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欧李花粉微形态与矿质营养代谢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生欧李群体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方法,研究同一生境条件下欧李花粉超微形态结构以及花粉和成熟期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以期为欧李矿质营养代谢机制和钙高效基因型早期筛选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欧李花粉形状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三孔沟,按NPC系统分类属于N3P4C5型:花粉外壁纹饰呈穿孔纹饰、条纹-穿孔纹饰和条纹状纹饰三种类型;不同株系在花粉形状、大小、表面纹饰、极轴长(P)、赤道轴长(E)、P/E以及花粉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等生理形态指标变异较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粉中Ca、Mg元素与花粉极轴和赤道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花粉中K元素与赤道轴和P/E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花粉中Fe元素与赤道轴呈显著正相关;果实中Ca、K元素与极轴呈显著正相关;花粉和果实中Mn元素与P/E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欧李杂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欧李花粉的采集时间,花粉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欧李的不同杂交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欧李在中花苞期、大花苞期和初花期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力较强,是花粉适宜的采集时间,而以大花苞期和初花期为最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力逐渐下降,在-17℃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下降速率较慢,在室温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下降速率较快。欧李花粉在室温条件下贮藏2周,在-17℃条件下贮藏3周,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下降速率均低于50%,为花粉适宜的贮藏时间。欧李适宜的杂交时期为大花苞期到开花后第2d,在1d中以10:00~12:00授粉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欧李花粉的采集时间,花粉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欧李的不同杂交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欧李在中花苞期、大花苞期和初花期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力较强,是花粉适宜的采集时间,而以大花苞期和初花期为最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力逐渐下降,在-17℃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下降速率较慢,在室温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下降速率较快。欧李花粉在室温条件下贮藏2周,在-17℃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4.
核果类主要果树花粉大小与萌发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核果类果树的花粉大小,形态和萌发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属间花粉大小,形态和萌发率差异很大,花粉萌发率与花粉大小和极轴/赤道轴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同一属内不同品种间花粉大小和开头差异较小,且与花粉萌发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适地适树是高速公路绿化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的特点,介绍了欧李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阐述了欧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为欧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粤西地区龙眼与荔枝叶表皮和花粉微形态特征及其演化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粤西地区6个龙眼品种和6个荔枝品种的叶表皮及其花粉微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龙眼、荔枝叶片下表皮有大量的乳状突,龙眼的乳状突为长形,荔枝的乳状突近半圆形;龙眼和荔枝不同品种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龙眼、荔枝品种的花粉都具有3条萌发沟,属N3P4C5类型;供试品种的赤道面观大都为圆形至宽椭圆形,极面观呈三角形和三裂圆形;龙眼、荔枝供试品种间的花粉大小和表面纹饰等均有明显差别.说明龙眼和荔枝的叶表皮和花粉微形态特征可作为品种间分类的一个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桑树花粉的亚显微结构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对7个桑树品种的花粉通过戊二醛固定制样处理,酒精梯度脱水、冷冻干燥和金属喷镀制备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大小及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花粉表面特征及纹饰均清晰可见,表明该试验方法适合桑树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供试桑树花粉为近球形,具2个萌发孔,孔膜具刺突;极轴大小15.99~22.63μm,赤道轴大小14.98~20.78μm,‘育2号’花粉体积最大,而‘晋选7号’花粉最小;花粉外壁均分布有不同密度的点状颗粒,花粉表面呈现平滑和瘤状突起2种纹饰类型。[结论]戊二醛固定液–酒精梯度脱水法是进行桑树花粉形态观察的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结果或可为桑属植物的孢粉学鉴定及种甚至种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桑树花粉的亚显微结构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对7个桑树品种的花粉通过戊二醛固定制样处理,酒精梯度脱水、冷冻干燥和金属喷镀制备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大小及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花粉表面特征及纹饰均清晰可见,表明该试验方法适合桑树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供试桑树花粉为近球形,具2个萌发孔,孔膜具刺突;极轴大小15.99~22.63μm,赤道轴大小14.98~20.78μm,‘育2号’花粉体积最大,而‘晋选7号’花粉最小;花粉外壁均分布有不同密度的点状颗粒,花粉表面呈现平滑和瘤状突起2种纹饰类型。[结论]戊二醛固定液-酒精梯度脱水法是进行桑树花粉形态观察的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结果或可为桑属植物的孢粉学鉴定及种甚至种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中不同形态钙和不同溶解性果胶的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欧李果实钙素吸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欧李果肉中果胶酸钙、磷酸钙、草酸钙和剩余钙形态含量变化均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且均以花后45 d含量最高,水溶性钙形态含量呈先下降后增长趋势,花后90 d含量迅速增长,花后...  相似文献   

