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起<蚕桑通报>,心里是多么的激动,它伴随我们近30年了.我和我妻子俞金姬同是从事蚕桑工作,如同我俩结婚后的家庭生活一样,对<蚕桑通报>,一刻也不曾忘怀.在办公室,在家庭书架上,时时闪耀着郭沫若同志所写的"蚕桑通报"这4个秀丽的封面大字,让我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蚕桑综合利用已成为蚕桑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各级重视。亭湖区通过开展桑园套种、养蚕大棚、简易蚕室套作蔬菜和搞家禽育雏等综合利用,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提升了行业竞争力。本文介绍了桑园套种的意义、亭湖区桑园套种的方法及养蚕大棚、简易蚕室的综合利用、桑园套种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蚕桑强国,当前蚕桑生产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对于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1年中国新型蚕桑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全量数据,系统梳理各类蚕桑经营主体的注册和在营数量演进,分析新型蚕桑经营主体的发展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13年至今,各类型蚕桑经营主体发展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其增长速度甚至快于其他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第二,与“东桑西移”发展规律相符,东部地区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速度减缓、甚至下降,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第三,蚕桑产业规模化水平和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且近年来增速加快,但仍明显低于农业产业平均发展水平,尤其是蚕桑生产大省(区)的规模化组织化经营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不同类型经营主体、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实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浅论广西蚕桑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就如何将广西蚕桑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蚕桑资源的经济效益,改变栽桑养蚕的传统观念,挖掘其潜能,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等问题展开简要的阐述,为促进广西蚕桑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沈蔚 《广西蚕业》2012,(3):74-77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蚕桑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蚕桑宴为例,简单介绍了几种利用蚕桑资源烹饪菜品的方法。蚕桑宴中的蚕桑菜品具有营养丰富、形式多样、烹饪方法简单等特点,为注重健康养生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饮食保健方法,是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新特色项  相似文献   

9.
10.
影响蚕桑生产安全因素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学  青学刚  王芳 《四川蚕业》2010,38(3):49-49,36
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蚕桑生产安全的六个重要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确保蚕桑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超  张明学  李耀文 《北方蚕业》2013,34(1):42-44,47
在对陕西省蚕桑分布和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蚕桑资源多元化、产业化开发利用潜力、途径和目标,并对产业化开发中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蚕业》2016,(1):41-43
从分析宁国市蚕桑生产历史入手,得出启示:供需必须平衡,桑园有潜力可挖,竞争愈趋激烈;对策是:控制总量,促需求增长;加强引导和技术推广,提高经济效益;抓立体经营、综合利用,开发生态蚕业,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广西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明确优势,看清问题,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以同期国内蚕桑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为背景,分析近年广西蚕桑多元化发展的类型、规模等数据,显示广西在桑枝、蚕蛹、蚕沙肥料的利用规模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在桑叶茶、蛹蛋白、丝胶丝素、桑果酒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方面需进一步拓展。广西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提升可在优势方向创建广西特色品牌,深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重视蚕桑文化产业发展,鼓励优势生态桑、蚕品种与技术应走出广西,面向全国、全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桐乡市为全国蚕茧重点产区 ,种桑养蚕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 ,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中另星栽桑、单家独户养蚕的形式 ,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是这种形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桑叶、蚕茧产量不稳定 ;二是经受不起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引起的茧丝绸行情的大幅波动 ,茧价下跌 ,影响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三是大部分桑园树龄老化 ,桑叶盛产期已过 ,使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日益下降 ,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针对上述情况 ,在…  相似文献   

16.
关沟村蚕桑基地建设及技术推广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正余 《北方蚕业》2011,32(1):58-60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蚕桑比较效益较低,养蚕人员缺乏,技术推广难度大,制约了生产发展。通过总结示范基地建设经验,探索出以蚕农为主体、技术服务单位为依托、政府为纽带、项目资金为支撑、现代工具为手段、灵活多样的技术推广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18.
《江苏蚕业》2017,(1):25-26
文章分析了盐城蚕桑生产近几年持续下滑的原因,并预测对全市茧丝绸行业体系造成的严重冲击。客观地列举了盐城蚕桑生产发展面临的四个有利因素,并阐述了规模发展、关键措施到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及蚕桑业务部门的协作,从而推进盐城蚕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价值上升、茧丝行情大幅波动、环境气候异常变化等多种因素,传统蚕桑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以推行蚕桑机械化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蚕业,已成为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必然之路。江苏省海安县是一个蚕桑生产大县,现有桑园规划面积12.8万亩,拥有养蚕农户10万户,平均每户拥有桑园面积1.3亩。  相似文献   

20.
《蚕桑茶叶通讯》2015,(1):11-11
<正>1、来稿要求主题突出,论点明确,文句精炼通畅,分段明晰,通过E-mail以附件形式、word文件格式发送电子文稿至编辑部邮箱csct@chinajournal.net.cn。2、来稿篇幅一般3 000字左右,综述性文章、研究简报、技术论文,须撰写中文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5个),并附参考文献。3、章节及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多层次编号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无小圆点,如"1""1.2""1.2.3"等,并靠左顶格书写。文中列项说明的编号前留二字空,编号依次采用"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