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掌握低温对南宁市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影响,为今后应对低温冷冻灾害及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引种驯化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宁市城区常见园林绿化植物为对象,对2008、2011年遭受冷害的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冷害情况调查与数据收集。主要采用对园林植物外部形态进行感观鉴定的方法,对园林植物的叶、芽、枝、整株等的生长指标、组织褐变等进行观察。【结果】所调查的46科109种植物中,2008年有36科66种受害,受害率为60.6%,2011年有36科41种受害,受害率为37.6%。其中,受害等级Ⅳ~Ⅴ级的树种2008年为17科25种、2011年为3科3种;受害等级Ⅱ~Ⅲ级的树种2008年为14科17种、2011年为11科18种;其余树种受害等级均在Ⅱ级以下。【结论】造成园林绿化植物严重受害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及南方对长期低温天气的防控应对措施相对薄弱。植物品种选择、植物冷害预防及植物冷害后的及时补救处理是避免植物大面积遭受冷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植物冻害调查及养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遭受前所未有的低温,行道树、公园里的多种植物不同程度受冻害。2月底至3月底,对受冻害园林植物进行分级调查,并对受不同程度冻害的植株,采取不同的养护办法,减轻冻害损失。按受害程度不同进行分级,分为0、Ⅰ、Ⅱ、Ⅲ、Ⅳ、Ⅴ级。调查目的是为今后园林植物冻害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3—2014年冬春昆明主要园林植物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1—4月通过对昆明市主要园林植物在2013—2014年冬春季的持续低温气候条件下遭受冻害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冻害特点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366种常见园林植物中,受冻害等级为"严重"和"极严重"等级的占调查植物种类的22.41%,其中86.25%的植物种类为热带分布类型,且草本及花卉类植物更容易受害;植物的受害程度还与栽培区域小气候及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有关。提出了预防园林植物冻害的建议,供昆明市园林植物防冻害保护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6年1月23—26日三明市区各大公园和主要道路园林植物遭遇连续低温,造成园林绿化植物受冻害较严重。通过实地调查,三明市区各大公园和主要道路有98种园林植物受不同程度冻害。划分植物受冻害级别,通过分析不同受害级别植物的数量与受害程度,对冻害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植物合理配置和植物防冻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陕南野生乔木树种资源,为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线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南乔木树种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区类型和观赏特点等进行研究。【结果】1)陕南地区乔木树种共计57科139属344种,其中槭树科、蔷薇科、壳斗科和桦木科为优势科,槭树属、李属、栎属和鹅耳枥属为优势属;常绿乔木83种,落叶乔木261种;单子叶植物7种,双子叶植物337种。2)该区乔木树种属于11个地理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类型居首位,占28.06%。3)该区乔木树种按观赏特点可分为5大类,以观叶类最多,占28.49%;其次为观花类和观冠类,分别占25.58%和21.51%;观干类较少,占13.95%;观果类最少,仅占10.47%。【结论】陕南乔木树种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加强对野生乔木树种的合理引种,可以丰富城镇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夏季低温冷害是云南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为准确评估、预测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基于36年水稻物候和空壳率及气候资料,使用相关、主成分和回归分析与典型年水稻冷害气候分析相结合,研究粳稻夏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点和指标。【结果】孕穗抽穗期是粳稻低温冷害的主要敏感期,滇中地区一季稻夏季冷害对夜间低温较为敏感,最低气温是引发冷害的首要因素;滇中夏季气温典型偏低、多雨寡照特征和气温波动明显,从而易于引发水稻低温冷害。【结论】连续2 d最低气温均值15.5℃、连续3 d最高气温均值22.5℃可作为滇中水稻夏季冷害的参考性临界指标;使用抽穗前11-5 d最低气温和抽穗前2 d至抽穗后4 d最高气温及此二时段平均气温构建了夏季低温冷害综合指标H,它与水稻空壳率呈高度负相关,对滇中粳稻夏季低温冷害有一定的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春,对南宁市园林植物寒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受寒害的园林植物有80余种,寒害影响具有物种和区域差异,即热带性树种寒害比亚热带树种严重,外来树种寒害比乡土树种严重,空旷植物寒害比有高大建筑物和林木遮挡的植物严重,郊区寒害比城区严重。分析了寒害的原因,并对园林植物引种及灾后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笔者通过对太白山高海拔野生植物引种栽培试验,寻求适宜关中地区生长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方法】将直接在野外采挖的野生植物种源,按其种类进行适当的处理后,进行栽培试验。【结果】对太白山野生观赏植物36科64属84种进行了栽培试验,树种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差异。巴山冷杉、秦岭冷杉等7种高海拔和中海拔植物不能适应而死亡。领春木、粗榧等11种植物虽能适应下来,但生长不良。中华锈线梅、多花木兰等66种植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鹅耳枥、青麸杨等部分植物还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有开发利用前景。【结论】榆科、漆树科等22科,刺楸、卫矛等38种观赏植物可做为关中地区引种植物,用于园林绿化。其中,青檀、山白树、水曲柳三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柳州市主要园林植物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丽清  刘德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14-12518
