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实地考察,统计和测量了意大利苍耳的分布范围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意大利苍耳在群落中的优势度较高,已对本土植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搞清意大利苍耳和当地苍耳扩散分布与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之间的关系,及意大利苍耳入侵定居和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苍耳和苍耳种群分布地段,对种群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两种苍耳种群的果实数量和株高、果实生物量和植株总生物量以及株高、根、茎、叶与果实生物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它们的生长结果和资源的分配有规律性;两种苍耳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均表现为果实>茎>叶>根;两种苍耳的不同构件生物量对果实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意大利苍耳茎>根>叶,苍耳为叶>茎>根;茎对意大利苍耳果实生物量的制约比叶对苍耳果实生物量的制约效果更大,这种生物量分配方式转变可能是意大利苍耳比苍耳具有更强繁殖扩散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增加分布范围,成功定居新疆大部分区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明确外来物种适宜生境的分布对外来物种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较早地建立隔离带和监测区,以有效防止入侵物种向潜在栖息地蔓延。以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为研究对象,以其呈快速扩散趋势的新疆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226个意大利苍耳地理分布数据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及人类活动强度数据,对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和适生等级进行预测,分析意大利苍耳在新疆的扩散趋势及影响其潜在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986、0.981,模型预测结果优秀;人类活动强度、最干月降水量、极端最低温、年温度变化范围、温度季节性变化等5个因子的贡献率总和为92.5%,是影响意大利苍耳潜在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意大利苍耳在新疆的分布未达到饱和,呈现以伊犁地区和博州地区为中心,向东北方向辐射状扩散的趋势,塔城地区、五家渠市、克拉玛依市、北屯市、巴州北部及阿克苏中部等地具有极高的入侵风险,应针对意大利苍耳的适生区建立2条隔离监测带,预防其向新疆东北部和南部扩散。研究结果可为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在新疆的入侵风险分析及相应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苍耳入侵对土壤酶活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意大利苍耳入侵对土壤生态方面的影响,以本地植物狗尾草为对照,比较研究了意大利苍耳入侵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意大利苍耳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中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水解性氮的含量,增强了入侵域土壤中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蔗糖酶活性与速效钾、水解性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钾、有机质、水解性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负相关.与本地植物狗尾草相比,意大利苍耳改变了土壤养分的供求平衡,这种改变可能有利于意大利苍耳的生长竞争和对本地植物狗尾草生长的抑制;不同植物群落根际土壤酶活性差异可能是引起土壤肥力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2,(10):35-35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目前已成功从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中提取出苍耳皂素,可实现生态除草。该除草剂利用植物向外在环境释放“植物毒素”,可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在对各种不同强度“植物毒素”植物的筛选实验之后,  相似文献   

6.
新疆苍耳属3种外来入侵新植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新疆外来入侵苍耳(Xanthium L.)的调查研究,为其科学防除、有效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和近6年积累的标本资料,总结主要形态鉴别特征,分析目前外来入侵苍耳的分布现状、传播扩散特点.[结果]目前在北疆地区发现新疆苍耳属有意大利苍耳(X.italicum)、刺苍耳(X.spinosum)、蒙古苍耳(X.mongolicum)等3种外来入侵植物;其株形、雌总苞(果实)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易于识别.[结论]意大利苍耳在博乐地区比较普遍,在阿勒泰、吉木乃、石河子、昌吉、乌鲁木齐的部分地域也有一定分布面积;刺苍耳主要分布于伊犁地区各县,其次在石河子、昌吉的部分地域也有分布;蒙古苍耳仅在个别地方有零星分布,不成规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意大利苍耳提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及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 Moretti)全草为原料,经90%乙醇超声辅助提取后,分别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和乙酸乙酯相。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各相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茄交链孢(Alternaria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等植物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3种萃取相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显著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氯仿萃取相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效果最好,当浓度为800μg/mL时抑制率均达50%以上。对灰葡萄、孢链格孢、尖孢镰刀菌和茄交链孢的EC_(50)分别为788.36、566.93、496.48、339.39μg/mL。[结论]意大利苍耳萃取相中,氯仿相对供试真菌抑制作用显著,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中低极性部位。该研究为从意大利苍耳次生代谢物中发掘活性先导化合物和植物源农药的创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2月下旬,威海市调查发现外来有毒有害杂草——意大利苍耳。威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指挥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对全市进行排查、防控。