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3年生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年生长周期内定期整株取样,并将整树解析为主根木质部、主根韧皮部、细根、砧木木质部、砧木韧皮部、主干木质部、主干韧皮部、叶片、新梢9部分,分别测定各部位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和N含量。结果表明,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幼树各时期各部位N含量为叶片最高,新梢、细根、韧皮部相对较高,而木质部最低。树体各器官干物质和N分配量、分配比率均为营养器官叶片、新梢和细根高于贮藏器官木质部和韧皮部。总干物质与N积累量均为生长后期较高,定植后30~120 d树体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31.46%,120~180 d树体干物质积累量占68.54%;定植后30~90 d树体N积累量占总积累量37.65%,90~120 d占13.48%,120~180 d占48.87%。  相似文献   

2.
以T337自根砧和山定子/T337中间砧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在年生长周期内主要物候期进行整株解析,分别测定主干粗度、树高、根长、根尖数等树体形态指标,并将整树解析为根木质部、根韧皮部、侧根、砧木木质部、砧木韧皮部、主干木质部、主干韧皮部、叶片和新梢等9部分,分别测定各部位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和钾含量。结果表明,T337中间砧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势明显强于T337自根砧。不同砧木类型影响富士苹果幼树钾的吸收运输,对树体不同部位钾的累积分配影响较小。2种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不同时期钾累积增长量均较高,建议定植前施足钾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无土栽培条件下不同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叶片植物激素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动态变化,明确不同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叶片内源激素和养分周年变化特性,为‘富士’苹果砧木矮化性预测和叶片营养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3 a生T337自根砧、T337中间砧和乔砧‘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每小区分别选取长势一致的6株幼树作为1次重复,共3次重复。【结果】3种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势强弱为乔砧T337中间砧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幼树定植后60~90 d,叶片IAA/ABA和(IAA+GA+ZR)/ABA比值均为乔砧T337中间砧T337自根砧,叶片ABA含量为T337自根砧T337中间砧乔砧,幼树生长势越强,叶片IAA/ABA和(IAA+GA+ZR)/ABA比值越大,叶片ABA含量越少。3种砧木类型‘富士’苹果幼树叶片N和P含量定植后90~150 d变化平稳,K、Ca和Mg含量定植后60~120 d变化较小,表明‘富士’苹果幼树定植后90~120 d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平稳。‘富士’苹果幼树叶片ABA与Ca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IAA+GA+ZR)/ABA比值和IAA/ABA比值与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8。【结论】年周期内‘富士’苹果叶片内源激素和矿质营养含量呈波动变化趋势,且不同砧木类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取样时间不同,分析结果存在差异。通过激素含量预测‘富士’苹果砧木矮化性的适宜采集叶样时期为定植后60~90 d,而‘富士’苹果叶片营养诊断较合理的采样时期为定植后90~120 d。  相似文献   

4.
刘秀春  陈丽楠  王炳华  赵新兵 《园艺学报》2013,40(10):1877-1886
 研究山荆子、八棱海棠和辽砧2号/山荆子3种砧木富士苹果在400 mg · kg-1锰胁迫条件下树体的生理响应和锰积累特征。结果表明,400 mg · kg-1锰胁迫下,3种砧木的富士苹果幼树叶片先后出现中毒症状,其中山荆子砧的幼树中毒最重,辽砧2号/山荆子砧次之,八棱海棠砧的最轻。400 mg · kg-1锰显著抑制了山荆子和辽砧2号/山荆子砧富士苹果幼树的生长,增加了锰在地上部的积累,却促进了八棱海棠富士苹果幼树地下生物量增加和锰在地下部的积累。过量锰导致山荆子和辽砧2号/山荆子苹果叶片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大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增加较小,抗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八棱海棠砧富士苹果幼树受锰胁迫后叶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氧化物质AsA活性显著提高,与锰胁迫前相比叶片自由基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2 年生大田栽培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幼树和乔砧富士苹果(宫 藤富士/平邑甜茶)幼树为试材,通过春季土施15N–尿素研究了SH6 矮化中间砧对苹果幼树N 素的吸收、 利用及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相比,乔砧幼树长势强,净生长量大。树体各器 官的Ndff 值均表现为乔砧幼树大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两种类型苹果幼树15N 分配率表现出一致规律, 即叶片中最高,新梢和粗根中次之,中心干最小,其中40% ~ 70%氮素分配给新生器官(新梢和叶);秋 梢停长期,乔砧幼树地上部新生器官N 肥分配率(63.66%)明显高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57.68%), 乔砧幼树氮素利用率(14.32%)显著高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氮素利用率(8.55%);秋季落叶后,乔砧 幼树叶片中有33.11%的氮素回撤到树体内,而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叶片有36.92%回撤到树体内,除细根 外,各个器官均有氮素回流贮藏,其中粗根和皮层是苹果氮素主要的贮藏部位,乔砧幼树地下部氮素增 量为8.34%,明显大于SH6 矮化中间砧幼树的增量6.85%。SH6 中间砧对苹果幼树氮素吸收及回流上均 有显著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6.
