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日光温室反季节繁育唐菖蒲种球,从而为第2年秋季温室切花生产提供优质唐菖蒲种球.同常规繁育方法相比,该方法减少了贮藏过程中种球的养分消耗,降低了种球的腐烂率,提高了唐菖蒲切花品质和花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唐菖蒲叶部发生的细菌病害通过症状观察、病原细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学性状的系统鉴定,并坚定出三种: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lovarⅡ所致的唐菖蒲疮痂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gumnusudans所致的唐菖蒲疫病和Eruinia chrysanthemi所致的唐菖蒲细菌性叶斑病。这三种病害国内均无记载,而唐菖蒲细菌性叶斑病在国外也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唐菖蒲种球不易贮藏,越夏时易腐烂,造成8、9、10等月份种球短缺.笔者经过多年试验和研究.探索出了唐菖蒲种球繁育和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4.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是无性繁殖植物.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因植物病毒的侵染引起种性退化、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系统阐述了唐菖蒲典型病毒病的种类、基本特性、表现症状及目前国内外对该领域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唐菖蒲病毒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6,(5):29-29
唐菖蒲是我国的主要切花品种之一.现将生产唐菖蒲切花的周年开花方法介绍如下:   一、春节开花   春节期间供应的唐菖蒲切花,应提前90天在温室内分批栽种.室温保持在20℃~25℃之间,夜间用大瓦数日光灯照明,每日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白天要见直射阳光,中午开窗通气.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对唐菖蒲切花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唐菖蒲切花插瓶过程中品质下降问题,研究不同配方保鲜剂处理对唐菖蒲切花的瓶插寿命、总开花率、花冠直径以及鲜重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唐菖蒲切花的保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柠檬酸延缓唐菖蒲切花衰老效果明显,硝酸银处理切花后基部褐化,不易作唐菖蒲切花的保鲜剂,不同处理中3%蔗糖+ 250mg/L 8 - HQ+400mg/L 柠檬酸的处理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可达9d.  相似文献   

7.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之一,它为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球茎植物,属于喜光性长日照植物,在保护地内经特殊处理可周年开花.唐菖蒲怕寒冷,不耐涝,夏季喜凉爽气候,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pH值以6~7为佳.种植地应实行6年以上轮作.  相似文献   

8.
唐菖蒲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唐菖蒲幼叶进行组织培养,利用浓度不同的MS培养基进行分化诱导.观察记载其分化情况,统计分化率,得出不同培养基对唐菖蒲幼叶组织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irt1)又名剑兰,为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忌高温酷暑,不耐严寒,是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冯昊  杨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299-9301
[目的]找出最适合于唐菖蒲(Gladiotus huhridus Bort)生长发育的光照长度.[方法]以唐菖蒲红颜佳人品种为试材,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温度、湿度来观察唐菖蒲的发芽情况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强光照和长日照有利于唐菖蒲发芽;适当短日照(8 ~ 10h)处理能够加速唐菖蒲叶片生长;发芽最适温度在20~25℃,适宜湿度是44% ~ 46%;在整个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呈现出“降低-升高到峰值-下降至稳定”的趋势;同时,适当遮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唐菖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切花唐菖蒲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唐菖蒲促成栽培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唐菖蒲各个生长环节的标准生产技术:如对产地环境的要求,种球的选择与处理,种植前的准备,种植时间与密度的选择,生长发育期的温、光、湿度控制,水肥协调及病虫害防治,切花唐菖蒲的采收分级与包装等.  相似文献   

12.
以唐菖蒲品种“粉友谊”为试材,利用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成本低的腐熟玉米秸秆,与含10%腐熟鸡粪的田园土进行配比.通过对株高、叶长、冠径、花序长度等指标的测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唐菖蒲生长和切花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腐熟玉米秸秆、含10%腐熟鸡粪的田园土体积比为1:2)在株高、叶宽等生长指标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冠径、花枝长度和花序上的小花数等切花指标方面,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处理2能够明显促进唐菖蒲的生长,提高唐菖蒲的切花品质.  相似文献   

13.
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扁竹莲、十样锦、十三太保.是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其花形美丽,色彩丰富,花期可通过促成或抑制栽培进行调节,与月季、菊花、香石竹并称为世界四大切花.  相似文献   

14.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根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Gladiol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原生质体是研究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与唐菖蒲之间的互作关系的重要工具,试验以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为供试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与再生,明确培养基、菌龄、β-巯基乙醇预处理、酶选择以及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DB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优条件为15μLβ-巯基乙醇预处理1 h,在5%崩溃酶溶液酶解3 h。在此条件下,12~14 h菌丝的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1.4×107个/m L,再生率为57.4%。  相似文献   

15.
唐菖蒲鲜切花栽培容易,露地、大棚都可栽植,667米2可产花茎4万枝左右,经济效益高.但初栽易出现花茎短黄、花少的现象,为此,笔者结合几年栽植实践,介绍一下唐菖蒲露地、大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唐菖蒲做为十大切花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借调整种植为结构之机,向广大感兴趣的朋友介绍唐菖蒲的特性及科学栽培技术。 一、唐菖蒲的特性 1.唐菖蒲的生长特性:唐菖蒲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有其生长特性。 (1)萌发期。唐菖蒲属于春植球根花卉,种球在冬季  相似文献   

17.
冯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80-1982
了解我国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s)目前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确定方向。对唐菖蒲的应用、目前的科研领域及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目前我国唐菖蒲的研究方向和结果。我国对唐菖蒲的研究比较广泛,但是研究方向和方法在国际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可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结合国际研究方向和方法,重点研究辐射诱变育种及唐菖蒲的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8.
苍南唐菖蒲起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芬南发现的唐菖蒲是浙江省归化植物的又一新发现,作者论述了苍南唐菖蒲的类型,分布,立地环境及生长情况,并对其起源进行了探讨,认为:①特殊的环境小气候为唐菖蒲的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场所;②频繁的人为交往带来了唐菖蒲种源。  相似文献   

19.
以山东膜及明净膜为覆盖材料,以唐菖蒲为栽培对象,研究在同等栽培条件下,两种塑料薄膜大棚的光照、温度差异及其对唐菖蒲生长发育的不同影响。通过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出苗期,明净膜大棚下的唐菖蒲的出苗率高于山东膜大棚下的出苗率;在营养生长阶段,在山东膜大棚条件下的唐菖蒲营养生长的长势略比明净膜大棚下的长势好;但在生殖生长阶段,明净膜大棚条件下的唐菖蒲切花品质略好于山东膜大棚下的品质,且明净膜大棚下的唐菖蒲花期要略早些。  相似文献   

20.
分析4个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品种叶片生理干尖程度,并喷施多种微肥进行调节。结果表明,4个唐菖蒲品种中,粉色Rose Supreme及红色Advance干尖严重,紫色Ostowte最轻。硫酸亚铁及尿素混合喷施能有效缓解唐菖蒲生理干尖程度。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利用唐菖蒲种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