10.
谢勇  毕玉芬  浦卫琼  王海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75-14776,14791
[目的]为丰富抗旱耐热的育种材料来源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地区的扭黄茅花粉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并采用碘-碘化钾(I-KI)染色法进行活力测定。[结果]扭黄茅花粉粒为中等大小花粉粒,花粉形态为近球型,花粉壁纹饰为粗糙型,萌发孔为单一萌发孔,萌发孔有孔环,表明扭黄茅具有进化性状,但是进化程度较低,仍属于原始状态,与扭黄茅为野生状态相一致。金沙江沿岸永胜、攀枝花、元谋扭黄茅的花粉活力为80.00%~87.10%,差异不显著(P0.05)。永胜地区扭黄茅花粉活力为82.19%~87.00%,不同扭黄茅材料间的花粉活力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金沙江沿岸各地区的扭黄茅花粉形态与结构基本一致,表明其是一个自然类群。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基本性质及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基本性质及肥力的差异。[方法]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王家沟为试验基地,研究侧柏和碱草混交、欧李、柠条、苜蓿、油松5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基本性质、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基本性质不同;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和碱草混交、柠条、欧李、油松、苜蓿用地;有效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和碱草混交、油松、柠条、欧李、苜蓿用地;碱解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和碱草混交、苜蓿、欧李、柠条、油松用地。[结论]侧柏和碱草混交最有利于改良土壤、保土保肥。  相似文献   

12.
匡明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79-4780,4783
[目的]以自制的鲜奶酪和钙果为主要原料,研究钙果奶酪涂抹酱的最佳配方。[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以产品的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产品最佳的配方。[结果]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在鲜酪中分别添加9%钙果汁、0.2%黄原胶、3%乳化剂、8%蔗糖。[结论]该产品不仅丰富了奶酪品种,而且提高了奶酪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30 份欧李种质的果实为材料,进行其外观性状、糖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欧李果实品质变异较大,按照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维生素C 含量(46.81%)>糖酸比(37.67%)>可滴定酸含量(30.88%)。果核重与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糖酸比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总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欧李种质划分为3 个类型,第Ⅰ类为药用、加工类型,其特征为果个大,单果重、果核重较高;第Ⅱ类为高营养类型,其特征为维生素C含量较高;第Ⅲ类为口感甜型类型,其特征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含量都较高。本研究划分出的3 个类型分别筛选出3 个代表种质,分别为22 号(山西绛县大交镇)、12 号(北京延庆县张山营镇)和6号(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种质。  相似文献   

14.
梁文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15-8616,8621
[目的]探讨酿造欧李果酒的主发酵工艺条件。[方法]以欧李果汁为主要原料,以活性干酵母为菌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欧李果酒的主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主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1%,SO2添加量5060 mg/L,发酵温度23℃。[结论]在最佳条件下发酵产生的果酒酒度最高,口味纯正柔和、果香浓郁、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具有典型的果香和酒香。该工艺值得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樱桃不同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萌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中山区主栽的3个中国樱桃品种‘短柄’、‘黑珍珠’、‘大鹰嘴’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果实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品种开花物侯期有明显差异,‘大鹰嘴’花期最早,‘短柄樱桃’最晚。不同品种的雌蕊长度和子房直径无显著差异,花瓣颜色、形状、花冠大小差异显著,花粉量也存在显著差异。花冠直径与单果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对短柄樱桃花粉萌发率、花粉管伸长速率进行研究表明,蔗糖对于维持樱桃花粉外界环境渗透压作用很明显,添加适量的硼酸有利于离体花粉的萌发。当蔗糖的浓度为30g/L,硼酸的浓度为0-3%时短柄樱桃花粉内外的渗透压保持平衡,离体萌发率最高。通过温度试验表明,在25℃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速率均达到最高,说明早春低温不利于中国樱桃花粉萌发、影响授粉受精。  相似文献   

