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于雯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83-20585
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粮食安全状况,在综合比较山东省粮食总产量与粮食单产变化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山东省粮食生产总体来说比较稳定;通过比较山东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及粮食单产在全国所占比重,说明了山东省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单产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水土资源状况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总结出山东省水资源匮乏,农业用水紧张,水质污染较严重;耕地面积大且整体质量较好的特点。同时也分析了水土资源在空间上的配合状况,以及水土流失状况。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建议,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水源联合调度;加强耕地资源监管,综合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强水土资源污染治理与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虚拟水、虚拟土理论基础上,研究区域不同农产品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和水土资源平衡系数,为农产品种植结构优化及贸易原则提供参考。【方法】定义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以及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及其计算方法,对区域不同农产品水土资源禀赋系数进行计算及排序,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从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全国农业水资源均存在一些问题,在北方地区应该优先种植及输出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小的农产品,在南方地区则相反。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急需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且南方应是农业生产的主产区;尽管目前存在"北粮南运",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应引起国家高度重视。【结论】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及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的提出,对保证区域水土资源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农产品贸易原则、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及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与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地区,又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旱洪灾害频繁、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们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许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现实问题,如何建立一个与人口增长相适应的水土资源保持型农业生产体系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当今应着力解决并全力实施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要求安徽要在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做出新的贡献。省委、省政府从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水土资源承载  相似文献   

5.
葫芦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后,对增加西吉县农业发展后劲,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立足当地水土资源,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河套灌区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河套灌区内有限的农业水土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粮食安全下的生产安全构建评价系统,使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系统中各指标权重;然后将该评价系统与优化方法相耦合,建立兼顾粮食安全、经济效益、公平性与节约用水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模型;最后使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规划方法来处理决策过程和黄河来水信息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通过设置不同可信度水平,求解获得多情景下灌区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结果。结果表明:1)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可以携带更多的决策信息,得到的评价结果更能反映河套灌区真实情况;2)耦合模型可以有效处理系统中存在的模糊不确定性,利用模糊可信度方法可以帮助灌区管理者制定政策时在不同的风险和效益中做权衡;3)使用同等可用水量下的现状年(2011年)、全目标模型、排除粮食生产安全目标模型做情景对比,评价值分别为0.833 0、0.843 6、0.798 4,全目标模型为最优,表明粮食生产安全评价与优化方法的耦合可以在兼顾其他目标的同时,有效地调控并保障河套灌区粮食生产安全水平。此外,通过求解该模型,本研究获得一系列农业水土资源分配方案,可为河套灌区合理配置农业水土资源和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水平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农为邦本"。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可持续;另一方面,要确保我国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当前,我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等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在众多期待中正式发布,着力让现代农业发展插上可持续的翅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规划作出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农业水利作为水利与农业的结合点,在新中国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发源地的河海大学在如何防洪除涝、如何兴建工程供水、如何科学灌溉、如何排水改良土壤等方面为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技术和人才是关键。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命题,河海大学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在学科群布局、学科方向拓展方面积极探索,加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灌溉,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水旱灾害演变与减灾,灌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灌排工程优化设计与高效运行,水土污染防控与修复等领域研究布局,加大知农爱农的农业水利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力争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农为邦本"。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可持续;另一方面,要确保我国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当前,我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又是重要的饲草料,种植玉米对粮食安全生产和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发展农区畜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良性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呼图壁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发展玉米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的玉米生产县。  相似文献   

11.
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要素,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但在人口不断膨胀和土地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功能不断下滑。以昌黎县为例,对影响昌黎县耕地资源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大量调查,构建了昌黎县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角度对昌黎县的耕地资源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评价,并对耕地资源的安全状态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并依据该县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昌黎县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fine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definitions of water security,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and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were summariz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as differenti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the elements of the concep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ere hashed and the conception was defined.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s the provision of water resource that ensures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against threat, hazards, destruction, and loss. Moreover,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ere ascertained. In detail,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efinition has natural attributes,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The extensions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nclude both broad and narrow ones, as well as, food security, agroenvironmental security, agroeconomic security, rural society security, etc. The definition will serve as the frame of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researches, limiting the frame of the theory, and founding a appraising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水资源安全的定义及其内涵和外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给农业水资源安全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同时给出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在综述水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安全3个概念不同的定义,辨析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推敲了农业水资源安全概念的组成要素,得出农业水资源安全应该是水资源的供应保障农业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和损失。这一定义的内涵包括农业水资源安全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和人文属性3个方面。其外延涉及广义和狭义的农业水资源安全,以及由农业水资源安全引发的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业经济安全、农村社会安全等。定义这一概念可以为开展农业水资源安全研究、确定农业水资源安全的理论框架、建立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可以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提高。提高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协同保障措施:进口部分粮食,推进土地整理战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磷资源和磷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化学肥料之一,作为一种限制性和不可再生资源,它对区域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都至关重要。同时由于它对地表水体的贡献,引起世界尤其是中国的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讨论了我国磷资源现状和磷素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并就应对磷资源枯竭和磷肥施用不当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多年的地下水超采,导致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巨大。综合考虑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减少高耗水作物如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是当务之急。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比较分析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和马铃薯的水分亏缺量,推算出华北地下水漏斗区马铃薯替代小麦种植,每年可节约水资源总量达(3.47~7.35)×108 m3,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支持下,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水平。这将有利于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逐步缓解地下水资源衰变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陶国芳  蒋兆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94-8697,8722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定量分析水资源的空间匹配特征可为合理安排工农业生产布局、提高生产力提供科学指导。根据吉林省资源、环境和经济地域差异及自然状况,将全省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各生态经济区内水资源、耕地、人口数量和工农业产值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构建区域基尼曲线和计算区域基尼系数,对吉林省水土资源、水资源与人口、水资源与农业产值、水资源与工业产值的匹配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吉林省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1=0.610 6,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不及我国(省际间)和世界(国际间)平均水平;水资源与人口数量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2=0.503 2,水资源与农业产值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3=0.573 6,水资源与工业产值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4=0.632 0。吉林省水资源与耕地、人口、农业和工业等各要素的空间匹配程度整体较差,这与吉林省生态经济区划的内容相符,建议调整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8.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甘肃省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种植面积、投入要素、受灾情况等均会对甘肃省的粮食安全产生显著影响。甘肃省应该加大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力度,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粮食的最高产量,以保证该省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