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试验取模拟放牧的方法,测定了苇状羊茅草地在不同利用强度中(30%,50%,70%)牧草生长情况及杂草侵染情况,并换算了各自的载畜量,试验结果看出,生长第二年的苇状羊茅草地,利用率以30%~50%为宜。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模拟放牧方法对1986年播种的苇状羊茅+红三叶草地,根据不同始牧高度和留槎高度进行了放牧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始牧高度为30cm,留槎度9cm,草地生产力最高,15亩可养一头杂种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卓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安巴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cv.Amba)、法恩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Fawn)、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Haifa)、苜蓿(Medicago sativa)等五个常用品种在毕节地区进行混播草地建植试验。测定和观察各组合的产草量、青干比、茎叶比及利用年限和适宜性。表现突出的组合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苜蓿、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结果表明:在毕节地区建立人工草地,采取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可明显提高草地产草量和牧草品质,还可抑制杂草的生长。本试验为毕节地区天然草场改良和人工草地的建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草坪草引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年的试验表明:草地早熟禾可作为类似乌鲁木齐市地区城市绿化建坪的主要草种;苇状羊茅、紫羊茅、羊茅可作为伴生草种;多年生黑麦草发芽快可作为草坪建植的保护草种。经草坪草质量综合评价,供试草坪草种中草地早熟禾品种Wembley,Andante,Broadway,Oxford,Conni,Mordona,苇状羊茅品种Cochise,紫羊茅品种Laxton,Penille,Gondolin,多年生黑麦草Juvcntus,Pickwick等均适宜在新疆乌鲁木齐及其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云南温带常用优良禾本科牧草鸭茅、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扁穗雀麦、多花黑麦草的常用品种、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饲用价值、栽培利用技术等,旨在为云南温带地区人工草地建植、草地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在红壤丘陵岗地上建植人工草地,以条播为宜.利用方法较之播量播法对杂草侵染、青草产量、越夏力影响最大。采用苇状羊茅+苜蓿+白三叶(4∶2∶1)混播,最优组合为播量1.5 kg/亩+条播+频刈。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钟祥罗汉寺种畜场对苇状羊茅、白三叶人工草地进行了全年轮牧试验.试验结果:牧草生长季(4.28~11.30)苇状羊茅利用频率为4次,利用率66%左右为宜,且能控制杂草蔓延.秋季配种时,羊只活重比非轮牧大群母羊增加了14%,剪毛量为6.11公斤,产羔率达到130%,据试验,2.3亩人工草地可养1只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灌溉条件下,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yn)+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苜蓿+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苜蓿+猫尾草(Phleum pralenss L.);苜蓿单播;苇状羊茅及无芒雀麦单播等处理的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与一种禾草混播比禾草单播显著增产。单播一种禾草产量很低不宜采用;建立打草人工草场,以苜蓿+无芒雀麦组合为好,建立打草和放牧兼用草场,以苜蓿+苇状羊茅为好。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苇状羊茅草地害虫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格局,为苇状羊茅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黔草2号苇状羊茅草地害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多样性分析和特征参数最优分割。结果表明:苇状羊茅害虫有65种,分别隶属于7个目33科,以同翅目(Homoptera)中小绿叶蝉、麦长管蚜发生量最大,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153和0.117;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而4月和9月下旬的多样性指数较低;按时间变化顺序分割为4月、5—6月上旬、6月中旬至8月下旬、9月等4个阶段,分别代表了害虫群落的组建初期、始盛期、持续发展期、衰落期。苇状羊茅草地害虫群落随时序的变化而变化,运用多样性测定群落结构特征,基本上能综合反映出群落结构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贵州岩溶山区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贵州喀斯特高寒山区混播草地建植4个月后,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高度、盖度、频度、密度、生物量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明显抑制禾本科杂草马唐及多年生草黑麦草和鸭茅的生长,但对白三叶和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西伯利亚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放牧强度为中牧有利于改善草地比例,草地单位面积畜产品产出率高,兼顾了畜产品和草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年来在亚热带低山丘陵区的生态条件下,建植人工草地面积颇大,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因草地管理粗放,草地利用不轻则重,经济效益不高.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作实践,对人工草地放牧利用,杂草侵入与防除,封育更新等问题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建议,其目的在于管好用好草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种草养畜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吉林省粗饲料资源和草食家畜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草原地区存在着严重的超载过牧现象,西北部草原地区超载541.24万个羊单位,加速了草原的沙化、退化。然而各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却很低,若利用率达到50%以上,东部山区和西部台地丘陵区仅秸秆资源尚有生产潜力260.33万个羊单位,中部丘陵半山区和西北部草原区仍超载484.17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3.
