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月正值数九隆冬,全区平均气温-14~-24℃。露地越冬的花卉要注意防寒,主要工作转入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一、花卉繁殖菊花、竹类可以扦插,矮牵牛、香豌豆等春季  相似文献   

2.
巨龙竹的栽培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龙竹,又名歪脚龙竹、大竹,以秆型特高大而著称,高可达30m,粗达30cm,属合轴型丛生竹类。它分布于滇南和滇西南的西双版纳州及耿马、沧源、孟连县的中缅边境一带,多为人工栽培。巨龙竹单株竹材和竹笋的生物量均居同类龙竹之首,其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竹笋略苦,经加工后可食用,是优质材笋两用竹种之一。1适生环境巨龙竹生于海拔500~1300m的坝区或河谷。适生环境年均气温16~22℃,最冷月均温在1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可到-5.4℃,全年无霜期350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200~1800mm,相对湿度78%~86%。土壤以深厚、肥沃、疏松和湿润的沙质壤土、冲积…  相似文献   

3.
慈竹丰产栽培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竹种简述慈竹为中型丛生竹,秆高一般为8~12m,最高为18m;胸径一般为3~5cm,最粗为8cm。慈竹是我省分布最广泛的竹种之一,也是造纸、生产人造丝、开展竹编和绿化环境的优良竹种。2适生环境慈竹的适生环境地要求年均气温为14~20℃,少霜无雪的地方。1a生竹苗及幼竹能耐-5~-6℃低温,2a生以上竹苗及成年竹能耐-8~-9℃低温。要求年降水量在950mm以上,水源旁及有地下水的干热地区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也能生长良好。要求年均相对湿度在67%以上,土壤厚度达40cm以上,pH值为4.5~8.0。就云南省来说,在滇东北海拔1500m以下,滇东海拔1950m以下,滇东…  相似文献   

4.
历时3年对吊丝单笋体的理论性质、食性、加工条件、产量特性、适应性以及笋体营养成份与出笋阶段、笋龄、笋体部位、贮藏时间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通过对笋体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和适生区域分析,得出结论;吊丝单是我国中南亚热带地区极为优良的夏秋笋用竹,可在冬季极端低温 T_(min)>-4.5℃或1月份平均气温 T_(1月)=7℃等温线以南的地区发展栽植。  相似文献   

5.
楠竹又称毛竹,分布于秦岭、汉水至长江流域以南。适生于年平均气温14℃以上,年降水量1000mm以上的地区;喜土层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近几年楠竹价格直线上升,广大林农造林积极性日益高涨,但不少林农由于缺乏栽培技术,造林成活率不高。造成楠竹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挖竹不选对象,见竹就挖,老竹、病竹、虫竹、弱竹都上了山,母竹本身活力弱。(2)按分留始过短,不带宿土,笋芽、始根损伤严重。有的从控苗到栽植时隔几天,也不假植或浇水保湿,这明避风。(3)整地挖穴质量差。挖穴过小,造成窝根…  相似文献   

6.
谈谈我省的淡竹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建国以来,山东发展经济竹类几经起伏。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仅就淡竹的发展而言,我们认为大有可为。一、淡竹是我省的乡土化竹类竹类主要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但是,在它的分布范围内,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幅度却是较大的。有些竹类可以生活在1月平均温度-2°—-10℃、极端低温-20℃、年降水量500—600毫  相似文献   

7.
镇安大板栗适生区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镇安大板栗的适生区域,探讨了板栗产量与地理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板栗单株产量与海拔及年平均气温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式。分析结果认为,在镇安大板栗的适生区域海拔为610~1010m,年均气温为11.5~14.4℃。  相似文献   

8.
巨龙竹的变异类型及其引种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分布于云南南部,其直径粗近30cm,竹高近30m,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指出巨龙竹存在2个明显不同的变异类型,即竹秆弯曲、歪扭,竹节变形、缩短、斜交的“歪脚龙竹”和节间正常、节部平滑、竹秆通直、分枝高而少的通直巨龙竹。经初步分析后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因此发展巨龙竹时一定要选择优良种源,以免给生产造成损失。通过对巨龙竹在原产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尤其是越冬情况的观察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引种资料,将巨龙竹在我国的气候适宜性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主要气象指标是:最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3℃,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1天,全年无霜,巨龙竹冬季无低温危害,直径最粗可达到25cm以上;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5天,年平均有霜日数小于12天,巨龙竹冬季一般无低温危害,极端年分有一定程度的冻害发生,但对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巨龙竹直径可达到20-22cm左右;不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10℃,年平均有霜日数大于12天,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超过5天,巨龙竹在该区即使越冬不死,也是生长不良,失去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9.
格木的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术Erythropbloeum fordiioliv.有的地方群众称铁木(博白、合浦).是一种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40厘米以上.材质坚硬,木材干燥后无收缩或变形,耐水耐腐.格木为名贵用材,是家具、造船、车辆、桥梁建筑、机械工业的特好用材.格木树冠浓荫苍绿.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可作"四旁"绿化之用.格木性喜温暖、湿润,适生于年平均气温21℃以上,1月平均气温11-14℃之间,年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的地区.格木对土壤、水、肥条件有较苛的  相似文献   

