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这些年,爸爸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他对妈妈的依赖更多一些,出门总需要妈妈的陪伴,一刻没见到妈妈,便四处寻找,焦虑不安.仿佛,妈妈只有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他才心安.妈妈如同他的空气,没有这空气的存在,他便有了窒息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龙耀 《广西林业》2008,(6):55-56
5岁孩童揪心的哭闹 “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他不是说今天要送我上幼儿园吗?”  相似文献   

3.
侯家序 《云南林业》2006,27(4):31-31
这天晚上,武警千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支队一排三班班长阿根,写完日记正待脱衣睡下。他的手机发出呼叫。是爱人香草打来的电话:妈妈病危.盼他速归。 阿根8岁那年.爸爸就双目失明了,是妈妈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妈妈的似海深思还点滴未报.可眼下她……阿根鼻子一酸.不由得滚滚泪下。是的,无论如何也得请假回去一趟,同妈妈见上最后一面。  相似文献   

4.
2月13日中午,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大门外一群白衣天使整装待发,他们是四川第七、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四川省林草局工作人员韩标的妻子杨方是他们中的一员。记者赶到省四医院的时候韩标正带着3岁的女儿萌萌来为妈妈送行。“不要妈妈走,不要妈妈走,妈妈你要去干什么?”萌萌哭闹着。“妈妈去和病毒战斗,来给妈妈打打气好不好呀?”杨方一边抹着泪一边回答着懵懂的女儿。“是不是我生日的时候妈妈就回来?”这显然是爸爸已经给女儿做好了功课。其实他多想告诉女儿,妈妈在参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但又不忍心说的这么直白。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是森林公安。每当我问妈妈,爸爸几天没回家了?妈妈总是笑着说,没几天。每当我问爷爷奶奶,爸爸几天没来看你们了?老人家总是摸着我的头说,你爸爸工作忙,我们不怪他。有时还说:“睿睿啊!你可要听你妈妈的话,这样你爸爸在外面才会安心。”我使劲地点着头。虽然我嘴上答应着,可心里想:爸爸啊,你对得起理解和支持你的妈妈吗?您对得起这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吗?你为什么总是为了别人的事疲于奔命而经常淡忘了家人啊!这种想法在我的脑海中驱之不散,然而,一次谈话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那是我与父亲时间最长的一次交流。父亲一开始鼓励我好…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园,原是一片亘古荒原,如今是名符其实的绿洲——准噶尔盆地。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美丽的是一排排笔直、高耸,使人精神的新疆白杨和两只花头白肚的小鸟…… 我七岁生日的那天,爸爸下班回来,手里拿了三棵细细的白杨苗。妈妈望着他  相似文献   

7.
开心岛     
长寿 某君一次问医生:“大夫,您认为我能活到90岁吗?”医生问他多大年纪了,他回答说40岁了。医生问他是否抽烟、饮酒、赌博,他都一一否定了。医生又问他:“那您有其它什么嗜好吗?”他仍摇摇头。医生不解地说:“那我真不明白,您为什么还想再活50年呢?” 苹果变色 三岁半的儿子好提问题。一次在车座上吃苹果时,他问:“爸爸,为什么我的苹果变成褐色了?”父亲解释道:“因为皮啃掉了,果肉就会与空气接触、氧化,改变它的分子结构,它就变成另一种颜色了。”  相似文献   

8.
“爸爸,咱家屋檐下的燕子飞走了吗?北京的燕子都南飞了.我想您,想妈妈……冬天快到了.不知道妈妈的病情怎样了.您工作忙还要照顾重病的妈妈.一定要注意身体。我上大学又给家里增添了许多困难.爸爸您别太苦着自己,我临走时偷偷放在铺下100元钱,您留着买烟吧……”看着女儿的来信,南木森林公安分局副局长张连玉的眼睛模糊了,泪水滴落在信纸上,滴落在心里,滴滴泪痕带着他的思绪回到了昨天……  相似文献   

9.
<正>那年我12岁,上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我考砸了,班里40人,我滑落到第18名。小学离家十多里地,要翻越两条大沟。上一二年级时,爸爸骑自行车送我。他不止一次说过,如果我考在20名以后,就别上初中了,他不给我买自行车——全乡唯一的初中离家20多里路,非骑车不行。18名——岌岌可危,险如累卵。我意识到:绝不能让爸爸知道。怎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时候,我们更加思念亲爱的爸爸。   我们的爸爸王振海,生前经常给我们讲述革命的故事。我们故乡是河北省保定市青苑县。 1938年,爸爸不满 16岁,村上来了八路军,他找到部队要求参军。部队首长考虑他年龄太小,没批准他的要求。不久,爸爸跟着县大队走了,县大队动员他长大了再参军,但他坚决不回去。就这样,爸爸参加了县大队。后来,县大队改编为八路军,爸爸所在部队调到了延安。不久,爸爸被选到中央警卫团,从此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   在那个年代,行军打仗…  相似文献   

