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臭氧消毒是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论述了臭氧制造、水中溶解及水中溶解浓度的检测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一些作用和应用特性。介绍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消毒杀菌、氧化有机物、凝聚悬浮物、除臭与除色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臭氧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用于水处理具有反应快、投量小、半衰期短无残余毒性和二次污染的特点。 在水产养殖特别是工厂化养殖和工厂化育苗的水处理尤为重要,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的产量,成本和育苗的成败。用臭氧进行处理,不仅可以杀灭养殖育苗水体中的病菌、活病毒和原水中的藻类。对水生动物有害的可溶性铁、锰及重金属、亚硝酸氮氧化成对生物无害的氧化物及硝酸盐、分解硫化氢,对有毒的氰化物、有机锡(这些物质对苗种和幼体危害极大)具有强烈的氧化和遮蔽作用,并能强化水的过滤,具有澄清效果和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基于臭氧的…  相似文献   

3.
陈萍  王秀江 《齐鲁渔业》2006,23(4):17-18
以臭氧在大菱鲆亲鱼养殖回用水系统中的工程实例数据,分析臭氧在养殖水处理系统中的杀菌效果、脱除转化氨氮的效能。结果表明,臭氧在该工艺流程中杀菌率可达51.82%,对氨氮 亚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达56.30%,这表明臭氧应用于工厂化养殖水处理中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室内外综合养甲鱼快速育肥技术辽东甲鱼养殖技术培训中心甲鱼养殖试验场,近二年来探索出一套甲鱼快速育肥技术,将七、八月份孵化出的3~5克稚甲鱼移入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厂房稚甲鱼培育池进行越冬培育,体重达到100克左右,在第二年5月份移到室外上池或鱼池进行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国内的臭氧水处理装置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臭氧(O3)水处理装置使用方法和处理装置本身不能满足水质净化的问题所在,分析了臭氧水净化水质用于水产养殖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对臭氧(O3)水处理装置应用于海水养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还介绍了许多国外将O3用于海洋世界和水族馆的成功例子。  相似文献   

6.
正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用水的水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一般都需要配置一个专门的水处理池,对水源水进行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用水泵送到高位水塔或高位水槽,目的是保证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用水管道内保持一定的压力,方便车间用水。通过工程实例将变频恒压技术引入到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的进水水源有自来水水源、地热水水源、地下机井水源、池塘水或河流水  相似文献   

7.
提起甲鱼的捕捞,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的老师傅颇有感慨,认为池塘里的甲鱼很难捕,没办法捕尽.工厂化温室养殖的甲鱼,相对还比较容易捕捞,但工厂化温室养殖,往往也需要移到温室外池塘中养殖为商品鳖,再捕捞出来上市.笔者曾经走访一个年产百万只商品鳖的甲鱼场,冬季捕捞的场面很壮观,十几亩的商品鳖养殖池塘,放干塘水,几十人一字排开,从池...  相似文献   

8.
有资料报道,臭氧在鱼虾养殖中应用效果显著。Jac匕M.tiPPingl984年至1995年间进行13次臭氧水处理试验,其臭氧投放量为0.59毫克/升,养殖水中细菌杀灭率可达99.12%;日本的伊腾慎悟(996)用臭氧处理海水研究表明,海水中99.9%的各种细菌均被消灭。据白希尧报道,利用臭氧水养殖比目鱼的成活率从鱼苗到成鱼由5%提高到95%。孙广明等(1996)用臭氧对河蟹从选状幼体到大眼幼体的成活率影响试验,发现臭氧水对蟹苗无不良影响,相反由于臭氧杀菌消毒作用,改善了水质,增加了水中港氧,提高了蟹苗的变态率和成活率。1995年天津水产…  相似文献   

9.
《河南水产》1999,(3):5-6
建国50周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市水产业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特别是通过“2814”项目开发,和黄河鲤鱼集约化养殖技术、池塘混养高产技术、温室养殖甲鱼技术的推广,使水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鱼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成为全国著名的黄河鲤鱼养殖基地和工厂化养甲鱼基地,并逐步形成了集饲料加工、鱼用药物、娱乐游钓、市场流通、技术服务、鱼病防治等全面发展的产业体  相似文献   