富士品种苹果树势强健,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幼树营养生长量大,成花难,花果管理技术复杂。在矮砧密植集约化栽培的现代栽培模式果园中,对富士苹果幼树在新梢生长期通过人工拨去生长点、连续摘心等方式,控制新梢生长量,达到促花控势目的,实现富士苹果幼树当年定植、当年成花。  相似文献   

7.
以2年生盆栽富士苹果树(砧木为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叶片膜透性、脯氨酸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盐胁迫处理的电导率在中前期高于对照,1%盐处理中期高于对照;盐胁迫后半期0.3%NaCl处理的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NaCl胁迫下,苹果体内各器官Na+含量大小的顺序是:根>新梢>主干韧皮部>叶>主干木质部,在0.1%NaCl胁迫下,新梢和叶片中的Na+没有明显变化,根、主干韧皮部和主干木质部含量明显提高,在0.3%NaCl胁迫下各器官中Na+含量明显提高,地上部叶片、主干韧皮部和新梢中Na+含量提高幅度最大。NaCl胁迫对各器官的N、P、K+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胁迫下N/Na+、P/Na+和K+/Na+比值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树体内的元素平衡受到破坏,导致树体受害。N、K+含量在叶片中含量最高,P在新梢中含量最高,N、P、K+在主干木质部中含量均最低。  相似文献   

8.
以3~4年生5个不同砧穗组合富士苹果幼树为材料,研究植物内源激素含量与早花性和易成形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乔化砧组合树体高大、生长旺盛,短枝比例和花序数量均显著低于矮化砧组合。矮化砧木组合中,M26组合虽然短枝比例很高,但单株成花量低,树体长势弱;SH16组合次之;T337组合长势中庸、单株成花量大。一年中,春、秋梢开始生长期,幼叶IAA、ZR含量出现高峰,根系第2次生长高峰期,细根IAA、ZR、GA_3含量出现高峰。幼叶ZR和细根IAA含量呈负相关,IAA、GA_3分别在地上部和地下部之间存在正相关。5月5日,幼叶IAA和ZR含量分别与当年生枝量呈正相关;5月20日,ZR、ZR/GA_3分别与短枝比例呈正相关,GA_3与花序数量呈负相关;根系第2次生长高峰期,苹果幼树开花相关指标分别与细根中的IAA、ZR、GA_3、IAA/ZR呈正相关,说明内源激素在地上部成花与地下部根系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渭北地区,T337自根砧木富士苹果组合体现了早花性和树体易成形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以单系枳砧蓬安100号锦橙嫁接苗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分别进行由低钾(K0)至高钾(K4)5个水平的连续3年施钾处理,研究锦橙幼树钾吸收与分布规律,以及施钾水平对幼树生长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锦橙幼树各器官钾相对含量为须根叶片主根枝条主干砧木,吸钾量(绝对含量)为须根叶片枝条主根砧木主干。施钾水平对锦橙幼树株高的影响显著,施肥不足和过量均对株高的生长不利。施钾水平对锦橙幼树各器官(组织)钾相对含量、吸钾量及钾肥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盆栽2年生富士苹果树(砧木为平邑甜茶) 为试材, 研究了盐胁迫下几种肥料(鸡粪、牛粪、复合肥) 对树体各器官矿质营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不施肥) 相比, 盐胁迫下施用复合肥可以明显减少植株Na含量, 鸡粪次之, 牛粪无效应。盐胁迫与无盐胁迫相比苹果树各部位Na相对增长量的顺序是: 主干韧皮部、新梢>主干木质部>根, 说明Na主要积累在植株地上部。盐胁迫下复合肥提高植株各部位N、K、Fe和Zn含量; 鸡粪提高N、P、K、Ca、Mg、Fe和Zn含量; 牛粪没有明显作用。复合肥盐胁迫下维持N、P、K、Fe、Zn与Na平衡的作用明显, 鸡粪维持P、K、Ca、Fe与Na平衡的作用较为明显, 对维持N、Mg和Zn也有一定作用, 牛粪在维持元素平衡上没有明显作用, 说明施用复合肥和鸡粪有利于维持苹果盐胁迫下树体营养的平衡。盐胁迫影响元素/Na比值最明显的植物部位是新梢、其次为根和主干韧皮部,对主干木质部影响最小, 说明盐胁迫对生命活动旺盛部位的矿质营养平衡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抗轮纹病苹果砧木‘烟砧一号’抗病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选育出的抗苹果轮纹病砧木‘烟砧一号’为试材,研究了‘烟砧一号’作高干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植物学特性、枝干和果实抗轮纹病的影响,以及富士与‘烟砧一号’杂交后代对轮纹病的抗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烟砧一号’作中间砧能明显降低富士枝干和果实轮纹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富士枝条的节间长度、髓部直径、木质部厚度,显著降低枝条的枝皮率;对枝条的皮孔密度、韧皮部厚度没有显著影响;‘烟砧一号’作中间砧能显著提高富士叶片防御酶活性,嫁接‘烟砧一号’中间砧的5年生富士的CAT、PAL、PPO、SOD和POD的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05、1.88、1.91、1.07和1.44倍。