16.
欧李组培苗移栽成活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欧李组培快繁的炼苗移栽过程中相关影响因子对移栽成活的影响,为欧李工厂化育苗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农大欧李4号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研究6个影响因子对炼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培炼苗过程中,闭瓶炼苗10 d、开瓶炼苗3 d的移栽成活率最高,最适宜的光照强度为0.6~0.9万lx。(2)对试管生根苗采用0.1%多菌灵药液浸泡10 min、移栽基质采用化学灭菌或高温灭菌均可显著提高成活率;适宜炼苗基质类型为混合基质和原生土基质,其pH值为7.29~7.39,Ec值为0.30×103~0.36×103。(3)基质炼苗45~50 d时,进行营养钵二次移栽,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叶片数量对欧李嫩枝扦插成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欧李带叶嫩枝扦插繁殖机理,以促进欧李扦插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方法]以山西农业大学欧李4号品种为试材,在嫩枝插奈上设不同数量的完整叶片以及同数量的半叶处理,研究不同留叶量的欧李插条生根、萌芽及生长情况。[结果]试验得出,欧李无叶嫩枝插条不生根。在插条留1~3片叶的情况下,随着叶片数量的增加,生根率、萌芽率、成活率和新根数量在增加;其中,留半叶3片的生根率、成活率最高,3片叶的萌芽率最高。扦插后10~13d萌芽速率最快,在13~17d时萌芽速率减缓,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插条的叶片数量对后期新梢的生长影响较小。[结论]欧李嫩枝扦插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片,以保证插条的生根和萌芽;并在合适的留叶数量时,选择半叶处理比全叶处理能减少水分损失,从而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欧李休眠开始和休眠结束日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琳  汤志洪  蔡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91-13592
[目的]确定欧李休眠开始和休眠结束日期。[方法]采用摘叶法和水培法研究欧李开始休眠和结束休眠的日期。[结果]摘叶法:"20-03"在7月1日整株摘叶后,枝条能全部萌发,7月10日的萌芽率为25.60%,之后萌芽率不断下降,到9月1日全部不能萌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落叶,"9-8"与"20-03"大致相同。水培法:2个欧李品系花芽和叶芽萌发率均是先下降后上升;"20-03"在10月1日花芽和叶芽萌发率分别为53.0%和50.0%,而在10月5日其萌发率分别为47.0%和45.0%,10月5日~11月10日萌芽率一直低于50.0%,11月15日花芽萌芽率为63.0%,叶芽为51.6%。[结论]在山西太谷,"20-03"进入休眠的日期是10月5日,结束休眠的日期为11月15日;而"9-8"进入休眠的日期是10月10日,结束休眠的日期为11月20日。  相似文献   

19.
欧李果实着色期糖酸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李果实着色期是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转化的关键时期,而糖酸比是决定果品风味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以3个欧李新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果实上色过程可溶性糖、淀粉、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着色程度增加,3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持续增加趋势,淀粉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在转色过程中,农大6号和农大7号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农大6号增幅较快,而农大7号增速缓慢,农大9号酸含量在着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成熟时糖酸比为农大7号最高、农大6号次之、农大9号最低。生产中应根据鲜食或加工的需求,把握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药剂和菌剂对钙果苗根瘤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感染根瘤病的钙果苗木为试材,在田间和盆栽2种栽培条件下使用硫酸铜、石硫合剂、翠灿抑细菌微量元素水溶肥及2种菌肥,研究各种制剂对感病植株成活率、新梢长度、复发率、根瘤大小等的影响。[结果]化学药剂中石硫合剂会导致苗木全部死亡,其他2种影响较小,单独使用对根瘤病无防治效果。菌剂中K84(1∶1)涂抹显著提高了成活率,且根瘤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低浓度地里旺菌剂处理土壤并用液体菌剂或1.0%硫酸铜浸泡根系以及栽后菌剂灌根的处理苗木成活率较高而根瘤复发率较低。[结论]试验结果为钙果根瘤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