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摩擦带电特性研究对大粒种子有效的清选分级和农业物料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3个品种的棉种进行了不同水分和不同摩擦倾角的摩擦带电特性研究,分别建立了摩擦电荷与棉种水分、摩擦倾角的关系,并分析了其成因.研究表明,棉种的摩擦电荷与水分成反比关系,与摩擦倾角成2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棉花种子表皮光学特性,对颜色不正常、表面有缺陷或内部变质的疵品及杂物进行分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棉种分色模型是研制自动化棉种分色机械的基础。为此,通过提取彩色棉种图片的RGB分量,利用Fisher准则对RGB分量特征值进行提炼,建立了棉种的分选模型。试验表明,该色选模型可以对棉种进行有效分选,其分选精度达到97.2%。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械式精密排种器对种子尺寸要求严格、伤种率高的问题,在对种子丸粒化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丸粒化玉米种子精密排种器.通过改变排种盘的结构、参数和排种轴转速,运用丸粒化后尺寸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 13.9,0.056 6)的玉米种子,在排种试验台上进行排种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当排种轴转速为14 r/min、型孔直径为15 mm、排种盘的倾角为23°时,排种单粒指数可达98%,满足精密播种的精度和速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含水率对稻谷机械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坤杰  徐伟梁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1):171-172,175
测定了江苏省主要稻谷品种武育粳3号在不同含水率下的三轴尺寸(长、宽、高)、千粒质量、自然休止角以及与铁板、中密度板、PVC板的摩擦因数.分析了稻谷含水率对其机械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稻谷含水率与其三轴尺寸、千粒质量、自然休止角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稻谷的三轴尺寸、千粒质量、自然休止角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稻谷的千粒质量、自然休止角与含水率间呈线性变化;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稻谷与铁板的摩擦因数呈线性增大,而与中密度板及PVC板间的摩擦因数则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王勇  李建东  杨薇  郝超  石绍滨 《农业工程》2021,11(6):109-114
为获取小麦小区精密播种机排种器和自动供种装置的设计依据,研发初期选取济麦22种子作为测量对象,测定了种子的千粒质量、容重、三轴尺寸、休止角和静摩擦系数等物理特性参数。测量得知:济麦22种子千粒质量均值46.02 g;容重均值831.30 g/L;三轴尺寸的长、中、短轴均值分别为6.47、3.42和3.08 mm;休止角均值28.9°;小麦与不锈钢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最小,为0.427。上述参数的测定,为小麦小区精密播种机排种器和自动供种装置相关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籽棉种难以进行精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分流式电磁振动精密排种装置.在电磁振动的作用下,棉种在排种盘上排列成队,然后按顺序依次进入分流装置,实现了棉种的分流回收.另外,对分流式电磁振动棉花精密排种装置进行了排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排种装置能满足精密排种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形态学的棉花种子破损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中棉35"棉花种子为对象,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的破损识别方法.采用链码算子获取轮廓信息并进行傅里叶算子平滑,根据曲率特征定位轮廓尖端点后,通过轮廓的对称性识别局部破损棉种;基于统计思想,根据大小、形状特征的差异识别严重破损棉种.选取完好、破损棉种各200粒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破损棉种识别率达到94%.  相似文献   

8.
2003年农三师45团引进两台2GMJ-12型精量铺膜播种机进行试验,2004~2006年引进100余台在全团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广棉花精准播种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做好棉种精选工作,确保种子质量棉种质量是精量播种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对常规使用的大田用种在加工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种子精选分级机选出生活力强、大小一致饱满的良种,并进行包衣处理。用于精量播种技术的棉种必须达到以下标准:种子发芽率≥85%,种子纯度≥95%,种子净度≥98%,种子破碎率≤1%,种子含水率≤12%,脱绒棉种的毛籽率≤5%,残酸量≤0.15%;对于一穴一粒的精准播…  相似文献   

9.