富士与‘烟砧一号’杂交后代抗病个体占15.7%,感病个体为84.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施用海藻水溶肥和黄腐酸水溶肥对M9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根系生长、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两种功能性肥料的使用效果和CI-600根系原位监测系统在苹果树根系生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5年生M9T337矮化自根砧阿珍富士为材料,用复合肥(对照)、等量NPK海藻水溶肥(AF)、等量NPK黄腐酸水溶肥(FF)处理苹果树,用CI-600根系原位监测系统对根系进行监测,同时测定了各处理苹果叶片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结果】两种新型肥料均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不同施肥处理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百叶鲜质量、百叶干质量、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对照。不同施肥处理对果皮着色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用主成分降维分析进行综合效果的评价,综合效果由高到低为:AF>FF>对照。【结论】海藻水溶肥和黄腐酸水溶肥均促进了富士苹果根系的生长,同时提高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片中干物质含量,提升了果实品质。海藻水溶肥处理综合效果优于黄腐酸水溶肥。CI-600根系原位监测系统在苹果根系观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整株肢解法,采果后把10年生和3年生妃子笑荔枝的根、茎、叶等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了钙在各组织各部位分布和累积状况。结果表明,荔枝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的钙浓度不同。主干韧皮部钙浓度最高,其次为一级侧枝韧皮部,在根、梢木质部较低;同级枝干中,韧皮部的钙含量显著高于木质部,并随着荔枝枝干(从梢至主干)增粗,韧皮部钙浓度逐步增加。3年生树完熟叶片、完熟叶柄钙浓度高于10年生树相应部位,3年生树主干和一级侧枝韧皮部钙浓度却低于10年生树。10年生树茎的钙素累积量最多,根最少,3年生树则以叶片最多,根最少;梢钙累积量占整树的45%以上;10年生树的钙累积量约为3年生树的7倍。  相似文献   

14.
砧穗组合选配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幼树的早果性和易成形性是评判砧穗组合优劣的重要指标,这与幼树根系分布密切相关。以中国苹果生产上8种常见砧穗组合的3年生幼树为试材,采用壕沟法对幼树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种砧穗组合幼树根构型可以分为M系自根砧、SH系自根砧、乔化实生砧木、M系中间砧和SH系中间砧等5大类。3年生幼树根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的主要区域,均为0~60 cm范围,且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砧穗组合,根系长度以直径2 mm级别的根系最长,其次是直径2~5 mm的,10 mm以上的最短。乔化实生砧木较无性系矮化砧木粗根多,而须根少;矮化砧木中,M系砧木根系构成以须根为主,而SH系和青砧系砧木须根均较少。砧穗组合幼树的地上分枝数、短枝比例和花芽数等早果性指标与细根(直径2 mm)根系数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各砧穗组合易成花和易成形的综合评价,认为在渭北黄土高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M系自根砧和中间砧组合早果性好和易成形较好,而SH系组合较易成形,但早果性较差,乔化组合早果性最差,这与它们的根系分布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双主干并棒(Bibaum?)树形‘富士’系苹果在中国渭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长和结果表现,以 M9-T337 矮化自根砧长枝型‘富士’系‘富姬酷’(‘Fujiko’)为试材,调查了并棒形(1.2 m × 3.5 m)与高纺锤形(1.0 m × 3.5 m)幼树树体生长、枝(梢)类组成、成花率、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并棒形树高、干径小于高纺锤形,砧木粗度大于高纺锤形,2016 年东西方向冠幅(行间冠幅)及平均冠幅小于高纺锤形;单株枝量及单位面积枝量 2016 年高纺锤形较高,2017 年无差异;并棒形2016—2017 年间树高、干径、砧木粗度以及单位面积枝量的年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并棒形 2016 年中枝(5 ~ 15 cm)比例、果台副梢长枝比例高于高纺锤形,2017 年营养长枝(> 30 cm)比例低于高纺锤形,同时并棒形 2018 年枝梢成花率高于高纺锤形;两种树形果实品质及单位面积产量无差异,并棒形单株果实数量、2017 年单株产量以及 2016—2017 年单位面积产量在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综合认为,矮化自根砧‘富士’系幼树采用并棒树形,可以显著削弱树体高度,减小行间冠幅,树体生长及枝量增长速度快,长枝比例低,易成花,果实产量上升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苹果矮化砧M9-T337在各地的适应性表现,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分别对陕甘地区千阳、正宁、宁县、灵台、洛川、黄龙等6县21个矮化砧富士苹果园进行了实际调查。