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人参果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人参果早疫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3.841 6/D~2(0.731 5/■+0.506 1)。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芹菜根腐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芹菜根腐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3.841 6/D~2(0.675 5/■+0.295 3)。  相似文献   

3.
洋葱根腐病在育苗初期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洋葱生长初期洋葱根腐病在育苗田间的分布规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洋葱2~3叶1心期洋葱根腐病株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聚集分布受栽培环境的影响较大。建立了洋葱育苗初期洋葱根腐病株的最适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槟榔黄化病病株在槟榔园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槟榔黄化病病株空间分布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逐步从均匀型向聚集型演变发展。m*-m回归分析表明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个体群在田间呈聚集分布趋势。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槟榔黄化病病株的空间分布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而趋向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n=(t/D)2(0.77/m+0.319)。此研究结果为槟榔黄化病调查和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稻条纹叶枯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回归法测定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株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株田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扩散、病菌本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n2=180.37/-X 19.57和序贯抽样模型TO′(n)=0.3n±0.7615n,确定了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辣椒白粉病病株田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白粉病是由辣椒拟粉孢也Oidium taurica(L,v.)E.S.Salman页危害引起的,利用6 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 和Lwao M*-m 回归法对辣椒白粉病空间分布型、不同发病程度与空间分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辣椒白粉病发生 期病株垂直分布下,病株在所有调查田块均属于聚集分布;植株中部、下部叶片水平分布规律,表明3个田块属于聚集分 布,其他7个田块属于均匀分布;病情指数(DI)与频次检验垂直分布型的关系,表明DI无论为何值时,垂直方向上分布型 均为聚集分布,表现为点片发生;DI与频次检验下部叶片水平分布型的关系,表明DI 在0.1827耀0.5160 间,呈负二项分布 Neyman A型分布, 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表现为点片发生;DI从大于0.5160 至等于0.9951时,呈波松分布、二项分布或 Poisson原二项分布,分布型为均匀分布,表现为连片发生;病情指数与频次检验中部叶片水平分布型的关系,表明病情指数在0.0623,0.5086 间,呈负二项分布Neyman(n)型分布,分布型为聚集型分布,表现为点片发生;病情指数从大于0.5086 至等于0.9858时呈二项分布、波松分布或Poisson原二项分布分布型为均匀分布,表现为连片发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设施香菇绿霉病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香菇绿霉病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栽培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其理论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8.
芦笋茎枯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芦笋茎枯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笋茎枯病病株在新栽芦笋田多为随机分布,在栽植3年以上的芦笋田以聚集分布为主,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的大小与发病轻重无关.造成多种分布的原因主要与病害本身的侵染和传播特性有关.抽样方法中,以棋盘式抽样最佳,其次是对角线式.同时给出了不同病株率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9.
红景天根腐病株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频次分布和聚集度指标测定,以及1wao的M-x回归、Taylor’s幂的法则分析,结果表明红景天根腐病病株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密度的提高从聚集型演变为均匀型,红景天根腐病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即红景天根腐病病株在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形成这种格局,既是中心病株扩散的结果,也是环境条件异质性的结果。不同抽样方法的比较结果,以平行线法效果最好,并确定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调查研究了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大葱田间蓟马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在甘肃省金昌武威地区,大葱田间蓟马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蓟马聚集受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若虫与成虫的理论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1.
稻粒黑粉病病株田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集度指数(I、C、M^*、CA、K、Iδ)和Iwao及Taylor法,研究了稻粒黑粉病病株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病株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在此分布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病株密度,比较了平行线、单对角线、棋盘式及“Z”字型抽样法,最后肯定平行线抽样法最好。理论抽样数量通过Iwao法计算公式得出不同发病率(X)所需最大的抽样稻丛数为:n=3.46/X+0.71。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返青期地下害虫危害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即地下害虫危害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种植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冬小麦早春枯心苗最适抽样模型及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3.
辣椒疫病株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资料计算,采用6种聚集指标和Iwao,Taylor法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疫病株在田间以个体群呈聚集分布,个体群内部的分布是随机的,空间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明确了构成聚集的原因,既包括病菌本身的特性,也包含着它对环境条件差异的反应结果。通过对五种抽样方法的比较,认为田间调查时,采用对角线取样方法为好,省时,省力,误差较小,其抽样数量由田间发病程度决定,发病越轻,抽样量越大。  相似文献   

14.
苹果树腐烂病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武威市凉州区苹果树腐烂病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苹果树腐烂病田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栽培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其理论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5.
藜科杂草在洋葱育苗田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洋葱育苗田藜科杂草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洋葱育苗田藜科杂草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聚集受栽培环境的影响较大,藜科杂草在洋葱育苗田的理论抽样模型n=3.841 6/D2(1.041/■+0.752 2)和序贯抽样模型T(1、2)=5n±9.604■。  相似文献   

16.
西兰花根腐病田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对西兰花根腐病预测预报与持续控制能力,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兰花根腐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以个体群作为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害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而个体群之间趋于均匀分布;且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N=507.926 7/m-37.234 7,并建立序贯抽样模型T0(N) =0.9820N±4.2989√N.  相似文献   

17.
设施油白菜地藜科杂草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法,研究了设施油白菜地苗期藜科杂草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设施油白菜地苗期藜科杂草田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聚集受栽培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设施栽培环境下油白菜地苗期藜科杂草理论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浙江柑橘黄龙病菌PCR阳性病株空间分布信息和染病特征,2017—2018年对7个柑橘黄龙病发生样地2 900株橘树进行黄龙病菌PCR检测,按10株1样方取得290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数据测定,结果达到C>1、I>0、K>0、CA>0、M*/$\bar{x}为了揭示浙江柑橘黄龙病菌PCR阳性病株空间分布信息和染病特征,2017—2018年对7个柑橘黄龙病发生样地2 900株橘树进行黄龙病菌PCR检测,按10株1样方取得290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数据测定,结果达到C1、I0、K0、C_A0、■,均为聚集分布格局,表明柑橘黄龙病菌PCR阳性病株田间分布趋向聚集分布。经Iwao的M~*-线性模型回归检验表明,柑橘黄龙病菌PCR阳性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病株间相互吸引,表现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经Taylor的■幂法则模型检验分析表明,黄龙病菌阳性病株的空间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阳性病株密度越高越趋向聚集分布,即聚集强度随阳性率上升而增强。其理论抽样数模型为■及序贯抽样公式为T_n=1.6976/[D■+0.9296/n]。应用这些参数特征对提高田间柑橘黄龙病早期预警效率和决策防控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马铃薯田杂草科学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马铃薯田苗期扁蓄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马铃薯田扁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3.841 6/D2(3.507 7/■-0.59)。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大田玉米苗期藜科杂草科学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参考,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苗期露地玉米田藜科杂草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河西地区苗期露地玉米田藜科杂草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根据Iwao回归和Iwao理论抽样模型,得出其最适抽样模型为n=3.841 6/D2(1.360 2/■-0.101 6),序贯抽样模型为T(1、 2)=4n±3.8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