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贫困地区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活动,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通过研究保定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到保定贫困县在中药材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促进中药材扶贫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农村产业扶贫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方面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实现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是关键点,也是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举措。分析了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从顶层政策设计、产业规划拓展、产业分层分类、小农户与大产业和市场、基层组织保障5个方面提出了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贫困地区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活动,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研究保定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找到保定贫困县在中药材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促进中药材扶贫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以期通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为制定更加精准的产业帮扶措施,针对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在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指引下,产业扶贫在贫困县实现脱贫中发挥关键作用,产业脱贫人口占全部脱贫人口比重达60%,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人口覆盖率达到62.8%,基本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本多方参与的投入格局。脱贫县在科学选择扶贫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带贫机制、支持农产品产销对接、强化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强化金融保险服务等领域实践创新,探索形成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经验模式,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5.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实践形式,不同类型的贫困村都在探索产业扶贫的具体实施形式。武陵山片区凤凰县YBJ社区通过建立扶贫工厂,打造产业观光园和发展家庭畜牧养殖业等方式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有效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该社区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现仍存在农户个体自主发展能力较弱,社区扶贫产业带动能力不足,产业发展风险较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转变思想观念、推动项目建设和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民生产业。在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宁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脱贫富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宁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出发,梳理当前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建立乡村旅游利益联结机制、提升贫困户参与能力4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稳定受益。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最佳路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扶贫对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扶贫对象生产能力提升。本文从深入基层找出扶贫对象产业发展问题、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产业发展、基于资源条件培育并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指导四个方面总结了甘肃省古浪县产业扶贫实践方面一些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期望对同类型的深度贫困县的产业扶贫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产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和完善,对解决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提高贫困户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其为提高贫困户工作技能、达成可持续脱贫状态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产业扶贫所面对和服务的主体是贫困户,贫困户的参与意愿会直接影响到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进而影响到中国全面脱贫的目标。通过梳理国内研究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意愿的文献,从贫困户特征、相关认知和政策环境三个不同角度梳理了影响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意愿的因素,并指出产业扶贫参与意愿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淇县、兰考、原阳等县产业扶贫发展实地调研为例,针对当下产业扶贫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扶贫工作是我国党和政府长期实施的重要战略,对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扶贫对象、扶贫产业、扶贫主体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新时期我国产业扶贫的任务要求;其后围绕政府主导、农业合作社引导、村组织协调、贫困户参与四个角度,重点分析了新时期产业扶贫的任务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的脱贫任务有着决定性影响。金融扶贫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式便是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通过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为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贫困人口提供所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使我国的扶贫工作形成金融扶贫"输血"带动产业扶贫"造血"的模式。食用菌特征与扶贫目标的统一性、食用菌栽培环境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匹配性、国家政策的助推性共同显示食用菌产业扶贫合理可行。从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政府政策的权威导向作用、市场扶贫的"源头活水"作用、智力扶贫的保障作用和监督审查的透明化5个维度探讨了食用菌产业扶贫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扶贫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乃至贫困县摘帽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产业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就,确保了脱贫攻坚顺利进行,但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农业发展模式,确定科学合理产业扶贫发展方向,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本文通过了解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在精准扶贫方面的要求和贫困村产业扶贫发展的现状,对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实现产业扶贫到户是新时期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从4个方面分析了有效实现产业扶贫到户的对策: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协调与服务功能、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性,推进产业扶贫到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竹山县通过系统化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发展食用菌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稳步推进光伏扶贫产业,适度发展其他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传统养殖业,高度重视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扶贫车间作坊等系列政策举措,变“贫困户”为“市场个体户”,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大老粗”为“技术能人”,从而实现了全县产业扶贫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岷县中药材产业扶贫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材产业是岷县的特色产业。通过对岷县产业扶贫的现状分析,认为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缺乏专业指导、相关扶贫政策未落实处、龙头企业带动力弱三大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力量,解决相关难题;实施专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产业精准扶贫日益成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以凯迪模式——政府组织+企业管控+农民参与的"专业合作社"新型共享经济模式为例,通过个案,分析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凸显的难题,以及通过分析影响产业精准扶贫的因素来解决产业精准扶贫困境,并且从保障产业精准扶贫有效运行的主体联动机制入手来解决产业精准扶贫问题,为广大地区的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一个可借鉴可利用的扶贫主体与扶贫因素相结合的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驱动模式,力争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全部摘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产业扶贫现状的分析,从稳定性、公正性、竞争性、带动性、耦合性等角度来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扶贫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目标一致,均旨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产业扶贫有积极促进作用,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新思路;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以产业为基本载体,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产业扶贫起到了持续推进产业发展、保障产业利益分配的公平、加强产业益贫带贫效果、加大产业市场连接、激发产业内生发展动力的作用。从保障贫困户权益、加强利益联结、构建长效发展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麻江县勇于探索精准扶贫,以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思路,以产业扶贫为模式,把农业、文化、旅游融化起来一齐发展,振兴县域经济,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创建产业园区,实现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9.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方略当中最重要的扶贫措施,在互联网日渐发达、众筹模式开始出现的大背景下,将众筹模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是一种新的趋势。产业扶贫众筹到户是一种新颖的产业扶贫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资金筹集方式,能更加均衡地分配城乡资源。推行这种新型产业扶贫模式可以促使贫困地区的产业融资难、组织化程度低以及贫困户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能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将众筹作为经营模式在我国尚未发展完备,融资形式不足限制了农户与企业发展众筹扶贫模式的步伐。基于此,政府应该鼓励众筹平台的发展,增加农户与企业在众筹经营方面的选择方式,同时要加强监管,预防因为投资门槛降低而导致的欺诈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率先启动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我国的产业化扶贫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铜仁市地处武陵山腹地,十几年来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率先提出了把扶贫产业化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探索以扶贫产业园为基础的"造血型"产业化扶贫模式。本文阐述了开展扶贫生态园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的优越性,并结合铜仁市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从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扶贫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