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风沙土农田防风蚀保护性耕作几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风沙地区生态特点,对风沙土防风蚀保护性耕作措施进行了探讨。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提出了播种前2-3 d春整地;地表覆盖秸秆;果粮间作;垄向与风向垂直栽培;粮草轮作等风沙土防风蚀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土易旱、易风蚀特性,开展了防风蚀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网主林带背风面距林缘1~6H处削弱风速约50%,随树高(H)倍数的增加效果递减;林网内扁杏//花生(间作)增强了花生裸茬抗风蚀能力,土壤防风蚀效果达90%;林网内玉米//花生(间作)玉米收获后秸秆站立(农田休闲期)玉米带完全不受风蚀,花生裸茬防风蚀效果达95%;林网内作物残体平伏覆盖防风蚀效果达120%,综合评价作物残体覆盖玉米秸秆站立的防风、保土和保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集成耕作模式对东北风沙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东北风沙土区开展耕作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以传统耕作模式(CT)为对照,研究3种集成耕作模式(ITP1、ITP2和ITP3)对风沙土土壤酶(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养分、有机质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传统种植CT模式相比,ITP1模式显著增加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68.57%、74.04%、31.44%和20.44%;ITP2模式增加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但是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ITP3模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与传统种植CT模式相比,ITP1模式增加土壤速效养分(N、P、K)和有机质含量,ITP2模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K和有机质含量,ITP3模式差异不显著。脲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从耕作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影响的角度分析,ITP1模式最适合风沙土区玉米种植,ITP2模式次之,而ITP3模式不适合。  相似文献   

4.
5.
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土不同耕法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风沙半干旱区易旱、易风蚀的农业生态系统,探讨了风沙土秋翻耕、秋旋耕和春旋耕(秋留茬)不同耕法保土、保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播种前春整地比传统秋整地水土保持效果好。春旋耕(秋留茬)土壤风蚀量比秋翻耕和秋旋耕2种耕法少1.3~1.6 cm,0~3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比秋翻耕和秋旋耕平均高3个百分点。表明风沙土春整地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施用有机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设置5种耕作方式(免耕、常规翻耕、深翻打破犁底层、深翻和超深翻)和3种施肥方式(化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和化肥配施有机肥),测定玉米产量、土壤贯穿阻力、土壤容重、土壤三相结构距离R值和渗透速率。[结果]仅依靠改变耕作方式来调整土壤的物理性状,对提高玉米产量的贡献不大。在相同耕作方式下,与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使玉米增产19.2%~32.9%;且比秸秆还田处理增加7.4%~189.0%。总之,在东北风沙土区,施用有机肥是提高玉米产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秸秆直接还田效果不理想;从耕作方式来看,常规翻耕20 cm是最优耕作方式。[结论]东北风沙土玉米产区最适合在施用有机肥条件下,进行20 cm翻耕作业。  相似文献   

7.
风沙土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的风沙土主要分布于宁夏中部和北部灰钙土地区,分为固定风沙土和半固定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已有微弱的生物积累,有机质含量在0.3%左右。固定风沙土有机质已有积累,有机质含量达0.45%-0.65%。风沙土所处地区气候干燥,光热条件好,土壤通透性好,种植葡萄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产果实糖度高,风味好,而且病虫害少,可生产绿色果品,但因土壤肥力低、保温性差、易起风沙等不利因素,造成葡萄生长、结实不良,产量降低。要想在风沙土上栽植好葡萄,做到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就需要采取以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石超 《吉林农业》2011,(4):4+3-4,3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尤其对旱作农业区的增产增收有着重要意义。阜新地区多低山丘陵,土质瘠薄,十年九春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因此,阜新地区应该依靠科学技术,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以保护性耕作为主的旱作农业挂术,以保证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分析常见的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措施,如秸秆覆盖技术、免耕少耕耕作技术、等高耕作技术等,并对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为广泛推广该项技术奠定基础,旨在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土保持效益。按照国外的定义,保护性耕作是指利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的程度,同时利用农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而按照我国农业部所给的定义,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更、秸秆覆盖及等高耕作等措施,达到保护耕地,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土流失的一种措施,以  相似文献   

10.
风沙土沙层深厚,土质瘠薄,粮食单产很低。风沙土的改良是沙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实践证明,在其它措施配合下,以草炭改土能在风沙地上获得每亩500~800斤以上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1.
所谓保护性耕作,就是通过少耕、免耕、深松、残茬管理和化学除草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以及土壤沙化现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保水、保土、保肥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是一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制度.实行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统筹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环保型对保障“十二五”时期全市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各项战略目标顺利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阜新地区抗旱耕作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阜新市地处辽宁西北部,无霜期150d左右,4-9月份降雨量450mm左右,蒸发量1375mm,常年≥10℃积温3300℃左右。属于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旱作农业区。文章通过近几年对抗旱耕作的多种栽培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适于阜新市推广的抗旱耕作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地膜覆盖、少耕免耕、节水溉、利用种衣剂和抗旱剂、改良和培肥土壤,增加土壤的抗旱性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总结鹤岗地区土壤耕作模式,包括平原易旱区土壤耕作模式、冷凉低湿易涝区土壤耕作模式、丘陵漫岗土壤耕作模式、水稻田土壤耕作模式,以提高鹤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晶 《现代农业》2013,(5):56-57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手段以秸秆残茬覆盖、免耕播种、化学除草和深松技术为核心,以减少土壤耕作次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水土流失,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优点是:一是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  相似文献   

15.
以艾比湖流域风沙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覆盖条件下土壤总盐含量、可溶性离子等指标进行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确定土壤盐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下的风沙土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差异较大,总盐含量呈现强烈的空间变异特征;土壤中总盐含量与Cl-、K++Na+及SO42-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盐含量与HCO3-的相关性最弱;土壤中阴离子以Cl-,SO42-为主,阳离子以K++Na+为主,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其确定为盐渍化的特征因子。研究区风沙土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型和硫酸盐型为主,判断该区域风沙土的盐渍化类型为盐土。  相似文献   

16.
在干旱风多的风沙土地区,利用套袋、埋土、平茬等措施均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平茬效果最好,且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江河湖滨地区风沙化土地沙土特性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国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2,(3):306-307,312
亚热带湿润地区风沙化土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靠河近海,是由沙质沉积物风化而成,是我国南方潜在农业开发用地类型之一。根据其物理性状、化学性质等特征,在开发利用上采取营造防风林、客黏土改沙土、种养结合、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适时灌溉、合理耕作等措施,以期逐步提高地力、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8.
水稻直播因无需育秧、栽秧,近年来在我地得到推广。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了直播水稻田存在重茬杂稻、草害严重及易倒伏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着重探讨两熟玉米超高产的数量指地膜移栽,秋玉米采用套播,增加全年总积温,进而选用产量潜力较高的中熟或中晚熟玉米品种,在主攻"三苗"的基础上构建高光效群体,按照超高产玉米的需肥特性合理施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减轻灾害损失,从而实现两熟玉米超高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着重探讨两熟玉米超高产的数量指标及关键技术。研究表明,春玉米采用乳苗地膜移栽,秋玉米采用套播,增加全年总积温,进而选用产量潜力较高的中熟或中晚熟玉米品种,在主攻“三苗”的基础上构建高光效群体,按照超高产玉米的需肥特性合理施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减轻灾害损失,从而实现两熟玉米超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