正在绘就。这几年,河南省淇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紧紧围绕“11156”“三农”工作总体布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统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乡村产业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