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西百色野生青钱柳为试材,采用真菌形态学、rDNA-ITS、抗菌试验的方法,研究广西百色野生青钱柳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抗菌活性,以期了解广西百色青钱柳内生真菌的不同种群结构,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从青钱柳植物中分离获得76株内生真菌,隶属于2门5纲12目19科25属,镰刀属(Fusari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间壳座属(Diaporthe)为优势菌属;根、茎与韧皮部、木质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茎部内生真菌的Shannon index(H′=1.605 6)、根部(1.016 7),远高于韧皮部(0.209 7)和木质部(0.266 7)。5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病原指示菌有抑菌活性,其中,Pezicula sp.8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Pezicula sp.927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效果最强。综上可知,青钱柳植物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资源及有较强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
三七内生菌分离及抗根腐病病原真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洁  李洪超 《北方园艺》2011,(23):130-132
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内生真菌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并以三七根腐病主要病原真菌坏损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ans)和三七黄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id ynum)为对象,对108株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有29株内生菌至少对1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14株内生菌对2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21株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其中的2株对坏损柱孢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说明从三七内生真菌中可以筛选出对三七根腐病主要原真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种.  相似文献   

3.
从萝芙木的果实中分离得到5株内生真菌:LG-A、LG-B、LG-C、LG-D与LG-E,以5株内生真菌为试验材料,采用微量滤纸片法,研究了5株内生真菌发酵乙醇粗提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与苹果果实链格孢菌的抑菌活性,以期筛选出具有农用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一步测定了菌株LG-B与LG-D乙醇粗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株LG-B与LG-D对3种苹果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G-B与LG-D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菌株LG-B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50仅为16.2mg·L~(-1),LG-D对苹果腐烂病菌与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分别为21.0mg·L~(-1)和52.8mg·L~(-1)。  相似文献   

4.
宁夏枸杞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枸杞组织中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的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根据枸杞内生真菌的相对频率、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组成特点。结果表明:21份枸杞样品中共分离得到363株内生真菌,这些菌株分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双极霉属(Bipolaris)、毛壳菌属(Chaetomium)、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光黑壳属(Preussia)、裂壳菌属(Schizothecium)、粪壳菌属(Sordaria)、戴氏霉属(Taifanglania)、梭孢壳属(Thielavia)、火丝菌属(Tricharina)和炭角菌属(Xylaria)14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梭孢壳属(Thielavia)和曲霉属(Aspeirgllus)为优势属,分别占分离菌数的46%、14%和13%。枸杞植株各器官都有内生真菌分布,其中,茎部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86,且果与茎部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不同枸杞品种间内生真菌分布存在差异,"宁杞1号""宁杞2号"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远远高于黄果枸杞和黑果枸杞。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部分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宿主和组织偏好性。枸杞体内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内生真菌具有很高的宿主特异性,而且其分布受生境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兰科野生植物羊耳蒜为试材,采用常规无菌培养技术分离其根部的内生真菌,同时采用平板对峙的方法,研究了所获得的内生真菌菌株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羊耳蒜的根中共分离获得43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鉴定分属于7个属,其中丝核菌属占优势。筛选得到4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9.3%,抑菌活性集中在油菜菌核病菌。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这4株菌株分别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柱孢霉属菌株Cylindrocarponsp.、轮枝菌属菌株Lecanicilliumsp.和胶膜菌属菌株Tulasnella sp.。  相似文献   

6.
以枸杞为试材,采用组织匀浆法从不同生长期的枸杞果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的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根据枸杞果内生真菌的定殖率、相对频率、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组成特点。结果表明:从枸杞果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真菌,这些菌株分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顶孢属(Acremonium)、帚枝霉属(Sarocladium)、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派伦霉属(Peyronellaea)、茎点霉属(Phoma)和盘二孢属(Marssonia)7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顶孢属(Acremonium)和帚枝霉属(Sarocladium)为优势属,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1.0%、27.6%和27.6%;成熟期枸杞果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幼果期枸杞果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小。枸杞果内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成熟期枸杞果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远远高于幼果期和变色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鉴定对梨树腐烂病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真菌,为梨树腐烂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菌。【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梨树腐烂病发病枝条中分离内生菌,通过平板对峙实验筛选对梨树腐烂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和确定拮抗菌株的种属。利用离体梨树枝条鉴定拮抗内生真菌对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梨树腐烂病发病枝条中分离获得一株对梨树腐烂病菌具有强烈拮抗活性的菌株JK2,抑制率超过95%。JK2上清液对梨树腐烂病菌同样具有抑制活性。经鉴定,菌株JK2为青霉属产紫青霉。离体梨树枝条鉴定结果显示,JK2对梨树腐烂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结论】从梨树腐烂病发病枝条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真菌JK2,该菌株是一株新的梨树腐烂病生防菌资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获得对果树真菌病害[苹果轮纹病(Botryospuaeria dothidea)、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alternaria)、葡萄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葡萄白腐病(Coniella diplodiella)和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果树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材料菌株。【方法】从不同植物上分离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菌落生长速率法及叶盘法等试验筛选拮抗菌;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gyrA基因序列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拮抗菌发酵液对温度、pH值的敏感度分析拮抗物质的稳定性;通过测定拮抗菌发酵液对菌丝的影响,初步分析其拮抗机制。【结果】从不同植物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58株细菌,其中编号为YTB1407的细菌菌株对上述5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经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且该菌株发酵液的拮抗活性在温度为20~100℃、pH为2.0~10.0,比较稳定。经该菌株发酵液处理后的病原菌菌丝畸形。【结论】该拮抗菌株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温度和pH值对该菌株拮抗物质活性影响不大;该拮抗菌株可以通过影响病原菌菌丝正常生长发挥其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防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荔枝根腐病是番荔枝的严重病害。在广东湛江番荔枝果园中,从病根中分离到了5种不同的真菌菌株,其中有致病力的3种: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棕榈疫霉(P.palmivora)、镰刀菌(Fusariumsp.),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寄生疫霉次之,棕榈疫霉的致病力较弱。致病力测定表明了以上二3种真菌菌株均有可能为湛江番荔枝根腐病的病原菌。分别以各病原菌为靶标,用对峙培养法,从果园健康番荔枝的根际土壤和果实、叶片筛选到了3个对上述病原物都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经初步鉴定均为木霉菌(Trichodermasp.)。防效测定表明,这些拮抗菌株均有很好的防效,是极具开发潜能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0.
以产自河南温县的地黄块根为试材,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地黄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分离出的真菌进行分类鉴定;以内生真菌的分离率(IR)、定殖率(CR)、相对频率(RF)、多样性指数(H)及均匀度指数为指标研究地黄块根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从地黄块茎中分离得到81株内生真菌纯化培养物,经鉴定28株为镰孢霉属Fusarium;19株为青霉属Penicillium;15株为茎点霉属Phoma;12株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其它6株分别为赤霉属Gibberella、曲霉属Aspergillu,土赤壳属Ilyonectria、毛壳属Chaetomium。镰孢霉属、青霉属、茎点霉属、链格孢属为地黄块根内生真菌优势菌群,地黄内生真菌菌群组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