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开虎 《食用菌》1993,15(3):32-33
可食用的竹荪主要是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但以白色短裙竹荪品质为最上乘,其菇体洁白,营养丰富,食味鲜美,因此在市场上独占鳌头,售价要比长裙竹荪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2.
棘托竹荪的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其与熊掌、鹿茸、燕窝等齐名被列为山珍,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目前,我国人工栽培较普遍的品种有长裙竹荪、红托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的黄裙竹荪  相似文献   

3.
竹荪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其与熊掌、鹿茸、燕窝等齐名被列为山珍,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目前,我国人工栽培较普遍的品种有长裙竹荪、红托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的黄裙竹荪  相似文献   

4.
陈世喜  张才贤 《食用菌》1993,15(4):37-37
(一)栽培季节根据地理条件和竹荪生长发育特性,以当地气温持续在8~28℃为栽培适时。一般可春、秋季栽培,春季2月下旬~4月下旬,秋季9~10月播种。(二)选良种和优质菌种目前生产栽培较多的是长、短裙竹荪,如D892、D886、D-古优1号、875等。优质菌必须具备:初期菌丝体浓白、粗壮、呈束状,有气生菌丝;成熟的长裙竹荪菌丝体多为粉红色,间有紫褐色,短裙竹荪菌丝体紫色较多,间有少量粉红色。老化菌种气生菌丝消失,有黄色水珠附于瓶壁,不能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用菌》1990年第5期发表了《高温型竹荪培养基的筛选》一文后,,引起了很大反响,纷纷来信要求介绍栽培技术。为满足读者要求,撰写本文供参考。一、菌株和种型的选择: 目前人工栽培的竹荪有短裙、红托、长裙和棘托四个种。前两个种属中低温型,在高温地区栽培,往往造成产量不高甚至失败;长裙竹荪是中高温型,栽培技术难度大,管理不当,产量不高;棘托竹荪的菌丝和子实体,在25℃~3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且耐涝和干旱,适宜高温地区栽培。棘托竹荪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宏观形态,  相似文献   

6.
竹荪(Phallus spp.)是我国常见食用菌,部分物种已实现规模化栽培。市场上销售的多数竹荪产品因外观与长裙竹荪(P. indusiatus)非常接近,被标注为“长裙竹荪”或“竹荪”。笔者采用形态鉴定方法,并基于ITS-LSU联合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多数市售竹荪产品为红托竹荪(P. rubrovolvatus)和棘托竹荪(P. echinovolvatus),有些为白赭竹荪(P. cremeo-ochraceus),而长裙竹荪很可能在我国无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7.
罗凡 《中国食用菌》1994,12(6):34-36
短裙竹荪的特性及室外栽培技术罗凡(四川省青川县食用菌研究所628100)我县地处四川北部边缘,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7℃,昼夜温差大。境内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森林覆盖率达42.4%,具有优质短裙竹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长裙竹荪栽培管理六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敬  颜敏 《食用菌》2017,(1):48-49
<正>长裙竹荪是四川宜宾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分布宜宾市长宁县境内。长裙竹荪因其"朵裙大、肉质厚、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栽培长裙竹荪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由于长裙竹荪自身抗逆性差,栽培技术要求高,导致栽培风险大,栽培长裙竹荪成功与否往往要"碰运气"。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实践,总结出长裙竹荪栽培过程中的六个技术关键点,即"栽培田块选择、播种季节、菌种  相似文献   

9.
竹荪是我国著名的山珍,不仅味道鲜美、滑嫩爽口,且营养丰富。近年来开始由野生转向人工驯化栽培,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心结合长裙竹荪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需要,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林地栽培长裙竹荪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竹荪遮阳网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形态优雅,菌柄顶端有一圈洁白的网状裙向下散开,被誉为"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疗效;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可多日不变馊。竹荪有棘托、红托、长裙、短裙等品种,棘托竹荪属高温品种,易栽培、产量高、见效快,栽培模式有大豆套种、竹林套种、遮阳网大棚栽培等。遮阳网大棚栽培,加湿简单、采收方便,省工增效,为近年来常山棘托竹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罗凡 《食用菌》1994,16(5):32-32
室外栽培短裙竹荪,一次投资,可连续收获三年,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效益高等特点。我县桥楼乡农民杨永良,去年利用房后坡地改梯地后,栽培短裙竹荪12厢36m~2,仅今年收干品11kg,经济收入4000余元。三年采收结束,估计产值可达8000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良菌种安排好栽培季节 在竹荪栽培品种中,以短裙竹荪品质最好,产量较高,市场前景好。优质短裙竹荪菌种,菌丝生长健壮,长势整齐,无中断,无杂菌斑块,培养基与瓶壁紧连无收缩脱节,无黄水。尤其要注意的是,竹荪菌种前期感染杂菌后,虽经培养竹荪菌丝可以覆盖料面,但是这种菌丝吃料慢,长势弱,产量也低,因此要注意鉴别,一旦发现坚决淘汰。 竹荪栽培分春播秋收和秋播夏收两季,春播以“春分”开始3~5月均适,秋播以秋末冬初9~11月最适。如果11~12月、1~2月栽培时,下种后必须覆盖薄膜,以便升温、保温,否则竹荪菌丝生长缓慢,第二年或当年难以出荪。  相似文献   

