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鹿瘤胃原虫、pH值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梅花鹿瘤胃内原虫、pH值年周期变化,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公鹿,对它们在生茸期及休闲期瘤胃内原虫数及pH值的变化作了系统研究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生茸期采食前与采食后1小时和3小时之间原虫数变化不显著(P>005)。梅花鹿原虫生茸期与休闲期变化显著,其中夏季极显著地高于秋、冬、春3季(P<001),冬、春两季显著高于秋季(P<005)。冬、春两季间原虫数变化不显著(P>005)。鹿生茸期不同时间点间pH值采食前极显著地高于采食后1小时和采食后3小时(P<001),鹿个体间同一采样时间pH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鹿瘤胃pH值季度变化中,春季pH值显著地高于夏、秋、冬3季(P<005),夏、秋、冬3季之间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牛、羊和鹿等动物属于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区别于单胃动物的最大消化生理特点是有复式胃结构,复式胃由瘤胃(Rumen)、网胃(Reticulum)、瓣胃(Omasum)和皱胃(Abomasum)4个部分组成。前3个胃称为前胃,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瘤胃,尽管瘤胃内没有消化腺,也不能分泌消化酶类,但瘤胃中存在大量瘤胃微生物,最主要的瘤胃微生物是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原虫(protozoa)和厌氧真菌(anaerobic fungi),1g瘤胃内容物中约含细菌数150~250亿个和纤毛虫数60~180万个,总体积约占瘤胃液的3.6%,其中细菌和纤毛虫各占一半。这些瘤胃微生物产生的消化酶与机械破坏作用是反刍动物消化降解饲料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奶牛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文章分析了奶牛瘤胃原虫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可溶性糖和纤维素代谢)、蛋白质代谢和瘤胃内甲烷代谢等过程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其对奶牛的营养代谢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复合营养舔砖对瘤胃酶活性及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公牛(丹麦红牛公与闽南黄牛母的杂种一代),采用反转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NH3-N)和瘤胃液中纤维素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研究表明:(1)饲喂舔砖后,瘤胃液pH值在短时间内下降,随后又缓慢升高。pH值波动幅度较大,这与复合营养舔砖的蛋白降解率较高有关。(2)舔砖对瘤胃内NH3-N浓度有较大影响,舔砖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8.7%,产生的NH3-N浓度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3)舔砖对瘤胃液蛋白水解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每头饲喂500g/d舔砖对牛的消化代谢功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蔡娟  雒秋江  王选  陈勇  臧长江 《中国畜牧兽医》2016,43(10):2578-2590
选取6只2~3岁龄、体重48.3 kg±5.6 kg的小尾寒羊公羊,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并饲喂含70%玉米秸秆的日粮。在4×4拉丁方试验中分别给绵羊口服0 mL/kg日粮(对照,处理1组)、1.0 mL/kg日粮(低剂量,处理2组)、3.0 mL/kg日粮(高剂量,处理3组)福尔马林和完全祛原虫(处理4组),研究不同处理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群落、消化酶活性和氨态氮、VFAs浓度等的影响,及其与自由采食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处理2、3和4组与对照组相比,绵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增加14.9%(P<0.01)、-6.8%(P>0.05)和-16.5%(P<0.01);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分别降低10.5%(P<0.05)、13.0%(P<0.05)和23.0%(P<0.01);原虫数量分别极显著减少59.3%、93.2%和100.0%(P<0.01);细菌总数分别极显著增加41.1%、-8.2%和84.5%(P<0.01);真菌拷贝数分别增加16.5%(P>0.05)、23.5%(P<0.05)和38.1%(P<0.01);内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极显著升高22.6%、-14.6%和-27.5%(P<0.01);外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极显著升高15.5%、-23.9%和-25.2%(P<0.01);纤维二糖酶活性分别极显著升高20.0%、-25.7%和-26.2%(P<0.01);木聚糖酶活性分别降低0.4%(P<0.05)、0.5%(P<0.05)和0.1%(P>0.05);果胶酶活性分别极显著降低12.0%、11.0%和2.8%(P<0.01);淀粉酶活性分别极显著升高12.2%、15.3%和19.9%(P<0.01);蛋白酶活性分别极显著降低22.1%、48.0%和22.2%(P<0.01)。其中内纤维素酶、外纤维素酶和纤维二糖酶活性与绵羊自由采食量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0.897和0.901。由本试验得出结论,绵羊口服低剂量福尔马林时自由采食量增加,高剂量或祛原虫时降低;决定绵羊自由采食量的因素是瘤胃液内纤维素酶、外纤维素酶和纤维二糖酶活性,而非瘤胃原虫、细菌或真菌数量,或其他消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瘤胃原虫对瘤胃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茹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1):49-51,55