11.
讨吉利 大年三十,芳芳的爸爸挂年画。他挂好第一张后,便叫芳芳从后面看他挂第二张是否与第一张平齐。为讨吉利,他叮嘱芳芳说:“我要是挂高了,你就说发财,我要是挂低了,你就说健康。”当他把画挂好时,芳芳左看右看都一样齐,于是报告说:“爸爸,不发财,也不健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个穷孩子,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村里只有30户人家……我家有5口人,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和我。爷爷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身息重病失去了自理能力,变成了残疾人……因为没有钱看病,所以爷爷只好在病中忍受着,就这样忍着、忍着,爷爷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落,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起来。当时,我就在家里照顾爷爷,因为爸爸、妈妈天天都要下地干农活,哥哥天天跟在牛屁股后面,爷爷就由我来照管了。  相似文献   

13.
柳树的趣闻     
家乡窗前的小叶杨,又在春风的拂漾里开始吐露出滴滴翠绿般的芽尖。那是当年我要去北京工作,临行前,妈妈陪着我栽在窗前的。现在它已是那么的高大挺拔。啊,当年那棵不足1米多高、3—4公分粗细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l5、6米高、20公分粗的一株大树了。树木犹在,而我亲爱的妈妈已经离开人世十年了。妈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不满十岁的妈妈早早就给人家当童养媳,受尽了折磨。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十四岁的妈妈义无返顾地参加了革命。从此,妈妈随同人民军队走南创北,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卸下了武装。为了给人民减轻负担,解…  相似文献   

14.
儿子今年五岁,自从两年前看过动画片《葫芦兄弟》后,开始对葫芦异常喜欢。去年春节回老家,儿子从奶奶家抱来两个葫芦,用小刀在一个葫芦的顶端挖了个小孔,倒出几粒葫芦籽,在妈妈的帮助下种在了阳台上的花盆里。儿子常用小喷壶向花盆中浇水,天天去看种子是否发芽。有一天,儿子在阳台上大喊“爸爸,爸爸,快来看呀,是不是葫芦发芽了?”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株牵牛花面前,一个5岁的孩子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株牵牛花的颜色早晨还是蓝色的,为什么到了下午却变成了红色的呢?"妈妈回答:"牵牛花啊,它是一个义务的环境监测员。下午变色儿,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了,空气质量不好哩!"妈妈的回答是有科学依据的。原来,牵牛花中含有花青素,这种色素具有魔术师般的本领,当遇碱性时为蓝色,而遇酸性时又变为红色。随着一天从早晨到晚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牵牛花对它的吸收量也逐渐增加,花朵中的酸性也不断提高,从  相似文献   

16.
认识王树清,是在人民大会堂的十大绿化标兵表彰会上,他代表绿化标兵第一个发言。那饱含激情、铿锵有力、略带东北乡音的演讲深深吸引了我,便想采访这位二十年如一日的绿化标兵。我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他,他今年53岁,头上已有斑斑白发,但中气还是十足,嗓门豁亮。谈起...  相似文献   

17.
我的老爸     
我的老爸是一名森林警察,他在派出所担任政治指导员。老爸其实并不老,才四十岁,瘦高的个子,身材也并不魁梧,但一穿起警服,却显得非常英俊。老爸工作一丝不苟,为警公正廉明,乐于帮助别人。尽管我和妈妈对他时有怨言,但老爸所拥有的渊博学识,以及他对森林公安事业的追求和为人处事的品格却令我十分钦佩。 老爸最大的嗜好是读书。他中专毕业从警后,通过自考又获得了公安刑侦专科和法律本科的毕业文凭。但老爸并不以此为满足,只要有空就读书。老爸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我:“爸爸生长在农村,小时候边读书还要边抽空去生产队为家里挣  相似文献   

18.
笑林     
<正>化妆小眉的闺蜜很少化妆,这天两人聊天,小眉问:"你咋不爱化妆?"闺蜜一脸严肃地说:"我不化妆,别人说我丑,我可以说我是没化妆。可万一我化了妆,还有人说我丑,我就什么借口都没有了。"蚯蚓一家蚯蚓一家这天很无聊,小蚯蚓就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蚯蚓爸爸想了想,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妈妈哭着说:"你怎么这么傻?切这么碎会死的!"蚯蚓爸爸弱弱地说:"突然想踢足球。"  相似文献   

19.
<正>大兴区林业工作站党支部书记李全明长期坚守在林业工作的一线,他的工作履历便是近几十年来大兴林业工作的历史。采访中,李全明说:"我还想着写大兴林业工作的历史呢,一直忙,没时间。"写历史,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他正是这段林业工作历史的见证者。三十六年,见证大兴区林业工作历史从1981年4月,时年19岁的李全明读完最后一批"五七大学",正赶上"三北防护林"开始建设,便参加工作,进入林业工作站至今已经36年,经历了"六五"到"十二五"大兴区所有  相似文献   

20.
在固阳县白彦沟林场,有一位被人称道的林业战士,他就是这个林场达头地作业点护林员李占成同志。李占成今年33岁。十年前,他作为场里的临时工来到这里当了护休员。白彦沟荒凉偏僻,山路崎岖,而达头地更是个无人问津的地方,周围几十里无人烟。从1965年建场到1977年,林场用过不少护林员,但没有一个蹲得住,干上一年,辅盖一卷就走了。李占成一到,人们便议论纷纷,一个生气勃勃的年轻人,在深山沟里能呆几天?过不了一年也会卷起辅盖走的。一年以后,不但李占成没有搬走,达头地又多了一个人。原来是李占成动员新婚的妻子来这里安家落户了。看样子李占成是铁了心要在这里干下去啦。事实正是如此,他在这里一蹲就是十个春秋。小李每天从这个山头跑到那个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