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冬瓜又名白瓜、枕瓜,为一年生蔓性植物。冬瓜不仅栽培简单,管理粗放,适应性强,而且产量高,耐贮运。特别露地栽培的地爬冬瓜,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热等条件,不费料,用工少,投入的成本低。但是地爬冬瓜不利于技术作业,光能利用率低,结瓜大小不匀,而且通风性差,易滋生病虫,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经济效益稍差。为了提高地爬冬瓜的产量,在定植后可以采用以下管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蜀到1号冬瓜是四川省剑阁县特种作物繁育场采用爬地冬瓜与粉皮冬瓜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定向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个大体重、皮薄肉厚、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等优点,一般亩产13000~15000公斤,最高可达18429公斤。经1992年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布点308个引种示范栽培结果证明,其丰产性和适应性表现良好,1993年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以上。特征与特性蜀到1号冬瓜的根系强大,茎蔓生,主蔓长48~6米。叶色浓绿,大而肥厚。主蔓第16~18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7节出现一雌花。瓜体为长圆柱型,果皮浅绿色,…  相似文献   

3.
特早熟小冬瓜以主蔓结瓜为主,喜光耐热,耐湿性强,单瓜重2-4kg,肉厚多汁,商品性好,是一种理想的越夏蔬菜。  相似文献   

4.
元谋干热河谷区,属南亚热带非地带性干热河谷气候,区内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温度21.9℃,≥10℃积温7996℃,年均无霜期363d,被誉为著名“天然温室”,是秋季、冬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理想地之一。近年来,秋季、冬春季露地栽培番茄也成为本区南菜北运商品蔬菜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西省永丰县在春季采用小拱棚双膜育苗,水稻田地膜支架栽培冬瓜,栽培密度高,管理方便,冬瓜病害少,田间通风透光好,果实品质佳、外观漂亮,产量较爬地式栽培翻番,成本比大棚栽培低,亩产达8000千克以上,效益是种植水稻的10倍以上。目前,这种栽培模式在永丰已发展成规模种植,产品大多以订单的形式销往周边多个省市,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以下将这一新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金丝瓜,又名搅瓜、金瓜等,口感鲜嫩清香、松脆爽口,是家庭、饭店、宾馆色香味俱佳的上等食材。金丝瓜营养价值高,自然贮存时间长,可调节淡季市场,还可加工,出口创汇;种子粒大肉多,含油率高,可榨油;适应性较广,栽培比较容易,可搭架引蔓栽培,可铺草爬地生长,也可与其他作物间作、套作。  相似文献   

7.
在早春采用塑料大棚种植马铃薯,可以比露地栽培提早两个月左右上市,不但能有效缓解春季蔬菜淡季,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而且对马铃薯也可以有效避免病虫为害,提高产量,保证品质。  相似文献   

8.
节瓜引种栽培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瓜是葫芦科冬瓜属的一个变种。其品质口味与冬瓜相似。市民也称之为小冬瓜。贵阳市栽培冬瓜已有多年历史,但是以往栽培大多是大型冬瓜品种,并以地方品种──云盘冬瓜为主栽品种。大型品种一般生育期为150~180d左右。即一般春季栽种9~10月份收获;而节瓜的生育期在100d左右,若引种成功,将可在6~7月份上市,增加夏季市场的花色品种,丰富了消费者的菜蓝子。1供试品种与试验地点节瓜(毛瓜)贵阳市农科所试验地2试验方法1996年于4月中旬直播,分别采用"爬地冬瓜"和"搭架冬瓜"两种栽培方式;1997年于2月底采用温汤浸种催芽,后装营养钵…  相似文献   

9.
<正>黄石市军垦农场受玉麟西瓜大棚全程覆盖高产高效栽培的启发,于2010年初开始进行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大棚全程覆盖爬地栽培试验,当年就取得了亩产12000千克的好收成,亩产量是一般露地爬地栽培的两倍;后来每年都扩大了大棚全程覆盖爬地栽培的规模,亩产一般在12000~14000千克,高产的达15000千克,并成为黄石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下面将长江流域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大棚全程覆盖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蔬菜脆片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休闲食品,而真空油炸蔬菜脆片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蔬菜的营养成分、色泽和风味,产品酥脆可口、味道鲜美、食用方便、保质期长,被誉为21世纪的“小食品之王”。若将具有营养和保健价值的蔬菜,如冬瓜、黄瓜等制成脆片,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1.原料与辅料冬瓜、黄瓜含水分均大于90%,属高水分蔬菜。辅料为麦芽糖和糊精、精炼棕榈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柠檬酸等。2.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速冻装置、真空浸渍锅和真空油炸系统。速冻装置为卧式冰柜,真空油炸系统见图1。3.设备用途…  相似文献   

