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将乐县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进行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营造杉木林等3种更新方式的林分恢复调查,比较探讨其生长量、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林下植物发育及林分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采用天然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形成的阔叶树林分树种多样,结构稳定,生长良好,是保护和发展阔叶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樟予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调查研究,发现樟予松人工林在该区天然更新主要有3种形式:林窗更新;林缘更新;其他阔叶树林下更新。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该区樟予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以及对幼苗的防护条件。针对影响樟予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限制性因子,提出促进该区樟予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进程的技术措施:覆土;浇水;合理的采伐;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管护;进行封育等。  相似文献   

3.
浅谈阔叶次生林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恢复和发展天然阔叶林的重要更新方式,具有投入少、恢复快、收益大和易于实施等特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阔叶次生林与人工营造杉木林样地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同龄阔叶树的树种种类、郁闭度、生物多样性、高径比等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人工杉木林.文中阐述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中的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封山育林和封禁保护、补植等具体措施,并提出保护现有阔叶林,实施人工促进阔叶林天然更新,扩大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阔叶林3种不同采育综合作业的定量研究,得到初步结论:采用皆伐后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好。这为今后溪口林业采育场的阔叶林采伐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南方集体林区类似条件的经营单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章古台固沙林更新造林中天然更新的结合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章古台固沙林经过经营疏伐与块状采伐以后,通风透光条件改善,促进了天然下种更新。天然更新强度,在采伐迹地为690株·hm^-2,人工更新造林地为575株·hm^-2,油松和赤松林下松树为181株·hm^-2,其他树种295株·hm^-2。通过采取保护1年生樟子松幼树越冬,抚育油松、赤松幼树等措施,促进针叶树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沙丘下部与丘间低地营造杨树,利用行间天然更新树木形成阔叶树混交林,沙丘中上部营造针叶树,利用行间天然更新灌木,形成乔灌混交林。  相似文献   

6.
阔叶林不同采育方式生态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阔叶林三种不同采育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在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结论:采用皆伐后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获得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好,这为今后溪口林业采育场的阔叶林采伐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南方集体林区类似条件的经营单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天然阔叶林集中分布在东部山区,是我省工农业生产重要绿色屏障。当前,森林采伐更新主要采取采阔造针方式,天然林面积减少过猛,人工更新树种单一化。通过化森林经营体制改革;调整树种、林种结构,采取人工更新与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封山育林以及科技兴林措施,达到天然阔叶林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采伐迹地上留育有经济价值的阔叶树萌芽条、阔叶树残次林的复壮和人工栽植阔叶树,是发展、培育阔叶林资源有效途径。尤其是采伐迹地留育阔叶树萌芽条和阔叶树残次林的复壮,更具省工、投资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9.
小兴安岭的红松采伐后,在采伐迹地上最先更新起来的是白桦,山杨以及其它阔叶树,其中以白桦为最多。如果在采伐迹地上同时采用人工更新红松,这就很容易形成人工的红松和天然更新的白桦构成针阔复层混交林,而在迹地上天然更新起来的白桦生长迅速,密度大,分布不均,若不及时的调节上层白桦林的密度,适时进行透光抚育,下层的红松就要处于被压状态。为此,我们通过对红松在不同郁闭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白桦的胸径与冠幅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红松和白桦混交林定量透光抚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方林区生产木材以皆代为主,一般代后进地进行全面炼山造林。据现场测算,每公顷有30t左右的采伐剩余物和枯枝落叶在炼山时被火烧掉。且人工更新树种单一,以杉木为主,容易引起水土冲刷、地力衰退和自然灾害增多,影响林木生长。随着森林工业的发展,采伐任务逐年加大,天然阔叶林赵砍越少,珍稀的阔叶树种濒临绝迹。对此,林业工作者都在探索保存、恢复和迅速发展珍稀阔叶树种以及维持和提高土壤地力的途径和措施。三明市国营陈大林业采育场自1976年以来,在该场费坑等工区采伐迹地用人工封促的办法,成功地恢复了阔叶林分218.4hm…  相似文献   