以“中棉35”棉花种子为对象,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的破损识别方法。采用链码算子获取轮廓信息并进行傅里叶算子平滑,根据曲率特征定位轮廓尖端点后,通过轮廓的对称性识别局部破损棉种;基于统计思想,根据大小、形状特征的差异识别严重破损棉种。选取完好、破损棉种各200粒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破损棉种识别率达到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0月11日,农5师金博种业89团棉种中心加工厂的检验员正在对刚刚生产的棉花种子进行发芽率质量指标的检验。该棉种中心加工厂通过狠抓棉种生产、加工、检验各个环节,保证出厂棉种100%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自2012年生产以来,已加工棉种1000多t,经检验,种子的纯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前脱绒棉种分选实现方法的对比,给出了一种双CCD(Charge-coupled device)检测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分选实现的方法。通过图像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分选模块的分析与设计,结合仿真分析和测试试验,验证了色选机系统效果。其中,图像采集模块采样彩色线阵CCD对脱绒棉种进行成熟度信息采集、黑白线阵CCD对棉种进行完整度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模块完成采集数据的传输任务;分选模块依据成熟度和完整度信息对棉种进行判别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色选机系统能够完成对棉种特征信息的采集、数据传输以及分选判别工作,能够满足色选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脱绒棉种介电分选机的双绕线圈滚筒电场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介电选种机分选滚筒上双绕线圈缠绕的特点建立了分选电场的分析模型,通过ANSYS软件对介电选种机分选电场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出了分选电场的分布以及最大场强出现的位置,为进一步对滚筒电极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夹持式棉花精密穴播轮改进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夹持式棉花精密穴播轮作业引起的振动脱种问题,改进了取种器的结构,增设了护种装置。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建立了穴播轮排种性能指标与取种器夹种口主要尺寸间的回归方程。分析了试验因素对穴播轮排种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对于新陆早-26号棉种在单粒率最大、重播率和空穴率在一定范围内的条件下,优化得出夹种板长度为4.50mm、夹种口宽度为5.70mm、夹种口开度为7.50mm。试验表明,改进后的穴播轮减小了振动对精密取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脱绒棉种双侧双CCD(Charge coupled device)色选检测系统。通过对该检测系统的光学子系统、图像采集子系统和处理子系统等的分析与设计,结合仿真分析和测试试验,验证了系统效果。其中,图像采集子系统采用彩色线阵CCD对脱绒棉种进行成熟度信息采集、黑白线阵CCD对棉种进行完整度信息采集;图像处理和分析用于提取关键特征信息做棉种类型的判别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设计的光学子系统模块能够得到特征清晰的图像,处理子系统能满足双图像采集子系统CCD正常采集物料特征信息,系统能够保证分选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光籽棉种难以进行精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电磁振动式精密播种装置.在电磁振动作用下,棉种在排种盘上排列成队,按顺序依次进入分流通道,实现棉种的分流回收.通过对该装置进行排种试验,得出了影响排种速度的因素,确定了提高播种质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播种装置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通过试验研究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征评估问题,为精确计算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动态性能奠定基础.用关联维数标准差刻画摩擦力矩的不确定性,用关联维数均值描述摩擦力矩非线性特征的演变历程.研究表明,滚动轴承属于确定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但其摩擦力矩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随着转速的增加,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关联维数标准差与均值都呈现出非线性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刀-屑之间的摩擦对金属切削成形表面的残余应力有显著的影响。金属切削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摩擦建模是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平均摩擦因数,与实际情况不符,使模拟失真。本文提出多项式摩擦模型,对刀-屑接触表面进行较为真实的模拟,并把结果与平均摩擦因数法作了比较,同时分析了不同摩擦模型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经典摩擦模型描述液压缸摩擦力时,由于未考虑油液压力效应对摩擦力的影响,模型预测效果欠佳。为了克服该问题,引入压力影响系数和动态摩擦时间常数,基于Stribeck和广义Maxwell滑动模型(GMS)提出了改进的稳态摩擦模型(P-Stribeck)和动态摩擦模型(P-GMS)。搭建了伺服阀控液压缸系统摩擦特性测试实验台,在不同密封形式、不同缸径、不同负载、不同加速度及频率下进行了液压缸往复运动摩擦特性测试。采用智能遗传算法,利用液压缸测试实验台采集的进出口压力、位移、速度、摩擦力等数据,分别采用改进的稳态摩擦模型和动态摩擦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和模型检验。对不同复杂工况下实验数据与经典摩擦模型以及所提出的改进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P-Stribeck模型预测液压缸稳态摩擦力的精度明显优于Stribeck模型,P-GMS模型预测液压缸动态摩擦力的精度优于GMS摩擦模型,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摩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乙醇氧化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机理,在零维模型基础上建立了HCCI燃烧模型。采用能够自动调节步长的Gear算法求解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问题,在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上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对转速、EGR(排气再循环)率等因素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乙醇HCCI燃烧过程的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活塞环与缸套摩擦副磨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柴油机常用的4种表面功能层活塞环与4种合金铸铁材料缸套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结合摩擦界面形貌和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陶瓷复合镀层活塞环-缸套摩擦副具有稳定和优良的摩擦学特性,耐磨性大幅度提高;镀铬环-缸套摩擦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但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高;喷钼环-缸套摩擦副物理化学性质不稳定,出现钼颗粒剥落和形成表面复合膜等现象,摩擦因数出现拐点,缸套和活塞环都具有最大的磨损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