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恢复系T893群体中得到一全包穗突变体,通过鉴定与分析,探讨水稻全包穗性状的遗传基础与生理机制,发掘水稻新的功能基因;对全包穗突变体的农艺特性、遗传基础、幼穗分化Ⅳ-Ⅷ期茎秆激素含量及对赤霉素敏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突变体具有全包穗特性,并表现茎秆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每穗颖花数减少,花粉育性部分降低;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包穗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突变体与T893茎秆内源激素含量比较:突变体幼穗分化Ⅵ期、Ⅷ期时的GA4含量较野生型低,ABA含量高,IAA和Z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幼穗分化末期突变体对赤霉素反应钝感;初步研究表明,突变体的产生与水稻茎秆内源激素合成及代谢途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优比胶囊对甘蓝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培育健壮甘蓝幼苗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方法。本试验利用LQ 66和DH 58CMS 2个甘蓝材料,研究不同浓度优比胶囊溶液0粒·L-1(CK)、0.125粒·L-1、0.25粒·L-1、0.5粒·L-1、1粒·L-1、2粒·L-1叶面喷施,对甘蓝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优比胶囊溶液后,幼苗株高和地上部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茎粗、根长、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综合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优比胶囊溶液浓度为0.5~1粒·L-1,在1叶1心期喷施甘蓝幼苗,每隔7d喷施1次,共3次,能够有效控制甘蓝幼苗徒长,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在始穗期应用穗伴侣调理剂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4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用量的穗伴侣对小麦株高、节长、节粗、壁厚、穗长、抗折力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始穗期喷施穗伴侣750~1 500 mL/hm2可以使小麦株高下降1.7~3.3 cm、相对重心高度下降0.3~0.9 cm;穗茎节缩短0.5~1.8 cm,倒二节缩短0.1~0.3 cm;小麦穗茎节的茎粗增加0.29%~0.42%,倒二节和倒四节茎粗增加0.02%~0.09%;穗茎节壁厚增加0.87%,其他节间的壁厚也都有增加;小麦倒四节、倒五节的抗折力分别增加7.4%~19.4%、2.4%~14.5%;产量增加5.43%~7.95%。从抗倒增产的效果来看,建议在小麦始穗期喷施穗伴侣1 500 mL/hm2。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适宜的玉米群体结构,实现玉米高产抗逆栽培,以嫩单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6.00×104株·hm-2(M1)、6.75×104株·hm-2(M2)、7.50×104株·hm-2(M3)、8.25×104株·hm-2(M4),在8叶展叶期喷施化学调控剂玉多十(HK)和清水对照(CK)2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株高、穗位高显著增高,茎秆节间长变长,茎粗变小,扁率增大,茎秆强度变弱。HK处理较CK,株高、穗位高显著降低,4~5节位节间长大幅度减少,茎粗增加,扁率降低,茎秆强度增强。化学调控处理后,茎秆的压折强度与穿刺强度增强,其中,茎秆4~5节位提升幅度最大。倒伏率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化学调控处理可显著降低倒伏率,4个种植密度下倒伏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4.62%、43.81%、37.26%和30.82%。  相似文献   

5.
亲本秧苗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的试验,主要探讨了多效唑对分蘖数、叶龄、株高、茎基宽等秧苗素质,以及播始历期、每丛穗期、颖花数、叶长、包颈长度、包粒数、柱头外露率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本在一叶一心期每667 m2秧田喷l5%多效唑50g,可以增加低位分蘖数,提高秧苗素质:开花期对母本喷施多效唑能增加有效穗,...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以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6号为功能性成分的GGR微量元素拌种剂(玉米专用)和GGR含氨基酸水溶肥(玉米专用)在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与大田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GGR微量元素拌种剂(玉米专用)和GGR含氨基酸水溶肥(玉米专用)配合施用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玉米播前拌种和叶面追肥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苗期幼苗株高、茎粗、根系数量、壮苗指数、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等生长指标,最终提高玉米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指标。