11.
次生阔叶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组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南方林区的采伐迹地大都采用人工造林方式更新 ,砍阔造针是营造杉木马尾松等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方法。随着大量采伐天然阔叶林 ,导致阔叶林面积锐减 ,原始阔叶林已极少 ,大部分阔叶林已被人工针叶林取代 ,而营造的人工林树种单一 ,针叶化明显 ,导致林分抗逆性差 ,林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 ,物种多样性降低 ,极易发生病虫害 ,并出现多氏经营导致林地退化 ,特别是杉木连栽造成的弊端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4)~ 6 ) 。如何保护和发展阔叶树资源是当今林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作者1 6a的研究 ,探讨了次生阔叶林采伐迹地不同更新方式对…  相似文献   

1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菇木林效果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造林后4年林分调查表明,在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阔叶林采伐迹地中开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菇木林比同期在相同条件下开展的人工造林具有保存率高、生长快、投资省的良好效果,是恢复阔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了在类似条件下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常绿阔叶林采伐迹地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肥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人促天然更新形成的米槠单优群落林地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性能与水分性状;土壤疏松多孔,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其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土壤酶活性较强,呼吸作用强度较大,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较高的土壤肥力水平。常绿阔叶林采伐后经炼山营造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伐更新方式目前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以皆伐、人工更新为主,培育整齐乔林,有人叫“大砍大造型”;二是以择伐、天然更新为主,培育复层异龄乔林,有人叫“少砍封育型”;三是以皆伐、天然更新为主,培育次生林,有人叫“大砍封育型”。1 宝鸡市采伐更新方式的回顾1.1 皆伐天然更新方式在宝鸡市除森工林场1960~1966年为集中采伐外,其他林区在采伐的指导思想上摇摆不定,一段时间不准主伐,一段时间集中采伐。1954~1977年,先后曾出现了修建宝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辽西北沙地人工林更新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更新造林设计;(2)在更新方式上,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3)实行合理采伐,采伐要为更新创造条件,要因地制宜确定采伐方式;(4)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5)积极实施更新造林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采伐迹地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迹地3种更新方式林分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差别不大,非毛管孔隙度人工更新林地较高。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等水分因子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等化学性质均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3种更新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林地土壤肥力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7.
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落种后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调查资料,对其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起源、数量、空间格局、分布频度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皆伐迹地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更新树种为米老排树种;(2)在0~10 m空间尺度内,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分布为聚集分布(P0.01);(3)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数量和频度,可达到森林天然更新的良级标准,亦符合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成林的验收标准;(4)种子天然更新幼树树高的分布近似正偏山状的weibull密度函数;(5)在米老排人工林皆伐作业后1.5年左右,对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进行间苗定株较为适宜;(6)对米老排人工林适时适地的采用小面积皆伐、非炼山方式清理迹地剩余物、保护和利用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方式,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相似文献   

18.
因地因林制宜确定合理的采伐、更新方式,是提高经营水平的基础。我省森林更新是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这意味着在发挥人工更新造林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天然更新的优势,这在我省林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海林局总面积270520公顷,自1948年开始采伐以来,经历过择伐、等带皆伐、大面积皆伐、郁闭度择伐、经营择伐等不同采伐方式,据1985年更新普查资料,人工更新占有效更新面积的21.1%;人天混更新面积占核实更新面积的3.1%,天然更新面积  相似文献   

19.
森林采伐与森林生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采伐与森林生态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制约的。如何以森林生态理论为基础.因林因地、科学的选择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使森林始终处于动平衡状态。达到采伐促进森林天然更新和增长;更新是为了将来的森林采伐。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红松阔叶林是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地带性森林生态系,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演替和适应中形成的稳定的森林动植物群系。在我国各种森林生态中是经济价值最高的。关于红松阔叶林的主伐与更新问题,早为中外林学家所重视。俄国林务官B.A 依凡什凯维奇,对牡丹江方面的红松阔叶林,主张三次采伐的渐伐,以达天然更新的目的。日本林学家松川恭佐提出森林构成群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