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木采奇     
树木采奇王本泉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不仅有珍贵的树种,绚丽的鲜花,碧绿的芳草,还有扑朔迷离的奇林异木。你看──独一无二享有“海天佛国”盛名的浙江普陀山慧济寺西侧的山坡上,生长着一株称作普陀鹅耳沥的树木。这种树木在整个地球上只生长在普陀山,而且目前只剩下一...  相似文献   

2.
“古樟发芽了!”“古樟发芽了!”“奇迹,真是奇迹!”去年8月1日清晨,在江西省铅山县城河口镇,传开了一个新闻:在特大洪灾中被冲毁的一棵1300年树龄的古樟,经专家采用科技方法抢救移植后,冒出10处芽苞。这棵千年古樟,原来枝繁叶茂,生长旺盛,树高25....  相似文献   

3.
江西永丰县现有千年单生古樟近千株,百亩以上的古樟林近40处,用樟树命名的村庄100多个。龙冈畲族乡下樟村的“半枫樟”,树高32米,主干胸围14.5米,主干直到12米才有分枝,树冠遮地2亩多,树龄近2000年,是该县的樟树之王。中村乡梨树村有一片古樟林绵延数十里,树龄都在10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永丰多古樟     
江西省永丰县是闻名于世的樟树之乡,有村必有樟,无樟不成村。樟树具有“多、大、古、奇”网大特色。全县现有千年单生古樟近干株,百亩以上的古樟林近40处,用樟树命名的村庄100多个。  相似文献   

5.
自古享有“樟树之乡”称号的江西省安福县,坚持把古树名木尤其是独具特色的樟树资源作为生态文明的宝贵财富实施重点保护,使它们老有所“养”、患有所“医”。全县现有古树名木1.24万多株,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樟8700多株,千岁以上的古樟“寿星”200多株。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普陀山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的空间形式、空间序列等的分析,了解其中的园林空间构成的规律及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并探讨了中国名山园林环境的空间构成,冀望对现代园林的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古樟不了情     
江西省金溪县双塘镇双二村有三株枝繁叶茂、参天蔽日的古樟屹立在村中。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围4.7米,树高14米,冠幅48米,另两株胸围分别为2.8米、2.7米,树高20米、18米,树龄都在700年以上。由于这三株古樟连成一体,后两株长得更加挺拔,被村民称为“母子树”。 该村村民历来视古樟为“宝树”,像“生命”一样呵护它。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想借破“四旧”为名,欲砍掉这三株  相似文献   

8.
榴园留韵     
从枣庄驱车南行,再向西一转,一二十分钟后便来到“峰县石榴园”门坊,穿行在峰西逶迤的丘陵地带,那三四十万株石榴树,犹如百万大军的方阵,列队排向远方,令人流连忘返。 车停于红墙绿瓦的“青檀秋色”牌坊前,但见青檀寺隐现于山谷檀林之中,寺前为南北狭长的青檀树,院内飞檐斗拱,古木高耸,导游幽默风趣地指着殿前那株名贵的古檀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果木镇高岭村.有一片辽阔而神奇的古木源,当地人称之为“薛家坪。”古水源地处平坦宽阔的田润之中,周日无岭无坡,从而形成一道独特的原始森林景观。古木源地宽约50亩,呈方形。其内古木参天,藤萝密布,树与树、树与藤生长得挤挤密密,枝繁叶茂,可谓遮天蔽日。林中还有奇花异草,怪石林立,溪流淙淙。原始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招来众多的鸟类、兽类、蛇类到此栖息繁衍。一年四季,古木源里百鸟欢唱,时闻怪兽啼嚎,杨景蔚为壮观。当地村民自古有爱护这片古木源的传统美德。古木源前一度有专职护林员看护,并订有护…  相似文献   

10.
“有村皆有樟,无樟不成村”。这是全国著名的“樟树之乡”——江西省安福县的真实写照。该县大小樟树不计其数,树龄在 400年以上的古樟就有 8700棵,其中八面樟、五爪樟、母子樟、滚龙樟等一批古樟、奇樟、巨樟闻名遐迩。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宝贵的樟树资源,县林业部门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今年对全县数万棵樟树进行普查,给每一棵成材樟树编号、登记、存档,建立“户口”,严禁任何人采伐,实行重点保护。   瞧,这是严田镇邵家村树龄达 2000多年,高 29米,主干围径 21. 5米的“樟树王”。 樟树之乡樟树王@陈新华…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城西南30公里的牛田镇,有一条流入赣江的河流——乌江(本地人称牛田河)。在乌江两岸,延绵十里,散落着16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古樟树群,绵延数公里,呈条块状分布,共77.33多公顷。登上江岸之山北岭远眺,樟树群就像16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乌江两岸,十分赏心悦目。乐安牛田古樟林,以其面积之大、古樟之多、树龄之长、株体之大、长势之茂、景色之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樟林"。远望古樟群落,绿叶如云,水村山廊,如诗如画,  相似文献   

12.
古樟掠影     
古樟掠影张宝贵《森林与人类》在1997年第三期刊登张天来先生的文章《绿在香港》,其中提到“香港樟树王”,经测量,它的干周长为9.50米,文中说:“说它是中国的‘樟树王’,我把握不准。”确实,“香港的樟树王”雄伟壮观,但它并不是我国的樟树之王。我国南方...  相似文献   