11.
吴跃勇  崔德祥  邓英 《种子》2006,25(12):105-105,107
冬瓜是贵州省夏秋大宗的蔬菜品种之一,亦是调节蔬菜淡季的重要品种,除作菜用外,还可加工糖果、干制。因此,近年来,随着我省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冬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正>冬瓜,古名枕瓜、白瓜、水芝等,又名东瓜、大冬瓜、濮瓜、地芝、白冬瓜,为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攀援性草本瓜类蔬菜。冬瓜起源于我国南部和东印度,广布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冬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和华中及华南地区,以湘、鄂、闽、粤、桂、苏和浙等省(区)栽培面积较大,其次为冀、京、川、沪等省(市),黑、吉、陕和琼等省也有栽培。目前,我国北方冬瓜通过日光温室春茬栽培、大棚春提前、地膜覆盖冬瓜栽培等栽培方式进行相互补充,可以全年栽培生产,做到了周年供应。黑龙江省栽培  相似文献   

13.
冬瓜是夏季重要的蔬菜之一,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耐储运,对调节蔬菜市场具有很大作用。冬瓜喜温耐热,耐肥力强,生长期较长(整个生育期100~150天),根系较多,需肥量大,特别是需磷量多,而需钾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北方蔬菜有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主要模式,设施栽培产生的蔬菜病害同露地栽培蔬菜特征不一致。因环境条件为发病创造了良好的渠道,导致蔬菜会产生多种病情,诸如白粉病、叶霉病以及根腐病等。蔬菜病害抗药性问题是当前的关注焦点,对于北方蔬菜病害抗药性问题展开了分析,以探究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坡耕地玉米不同间作模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玉米间作蔬菜和牧草等模式对田间通风、透光等生态效益和作物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间作基部的风速平均较单作增大30.3%,玉米等行距单作基部光照强度较间作减少12.9%;玉米宽窄行盖膜和玉米间作马铃薯的实际产量分别增加14.3%和13.3%;玉米间作辣椒和玉米间作白菜总产值分别比玉米裸地种植增加145.1%和118.1%;玉米等行距盖膜和玉米宽窄行盖膜总产值分别比玉米裸地等行距单作处理增加14.1%和9.9%.说明玉米盖膜间作能改善田间环境条件,是山地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梢瓜又名生瓜、越瓜等,是我县的特种蔬菜,素有种植,以露地栽培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瓜类蔬菜的多样性需求,梢瓜栽培面积有所扩大。据测定,梢瓜含有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相似文献   

17.
厚皮甜瓜吊蔓栽培,是在茎蔓地爬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立体栽培模式,它具有通风透光、果实品质高、管理方便、病虫害发生少等优点。实践证明,该技术可有效防止土传病害,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因而能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实现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较露地和覆膜等常规栽培延长采收期30天以  相似文献   

18.
《山东蔬菜》2008,(1):5-7
“立春”已过,大棚蔬菜、早春保护地蔬菜、露地越冬蔬菜和春夏菜等开始进入或即将进入十分重要的管理时期,要及早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搞好春季蔬菜生产管理,不断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与效益,这对于全面做好蔬菜工作,促进蔬菜增效、菜农增收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提出春季无公害蔬菜管理技术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豇豆(图1),主要栽培方式有早春大棚栽培(2月中旬至3月中旬直播或育苗移栽)、春露地栽培(3月中旬至4月直播)、夏秋露地栽培(5月中旬至6月中旬直播)、秋延后大棚栽培(7月中旬至8月上旬直播或育苗移栽)等。豇豆在开花结荚之前,如肥水过多,蔓叶生长旺盛,开花结荚节位升高,花序数目减少,侧芽萌发,形成中下部空蔓,因此前期宜控制肥水,防止茎蔓徒长。植株开花结荚以后,就要增加肥水,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豆荚盛收开始,需要更多肥水量,如缺肥缺水,就会落花落荚,茎蔓生长衰退,因此后期要适时、适当追肥,避免早衰。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比较效益较低,加上有的稻田水源欠佳或保水性差等,易缺水或受旱,致使水稻产量更低、效益更差,如果能将此类稻田改种冬瓜,栽培效益可增加3~5倍。冬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消暑的蔬菜佳品,不仅可以加工成脱水冬瓜和糖渍冬瓜条等产品,而且还有清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