通过实地调查柳州市主要园林植物遭受低温危害的情况,结合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初步确定植物的抗寒等级,为选植耐寒园林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8种槭属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槭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园林绿化树种,但在城市园林景观应用的种类较少,树种选择比较单一,为槭属(Acer)植物的园林景观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种河南乡土槭属(Acer)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13个指标构建槭属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并对8种槭属植物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13个评价指标中,叶色、呈彩期和翅果的总排序权重值最高,是影响槭属植物观赏价值最重要的指标;8种槭属植物中,综合评价Ⅰ级的是血皮槭(A. griseum)和鸡爪槭(A. palmatum),Ⅱ级是三角槭(A. buergerianum)、元宝槭(A. truncatum)、地锦槭(A. mono)和茶条槭(A. ginnala),Ⅲ级是青楷槭(A. tegmentosum)和飞蛾槭(A. oblongum)。【结论】血皮槭(A. griseum)和鸡爪槭(A. palmatum)的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具有良好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南宁市园林植物在雨雪灾害性天气后的受害情况,在气温稳定回升、灾害过后对市区市郊绿化植物受害情况进行分级调查。共调查园林植物141种,不同程度受冻84种,占调查种类的59.6%。其中全部叶片受冻枯死,严重影响景观效果(3级及其以上)的有27种,占19.1%。完全死亡8种,占5.7%。文中对冻害情况作了分析,并就今后园林植物的引种、养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蔗常用亲本耐寒性与耐寒性评价性状的变化特点,为选育耐寒甘蔗品种及降低霜冻对甘蔗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2个常用甘蔗亲本在霜冻易发地区四川省资中县进行2年新植蔗(2017P和2019P)和3年宿根蔗(2018F、2019S和2020F)田间自然耐寒性测试,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甘蔗亲本受害性状的类型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宿根蔗较新植蔗更易受害;冷害或轻霜冻时受害性状与部分农艺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甘蔗的低温受害性状受亲本、年度及其互作影响;株受害率属高遗传力性状,在冷害和轻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茎长受害率和节间受害率属中等遗传力性状,受低温影响程度较小,均可用于耐寒性评价,但以节间受害率为评价性状效果优于茎长受害率;绿叶百分率在年度间变化较明显,在发生适度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合并分析时亲本方差占比明显下降,遗传力有所下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7P和2019P不宜用于亲本耐寒性评价;在测试亲本中,58.89%亲本的耐寒性属较好及以上,23.53%属较差及以下。【结论】甘蔗亲本的低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物种资源及绿地现状,旨在为该市园林绿地建设中植 物景观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通过对贵港市现有 5 处城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物种资源开 展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编制《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名录》,对其园林植物物种资源进 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共有园林植物 334 种,隶属于 103 科 249 属;以豆科、桑科、 棕榈科、百合科、大戟科、天南星科和桃金娘科等 8 科为优势科;生活型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占比为 45.81 ∶ 22.46 ∶ 3.89 ∶ 27.84,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之比约为 7 ∶ 3,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之比约为 7 ∶ 3; 以观花和观叶植物为多,分别占 39.22% 和 29.94%;乡土植物 243 种,占 72.7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 0.75。 【结论】贵港市城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物种较丰富;以常绿树种为主,呈南亚热带植物景观,四季常青;乡土 植物物种占优,地域特色鲜明;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富有文化主题寓意。针对公园绿地植物应用之不足提出以 下建议:因地制宜应用藤本植物,打造立体绿化景观;丰富本地木本植物种类,科学防控外来入侵植物;加大 市树市花应用力度,彰显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构建土地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林开展树种选择。【方法】以四川地区城镇景观林构建78种常见乔木树种为对象,从生物学特性、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文化功能和节约度5个方面,选取适宜性、抗病虫害能力、固碳释氧能力、生物多样性保育能力、文化内涵、叶形叶色、管护成本、经济效益等18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等级为I级的有银杏、香樟、黄葛树、桂花、栾树、乌桕等11种;评价等级为II级的有枳椇、桢楠、合欢、皂角等26种;评价等级为III级的有黑壳楠、柏木、水杉、重阳木、等37种;评价等级为IV级的有蒲葵、巨尾桉、苏铁等3种。