结果表明,砧木露地面直径、品种干径、树体高度、树体冠径均是矮化砧大于中间砧。其中2014年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的砧木直径、品种干径、树体高度、树体冠径分别是矮化砧富士苹果的92.70%、84.99%、86.36%和89.79%。矮化砧富士栽植当年开花,每667m2第二年产量515kg,第三年产量是中间砧富士的4.86倍。在果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指标中,除矮化砧富士果个比矮化中间砧较小外,其他均比矮化中间砧高。除宁县有8%的矮化砧富士苹果春季抽条外,其他县均生长正常,早结果性状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红星与红星苹果幼树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线 CO_2气体分析仪、改良半叶法对新红星、红星苹果幼树新梢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幼树新梢叶片光合强度季节变化、日变化规律相似,均呈双峰曲线,其中日变化“午休”现象明显。年周期和日周期中,新红星苹果幼树新梢叶片的光合强度均显著地高于红星苹果幼树。与红星苹果幼树相比,新红星苹果幼树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光能利用率高。整个新梢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强度,新红星苹果幼树均高于红星苹果幼树。与红星苹果幼树相比,新红星苹果幼树呼吸强度低、呼吸消耗少、光合强度高,能够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有利于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18.
将MM_(106)和M_9砧上的首红元帅苹果植株采取不修剪、冬剪(定植当年),和夏剪(定植后12周)等处理以研究修剪和砧木对植株第一个生长季节期间的根系和枝梢间的干重分布的影响。在定植后最初6周期间,冬剪促进了新梢干重增加,降低了新根干重。然而,到12周时新根干重和新梢干重间则几乎无差异。夏剪导致了新梢生长的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15个矮化砧穗组合苹果苗为研究对象,以‘美乐富士/八棱海棠’和‘烟富3/高山海棠’为乔化对照,对其成活率、茎秆、枝条和叶片的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并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期了解不同矮化砧穗组合苹果苗在阿拉尔的矮化效果及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矮化砧穗组合苹果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指标差异显著,以T337和海棠为基砧的苹果苗成活率高、生长指标较优,而以SH和甜茶做基砧的苹果苗成活率低,并且生长缓慢;结合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初步推断‘华瑞/SH/海棠’‘礼泉富士/M26/海棠’‘华硕/M26/海棠’‘华星/M26/海棠’‘锦绣红/M26/海棠’‘华瑞/T337’和‘华硕/T337’7个矮化砧穗组合适宜在阿拉尔引种栽培;此外,成活率、株高、接穗直径、砧木直径、结合部直径、发育枝比例、短枝比例、叶绿素含量和叶柄长9个指标可用于评价砧穗组合的矮化及生长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对荔枝幼树根系与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承林  付子轼 《果树学报》2005,22(4):339-342
以盆栽沙培1年生荔枝空中压条苗为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幼树根系和梢生长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3个处理为:沙体积含水量为7.5%(严重缺水),15.0%(一般缺水),22.5%(充分供水)。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严重抑制荔枝幼树地上部分和各级侧根的生长,使地上部枝梢生长严重受阻,叶片数量、平均叶面积、叶片厚度均显著变小;根总干重、侧根长度、根表面积显著减少。水分胁迫下促进须根的生长,须根的长度、根表面积比水分充足时显著增加。水分胁迫时叶片淀粉含量下降,而根系积累更多的淀粉。比较不同处理的根梢比发现,干旱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枝梢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