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南充市高坪区针对过去蚕桑基地建设工作薄弱,基地镇乡蚕桑生产曾一度滑坡的情况,充分认识加强蚕桑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狠抓内涵,现已建设成发种猛增,单产猛上,效益翻番,技术力量雄厚的蚕桑基地镇乡十一个,占全区总镇乡的42%,开创了蚕桑基地建设新局面。 去年初至今年6月,全区先后拿出30多万元资金明确基地建设奖惩。该区青居、江陵、会龙、长乐、搽尔、石圭等十一个基地镇、乡,根据区委、政府的发展规划,狠挖蚕桑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嘉陵江的沿岸  相似文献   

2.
忠县蚕业产业化,主要是“规模经营”、“公司 农户”和发展重专大户.要形成规模就得加快蚕桑基地建设的速度,我们规划了3个片区的10个基地乡镇、120个基地村.产茧400吨的乡镇8个、250吨的乡镇2个,产茧50吨的村40个、25吨以上的村80个.对10个基地乡镇一是资金重点投入,二是技术重点指导,三是土地重点投入;要使栽桑养蚕成为这些重点村社农民的主业,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动员农民成片建园,建成高产桑园,做到基地乡镇的产茧量占全县总量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1蚕桑产业现状我市是全国四大蚕桑基地和二十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蚕桑丝绸业一直是南充地方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茧丝绸是我市农业和工业创汇的主要产品。全市现有省、市级蚕桑基地县6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40个。基地乡产茧量占全市总量的40%。现有桑树约7亿株,良桑率  相似文献   

4.
《四川蚕业》2017,(1):30-31
<正>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面积4420km~2,人口40万,辖38个乡镇,自然气候条件优越,是蚕业发展的适宜区。近年来全县以发展集中成片桑园为重点,以培育蚕桑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以规范化种养殖、桑园复合经营、蚕桑产品多元化为手段,以提升蚕桑行业效益,桑园综合效益为目标,全力推进优质蚕桑基地建设。截止2015年末,全县有17个乡镇、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以来,睢宁县把发展蚕桑生产和省产业富民工作结合起来,重点打造桃园蚕桑特色小镇,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桃园镇在原有基础上出台系列蚕桑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推动桑园集中连片,并配套建设桑苗繁育基地、标准化蚕舍和小蚕共育示范点,引导蚕农发展蚕桑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桃园镇已新拓桑园1万多亩,全镇规模桑园面积达到2.5万亩。今年桃园春茧平均收购价格在54元/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6.
富阳市地处杭州近郊,自然环境适宜栽桑养蚕。20世纪90年代初.蚕桑生产还是我市农村主要经济收入项目之一。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部原蚕桑重点乡镇如东洲、春江、灵桥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用土地日趋减少,蚕桑逐渐失去优势。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境内蚕桑生产已初步呈现区域化分布的生产格局,洞桥、胥口、万市等3个镇的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已占全市总量的80.6%和85%.其中洞桥镇占到全市总量的近50%,这些西部乡镇已成为全市蚕桑生产的重要基地。实施蚕桑西进工程成为实现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西充县具有4000多年栽桑养蚕、缫丝制绸的悠久历史,是四川省蚕桑生产基地县。全县现有桑园7333hm~2(合11万亩),蚕桑生产基地乡镇21个,其中市级蚕桑基地乡镇9个,县级蚕桑基地乡镇12个,仁和双洛乡蚕桑示范区在2013年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区。全县有缫丝企业1个,织绸企业52户,蚕桑丝绸及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阆中市被省政府列入“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蚕桑基地县(市)”。全市现有桑园8万亩,桑树总量突破1亿株,去年养蚕7万张,总产茧210万公斤,发种增加13.9%,产茧量增加10%,全市蚕农收入茧款200万元以上。全市有蚕桑基地乡镇19个,其中8个被列为南充市基地乡镇。  相似文献   

