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6,(15):26-26
扬麦14原名“扬0-139”,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多穗、大粒,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30408.9,扬州市扬子种业有限公司独占实施。该品种2005、2006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补贴品种。适宜江苏省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域内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6,(16):24-24
扬麦15(原名扬00-1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抗倒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定名(国审麦2004003)。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推介品种。品种权号CNA20030409.7。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安徽省淮南地区、河南信阳地区及湖北部分地区种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1优质粮生产现状1.1优质小麦。2000年以前廊坊市小麦品种以普通型小麦京冬6号、京冬8号、京411为当家品种。目前京9428、中优9507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已种植65万亩,2004年占到小麦收获总面积的1/2。1.2优质玉米。2000年以前主要以掖单系列、西玉三号等品种为主,品质一般。2004年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淮麦2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化平 《农家致富》2007,(14):25-25
一、品种来源 淮麦20号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201),被评定为优质强筋小麦;2003年3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20014.3),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3030)。适宜黄淮南片中、高肥力早、中茬口种植,如河南中、北部,江苏.安徽淮北地区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5.
葛自强 《农家致富》2004,(18):28-28
高产、抗病、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扬麦13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并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推广小麦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2004年被列入农业部科技提升行动优质弱筋小麦指定品种:同年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国家优质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首选品种,被誉为全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新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及黑龙江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迫切性,介绍了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概况,提出了发展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建议。垦区应调整品种结构,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加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优质商品小麦试验、推广、闸工和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7.
扬辐麦二号     
《农家致富》2006,(12):24-25
扬辐麦二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2003年9月以全票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03025)。该品种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2004年全国推广的主导品种之一,也作为2005年秋播江苏省优质专用小麦推广补贴项目的品种之一。2003年获国家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20122.0。  相似文献   

8.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小麦通常是指强筋小麦,近年来各地陆续引进推广种植.小麦优质高产的前提是品种和技术,但栽培管理措施才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就是优质小麦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种植模式。发展优质小麦生产,要保证高产条件下的优质,才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实施优质小麦示范与推广,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粮食战略调整的意图,改变以前在粮食生产上以温饱战略为主,只注重产量的提高,而忽视小麦品种的品质结构合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就是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种植模式。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要保证高产条件下的优质,才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GS豫麦34号小麦新品种是我所小麦育种家雷体文选用<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豫麦2号>杂交组合,经过10多年的精心研究,成功地选育出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晚播早熟小麦新品系.该品系的育成突出地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这是我国常规育种的新突破.199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34号".1995年3月被农业部鉴评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1998年1月被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进、试验、示范优质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优选出适宜日照市种植的优质面条专用小麦品种良星99,结合高产创建、小麦良种补贴及产业化整合,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择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和耐密紧凑型优质高产玉米品种,采取小麦玉米适期播种,科学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各适期追肥,改革种植模式,小麦等行距播种、玉米麦后直播,小麦适时收获、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等优质小麦玉米高产栽培综合技术,取得小麦玉米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4.
比较引进的 9个优质和专用小麦新品种 ,研究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 ,并进行生态适应性鉴定和优质高产品种筛选。结果表明 :黑宝石 1号和漯珍 1号表现突出 ,是适合沿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经济型专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5.
川麦4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与四川小麦杂交经多代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3年和2004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推荐为四川省和全国重点推广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郑麦9023是“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的代名词。如果说在玉米界郑单958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那么在小麦界郑麦9023当为魁首。至2007年,郑麦9023在豫、鄂、皖、苏、陕五省的累计推广面积达1.15亿亩,连续四年收获面积位居全国及河南省小麦品种第一位,累计增产24.5亿公斤,新增产值34.3亿元。郑麦9023作为制粉小麦,2002年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出口创汇,其期货交割量占当前我国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交割量的60%。2004年,郑麦9023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品种的选育者,就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许为钢博士。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承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等研究人员采用遗传标记等多项育种技术,育成了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2005年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人员采用遗传标记等多项育种技术,育成了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005年收获面积位居全国当前小麦品种第一位。基于小麦雄性育性的相对性原理,研究人员利用我国独创的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种质育成了高产优质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6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7,(16):24-24
扬麦15(原名扬00-11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89-40和川育21526为亲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04、2005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2005年11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30409.7,公告号:CNA000662G。适宜在长汀中下游冬麦区的安徽、汀苏省淮南地区,河南信阳地区及湖北部分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0.
1周口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利用现状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1999年该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势头很好.压缩了普通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中筋小麦品种(制作面条、馒头、饺子)的种植面积,发展了强筋(制作面包)小麦品种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