12.
长裙竹荪与粮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裙竹荪是一种名贵食用菌,其形态亮丽,清香沁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肿瘤多糖,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国内市场每千克干品售价80~200元。近年来,笔者以纯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长裙竹荪与粮、菜作物间作套种,探索出长裙竹荪、玉米、丝瓜、莴笋四种四收高效栽培技术,全年平均每667m^2收入近万元。  相似文献   

13.
人工栽培竹荪,目前多采用竹类作原料,由于我区竹类原料短缺,致使竹荪栽培在我区很难发展.本人在多年的竹荪栽培试验中,发现长裙竹荪的菌丝体,能在覆盖畦面的麦秸和平菇下床废料堆上旺盛生长.据此笔者多次用纯麦秸、纯平菇废料、麦秸与平菇废料混合进行栽培长裙竹荪,均获成功,与用竹叶、竹枝原料栽培的相比,不仅单产高,且原基形成早,周期短.其中以麦秸与平菇废料混合室外畦栽的产量最高,从播种至头潮采收结束仅80天,头潮平均采收商品干竹荪214g/m~2.现将此法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夏季,黑龙江海伦市双河、井家店两林场发现有丰富的竹荪资源,经东北林业大学邵力平教授鉴定为短裙竹荪.为了开发利用这一珍贵食用菌资源,省林业厅拨科研费2.1万元,成立了竹荪课题组,从1987年7月至1990年末,历时三年半进行了驯化栽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长喜  陈耀武  李巨 《食用菌》2001,23(5):16-17
豫南山区是我国野生竹荪自然分布地区之一,其种类以长裙竹荪为多。该区长裙竹荪菌裙网纹租,苏体肥大,香气浓郁,属优质浓香型长裙竹荪(Dictyphoraindusiata),经采集产品投放市场,颇受消费者青睐。为满足市场需求,笔者进行了驯化栽培研究。1 菌种分离和制种1.1 纯菌种分离及母种制种 采用斜面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g,葡萄糟1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5g,琼脂20g。水1000ml。将马铃薯切片加水1000ml煮沸20分钟过滤,将滤菠加水至1000ml,再加入其它成分…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79年对竹荪进行研究,当年8月16日从云南昭通地区彝良县唐范公社竹林下采集并分离得到短裙竹荪菌种,8月29日又从广州黄花岗公园竹林下采集并分离得到橙黄竹荪菌种。我们对上述二个菌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短裙竹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掌握其栽培技术,多批次较大量地栽培出子实体。一、生长发育条件 (一)营养:自然界中,竹荪菌丝体蔓延于竹林地下的死亡竹头、竹根上及其他森林下的枯枝落叶上,在合适的气候下便长出子实  相似文献   

17.
薛琎 《食用菌》1995,17(5):27-28
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我市地处大别山区,自然条件适宜,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竹荪生产,为摸索竹荪菌丝体适宜生长的基质,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 ①贵竹:贵州农学院植保系提供。②上竹: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均属长裙竹荪。  相似文献   

18.
竹荪深层培养的理化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几种竹荪的液体深层培养,筛选出一株生长快,产量高的长裙竹荪,通过对其深层培养条件及生理代谢的初步研究,确定了竹荪深层培养所需理化条件,也表明在短时间内通过深层发酵,获得大量营养菌丝体是完全可行的,实验室内已达到15克干菌体/每立升培养液。  相似文献   

19.
贾身茂  刘心军 《食用菌》1992,14(2):24-25
竹荪是近几年才能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的主料,多采用竹片、竹叶、竹根、竹枝,阔叶树的枝条和木屑,豆秸、蔗渣、玉米芯和玉米秆等.据王云研究,长裙竹荪具分解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索的能力,且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索的活性(《食用菌》1990,4:13).查文献记载,麦秸中含木质素24.5%、纤维素34.8%、粗蛋白5.23%、灰分5.57%.从理论上讲,麦秸也可用来栽培竹荪.我国麦秸资源丰富,年产约4~5亿吨.为此,我们从1988年开始连续进行了麦秸栽培竹荪的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橘园间种竹荪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川才  唐平龙 《食用菌》2002,24(3):34-34
利用橘园大面积栽培竹荪 ,既可解决搭建荫棚花工费钱管理难的问题 ,又可兼行橘园管理 ,其栽培废料还可作橘肥。我们连续几年在本市数区县推广 ,均收到很好经济效益。1 竹荪大用量栽培种生产方法的改进 湖南地区以长裙竹荪及棘托竹荪产量高 ,品质好 ,较耐高温。以 PDA培养基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