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研究了豫北玉米田连续多年施用化学除草剂后田间杂草的演替变化,经实地调查、分类和统计,初步明确豫北地区夏播玉米田的主要杂草分属11科21种,多为一年生杂草。麦套玉米的种植区,未灭茬中耕的玉米田草害主要类群以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尤其是马唐田间分布频率96.4%,危害程度达到2.0级,其次是莎草、牛筋草,并且根据田间调查莎草呈上升趋势。在套种玉米而麦收后进行灭茬中耕的玉米田,杂草主要类群以马唐、狗尾草和马齿苋为主,尤以马唐为首,田间分布频率为94.4%,危害程度达1.2级,并且根据群众调查及田间观察马齿苋为害有上升的迹象。同时明确了草害有效的化防技术。  相似文献   

2.
玉米田杂草马唐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和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马唐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马唐种子具有短期休眠 ,其出苗的适宜土壤深度为 0 .5~ 4 .0cm ;随着密度的增加和出苗时间的推迟 ,马唐的单株生长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马唐对旱直播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及其防治经济阈值,为旱直播稻田马唐的防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稻象牙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1 m2独立池为1个小区,每小区播种旱直播稻32穴。对马唐设置8个不同密度(0(CK),2,4,8,16,32,64和128株/m2)处理,将其均匀种植在相邻4株旱直播稻的中心位置,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研究马唐密度对旱直播稻分蘖数、株高、田间透光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回归模型拟合马唐密度(x)与水稻产量损失率(y)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计算马唐在旱直播稻田的防治经济阈值。【结果】随着马唐密度的增加,旱直播稻的分蘖数、株高和田间透光率均明显下降;与CK相比,当马唐密度为128株/m2时,旱直播稻播种后60 d的分蘖数减少了83.5%,播种后74 d的株高降低24.4%,播种后75 d的田间透光率(离地75 cm)降低80.91%。马唐对旱直播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产量均可造成影响,当马唐密度为2~128株/m2时,...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平陆县夏播作物田间杂草种类较多,主要为牛筋草、稗草、狗尾草、马唐、大画眉草、野花、刺苋、马齿苋、大葵、铁苋菜、田旋花、野苘麻、苍耳、小蓟等。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广西第二大粮食作物,为了掌握玉米田间杂草发生分布为害情况,为玉米生产防除杂草提供理论依据,特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玉米主产区春玉米田间杂草总覆盖率在1.8%~42.5%之间,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醡浆草、反枝苋、香附子、胜红蓟、鸭跖草、空心莲子草、小飞蓬、苍耳、鬼针草、荠菜等12种杂草,其中马唐、香附子、空心莲子草是恶性杂草。  相似文献   

6.
精喹禾灵对夏大豆田间的控草效果和光照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观察了10.8%精喹禾灵乳油对夏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稗草、马唐、牛筋草的防除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对田间光照、养分和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8%精喹禾灵乳油能有效控制夏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危害,对稗草、马唐、牛筋草的综合密度防效为94.00%~100.00%,综合鲜重防效为95.02%~100.00%;施用10.8%精喹禾灵乳油能显著提高大豆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7.
对机插稻杂草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域机插稻杂草优势种类主要有稗草、马唐、丁香蓼。马唐发生较早,发生时间相对较短,相对集中,只有一个发生高峰。稗草、丁香蓼相对马唐发生时间略迟,发生时期比马唐长,且明显有两个发生高峰期。根据这一特点,建立了土壤封闭、茎叶处理、农业防治等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贵州当前烤烟种植制度下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特征与变化趋势,预测田间杂草发生、消长及演替规律,指导烟田杂草综合防控,采用直接萌发法,对贵州不同生态区域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年连作烤烟田,土壤杂草的种子库密度和物种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种子库密度下降明显,降比达34.03%。对于单个物种而言,马唐和辣子草等优势杂草的种子密度相对稳定,通泉草和藜等杂草的种子密度呈上升趋势。相同区域同一种植制度下,田间杂草管理措施是干扰杂草种子库变化的主要原因,且烟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相对保持一致,对各土层杂草种子密度分布的影响不大。各地区土壤杂草出苗主要以第一次萌发为主,前2次土壤杂草种子萌发占杂草萌发数量的96%以上。贵州烟田田间杂草防控的关键时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常规推荐剂量下对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及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的毒力差异及最佳适宜用药时期。[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这3种杂草及其不同叶龄对这2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3种杂草对氰氟草酯的敏感性依次为千金子、稗、马唐。1~8叶期的千金子均对氰氟草酯高度敏感;在氰氟草酯田间推荐剂量75 g·hm~(-2)(有效成分)下对1~6叶期稗的鲜质量抑制率均在90%以上;氰氟草酯对不同叶龄的马唐鲜质量抑制中剂量(ED50值)均在11.96 g·hm~(-2)以上。3种杂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依次为稗、千金子、马唐。稗对五氟磺草胺高度敏感,在1/8田间推荐剂量处理下对1~6叶期稗的鲜质量抑制率均在91%以上;千金子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较低,并随着叶龄的上升敏感性下降,五氟磺草胺在60 g·hm~(-2)处理下对4个生育期的千金子抑制率分别为85.03%、74.39%、62.50%和64.38%;马唐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最低,五氟磺草胺在60 g·hm~(-2)处理下4个生育期的马唐鲜质量抑制率分别为90.21%、73.74%、50.72%和54.53%。[结论]氰氟草酯能有效防控各个叶龄的千金子和稗,并兼治马唐;五氟磺草胺能有效防除各个叶龄的稗及1~4叶期千金子和1~2.5叶期的马唐。  相似文献   

10.
从马唐根瘤中分离、纯化了若干细菌性菌株,其中马776菌株性状稳定,且易于培养和保存。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用马776菌株接种马唐,可提高出苗率,促进马唐提早分蘖和增加分蘖数,增加植株高度和茎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37.1%,地上部产量比对照增加3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