本文在广泛查阅有关瘤胃原虫对糖代谢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代谢及纤维素代谢、对蛋白质代谢和对瘤胃内甲烷代谢等的影响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机理,指出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代谢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日粮类型、家畜的生理状况、当地的饲养管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因时控制瘤胃纤毛虫区系及种群密度,创造适宜的瘤胃内环境,充分发挥原虫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利生理功能,从而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复合酸化剂对肉仔鸡消化道pH值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对肉仔鸡消化道pH值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42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4种试验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0.2%、0.3%的复合酸化剂配制而成。试验期21和42 d,每个重复随机取2只,测定不同消化段pH值、腺胃和肌胃内容物的蛋白酶活性以及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容物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期21 d,日粮中添加0.2%复合酸化剂组显著降低了嗉囊、腺胃、肌胃和十二指肠的pH值(P<0.05),添加0.3%复合酸化剂组显著降低了嗉囊和腺胃的pH值(P<0.05),添加0.2%和0.3%复合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试验期42 d,日粮添加0.3%复合酸化剂显著降低了空肠pH值(P<0.05),添加0.2%复合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P<0.05),添加0.3%复合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蛋白酶活性(P<0.05)。研究表明,添加复合酸化剂组对消化道前段pH值影响显著,日粮中添加0.2%复合酸化剂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的pH值,并能提高十二指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动态pH连续监测记录系统对瘤胃pH进行24h连续监测,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为4期,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瘤胃pH随着日粮NFC/NDF比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瘤胃pH<5.2、5.5、5.8、6.0的平均持续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延长,分别由Ⅰ期的0、0、2.42h/d和9.40h/d增加到Ⅳ期的0.33、7.50、17.06h/d和20.53h/d;瘤胃pH<5.5、5.8、6.0曲线面积亦逐步加大,分别由Ⅰ期的0、0.21和1.43(pH·h)增加到Ⅳ期的1.09、4.84和8.59(pH·h);而且瘤胃pH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及最低值所持续的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不同添加剂和日粮类型对黄牛瘤胃原虫计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莫能霉素、盐霉素添加剂和自制的复合营养舔(饲)块饲喂本地黄牛,研究其对瘤胃原虫(Rumen protozoa)计数厦瘤胃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牛日粮添加莫能霉素、盐霉素使瘤胃原虫数减少,而补喂舔(饲)块使原虫数增加。同时发现,喂稻草型日粮时,黄牛瘤胃原虫计数较放牧时少。研究我国养牛条件下原虫的作用对牛饲料添加剂、瘤胃调控制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16只30日龄体重约12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罗姆尼与新疆美利奴羊杂交公羔分为4组,分别喂以不同消化能(DE,MJ/kg)和蛋白质(CP,%)水平的日粮(DE/CP:11.92/20,11.92/14,8.6/20和8.16/14),以每15d为一研究时间段,在每时间段的第9、10和11d在第1次喂料后的第0、1、3、6和9h采取瘤胃液样品,以研究30~150日龄期间羔羊瘤胃中原虫和细菌数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羔羊瘤胃液中原虫总数、细菌总数及大杆菌、小杆菌、球菌和链球菌的数量是随动物日龄而不断增加的,原虫在150日龄达69万~101万个/ml(30日龄时为12万~19万个/ml),细菌总数达147亿~234亿个/ml(30日龄时为82亿~123亿个/ml),原虫的增量大于细菌的增量。在135日龄后原虫和除大杆菌外各种细菌的数量都已基本稳定。日粮中可消化能水平主要影响瘤胃液中原虫的数量,而对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对羔羊瘤胃液中原虫和除大杆菌外各种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瘤胃液的pH值对奶牛的健康影响深远。正常瘤胃液的pH值在5.5~6.8之间变化,最佳pH值在6.0~6.3之间。瘤胃pH值在6.0时比较理想.在该状态下原虫和纤毛虫都可以迅速生长.从而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挥发性脂肪酸是奶牛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影响瘤胃液pH值的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选择6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35kg、年龄1.5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蒙古绵羊,研究了不同精粗比例日粮条件下,体内驱除瘤胃原虫对瘤胃微生物含量以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日粮精粗比20:80时.驱除原虫导致瘤胃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真菌和纤维降解茵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同时.驱除原虫后瘤胃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pH值变化并不显著(P〉0.05).总VFA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青千草DM、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当日粮精粗比为50:50时。