10.
合江方竹系1981年南京林业大学赵奇僧、朱政德二位教授在毗邻的四川省合江县发现的新种。1984年4月,赤水全县合江方竹大面积开花结实,6月份种子成熟,我们将采集的鲜种及时播下,并作了观测记载,现将试验情况介绍于后:一、自然概况育苗地分别设在二郎坝和赤水县城(县科委院内)。二郎坝海拔高1100米,年平均气温14℃,7月份平均气温24℃,1月份平均气温4.3℃,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4.1℃,  相似文献   

11.
根据每个竹种的不同的出笋期选用雷竹、角竹、金竹、绿竹、吊丝单及毛竹(冬笋)配置成周年供笋生产模式样板20公顷。对竹笋的产量、笋期,作了观察、调查。认为在年平均气温18℃左右、一月份平均气温7~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条件下,或有丛生的食用竹笋生产的地区,可按此模式配置成周年供笋生产。  相似文献   

12.
香榧的生态习性及其适生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和掌握香榧的生态习性和适生条件,对榧树重点分布区和香榧分布区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榧的生态习性与榧树相一致,适生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气温14.5~17.5℃、年降雨量1 000~1 700 mm、年绝对最低温度-8~-15℃、年有效积温3 500(中山丘陵地)~6 000℃(中亚带南缘);香榧喜地形起伏,但相对高差不大的立地;香榧对地质环境和土壤适应性范围较宽,但生长结果和种子品质良好的宜林地应是海拔200m以上,土层厚度50 cm以上,疏松肥沃,氮、磷在中等水平以上,含钾量丰富,pH值5.2~6.8.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区公园自20世纪60年代引种淡竹开始,不断通过引种筛选出济南市的适生竹种。文章对济南市主要公园竹类应用进行调查与分析,目前已栽培引种竹类9属29种1变种5变型,多为刚竹属竹类;但济南市竹类植物在公园绿化比例较低、应用种类仍有限,竹子的资源优势仍待挖掘;在此基础上,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云南箭竹的资源分布状况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箭竹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云南箭竹的分布范围较广,其分布区介于北纬24°13'~28°58'之间,其生长适应海拔范围大概为1 700~2 600 m;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要大于4.2℃,年平均气温要介于17.8~19.7℃,年极端低温不能低于-11.2℃,≥10℃的积温不低于3 788.3℃;年降雨量平均为1 054.8 mm,介于559.4~1 600.0 mm之间,年平均有霜日数不能多于123.5d.目前发现云南箭竹共有3个变异类型即原变型,东坡竹和脱毛昆明实心竹,东坡竹主要分布在大理鸡足山,脱毛昆明实心竹主要分布在昆明市西山和嵩明县.  相似文献   

15.
川南不同海拔地段麻竹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麻竹适生栽培区不同海拔高度低温冻害的其型调查,分析得出麻竹为曲型热性竹种,对低温敏感;在1月平均温度低于6℃,极端低温低于-2℃地方易遭受低温冻害,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在四川南部地区,麻竹适宜栽培的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  相似文献   

16.
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镇安大板栗的适生区域,探讨了板栗产量与地理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板栗单株产量与海拔及年平均气温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式。分析结果认为,在镇安,板栗的适生区域海拔为610—1010米,年均温为11.5—14.4℃。  相似文献   

17.
新造雷竹林的建园与管理技术1三个选择这是新造雷竹建园成败的重要基础工程。1.1新区选择对雷竹的发展起着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和气温。根据各地实践:新区的适生范围以年降雨量1200~1600mm,年均气温15~18℃,一月均温3~7℃,极端最低温...  相似文献   

18.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9.
华北落叶松耐寒性强,在年平均气温-0.2~-4℃,一月平均气温-20℃左右气候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喜酸性土壤,喜光性强,适合在霍林郭勒市生长。我们从1999年开始,小规模育落叶松苗木,2002年做了落叶松育苗土壤改良试验、种子处理试验和播期试验,现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自然条件试验区海拔1044m,气候干旱,冷热剧变,风大沙多,年平均气温7.5℃,一月平均气温-10℃,七月平均气温23.8℃,平均最高气温达32.7℃,最低气温为-20.3℃,年降雨量少,平均149mm,年蒸发量为2351.9mm。比年降水量大10倍之多,相对湿度47%,全年无霜期168天,盛行西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