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究低洼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式,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起垄(对照,H1)、起垄20 cm(H2)、起垄40 cm(H3)共3个栽培处理,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黑果枸杞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起垄处理的植株枝长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叶绿素含量除8月份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脯氨酸含量仅在后期大幅上升,其中H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在8月份时起垄处理的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H1处理,10月份时则呈相反趋势;Na+含量则一直呈现出起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的趋势。总的来看,起垄种植黑果枸杞更有优势,起垄处理虽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较小,而相对降低的地下水位埋深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低洼盐碱地黑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低洼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式,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起垄(对照,H1)、起垄20 cm(H2)、起垄40 cm(H3)共3个栽培处理,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黑果枸杞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起垄处理的植株枝长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叶绿素含量除8月份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脯氨酸含量仅在后期大幅上升,其中H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在8月份时起垄处理的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H1处理,10月份时则呈相反趋势;Na+含量则一直呈现出起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的趋势。总的来看,起垄种植黑果枸杞更有优势,起垄处理虽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较小,而相对降低的地下水位埋深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低洼盐碱地黑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枸杞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距枸杞树不同距离和不同深度的土壤的可溶性盐分及盐离子的研究,结果表明:3年生枸杞地土壤可溶性盐分较荒地土壤可溶性盐分有较明显的降幅,0~10cm土层中,距枸杞树干30cm、60cm、90cm处分别比荒地的1.30%下降0.72,0.77和0.84个百分点。随土壤深度的增加,Cl-含量呈下降趋势。显然,栽植枸杞对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的起垄高度,在景东县进行了5个不同起垄高度对烟草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团棵期,起垄高度为0和10 cm的烟株农艺性状比40 cm的好;旺长期起垄高度0 cm的烤烟农艺性状有所下降,而起垄高度10和20 cm的烤烟的农艺性状开始上升;成熟期起垄高度40 cm烤烟的农艺性状最好,而起垄高度0和10 cm的烤烟农艺性状较差;且起垄高度40 cm的烤烟黑胫病、根黑腐病、赤星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的发病率最低。因此,建议在该地区推行起垄高度40 cm的栽植方式栽植烤烟。  相似文献   

5.
不同起垄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的起垄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行起垄、垄高30 cm的种植方式经济性状和产量明显优于其他3种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6.
阜平县在旱岗地栽植红薯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红薯是耐旱、耐瘠薄较强的靠天收作物。通过近几年笔者与农民合作搞栽植红薯高产节水试验,从中筛选出起垄铺膜栽红薯高产高效又节水种植模式。从试验结果可知:起垄铺膜比起垄不铺膜每667m2增产35%左右;起垄铺膜栽双行比起垄铺膜单行每  相似文献   

7.
根据湖南省永顺县气候和土壤特点,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探索试验区域最优的起垄高度,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垄高明显影响烟株、烟叶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发育,并且会影响烤烟的化学成分。适当增加起垄高度能够增加烟株根系体积和干鲜比。垄高30 cm处理旺长期和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较优;垄高30、40 cm处理的烤后样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较佳;增加起垄高度可以提高烤烟产量和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不同耕作方式对脱毒甘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施肥和管理相同的基础上,探索脱毒甘薯不同的耕作方式对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毒甘薯耕作方式以100cm开厢起垄双行栽培,垄高35cm,垄面66.6cm栽2行,行距50.1cm,窝距33.35cm,产量和经济表现最优,产量达32362.50kg/hm2。该耕作方式具有垄面平整,可增加土壤受光面积,有利于耕层厚度、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和薯块膨大,也利于排涝抗旱,促进薯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50-1453
为明确起垄高度对设施蔬菜根区环境及蔬菜产量的影响,以20 cm垄高(H20)和40 cm垄高(H40)为试验处理,以平地(H0)为对照,研究了起垄高度对设施土壤温度、黄瓜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20 cm还是40 cm垄高均可提高15,20,25 cm土层地温,且随着栽培垄高度的增加地温提高效果明显,而5,10 cm土层地温低于对照H0;20 cm垄高(H20)促进了直径介于0.5~1.0 mm根系生长,40 cm垄高(H40)促进了直径≤0.5 mm根系生长,而平地(H0)栽培促进了直径1 mm根系生长;收获后,20 cm垄高可明显增加15~25 cm剖面土壤硬度,而40 cm垄高仅在25 cm处高于对照H0,其余层次土壤硬度均较小;与对照相比,20 cm垄高(H20)和40 cm垄高(H40)黄瓜产量分别提高了15.2%和14.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华北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冬小麦济麦20为材料,按平作、平作覆盖秸秆、起垄覆盖地膜3种种植方式,用中子水分仪测定冬小麦田不同土壤深度的水分变化。[结果]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下0~30cm土壤层田间水分变化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W型变化。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在灌溉后下降幅度是平作〉垄膜〉秸秆覆盖;冬小麦拔节期~灌浆期,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顺序是秸秆覆盖〉垄覆膜〉平作。在冬小麦的全生育期,30~60cm土壤水分含量均是秸秆覆盖〉平作〉起垄覆膜,60~9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秸秆、塑料薄膜覆盖均有良好的保持土壤表层水分作用,30~60cm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降水及灌溉对土层中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大,而降水及灌溉水不易影响下层土壤水分(60~90cm)。为华北地区的农业干旱监测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