驱除原虫导致瘤胃纤维降解茵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真菌和细菌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驱除原虫后瘤胃pH值极显著降低(P〈0.01),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同时总VFA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青干草DM、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未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人们对脂肪营养和生理功能认识的深入,多种脂肪产品用于高产奶牛生产中,大量试验结果证明,日粮中添加脂肪对奶牛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具有影响,作者综述了日粮脂肪在瘤胃内的代谢、日粮中添加脂肪对脂肪酸、干物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粗蛋白质采食量和瘤胃消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动态pH值连续监测记录系统对瘤胃pH值进行24h连续监测,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值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为4期,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动态pH值连续监测记录系统对瘤胃pH值进行24h连续监测,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值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为4期,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瘤胃pH值随着日粮NFC/NDF比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瘤胃pH值<5.2、5.5、5.8、6.0的平均持续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延长,分别由Ⅰ期的0、0、2.42和9.40h/d增加到Ⅳ期的0.33、7.50、17.06和20.53h/d;瘤胃pH值<5.5、5.8、6.0的曲线面积亦逐步加大,分别由Ⅰ期的0、0.21和1.43(pH·h)增加到Ⅳ期的1.09、4.84和8.59(pH·h);而且瘤胃pH值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及最低值所持续的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动态pH值连续监测记录系统对瘤胃pH值进行24 h连续监测,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值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为4期,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瘤胃pH值随着日粮NFC/NDF比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瘤胃pH值<5.2、5.5、5.8、6.0的平均持续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延长,分别由Ⅰ期的0、0、2.42和9.40 h/d增加到Ⅳ期的0.33、7.50、17.06和20.53 h/d;瘤胃pH值<5.5、5.8、6.0的曲线面积亦逐步加大,分别由Ⅰ期的0、0.21和1.43(pH·h)增加到Ⅳ期的1.09、4.84和8.59(pH·h);而且瘤胃pH值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及最低值所持续的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醋酸棉酚后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瘤胃液代谢指标、水解酶活性的变化,探究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只3岁左右、平均体重为(49.13±4.70)kg的健康哈萨克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分为2期,每期25 d。所有羊只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粉状精料,每只羊每天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50%,小麦秸秆及苜蓿为体重的1.00%,玉米青贮为体重的0.05%(干物质基础),混合饲喂,自由饮水;在此基础上,试验Ⅰ期试验组饲粮每天每只添加600 mg醋酸棉酚,试验Ⅱ期饲粮每天每只添加1 200 mg醋酸棉酚。结果表明:添加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pH及细菌总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前(即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6.0、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期各时间点试验组绵羊瘤胃原虫总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喂后3.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期,饲喂后6.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12.0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添加醋酸棉酚后瘤胃液中棉酚的浓度在饲喂后1.5、3.0 h最高。综上,醋酸棉酚在初期摄入后显著降低绵羊瘤胃原虫数量;醋酸棉酚通过抑制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降低瘤胃液中戊酸、异戊酸及异丁酸的浓度而对瘤胃内蛋白质消化代谢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摄入醋酸棉酚6.0 h后;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整体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择4头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T形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和小肠pH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和回肠末端pH值有影响,而对十二指肠前端pH值没有显著(P>0.05)影响;随日粮精粗比的提高,奶牛瘤胃和小肠pH值降低;奶牛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pH值平均分别为6.46、3.80和7.76。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反刍动物的瘤胃发酵作了总结,其中重点阐述了通过日粮组成对瘤胃消化代谢产物的影响,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瘤胃发酵的有益方面,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