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扁穗雀麦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穗雀麦种子形态成熟后15 d对其进行质量评定,结果表明,其千粒重为11.6 g,在常温(25~30℃)下种子发芽率为15.5%。3个月后,通过几种不同的处理,测定其处理后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对照发芽率为35%,较15 d试验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说明其休眠和种子收获后的贮存时间相关,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休眠程度下降。KNO_3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了6%,土床培养提高了23%,灭菌片+KNO_3处理提高了25%;H_2SO_4、灭菌片和H_2O_2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扁穗雀麦种子的发芽,分别降低了31.25%、10%和30%。这说明种子的休眠和种子内抑制物的存在具有密切关系,但具体抑制物的种类和存在部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萌发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h时达最大值0.1363g/h,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为种子原重量的83.66%.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扁穗雀麦种子在25~30℃恒温条件下萌发相对较好,发芽率达97%,发芽指数较高.25℃萌发条件下活力指数最大,为679.41,其次为30℃.胚根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胚芽为25℃.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扁穗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当温度降低到10℃或升高到40℃时,种子发芽受阻,发芽率均为0.  相似文献   

3.
种子休眠程度深、发芽率低是限制虉草栽培利用的重要因子.通过对3个年份采收的虉草种子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种子萌发抑制物活性的生物鉴定,揭示虉草种子休眠机理;并利用植物激素、硝酸钾和有机溶剂浸泡处理虉草种子,以探寻打破虉草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虉草种子休眠属于种皮吸水障碍、存在萌发抑制物和胚生理休眠的综合性休眠,其中萌发抑制物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用100mg/L GA3、100mg/L 6BA、150mg/L KT或4g/L KNO3浸泡虉草种子24h可显著提高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以4g/L KNO3浸种24h效果最好,平均发芽率可提高到91 %,比对照高137%;其次是100mg/L GA3浸种24h,平均发芽率为84%,比对照高118%.  相似文献   

4.
4种禾草种子发芽条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止血马唐(Digitaria ischaemum(Schreib.)Schreib.)、细弱隐子草(Cleistogenes gracilis Keng)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芽率低的现象,使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KNO3溶液和预冷等处理对其进行打破休眠和促进萌发的研究,并对供试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唐种子不存在休眠问题,预冷和KNO3溶液对促进其萌发均没有显著效果;止血马唐种子存在休眠且生活力偏低,预冷能够打破休眠,KNO3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种子的生活力(P0.05);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发芽率低主要原因是种子生活力低,KNO3处理能够极显著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P0.01)。4种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分别是:马唐种子用KNO3(0.2%)处理或不处理,在30℃恒温发芽;止血马唐、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种子均为用KNO3(0.2%)处理并预冷(7d)后20~30℃变温发芽。  相似文献   

5.
为破除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种子休眠,采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测定各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明确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结果显示,1)解除种皮休眠: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h,种子吸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26.32%、38%和32%;机械划破种皮,种子发芽率达到34%。2)解除胚生理休眠:-20、-20℃变温处理96h,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48%和46%;切除种子3/4胚乳,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58%和54%;用80mg·L-1赤霉素(GA3)水溶液浸泡种子24h,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54%和48%。3)解除种子综合休眠:采用变温+浸泡+GA3方法,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78%和76%。种子存在的萌发抑制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大于种皮不透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种子发芽高峰期集中于前2~5d,切除胚乳和GA3水溶液浸泡种子,发芽高峰期集中于前2~8d。  相似文献   

6.
"凉山"扁穗雀麦与"江夏"扁穗雀麦于2013年至2015年在凉山州西昌市、布拖县、盐源县开展为期3年的品比试验,通过生育期观测、株高测定及干鲜草产量测定比较发现:"江夏"扁穗雀麦生育期较"凉山"扁穗雀麦生育期早10d左右;"凉山"扁穗雀麦株高平均高出"江夏"扁穗雀麦8. 88%;"凉山"扁穗雀麦鲜、干草平均产量分别高出"江夏"扁穗雀麦5. 32%~35. 11%、8. 87%~37. 82%,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1/2 MS培养基为种子发芽床,用摩擦、划破种皮、H2SO4溶液、NaOH溶液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扁蓿豆种子处理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划破种皮发芽率86%,发芽指数15.97;摩擦处理发芽率71%,发芽指数12.94;摩擦后放置30 d发芽率65%,发芽指数11.54;98%用H2SO4溶液处理15 min降低扁蓿豆种子硬实率的效果较好,其发芽率可达84%,比对照提高59%,发芽指数13.45,比对照提高了78.7%,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饱和NaOH溶液处理15 min的效果次之:发芽率达77%,发芽指数12.14;均比对照高,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扁穗雀麦是重要的牧草之一,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用渗透胁迫对野生扁穗雀麦和黔草3号雀麦进行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2种种子活力,抗旱指数,发芽势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扁穗雀麦具有更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田新会 《草业科学》2009,26(10):127-130
试验采用H2SO4、NaOH、KNO3和丙酮药剂对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以观察这些药剂对种子休眠的破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能有效破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不同药剂、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同,4种药剂中,用40% H2SO4溶液处理10 min的效果最佳,其发芽率比对照(50%)提高37%。其次是30% H2SO4溶液处理15 min、0.2% KNO3溶液处理12 h、40% NaOH溶液处理10 min、30% NaOH溶液处理15 min和10 min,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4%、31%、30%、30%和29%。丙酮溶液处理的效果较差,仅使发芽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10.
羊草种子的休眠生理及提高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确定了羊草的休眠类型为抑制物引起的生理性休眠,主要抑制部位是胚乳,关键抑制物之一是脱落酸(ABA);羊草种子的休眠期为4年左右,5至6年达到自然发芽率高峰,此后发芽率开始下降;外源植物激素CA3和6-BA对解除草草各的休眠具有促进作用。贮存1年的深度休眠的羊草种子,用低温流水浸泡法处理后能使自然发芽率(土培法,35.0%)提高到88.5%(土培法)。不同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