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未来种子产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覃德 《种子科技》2000,18(3):125-126
目前我国种业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将建立起种子管理与经营相分离的运行机制种一产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种子经营将由分散的小规模区域自给性经营向社会化、国际化市场竞争转变;种子产业将由科研、生产、经营相脱节向育繁推销一体化转变种子选育将以高新技术与传统的育种技术相结合为主要方法;信息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种子产业的各个系统和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2.
加快作物新品种开发促进种子产业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种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品种已成为日趋激烈的种子市场竞争的焦点。为加快新品种的开发,促进种子产业化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江苏省种子公司在杂交水稻的生产经营上,采取自办育种科研和加强同科研单位联合等手段,狠抓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以品种为龙头,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种子产业育繁推销一体化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种子产业的育繁推销一体化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企业育种、种子生产加工与经营能力及育繁推销一体化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加强宏观调控及监管,推进企业产业链合作进程,加大科企合作力度及科研投入占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析种子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琼 《种子科技》2005,23(5):263-263
种子产业化是指通过实现农作物种子管理法制化,育、繁、加、推、销一体化而建立起的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加工现代化、包装标准化、销售社会化的产业体系.种子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经营符合种业标准的品牌商品种子为企业经营主线的.本文就政府在种子产业化进程中应扮演怎样角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蔬菜种子育繁销一体化就是将蔬菜从品种选育到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组成科技先导型种子产业集团。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科研与市场的结合,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在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蔬菜品种的选育、种子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并已证明进行蔬菜种子的一体化经营,不仅推动了蔬菜种子产业科学的进步,同时带动了农用机械、化肥、农药、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产业化的发展。1我国蔬菜种子育繁销一体化存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逐步退出对蔬菜的计划管理,由企业和农民按市场需…  相似文献   

6.
<正>1基本原则1.1优化布局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水源较好的区域,通过共建或与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2企业主体坚持引进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北内陆最大的专业棉花和加工番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之一,也是农八师石河子市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资本5100万元。  相似文献   

8.
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种子企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锦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农七师按照国家发展种子工程和种子产业化的总体要求.以科研育种为龙头,以实现种子产业化为目标,实施种子产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战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的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2,(5):34-34
近日,从农业部获悉:我国种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今后我国将通过推动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推进种业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等五项措施,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前毅 《种子》2000,(5):37-40
种子产业化是指以科技为先导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目的 ,依靠种子龙头企业的带动 ,将种子选育、生产、加工、经营、推广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 ,实现种子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种子经营方式。当前种子产业化面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 WTO的大好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为此 ,就我省种子产业化发展问题谈点肤浅认识。1正确把握国内外种子产业化发展趋势目前 ,国际国内种子产业化形势发展很快 ,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农…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是实现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保证。常言道 ,“小种子 ,高科技 ,大产业”。强化种子科技创新 ,培育作物良种 ,是发展农业高科技的核心和突破口。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入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 ,我国种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种业真正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 ,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良种在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中的份额 ,是我国种业界面临的新课题。1 当前我国种子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在现行管理体制下 ,我国种子市场不规范 ,管理体制不健全 ,育种、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种业》2012,(8):12-12
将原摘要:种业发展是我国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核心,种子育繁推一体化是多年来种业生存与发展之本,也是国家在 “十二五”扶持农业中的重点,国家将通过改革体制、补贴减税等政策,推动行业整合,加速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模式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多年的种业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发展对策。 \r\n关键词;种子;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品种是种业的基础,是种业发展的动力。现代种子企业都采用研发—种子生产—营销服务即育繁推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品种、品牌上下功夫。抓好技术研发、优良品种这个龙头,带动种业的发展。所以,优良品种及寿命对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玉米育种方向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勤 《种子科技》2006,24(1):24-26
随着种子产业化的发展,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要想改变长期以来的科研与生产、开发、营销相脱节的影响,还需种业界同仁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种子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卫东  夏艺明 《种子》2003,(2):82-82
种子产业化是指实现种子产业的“育、繁、推、加、销”一体化的过程 ,通过建立起具备现代企业制度和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 ,带动整个种子产业链的形成 ,并逐步将种子产业各个环节通过资产纽带由松散走向紧密。我国加入 WTO后 ,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销售领域都面临着国外种业公司的巨大挑战 ,国内种子公司要发展壮大 ,必须走种子产业化经营的路子。1 种子产业化经营的现状1 .1 组织体系发展滞后1 .1 .1 种子企业核心凝聚力不足。种子公司上接市场 ,下接基地 ,是种子产业化组织体系的核心。但由于“小、全、散”经营思想的未转变以及资金紧…  相似文献   

16.
抓育繁推一体化促进种子产业化河北省乐亭县种子公司(063600)李彦华乐亭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优良品种的引育、繁殖、推广对农业生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几年来,我们坚持种子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指导思想,努力加强育、繁、推一体化建设,使我县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种子产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实现种子产业化势在必行。种子产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科研育种、不断提高种子加工、种子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组建育、繁、加、销一体化的种子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种子市场管理的宗旨是依据种子政策法规的规定,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培育和发展品种创新能力强、育繁销一体化、综合实力强大、种子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笔者认为,抓好种子市场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实施优质品牌战略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孚初 《种子》2000,(3):33-35
种子产业化是指现代化基础上的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它涵盖了从科研育种、生产繁殖、加工销售到管理控制的种子工作全过程。市场经济的推进,必将全方位的影响种子产业,种子产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同其它产业一样,种子产业的竞争,也是质量的竞争、服务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更是品牌的竞争。因此,面对国际、国内种子的激烈竞争,实施种子产业化是必须的选择。优质品牌是种子产业化的关键所在。对我省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优质品牌应是种子产业化的首选战略,实施优质品牌战略,将有力的推进种子产业化进…  相似文献   

20.
新疆锦棉种业公司是以科研育种为龙头.以实现种子产业化为目标.以实施种子产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为发展战略.以农业"六大"精准技术为良种生产的措施保障.以市场需求为生产目标.以种子精选和包装为先导.以全程质量监控为手段,以提高种子质量为技术支撑.以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