2014年1月全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冬季大部分杂草枯死,而意大利苍耳茎秆直立、在田间容易查找和识别的机会,进行了全市排查,特别对田间、路旁、荒地、海滨、耕作地、河岸、湿润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两种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对新疆当地植物群落物种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样方法选取两种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分布较多的样地,分别作20个有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入侵的样方,并在与之相距5 m处没有其入侵的区域,作20个对照样方,应用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两种入侵植物入侵区域与未入侵区域当地群落的组成及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黄花刺茄的试验样方中共有植物6科14种,而对照样方中有7科29种;刺苍耳的对照样方中植物有11科31种,而试验样方中植物仅有9科23种.两种入侵植物验样方中多数土著物种的重要值均比对照样方中的物种重要值低,黄花刺茄样方中只有萹蓄和蒺藜的重要值相差较小;刺苍耳样方中只有狗尾草的重要值高于试验样方.两种入侵植物的试验样方和对照样方相比,物种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结论]黄花刺茄和刺苍耳的入侵影响了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导致物种数量减少,使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苍耳的研究进展及其药用价值、油料用途、生态等几个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发现苍耳药用价值很高,能有效调节免疫、抗氧化和抑菌,治疗鼻科等疾病效果突出;苍耳籽仁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含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65.9%,油酸含量可达20.8%;苍耳粕含蛋白可达58.0%,去毒后可制成饲料。同时,苍耳对Mn、Cu、B、P、Pb等矿物质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较强;而且苍耳的自散布和适应能力强,可作为特殊地段的恢复植物,实现治理环境与资源充分利用的双重功效,但由于人们对苍耳的研究与关注较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苍耳的特殊作用,而往往把苍耳当作杂草而除掉,严重丧失了苍耳巨大的应用价值。因而苍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以实现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收录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农村社区、社区治理、社区教育、社区文化四个方面.从已有研究来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实地调查转向深层次的理论分析,研究重点也从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转向社区治理和社区文化.未来,中国农村社区研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社区研究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社区结构和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社区建设理论,形成中国特色农村社区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强制性司法活动,是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在我国经历了八年的试点应用,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社区矫正写入,既是对我国社区矫正试行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国刑罚轻缓化、刑罚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考验。本文主要从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旭光 《农学学报》2012,2(9):73-78
社区矫正需要有一个结构良好、功能健全的社区,作为其顺利开展的矫正主体和矫正平台,然而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难以有效承担社区矫正的重任。因此,必须按照社区矫正所具有的特定价值目标追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在社区矫正框架下进行的农村社区建设应当具有社区包容性、社区危险控制性、社区生活保障性、社区教化性、社区群众自治性的特点,同时具备这5个特点的农村社区才是真正符合农村社区矫正发展要求的农村社区图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如何积极有效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等优势,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内容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物群落演替进行研究,以探讨该方法在植被演替研究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可以将13个样地客观地划分为5个群系。结合不同群系的恢复时间,即可得到较完整的植物群落演替序列:猪毛蒿群落-赖草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沙棘群落。该演替序列与传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植被演替是可行的。同时该方法数学上较为严格,且计算简单、运算量小,精度较高、可在计算机上运算,可大大提高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在植被演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社区图书馆的特点和作用。提出了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试图通过对社区图书馆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述了构建社区图书馆所具备的条件。并对社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对甘肃武威果园(N38°,E103°)越冬叶螨的群落调查表明:该区果园越冬叶螨有4种:李始叶螨Eotetranychus pruni (Oudemans)、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 和果苔螨Bryobia rubrioculus (Scheuten)。发现在不同的越冬寄主上以株为单位时其群落内种的组成和种间关系不同。聚类分析表明,杏园和梨园在叶螨群落组成上的相似性较高,而与苹果园叶螨群落的差异较大。调查发现,4种叶螨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单个种、两个种形成的群落为主,3个种组成的群落少,但没有4个种形成的群落(以株为单位)。2×2列联表法分析表明,群落中两个种的种间关系在不同的果园表现不同。分析发现叶螨群落及种间关系的研究对叶螨的综合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几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的必要性,阐述了为社区服务所具有的优势,探讨了为社区服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调查古田县社区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对社区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古田县进一步开展好社区教育的思路:(1)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教育活动;(2)加强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3)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形式;(4)提高社区教育的社会知晓度;(5)建立社区教育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