2 g GGR微量元素拌种剂(玉米专用)拌种1 kg、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25 g·L-1尿素+7.5 g·L-1磷酸二氢钾+0.5 g·L-1GGR(玉米专用)、灌浆期叶面喷施25 g·L-1尿素+10 g·L-1磷酸二氢钾+0.5 g·L-1GGR(玉米专用)施肥配比下,玉米种子萌发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和产量构成指标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多效唑对谷子茎秆性状及其穗颈的抗倒性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拔节期前(A1)、拔节期(A2)和孕穗期(A3)分别叶面喷施300 mg·L-1的多效唑,以清水作为对照(CK),对谷子主要茎秆性状、倒伏指数、穗颈参数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与CK相比,施药后谷子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喷施时期越早,抑制效果越明显,株高越低,2个品种的株高均在A1处理下达到最小值,同时植株重心高度与株高的比值变化趋势与之相一致。②基部节间茎粗增大,在A1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多效唑喷施时期的推移,各节间长度降低幅度减小,而节间直径则随着节间长度的减少逐渐增大,茎秆充实度明显提高。③随多效唑喷施时期的推移,茎秆各节间的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渐增,抗折力渐减,抗倒性逐渐减弱,均在A1处理时最好。④穗颈方面,农大8号穗颈含水量、弯曲力矩有明显变化,其中,穗颈弯曲力矩在A1处理最小,穗颈含水量则在A2处理下最低。而张杂10号穗颈除弯曲力矩有影响外,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其中,穗颈弯曲力矩在A1处理时达到最小。⑤影响谷子产量的关键构成是穗重及穗粒重,在A2处理下谷子增产显著,农大8号产量比CK增加7.10%,张杂10号产量比CK增加8.29%。因此,在拔节期喷施300 mg·L-1多效唑,可提高谷子茎秆充实度,增强抗倒伏能力,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施肥和激素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幼穗分化 5期前施尿素 ,“九二○”不同用量 ,喷施花调灵 ,施用KH2 PO4 和硼砂等试验 ,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穗分化 5期是柱头生长的敏感期 ,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适当增加“九二○”用量 ,喷施花调灵可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施用KH2 PO4 和硼砂也可提高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 ,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9.
董扬 《天津农林科技》2023,(1):14-16+30
为明确多效唑溶液喷施时期以及浓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甜高粱“吉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株高达到30、 80、130 cm时喷施浓度为300、600、900 mg·L-1的多效唑溶液,用清水作对照(CK)。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溶液可改变甜高粱植株茎秆的形态特征,使植株株高、重心高度降低,茎粗增加,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吉甜2号”在株高80 cm时喷施900 mg·L-1的多效唑溶液可有效增强甜高粱的抗倒伏能力,有利于稳产,是较适宜的防倒伏增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稻潜伏芽生长和穗分化形成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86-1987年在扬州对7个水稻品种茎秆上的潜伏芽幼穗分化进程和生长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⒈潜伏芽幼穗分化始期是在前季稻颖花分化期到雌雄蕊分化期;前季稻抽穗期,母茎中部或偏上部节上潜伏芽幼穗分化已达颖花分化期,基部节上的潜伏芽为一次枝梗分化期,少数为苞分化期;前季稻抽穗到成熟,潜伏芽穗分化进程为休眠状态,幼穗发育处于一次枝梗到颖花分化期。⒉水稻潜伏芽的发生率,依据品种母茎茎秆各节潜伏芽发生率的差异,可把品种分为低节位型、高节位型和全节位型。⒊在前季稻收割前7-10天施氮肥,可促进潜伏芽出苗,提高再生稻的每穗粒数和穗重。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组合丰优838的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稻丰优838是由不育系丰源A与恢复系辐恢838配组育成。丰源A不育性稳定、耐寒性强,柱头较发达,外露率高,对九二○钝感,在钟山县7月初播种,播始历期63-65天。辐恢838茎秆粗壮、穗大、花粉量足,6月初播种,播始历期78-81天。制种技术主要是选择8月下旬的最佳抽穗扬花期,父本宜6月初播种,父母本播种时差14天;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适时喷施九二○;始穗期喷施克黑净防治稻粒黑粉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巨金对德抗961小麦产量和株高的影响。[方法]以小麦耐盐品种德抗961为材料,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喷施麦巨金,对小麦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下各个茎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喷施麦巨金次数的增加,穗下各个茎节长度缩短越大,尤其是倒二节间和穗下茎,最终显著降低株高;能够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要素,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越大,最终小麦产量增幅越大。[结论]在小麦起身期间隔14 d连续喷施2次麦巨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株高,还能够明显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3.