10.
<正>荣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蚕桑产业已成为该县基地乡镇农民增收的重点支主产业。截止2013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866.7hm2,养蚕3.5万张,其中小蚕共育2.6万张,产茧1225t,平均单产达到35kg/张,蚕农茧款收入5075万元。2013年,该县承担了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现有蚕桑基地乡镇8个,养蚕农户5700户,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堆积丢弃在田间地头,必将泛滥成灾,对农村环境及蚕桑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2.
正东兴区位于四川中南部,成渝经济带中心点,全区幅员面积1180.6km~2,耕地37149hm~2,辖29个乡镇,428个行政村,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机遇,科学定位蚕桑产业,狠抓现代蚕业发展,全区蚕桑布局进一步优化,科学技术快速普及,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全区现有蚕桑乡镇23个,蚕桑村100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涪陵区的蚕桑生产经过近20年来的持续发展,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重庆市最大的优质蚕茧基地,全区80万农民中有近20万人从事蚕桑种养业,蚕茧总量近5年来居川渝两省市各区(市)县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榨菜产业,成为涪陵区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涪陵蚕业始终以"桑菜"套种为主,四边桑、高产示范园、集中成片桑园为辅的蚕业生产模式,形成了较好的生产规模,近几年全区的蚕种饲养量基本稳定在12万盒左右,同时,涪陵区桑树基础不断加强,基地建设得到有效巩固.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涪陵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江地区桑园从2004年春季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工业废气污染,涪陵李渡及周边乡镇的桑叶遭受了氟化物污染和严重的酸雨影响,蚕桑生产不能正常有序开展,蚕农收入明显下降,经济损失惨重,也使涪陵的蚕业生产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县是建国后新发展的蚕区,1949年仅产茧160担,没有成片桑园,1971年突破万担,1982年超过5万担,今年桑园面积近10万亩,预计蚕茧产量可达到10万担左右。在发展蚕桑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到重视基地建设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县有30个乡镇,虽然大多数地方都有蚕桑生产,但是生产水平出入很大,说明各  相似文献   

15.
推进养殖小区建设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受土地资源限制和人们消费习惯的影响,常州市武进区的奶牛饲养量长期徘徊在百头左右,是该区畜牧业的一条短腿。近年来,该区把发展奶牛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一手抓畜禽重大疫病防治,一手抓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使奶牛饲养量出现成倍翻番的好势头。1996年奶牛饲养量102头,2000年689头,至2005年已达到2057头。目前,全区23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饲养奶牛,其中焦溪、芙蓉、湖塘、南夏市、雪堰和遥观6个乡镇的奶牛饲养量达到1785头,占全区的86.7%,而聪聪、金芙蓉、瑶瑶3个奶牛养殖小区就有72户奶农入驻,饲养总量达到1298头,占全区奶牛饲养量的63%。  相似文献   

16.
蚕桑产业是淳安县农业产业中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2000~2014年间,蚕桑给淳安县蚕农带来的经济收入达30个亿.同时桑树具有强大的生态效应,对千岛湖青山绿水的维护是其他农业产业难以替代的. 淳安县2014年有个22乡镇276个村1.44万户养蚕,桑园面积5133 hm2,其中投产桑园4753 hm2.全年发放蚕种98324张,生产蚕茧4192 t,蚕茧产值17857万元,蚕桑总产值21083万元.养蚕农户户均蚕桑收入1.46万元,全县年产茧500 kg以上的规模户有9995户,占总饲养户的71%,在民生改善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淳安县蚕茧总量位列浙江省第三,蚕茧统一收购量位列第一,蚕茧质量连续多年位全省之冠.该县蚕茧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优质蚕茧却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国家级优质蚕茧基地.但自2015年以来,蚕桑生产的规模下滑速度较快,蚕桑形势不容乐观,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培育养蚕大户,发展养蚕家庭农场,以推进整个蚕业生产规模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去年5月,会理县确定云旬、海潮等5个乡镇为蚕桑发展基地乡,鹿厂等5个乡镇为蚕桑发展重点乡,采取以重点带动一般,以蚕桑发展较好的北头促蚕桑基础较差的南头的方式并实行桑园谁建谁有,长期不交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栽桑积极性,今年全县栽桑6622.9万株。  相似文献   

18.
<正> 中江县仓山区今年饲养春蚕11,000张,总收茧339,000公斤,平均单张种产茧30.8公斤,比去年同季增长32%。区委十分重视蚕桑生产,今年春茧获得了优质、高声,该区采取的措施,一是狠抓桑树肥培管理,提高了单株桑树产叶量。去冬今春全区将1300会万株成林壮桑普遍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富阳市东部蚕桑重点乡镇如东洲、春江、灵桥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种桑养蚕逐渐失去优势.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境内蚕桑生产已初步呈现区域化分布的生产格局,洞桥、胥口、万市等3个镇的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已占全市总量的80.6%和85%,其中洞桥镇占到全市总量的近1/2,这些西部乡镇已成为全市蚕桑生产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20.
<正> 大竹县高穴区从实际出发,以“三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蚕桑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已建成蚕桑基地社27个,密植桑园8360亩,四边桑27万株,产茧达3800担。蚕桑生产连续三年居全县领先地位。今年初,该区又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今年的“一三六六”工程计划,即新栽密植桑5300亩,使密植桑面积达到1.3万亩;新栽大行桑6000亩,产茧达到6000担。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