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1选择适宜品种,集中种植 从太湖县近几年引种示范效果看,华杂3号、绵油11号、棉油12号、蓉油11号、中油杂1号、皖油14号等优质品种均适合供种.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可确保品质,从而可以实行订单生产,统一收购,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08,(8):7-7
湖北省农业厅公告湖北省今年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其中油菜主导品种为中油杂2号、华油杂6号、中油杂11、华油杂9号、中油杂12、华油杂12、中油杂8号、叶1双9号、中双10号、华双4号、华双5号。小麦主导品种为郑麦9023、鄂麦18、鄂麦23、鄂恩6号、华麦13。并要求禁止宣传、经营、推广未经湖北省审定或虽经国家审定但适宜种植区域不包含湖北省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六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具有代表性,这对提升我国油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优质油菜产业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机收型油菜宁杂油11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宁杂油11号油菜分枝位较高,适合机械收获,且丰产性、适应性及综合抗性较好,该品种在六安市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播种适宜密度为45万株/hm2,产量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5.
湘杂油1号是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种。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点为苗期生长旺,春发稳长,植株高大,抗寒、耐湿性好,品质优。栽培要点为连片种植,适时播种,合理确定密度,科学施肥,清沟排水,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青白江区目前种植的油菜以甘蓝型杂交油菜为主,主要品种有油研9号、10号,德油5号、6号,川油21号、中油杂11号及蜀杂6号、蜀杂7号等。这些油菜品种的优点是抗菌核病、抗病毒和抗倒伏能力强,其缺点是抗根肿病较差。据调查统计:从2001年起,该区城厢镇永久村零星发生油菜根肿病,全区2002年发生2公顷,2003年发生33.4公顷,2004年发生133.4公顷,2005年发生266.7公顷。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摘薹对双低油菜宁杂11号、宁油16号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及净收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杂11号各处理的菜籽产量和净收益均显著高于宁油16号,但菜薹产量略低于宁油16号。随着种植密度提高,宁杂11号的净收益显著增加,但摘薹后净收益增加不大。宁油16号摘薹后净收益大幅度增加。摘薹后油菜生育期推迟、株高降低、总角果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但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盐油系列油菜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盐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盐油杂1号、盐油2号和盐油杂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盐油系列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在新品种推广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当前油菜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和适宜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9.
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5—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umol/g、芥酸含量0.12%。恢复率95%左右,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选用对路品种,是油莱获得高产的关键。据西平县种子管理站近年的试验、示范,华杂4号、改良型华杂4号、豫油4号、豫油5号等产量较高,一般667m^2产量在150kg以上,且综合性状好,是西平县重点推厂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蓉油11号(原代号杂2015)是由成都市第二农科所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双低、高产、高抗三系杂交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审定,为四川省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淮杂油1号”是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甘蓝型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株高中等,分枝较多,角多,耐菌核病能力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低芥酸、低硫苷)、含油量高达40%左右。我市于2002年开始引进试种,2003年进行品比、示范试验。在2004年品比试验中,该品种单产居参试品种第1位,大面积种植表现较好,产量位居大面积应用品种前列。2004年秋播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淮杂油1号”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了15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德邡油1和蓉油13的实际产量较对照高、株型好,建议在此地区推广种植。此外,除了宁杂11号、蓉油11号、蓉油8号和华油杂12号,其他8个油菜品种也可以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新油(杂)6号和7号的亲本特征及制种技术刘发海,王秀梅,尹经章(新疆农业大学农学分院,乌鲁木齐,830052)新油(杂)6号和7号系甘兰型三系杂交油菜,其杂种优势十分显著,这主要由组合中的亲本品种所决定;为了进一步发展油菜生_产,提高制种产量,现将新...  相似文献   

15.
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天油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冬油菜新品种天油8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蓝型油菜品种郑油杂1号为母本、当地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6—2009年甘肃省冬油菜山旱地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612.55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4号平均增产11.61%。该品种抗寒耐旱、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籽粒含油率41.17%,油酸17.22%、亚油酸16.04%、芥酸43.43%、硫甙46.49μmol/g。适宜在甘肃省东部和中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部分西部地区同类型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也可在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华油杂6号油菜品种在福建省仙游县种植表现的特征特性,以及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到收获全过程的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湘杂油5号”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重点介绍其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等措施,以期为“湘杂油5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红壤丘陵区不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15个油菜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江西省红壤丘陵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其中产量、品质、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为绵油11号、赣杂油1号、4—1、赣杂油2号、S2,这5个品种产量较对照中油821增产30%以上,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1选用高油高产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高油花生品种籽仁的含油率高于其他品种,目前,我国高油花生品种油分含量指标为55%以上,已经通过审定(或鉴定)的高油花生品种有冀花4号、中花5号、豫花15号和远杂9102等新品种,其中,冀花4号、豫花15号和远杂9102适合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大面积  相似文献   

20.
我乡2002年引进绵油11号进行示范栽培,表现良好.2003年扩大绵油11号种植面积至460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60公斤,高产丘块达250公斤,创造了我乡油菜单产最高纪录.如新沟村8组刘爱青棉田套种绵油11号0.4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25.8公斤;沙湖村4组丁志平,利用一季稻田种植绵油11号0.5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15公斤.2004年我乡将绵油11号确定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