10.
臭氧在水族馆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集约化滋润养殖和水族馆闭路水循环的水处理中,利用臭氧具有高效、快速的氧化能力,使有机物降解,有毒物质分解,微生物得到控制,从而取得水质净化的功效。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用臭氧进行水处理的优点,对水质改善2的作用机理,臭氧的制作工艺,以及臭氧在赤潮水解毒、防治鱼病、贝类净化等方面的用途。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厂化温室养殖的迅速发展,大大降低了甲鱼的品质,为了提高甲鱼的品质,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于2005~2006年在涌湖村进行网围甲鱼生态养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室内外综合养甲鱼快速育肥技术郭成舜纪福有姜永夏惠芝(凤城市鱼种场,118100)(凤城市水产站,118100)凤城市鱼种场,近几年探索出一套甲鱼快速育肥技术,将8月上中旬孵化出的3~5g稚甲鱼移入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厂房稚甲鱼培育池,进行越冬培育,体重...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工厂化养鱼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厂化养鱼是在全封闭水循环条件下的高密度养鱼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能否改善和净化养殖水质,则是工厂化养鱼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工厂化养鱼系统中加入了臭氧水处理环节,对水体进行强化处理,鱼体生长正常,并可预防病害,提高成活率。1系统原理与结构1.1臭氧特性与水质净化原理犤1犦臭氧(O3)以其特有的气味而得名,它是氧气(O2)的同素异构体。臭氧在常温下是略带青色的气体。它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氧化能力很强,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见…  相似文献   

14.
新野县工厂化种猪场,1993年开始开发甲鱼养殖,共投资100万元,建鱼池10亩,甲鱼温室1000m~2。据技术负责人潢川县魏岗甲鱼养殖基地场长田随成介绍,这个由新野县工厂化种猪场和潢川县魏岗甲鱼基地联合经营的甲鱼生产场,技术起点较高,管理严格,采用全人工配合饲料控温饲养,使甲鱼的饲养周期缩短到14个月,加快了甲鱼生产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今年4月,可向社会提供亲鳖1500公斤,成鳖1000公斤,苗种5000只,实现产值101万元,利润3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内循环海水鱼类养殖水质净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工厂化内循环养殖模式的主要优势是既不向外界排放、不污染环境,又不受外界水质污染的影响。其主要技术关键是水质净化,包括原水处理,滤除悬浮物,泡沫分离,微生物净化,以液态氧向养殖水体中补充溶解氧,利用紫外线、臭氧消毒灭菌,每1 h完成1个循环量,每平方米可获鱼产量3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6.
封闭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质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祁真  杨京平  刘鹰 《水利渔业》2004,24(3):37-39
在2002年进行r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投饵和不同的养殖密度对水质(NH3-N,NO2^-—N和CODMn)的影响,以及工厂化养殖水处理系统对水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循环水(前期每天换水1次,后期2~4h换水1次)条件下,投饵对养殖池水质没有影响,不同养殖密度时养殖池的水质无显著不同,养殖密度对水质没有影响。定期测量不同养殖密度下对虾的体长和体重,结果是不同处理间也没有显著差异(LSD0.05)。建立的养殖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包括斜板沉淀池、筛网过滤、泡沫浮选装置、生物滤池、臭氧发生器、石英砂过滤和水温调节池的系统。在3个月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期间,氨态氮的最大去除率是85%,但是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只有44%;系统对COD的作用不明显,但能很好的控制水温、溶氧和pH。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1996,24(2):10-11
商品甲鱼饲养试验小结甲鱼工厂化快速高产配套养殖技术研究课题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甲鱼作为一种保健、营养的高档食品,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甲鱼属变温动物,其生长明显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在湖南地区有5个多月的不吃不动不长的冬眠期。为了加快甲鱼生长,缩...  相似文献   

18.
冷水性鱼类水产养殖消毒装置由紫外线辐射产生臭氧的发生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臭氧、水反应罐等组成,本研究同时利用了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消毒两种消毒机理,对养殖水体进行杀菌与灭活,解决了工厂化养殖中的生产安全与鱼病防治的消毒杀菌问题。与目前使用的其他消毒方式比较,具有无药物残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工厂化水产养殖业向健康、安全方向发展,促进臭氧消毒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臭氧改善水产养殖水体质量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水体日趋恶化已成为制约渔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亟待改善。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和无二次污染特性,在臭氧水处理原理的基础上,把臭氧用于改善水产养殖水体质量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对臭氧改善水产养殖水体质量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探索了臭氧在水中分解机理,及其氧化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氨氮、硫化氢、蓝绿藻、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为臭氧氧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精养程度的逐年提升,对虾养殖的自我污染和病害的传播蔓延也日益加剧,严重危及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和开发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通过优化和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减少对虾养殖废水的排放,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快速分解水中有机物,杀菌力较强.臭氧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通过其氧化反应起到灭菌、分解有机物和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的作用,从而净化和改善池塘养殖水质.近几年,臭氧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孙广明等(2000)曾采用臭氧处理水进行海胆育苗及单细胞藻类培养试验;陈淑琴等(2001)曾利用臭氧处理水开展虾、蟹幼体培育试验;柳超等(2009)将臭氧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生产;他们的试验研究均取得明显的效果,为臭氧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积累大量的有用数据.本试验通过在凡纳滨对虾的精养池塘中通入微量臭氧,监测养殖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虾摄食生长状况,探讨臭氧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对养殖水质和对虾养殖效果的影响,为臭氧在水产养殖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