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天然草地、燕麦和老芒麦人工草地每公顷喷施O(CK)、45、75、120、150、180和225克增产菌,试验结果表明,150克/公顷为最佳施用量,可使燕麦鲜草产量和株高分别提高20.93%、10.76%;老芒麦分别提高12.49%、10.66%;对天然草场增产效果不明显,但使其中的早熟禾株高提高11.26%,其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提高高寒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在甘南碌曲海拔3500m草地区建立试验基地,通过对混播(燕麦 春箭筈豌豆)草地进行不同肥料、施肥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域适当施用羊粪肥和尿素对提高草地产草量效果非常显著(P<0.01),每公顷施羊粪肥15000kg、尿素150kg,可使人工草地产草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66.7%和98.1%,生产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环青海湖地区是高效畜牧业生产示范区,本地区人工草地面积近1万公顷,而人工草地中燕麦生产占95%以上,燕麦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状况的改善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施用牧草专用肥后.与当地习惯施肥水平相比,燕麦产量提高38%,增收167.5-251.9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环青海湖地区是高效畜牧业生产示范区,本地区人工草地面积近1万公顷,而人工草地中燕麦生产占95%以上,燕麦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状况的改善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施用牧草专用肥后,与当地习惯施肥水平相比,燕麦产量提高38%,增收167.5~251.9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提高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当年产草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寒牧区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适当混播燕麦不仅可显著提高播种当年的产草量,而且对提高前两年产草总量亦有效果。在老芒麦与燕麦的混播组合中,以老芒麦每公顷用种量30kg、燕麦每公顷用种量75kg,可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8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饲料作物(玉米,燕麦)和牧草(紫花苜蓿,羊草)上进行喷洒处理,测定结果表明,喷洒处理能增加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功能;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地上部基叶干重6.81-10.63%,以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6号,利丰收,增产菌,多元微肥和喷施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表现较好,施用简便,无毒无公害,可以在饲料生产和人工草地建设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唐古拉山地区燕麦种植试验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古拉山地区种植的两个燕麦品种均能正常生长,种子不能成熟,平均每公顷鲜草产量为22500公斤。燕麦是该地区建立人工草地的首选草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天然草地、恢复草地和人工燕麦3种不同草地利用方式植被生物量与土壤氮矿化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方式,地上生物量大小依次为恢复草地〉燕麦〉天然草地,分别为424.02,381.72和307.26g/m^2,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10cm土层,为天然草地〉恢复草地〉燕麦,总生物量地下地上比的大小也是天然草地〉恢复草地〉燕麦;植物种类及扰动大小是3种草地利用方式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随草地利用方式变化,植被构成、生物量发生变化,土壤氮素矿化作用也随之改变。3种草地利用方式,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大小为恢复草地〉天然草地〉燕麦。土壤氮矿化以硝化作用为主,硝态氮是形成生物量的有效氮素。天然草地的地下生物量最大,与其土壤净硝化速率最高有关,燕麦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为负值,为植物生长提供的氮素较少,使其生物量最小。  相似文献   

9.
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相结合的放牧系统可以提高每头带犊母牛和每公顷草地的生产能力,但目前还没有确定出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的适当比例以及在每种草地上的最适载畜量。1978—1985年在沙生冰草—天然草地地和雀麦—苜蓿—天然草地上进行了带犊母牛和1—2岁小牛不同放牧强度的研究。当放牧强度较低时,牛的日增重和母牛的怀胎率保持不变,而提高放牧强度后,日增重和怀胎率均直线下降。根据以上结果,在1980—1984年平均成本和价格的基础上,计算出冰草草地与天然草地的适当比例为1:3.94。在最适载畜量下,雀麦—苜蓿—天然草地每公顷的利润比冰草—天然草地的高3.38美元,但这不足以支付前者额外的灌溉费用。草地的最佳比例、载畜量和利润率随牧草产量、生产成本和牲畜的价格水平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独山地区农户未改良的坡地上所进行的草地建植中不同磷肥的施肥用量、施肥时间及地面处理方式的研究表明,钙镁磷肥作为一种缓效基肥,播前施用时间,耙地或不耙地均不影响牧草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而每公顷施用750kg钙镁磷肥已经可以满足建植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的需要,以上结果可以作为农户建植人工草地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收获期和调制方法对草木樨干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鸿祥  韩建国 《草地学报》1999,7(4):271-276
研究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二年生草木樨干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期头茬刈割可获得较高的鲜干草产量及最高及最高粗蛋白南总产量。现蕾至初花期刈割,干划的营养成分含量最高。在直接晾晒、喷碳酸钾(2.5%)晾1压扁茎杆景和压扁茎杆后喷碳酸钾(2.5%)四种调制方法中,后三种方法都能加速干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其中以喷碳酸钾(2.5%)的晾晒方法快速简便,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牧压和肥力对亚热带山地牧草净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亚热带山地湿润环境条件下, 研究牧压和土壤肥力对人工草地净生产的影响。三年试验结果表明, 绵羊在轮牧下, 产草量和磷肥对全年及各月牧草净生产具有显著影响。禁牧时, 夏季地上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只有很少量的净生产。放牧时, 产草量在1000kgDM/hm2左右时, 净生产最大, 当产草量低于300kgDM/hm2以下时, 净生产量则降低。每年施一次 P2O536~ 60kg/hm2, 可以显著增加牧草净生产, 尤以春末夏初时施肥更为显著。最低产草量出现在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3.
云贵高原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探讨了红壤人工草地定植期的主要肥力限制因子,通过对施肥效应的动态监测,构建了人工草地定植期的施肥模型,并确定出经济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在施肥效应中,白三叶-P素效应最显著,白三叶与施磷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同时白三叶-K素效应也较显著,白三叶与施钾间的相关性r=0.50。定植期在混播人工草地中,经济合理的最佳施肥量为纯磷95.4kg/hm^2,纯钾13.9kg/hm^2;在单播人工草地中,黑麦草经济合理的最佳施肥量为纯磷83.4kg/hm^2,纯钾13.8kg/hm^2。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effect of four seeding rates (3; 6; 12 and 24 kg/ha), four methods of weed control (nil, mowing, 4 l/ha of 2,4‐D amine and hand weeding) and two times of cutting (late boot stage and end of season)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yield of a Rhodes grass pasture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 was first sown in 1980 and repeated in the same form in 1982.