【结论】银杏、香樟、黄葛树、栾树、乌桕等具有较强景观质量和生态功能的乔木树种可以作为土地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林的主要构建树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福建滨海地区岩岸景观、沙岸景观和泥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适宜的配置模式,为福建滨海地区绿化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取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福建滨海地区耐盐园林植物种类,通过访谈、专家咨询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岩岸景观、沙岸景观和泥岸景观进行耐盐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结果】岩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44种,以岩生灌草丛和亚热带阔叶乔木山地林构成植物群落;沙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50种,以沙生草本植被、沙生灌木植被、沿海防护林和混交林构成植物群落;泥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60种,以真红树植物、海岸陆缘半红树林和岸后季节性雨林构成植物群落。【结论】3类海岸景观的园林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构想模式,可作为福建滨海地区耐盐园林绿化植物应用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02年西安地区常绿园林植物冻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对西安植物园露地栽培的常绿园林植物在2002年冬季低温天气过程中的冻害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37种植物中,有26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中,冻害等级5级以上的有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香樟(Cinnamomum camphra)等4种,基本上不能在西安地区露地越冬;3~4级的有6种,能在本地区越冬,但植物组织受到较大破坏,将其用做绿化苗木对城市景观有一定影响;其余均在2级以下,低温基本上对其不造成危害,是西安地区园林绿化的适宜植物种类.对近10年来冬季年际气温变化与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筛选出适用于桂南地区夏季花海造景的花卉种类,为打造种类丰富化、结构层次复合化的花海景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26种国内外夏季常用的花海植物进行栽培试验,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夏季花海植物应用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权重,采用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种类进行评价,同时划分等级。【结果】依据灰色加权关联度值(r_i)情况将26种花海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r_i≥0.7201)应用表现好的花海植物12种,Ⅱ级(0.7057≤r_i0.7201)应用表现一般的花海植物9种,Ⅲ级(r_i0.7057)应用表现差的花海植物5种。【结论】筛选出12种夏季表现好的花海植物种类,可用于桂南地区夏季花海造景,对于表现一般、差的花海植物种类,应在局部范围或非夏季应用。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市主要园林植物低温危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柳州市为例,经过实地调查柳州市主要园林植物遭受低温危害的情况,找出园林植物的受害特点,提出防御低温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资源,以期为该市城市公园以及其他城市绿地立体绿化景观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取样地调查的方法,获取南宁市 15 处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景观样点内的植物种类、生活型等信息,并结合专业文献资料,编制《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名录》,统计和分析其立体绿化植物资源特征。【结果】南宁市城市公园共有立体绿化植物 306 种,隶属于 95 科 193 属;有兰科(Orchidaceae)、豆科(Leguminosae)、百合科(Lili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天南星科(Araceae)等5 种优势科;生活型涵盖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分别有 35 种、46 种、90 种和 135 种;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之比约为 1 ∶ 1.2;常绿木本植物与落叶木本植物之比约为 4.75 ∶ 1;观花植物、彩叶植物各占 57.19%和 12.75%;附生植物 90 种,占 29.41%;乡土植物 143 种,占 46.73%。【结论】南宁市城市公园立体绿化植物资源丰富,以常绿植物为主;藤本植物物种较多,附生景观独特;植物配置合理,与附属物相协调。针对公园立体绿化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大力应用乡土植物,彰显城市地域特色;丰富彩叶植物种类,增加景观色彩变化;挖掘植物文化内涵,体现景观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昆明市园林绿地裸子植物种植质资源和应用现状进行调查,为未来昆明市园林规划配置中裸子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对昆明45个园林绿地中裸子植物种类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到的70种裸子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观赏价值、景观应用潜力及生态适应性3个方面,提出12个裸子植物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层次分析(AHP)评价模型,对昆明市裸子植物资源的园林应用综合价值进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划分等级。【结果】权重值排序观赏价值(0.6833)生态适应性(0.1998)景观应用潜力(0.1168)。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得到裸子植物Ⅰ级(≥4)7种、Ⅱ级(3.5~4.0)23种、Ⅲ级(3.0~3.5)30种、Ⅳ级(3.0)10种。参考AHP的综合评价及各层次评价结果,推荐Ⅰ级资源作为林带的基调树和主景树大力开发使用,Ⅱ级资源可适当开发,Ⅲ级资源可选择具有价值的开发和利用,Ⅳ级资源树种暂不推荐开发利用。【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昆明市园林树种选择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特定生境植物筛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