对二棱、四棱、六棱大麦7个品种多年观察表明,各品种于二叶期幼穗开始分化,二棱期以后叶龄与幼穗分化的对应关系不够稳定,雌雄蕊分化期开始后最后三个叶龄期与幼穗分化的对应关系比较稳定。各品种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时幼穗正处内外颖分化期,第二节间伸长时幼穗为雌雄蕊分化期,第三节间伸长时幼穗为药隔期,第五节间伸长时幼穗为四分体期。幼穗分化进程与幼穗长度的对应关系也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亲本秧苗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的试验,主要探讨了多效唑对分蘖数、叶龄、株高、茎基宽等秧苗素质,以及播始历期、每丛穗期、颖花数、叶长、包颈长度、包粒数、柱头外露率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本在一叶一心期每667m2秧田喷15%多效唑50g,可以增加低位分蘖数,提高秧苗素质;开花期对母本喷施多效唑能增加有效穗,对发育鞍快的亲本喷施多效唑能抑制发育过程,有利于保持父母本最佳授粉态势,提高异交结实率,从而达到增加制种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水稻半矮秆突变体在株型改良和高产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前期通过辐射诱变籼稻品种五山丝苗(R534)获得了半矮秆且抽穗期延迟突变体d534,分析了d534的表型、遗传模式和GA3敏感性。大田性状分析发现,和野生型R534相比,d534的抽穗期延迟了7 d,株高下降了29.22 cm,降幅为26.86%。d534的穗及倒1至倒5节都明显缩短,长度分别为野生型的71.27%、68.75%、70.18%、85.17%、77.86%和71.18%,说明d534的目的基因调控穗及茎节的伸长。遗传分析发现,d534的矮化和迟抽穗性状受同一核基因控制,呈隐性遗传。内源GA3含量测定发现,一叶一心期d534茎中GA3含量为0.17 ng·g-1,比R534降低了60.47%,表明d534的矮化与内源GA3合成不足有关。用25和50 mg·L-1外源GA3处理一叶一心期幼苗5 d,d534的株高比未处理组(0 mg·L-1 GA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早、晚季用PGV–36人工气候箱对华南籼稻新品种“合美占”、“黄丝占”、“粤广丝苗”和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天优312”、“天优390”于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初期进行了低温胁迫研究。结果显示:①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植株高度降低,单穗产量及结实率下降。②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穗长缩短,每穗总粒数减少,而其他3个时期的每穗总粒数不会受低温胁迫影响;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穗下第三节间长度极显著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则导致穗下第二、第一节间长度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稻穗包颈或包颈加剧,幼穗分化5~6期则无此现象发生。③处于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遭遇低温胁迫,其耐冷能力不同,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耐冷能力大小依次为灌浆初期、开花期、始穗期、幼穗分化5~6期。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耐冷能力不同:天优390在幼穗分化5~6期、灌浆初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始穗、开花期较弱;粤广丝苗在始穗期、开花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幼穗分化5~6期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以先玉335为材料,硅肥浓度设置4个梯度,即0,100,200和400 mg·L~(-1),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肥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面喷施硅肥浓度的增加,玉米株高、茎粗和产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当硅肥喷施浓度为200 mg·L~(-1)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株高增加10.42%,茎粗增加20.33%,产量增加6.22%,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穗粗、百粒重、秃尖长、行粒数和穗粒数差异显著,穗长和穗行数差异不显著;品质性状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油分、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随着叶面喷施硅肥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喷施浓度为200 mg·L~(-1)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66.44%、25.23%、6.62%、4.23%和7.02%。可见,叶面喷施硅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生产中推荐喷施浓度为200 mg·L~(-1)。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视显微镜及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生长锥的形态以及维管束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长锥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出现苞原基的分化,在第二期出现枝梗原基的分化,在第三期可见明显白色苞毛和颖花的发育,在第四期枝梗和颖花原基显著生长;在小穗发育过程中先后在枝梗末端分化出护颖原基、内外颖原基和雌雄蕊原基,在第四期花药中可见次级造孢细胞。发现在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主轴的维管束数目往上递减,穗茎节部位的大维管束能通过分离和合并来调节生长;在穗茎节出现的一种纤维状组织能够限制维管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水稻幼穗形态发生与维管束生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体视显微镜及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生长锥的形态以及维管束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长锥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出现苞原基的分化,在第二期出现枝梗原基的分化,在第三期可见明显白色苞毛和颖花的发育,在第四期枝梗和颖花原基显著生长;在小穗发育过程中先后在枝梗末端分化出护颖原基、内外颖原基和雌雄蕊原基,在第四期花药中可见次级造孢细胞。发现在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主轴的维管束数目往上递减,穗茎节部位的大维管束能通过分离和合并来调节生长;在穗茎节出现的一种纤维状组织能够限制维管束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黑贡868幼穗分化进程与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贡868水稻品种的幼穗分化进程及其相应的形态指标的研究总结出:黑贡868的叶龄可作为判断幼穗雌、雄蕊形成期以前各个时期的依据。幼穗长度是估测幼穗发育时期的简便方法。主茎伸长节间趋势可作为幼穗分化进程的辅助指标。而采取叶龄、幼穗长度和主茎伸长节间趋势等多种形态指标,综合分析鉴别幼穗分化进程,结果才能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