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油松大苗移植季节、苗木选择、苗木起挖运输、栽植坑准备、栽植要点和栽后养护管理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油松大苗移植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提高油松大苗移植成活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大同市采凉山森林公园成功移植油松大苗(4 m左右)为例,从整地、苗木选择、起苗、运输、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采凉山山地油松移植造林技术,以期为今后油松大苗的移植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油松大苗移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大苗是山西省城镇绿化的重要乡土树种之一,如何提高油松大苗移植成活率,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化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作者实践,阐述了油松的生态学特性,移植苗木的选择和移植技术,强调了移植苗后期管理要点,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油松苗木移植技术,从移植季节的选择、移植苗木的选择、苗木修剪、起苗、运输、植穴、苗木栽植和养护管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提高油松苗木的移植成活率提供了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宁省西部干旱石质山区针叶树育苗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油松大苗培育技术试验,结果为1a生油松苗营养杯移植培育大苗的适宜移植时间为4月1-10日(清明前后),苗床应选择高床,营养土配方以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为好,在营养杯之间填充沙土。采用该技术培育大苗移植成活率、合格苗率分别都在95%以上,利用该技术所育苗木在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为86.6%,该方法可在本地或其他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油松幼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育苗地选择、种子催芽处理、做床、播种时期4方面介绍了油松的播种技术,从圃地管理、苗期管理和越冬防护3方面介绍了播后幼苗的管理技术,提出通过换床移植方法培育2年生油松移植苗效果最好。最后阐述了油松幼苗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油松是中国特有品种,是园林绿化和造林的优质树种。介绍了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重点介绍了其绿化大苗培育技术,包括育苗、苗期管理、大苗移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对油松的造林和绿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缩短移植容器育苗的周期,找出移植容器育苗的最佳育苗周期,以油松、侧柏为研究对象,于2005、2006、2007年对其裸根苗及移植容器苗进行3次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侧柏移植容器苗14d苗木即可成活,缩短了油松、侧柏的容器育苗周期。速成移植容器苗,新生根数量明显的多于常规移植容器苗。新生根平均长度低于常规苗,不窝根,容器外无苗根;苗木无新梢生长,苗木抗恶劣环境高。油松、侧柏速成移植容器苗的育苗和造林成活率均为98%,明显的高于常规容器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油松已成为半干旱地区首选的针叶造林树种,为提高油松在风大、干旱的恶劣环境中的造林成活率,采用容器移植苗造林是经济快捷之举。  相似文献   

10.
油松大苗移植 ,是尽快达到绿化目的 ,早期收到防护效益的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下面介绍其移植方法 :一、选好植树地点和植树时间油松是一种喜光的阳性树种。它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在干旱地区PH值超过8.2时生长不良。对水要求一般 ,油松根系呼吸要求良好的土壤通气状况 ,如果水分过多 ,土壤粘结而透气不良 ,油松早期就会出现干梢 ,尤其不能在季节性积水的地方生长。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 ,树高2米的株行距以2 2(米)为宜 ;树高3米以上的株行距以3 3米或3 4米为宜。然后划好线 ,定好点便可挖坑。油松大苗移植最好是冬季 ,…  相似文献   

11.
油松喜光、耐旱、抗寒、根系发达、枝叶茂盛,是晋西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根据岢岚县近30多年来的造林实践,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发现常规的油松造林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采用2年生苗木造林,苗小抗性差,容易被风吹干。其次,油松小苗和杂草混在一起,易被牲畜啃食,而且也不利于抚育管理,导致成活率很低,一般仅达40%~60%,况且生长量也不高。为了克服这些弊端,1997年该县采用4年~5年生的油松移植大苗上山造林,经过3年试验,获得成功。从2000年开始,在全县重点工程造林中全面推广油松移植大苗带土上山造林技术,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现将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杨  张贤 《国土绿化》2013,(4):43-43
油松是温带树种,适生于大陆性气候,抗寒能力强,可耐零下25摄氏度的低温,在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油松根系发达,主根明显,侧根十分发达,耐旱、瘠薄、抗风,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一、移植苗的选择(一)立地条件的选择移植苗木时,应选择土层深厚、石砾少的阴坡或半阴坡的中幼龄林,在采伐迹地、综合抚育的天然更新幼林中选择较为理想,一般以土壤持水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油松容器苗移植的成活率,以油松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油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地上(下)部分的鲜(干)重等各项指标,研究不同浓度促根剂对油松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浓度的促根剂对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有不同影响;综合各项指标,在各处理中,采用NAA0.5g/L和ABT 1g/L处理的油松苗苗木地上(下)部分的干重比较小,说明了这两种处理使油松幼苗生长发育的重点偏向根系,有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保水剂处理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油松容器苗移植的成活率,以油松容器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保水剂用量对油松容器苗生物量和形态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保水剂1、3、5g/kg拌土,1、3、5g/L蘸根处理,调查油松苗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结果表明:保水剂1g/kg拌土处理其高径比最小,主根最长,侧根数最多。同时,其地上、地下鲜重比与干重比均最小,有利于油松容器苗的生长发育。根据研究结果,推荐采用1g/kg拌土处理。  相似文献   

15.
晋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较少,湿度小,风沙大,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山西省岢岚县林业局从2000年起,在本县境内的荒山造林中,率先采用3~4年生容器移植苗造林,树种有油松、落叶松,均获得了成功,为半干旱地区总结出了一条容器移植苗培育造林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油松二年生留床苗换床移植后,移植的苗木不仅侧根主根长比留床苗均有增长而且根茎粗壮,侧根发育均称,生长量相对提高。移植地最好选在前茬育过松苗的土地,移植前需要整地、施肥、化垄。移植时间应选在春季土壤解冻达到30 cm时,移植方法采取高垄双行移植。移植苗的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追肥,加强松土除草,越冬覆土。  相似文献   

17.
油松移植容器苗适宜容器规格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油松留床苗为试材,选用16 cm×16 cm,18 cm×18 cm,21 cm×21 cm,25 cm×25 cm 4种规格育苗容器,进行了油松移植容器苗适宜容器规格的筛选试验。以育苗容器的培育成本和生长量为指标进行秩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规格21 cm×21 cm的育苗容器属于既能满足苗木生长、投资又相对较低的适选育苗容器。  相似文献   

18.
油松大苗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油松的生物与生态学特性,通过采用不同时间、不同栽植地点、不同树龄的移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新芽未萌发时移栽,可使树龄为10-15年的苗木成活率达到88.0%以上。该技术对油松大苗的移植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黑茶山林区及周边油松大苗(大树)造林绿化过程中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为有效提高移植成活率、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供可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大田播种的2年生实生苗移栽的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通过对4种基质、3种容器规格及阻根措施(铺设广告布)和无布条件下的油松容器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得出不同基质、不同容器规格及有布无布对油松容器育苗的影响差异程度。结果表明:有布对油松容器苗生长量成活率的影响程度大;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容器苗生长量逐步增大,成活率无显著性变化。不同基质对C1小杯和C2中杯容器规格的影响程度较小,对大杯C3容器规格的影响差异性较大。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选择C3大杯,基质1(3/3园土)有布容器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