13.
乐湾古樟林     
距恭城县城4公里的恭城镇乐湾村河边,有一片古樟林。这片古樟林长3.09公里,最宽100多米,最窄20米,平均宽50米,面积232亩,1600多株,平均胸径为60厘米,平均高20米,最大一株胸径1.5米,高32米。胸径1米以上有400多株,郁闭度0.9以上,古樟林蓄积2724立方米。古樟林像一条绿色玉带围绕乐湾,倒影落在河面,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这里是恭城旧八景“二童讲书”与新八景“西江渔唱”的所在地。 据老人讲,这片古樟林是清道光10年(1830年)乐湾一位进士为保护茶江河岸,保护乐湾耕地与村庄而种植的。传说这位进士为保护这片林,制定严格  相似文献   

14.
近日,靠收废品致富的江西省鄱阳县凰岗镇杨家村村民姚元爱,投资近万元,请林业技术人员为村中一棵濒临死亡的百年古樟会诊,并按处方为古樟“治病”。先是去除枯枝,为倾斜的树体支撑加固;然后培土施肥,在树蔸底部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肥土;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周浑初自然村,有一株树龄约130多年的古樟,树冠面积约500平方米,树高15米,属于国家三级古树。近期以来,古樟的枯枝败叶明显增多,其"病情"让当地百姓十分焦急。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株古樟被村民称为"风水树"、"镇村之宝",特别是每年盛夏,全村妇孺老少都喜欢在树下纳凉休憩,过客也常被它吸引驻足。这株百年古樟,俨然成为周浑初自然村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安福古树奇     
千年古樟气“吞”石碑江西省安福县竹江乡柘湖村有一棵高24米、胸围4.5米、树龄达1000多年的古樟。该树历经沧桑,盘根错节,从地面长出四根曲折蜿蜒的分枝,酷似卧龙伏地,昂首待飞,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17.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还是一位热爱森林、喜欢植树的古代学者。  朱熹自幼爱森林,爱植树。在福建尤溪县的溪南书院旧址现存两株古樟,相传为朱松、朱熹父子手植,后人称之为“沈郎樟”。古樟至今枝密叶茂、郁郁葱葱。其中较大的一株树高25米,胸径209厘米。朱松、朱熹父子还很喜欢柳树,古诗《韦斋垂柳》对此有生动的描写(朱松号韦斋)。诗中写道:“袅袅柔丝正佛廊,好将垂柳作甘棠。”  朱熹有一首叫《代木》的诗,诗中写道:“代木相将入远山,共听幽鸟语关关。殷勤若角当时意,此日那容不尽欢。”它启迪人们要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以东二三公里的石伏山燕窝屋场,有一古樟,据说岁逾千年。树干虬曲,斑驳陆离,俨然一幅皴笔丹青,而树冠硕大,绿叶纷披,又像一把绿色巨伞。有趣的是,古樟还有一些奇闻轶事。据传古樟生长地过去属一孙姓祖茔。  相似文献   

19.
奇林异木     
独一无二浙江普陀山慧济寺西侧的山坡上,生长着一株被称作普陀鹅耳枥的树木。这种树木在整个地球上多生长在普陀山,而且目前只剩下一株,可谓大千世界的“独生女”了。普陀鹅耳枥是1930年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钟观光教授首次发现,后来由林学家郑万钧教授于1932年正式命名的。现在,这位“千金”身高14米,胸围60多厘米,枝繁叶茂,挺拔秀丽。独木成桥位于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的一株甜茶桐,是株十分奇特的树,它高20米,同根主干直立两条,在离地5米处,两主干间奇迹般地出现一根横生的“独木桥”,两干相连,结构绝妙。此树何以能自身架“桥”,一些学者众说纷纭,但尚无定论。一树五果常言道:“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花结什么果”,可是,福建省西部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有一株果树,居然能结五种形态各异的果实。一为“茄果”,近似圆形,如拇指大小;二为“菜豆果”,形似菜豆,三四寸长;三为“豇豆果”,形似豇豆,有一尺来长;四为“橄榄果”,形状、大小均如橄榄;五为“纱帽果”,呈条块形。这些果实均为青色,无味,不能食用。经测量,“五果树”根围3.55米,胸围2.80米。目前,植物学书上尚无这种树的记载,究竟属于什么树,无从查考。三木一体山东省青岛市崂...  相似文献   

20.
东坡与竹     
素有“三分水,三分竹”而又有“岛居”之称的四川省眉山县三苏祠,乃我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之故居。全祠占地面积5.6万多平方米,其间楼堂亭榭与山水相依,古木修竹掩曲径通幽。漫步祠内,但见修竹耸翠,万竿尽发,摇影婆娑。其竹径、竹廊随峰回路转,正是“书窗正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陆游《木假山诗》)。 竹,乃川西坝子盛物,世人喜之用之。东坡先生喜竹尤甚,一生与竹结下不解之缘。曾曰: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竹赋予他清高廉洁之品德,潇洒豪迈之气质,博古通今之才华。“而况我友似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