Mother and daughter plants were counted and the canopy cover of Rhodes grass was estimated a year after seeding. Subsequently, the experiments were harvested a number of times.

Seeding rate, weed control and cutting affected the density of plants. The higher densities affected the yield of the pasture initially only. The value of using more than 3 kg/ha of commercial certified seed is doubtful. The use of adequate measures to control weeds does seem to be economically justified.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川西北红原县实际生产中的联户草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产条件下不同载畜量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载畜量的增加,冬草场坡地的优势种无脉苔草、垂穗披碱草和四川嵩草逐渐减少,杂类草鹅绒委陵菜和翻白委陵菜逐渐增加;夏草场平地的优势种逐渐由木里苔草变为华扁穗草、发草、乌拉苔草和藏嵩草;而不同放牧率的冬草场坡地和夏草场平地之间土壤养分均没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不论是冬草场坡地和夏草场平地,优良牧草比例均随载畜量的加大而逐渐下降;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均在适度放牧状况下较高,川西北高寒地区联户经营下的冬草场坡地适宜载畜量为0.97头/hm2,夏草场平地为1.14~1.33头/hm2。  相似文献   

16.
青南牧区种植不同品种燕麦草的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具有青南地区代表性的地段,采用试验种植及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筛选可适宜种植且生产性能较高的燕麦草品种,具有推广的实际意义。经试种和分析,丹麦444和丹麦437最好,其次为选-18和巴燕4号,巴燕3号和黄燕麦生产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7.
以1999年建植的5个不同禾草组合混作草地为对象,研究连续两年不同施氮量75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和0 kg/hm2(CK)对草地生产力的提升及群落特征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年施氮均可不同程度提升高寒地区人工禾草草地的生产力和草层高度,但一定程度降低了草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N2梯度可在有效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同时,更好维持建植禾草的优势地位和物种的多样性水平,是该地区15龄人工草地改良的最佳施氮量。不同的禾草混作组合样地及不同施氮年份对施氮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垂穗披碱草比重较大的样地对氮肥的响应较其他禾草更为敏感。研究也证明,过量施氮或单纯连续施氮对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作草地群落的稳定性会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都耀庭  张东杰 《青海草业》2006,15(4):35-37,28
通过调查资料分析,玉树县现有退化草地597533.3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56%。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鼠虫危害以及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草地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治理等项目工程以及逐步完善和实行以法治草,建立人工草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单播鸭茅、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苜蓿(Medicago sativa)、15个混播处理(9∶1、7∶3、5∶5、3∶7、1∶9)和无牧草播种处理,研究鸭茅与伴生种在不同混播比例下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现为0~10 cm10~20 cm。混播处理相同土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以鸭茅和苜蓿混播时为最多,鸭茅和无芒雀麦混播时次之,鸭茅和白三叶混播时最小。鸭茅和豆科牧草混播时的脲酶活性高于鸭茅和无芒雀麦混播时的活性,鸭茅和苜蓿或无芒雀麦混播时的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高于鸭茅同白三叶混播时的活性。与无牧草播种处理相比,单播和混播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祁连县是青海省重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为依托,狠抓畜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截至目前,建成牲畜暖棚2530栋,31.35×10^4m^2,一年生饲草地506.67hm^2,围栏草场24×10^4hm^2,人畜饮水管道96.6km,打井105眼。全县100%的牧户实现了定居,围栏草场,牲畜暖棚,饲草地建设四配套,78%的牧户实现了饮水等“五配套”。从而大大提高了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建议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项目效益和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