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持续干旱法,研究檫木1年生幼苗在逐步干旱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随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干旱胁迫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在干旱胁迫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显著;丙二醛含量变化较为复杂,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叶绿素a及Chla/Chlb的比值整体上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o增加,Fm、Fv/Fm、Fv/Fo、qP均下降,qN值保持相对稳定。综合结果表明,檫木的耐旱能力较差,不适宜干旱程度较严重的逆境。  相似文献   

2.
以"蓝丰""大果蓝金""公爵""卡拉""双迪"等5个常用北高丛蓝莓栽培品种为试材,经过近45d的培养,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设置干旱胁迫为浇透水后的第25天(水势为(-0.10±0.011)MPa)、第35天(水势为(-1.98±0.17)MPa)、第45天(水势为(-2.97±0.18)MPa)等3个水平为轻度、中度、重度胁迫水平及正常浇水对照(水势为(-0.03±0.003)MPa),对照10d左右浇1次水。测定了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光合速率及荧光参数,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个品种的耐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5个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5个品种叶片均显著失水,但"公爵"和"大果蓝金"的情况较好,"蓝丰"和"卡拉"适中,"双迪"失水最快;叶片电导率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上升不明显,但在重度胁迫时显著升高,电导率大小依次是"双迪""卡拉""公爵""蓝丰""大果蓝金";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程度加剧呈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干旱时增幅较大,大小排序是"卡拉""双迪""蓝丰""公爵""大果蓝金";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5个品种间POD活性差异显著,轻度胁迫时差异性加大、重度胁迫下各个品种间差异变小,且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为"公爵""双迪""卡拉""蓝丰""大果蓝金";5个品种的光合速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呈明显下降趋势,3种胁迫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均与对照差异性显著,重度胁迫与对照及轻度干旱胁迫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5个蓝莓品种叶片的Fv/Fm降幅较小,在重度胁迫时下降幅度明显。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个蓝莓品种的耐旱性强弱顺序为"公爵""卡拉""蓝丰""大果蓝金""双迪"。  相似文献   

3.
以花叶柳苗木为试材,采用梯度水分胁迫花叶柳的方法,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花叶柳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淹23d后花叶柳生长正常,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增加,Fo值变化不大,Fv′/Fm′、ETR、qP和光合速率增加,Fv/Fm变化不大;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植株的生长,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下降,Fo值上升,Fv′/Fm′、Fv/Fm、ETR、qP和光合速率下降。干旱处理13d后植株死亡,中度干旱胁迫处理20d后死亡。  相似文献   

4.
气温升高与干旱胁迫对灵武长枣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灵武长枣为试材,采用红外线辐射器控制模拟增温环境、土壤自动灌溉系统控制土壤水分水平,设置2个大气温度水平、3个土壤水分水平的6个组合,处理灵武长枣植株,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研究灵武长枣在日间气温升高与土壤干旱胁迫长期交互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40d时,灵武长枣在大气温度增高2℃左右的环境下,随着土壤干旱水平的加剧,初始荧光(Fo)、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有下降趋势;处理80d时,增温环境下,随着土壤干旱水平的加剧,Fo有升高趋势,而Fv/Fm、Fv/Fo明显下降,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始终高于常温环境。因此,气温升高2℃左右可缓解灵武长枣因土壤干旱引起的光抑制和电子传递速率的下降,并能提高土壤干旱胁迫下灵武长枣的光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丹参为试材,采用土培盆栽法,于第1茬花开前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丹参生理指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丹参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与胁迫时间呈极显著多项式关系。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且各指标均与胁迫时间呈负相关。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呈下降趋势,且各指标均与胁迫时间呈负相关,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高温(40℃)对丹参生理指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且各功能指标共同作用,以减轻植株所受伤害。  相似文献   

6.
以苹香梨、南果梨、寒红梨和寒酥梨4个品种及1个野生类型山梨为试材,依据秋季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秋季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不同梨品种光合系统造成的伤害差异较大;初始荧光参数(Fo)品种因素上差异不显著(P>0.05),时间因素上差异极显著(P<0.01),可变荧光参数(Fv)、最大荧光转化效率(Fv/Fm)和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品种因素和时间因素上均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山梨初始荧光系数Fo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其它4个品种变化不明显;Fv、Fv/Fm和Fv/ Fo总体表现呈下降趋势,苹香梨、寒红梨、寒酥梨和山梨表现连续下降,南果梨中期升高,而后下降;山梨Fo、Fv、Fv/Fm 和Fv/ Fo各项指标变化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五个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苹果品种"宮崎短枝富士"、"俄矮二号"、"哈蒂"、"天汪一号"和"首红"为试材,在田间测定了其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了不同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为优良品种的选择和高效优质的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天气晴朗时,5个苹果品种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是不对称双峰曲线,11:00左右出现峰值,在15:00左右出现次峰;日变化Pn以"天汪一号"最高,高低顺序为"天汪一号""宮崎短枝富士""俄矮二号""首红""哈蒂",所有苹果品种都有"午休"现象,其中"俄矮二号"的"午休"现象最为明显;所测苹果品种的初始荧光(Fo)、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最大荧光(Fm)、PSⅡ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现象。其中Fv/Fm、Fv/Fo和Fm的变化趋势相似,整体上表现为先下降后又上升,14:00降到最低值,傍晚时略有回升,但仍然低于早晨;Fo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PI日变化均表现为‘下降-升高-下降’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左山一"和"双丰"山葡萄当年生扦插苗光合作用及光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显著降低山葡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而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得到显著提高。无论在正常供水还是各种干旱胁迫处理情况下,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s)都随光强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后趋于平缓,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后趋于平缓;与CK相比,各梯度干旱处理的山葡萄Pn、E和Gs值均低于CK,Ci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先降低后升高。因此认为,山葡萄对干旱胁迫敏感,生产中在山葡萄的生长季节要保证充分灌水。  相似文献   

9.
以一年生米槁为试材,在为期22d的自然失水胁迫处理下,研究了米槁生长形态、叶形态解剖结构以及光合色素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变化特点,以期探讨米槁幼苗对持续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及对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其生长指标受显著抑制;叶绿素a、b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叶绿素a/b的趋势相反,类胡萝卜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叶脉周长和面积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海绵组织厚度呈上升的趋势,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米槁在干旱胁迫时可以通过改变叶片内组织结构来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pH对蓝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年生盆栽蓝莓"北陆""都克""喜来""伯克利"为试材,采用硫磺粉调节土壤pH,测定不同土壤pH处理(pH 3.42、4.27、4.75、5.84、6.83)对4个蓝莓品种当年生枝条上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蓝莓大面积栽培于黑龙江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品种蓝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随着p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相反趋势,并在pH 4.75时达最佳值;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无明显变化;叶绿素含量以"伯克利""北陆""都克",Pn以"北陆""都克""伯克利""喜来","喜来"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土壤pH影响最大;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随着pH的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变化趋势,初始荧光(Fo)则相反,先降低再升高。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明,pH 3.42、6.83时蓝莓叶片受到较大的光抑制,此时蓝莓会将过多的光能以热能形式损失。综上所述,pH 4.75最适宜蓝莓生长;4个品种的光合作用比较,"喜来"受土壤pH影响较大,"北陆""都克""伯克利"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