典型草原区牧户羔羊育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提高典型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根据典型草原牧业生产实际,本文就对羔羊3种育肥出栏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人工草地进行放牧育肥或打储饲草进行全年圈养舒饲育肥,羔可快速出,牧户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了草场压力,保护了草地植被。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锡盟乌拉盖管理区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和退化,为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草场略有盈余"的目标,管理区采取六项举措狠抓草畜平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凉山半细毛羊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血红蛋白(HB)、运铁蛋白(TF)、前白蛋白(PR)和后白蛋白(Po)等四个血液蛋白多态性座位,分析凉山半细毛羊横交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除HB座位外,其余三个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各育种场间的遗传距离在0.9—2.0之间。用基因频率系统聚类,好谷场、州畜科所场和竹核场的横交群为一类,而螺吉山场自成一类。  相似文献   

16.
金强河流域不同退化草地牧草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天祝县金强河流域高山草甸中的冬季草场的不同退化样地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等指标,并用总可消化养分(TDN)综合比较了各退化样地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阶段的草地营养呈现出退化趋势,未退化样地牧草粗蛋白含量为14.1%,中度退化样地为11.1%,极度退化样地为6.4%左右;(2)随草地的退化,TDN下降明显,各样地间鲜草产量和TDN均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由此可知适度利用草地,可以促进草地萌发,改善牧草的产量和营养,相反若持续过度利用,草地质量则会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7.
禾本科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吉林省最丰富、最重要的一灯牧草资源。从吉林省主要分布的13个属野生禾本科牧草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和可利用性方面讨论了其牧草种质资源特征,为更有效地利用、发挥种质资源潜力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吉林省大安、乾安、长岭地区不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分析,掌握了解不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情况,以便为退化草场改良提出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其中草甸草原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在我国温性草甸草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自然再生资源。且内蒙古草原在我国温性草甸草原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大部分是放牧场。放牧是人类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过度的放牧会导致草原群落发生逆行演替,草地的生产性能不断降低,从而限制了草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目的】 全面准确及时地评估放牧场退化状况,为维护和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方法】 通过总结草地放牧场退化演替规律及驱动机制,采用层次分析、专家调查以及比较矩阵分析方法,构建了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指标体系,包括地上生物量、盖度、平均高度、植物种数、枯落物量、退化指示植物比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共8个指标。基于评估综合指数模型的建立,提出对照基准指标的参数,利用定量评估的综合指数反映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的整体状况。同时,探讨和研究了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技术方法,以呼伦贝尔谢尔塔拉控制放牧试验为基础,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 研究得出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评价指标体系的8项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地上生物量、盖度、平均高度、退化指示植物比例、植物种数、枯落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增加比例。草甸草原退化分级可以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个等级,当放牧等于零或很轻的放牧状态时草地属于未退化草地范围。当放牧为90%以上时草原属于重度退化草地范围。【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更长时期的探讨,对基准参考值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新,对放牧场退化评估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有利,可以为放牧场退化定量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海高寒草甸草场优化放牧方案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对青海海北高寒草甸草场优化放牧方案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模型中选择了15个因素作为评价优化放牧方案的必要因素,编排了各因素的多层次评判顺序及各因素之间的权重分配,使其对综合评价的贡献较为合理。从模型的计算结果来看,以放牧方案D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说明在海北高寒草甸地区,以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灌丛为夏季牧场、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为冬季牧场,采用划区轮牧,其放牧强度为2.68只绵羊/公顷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