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浙优8号是再生力较强的优质超级稻品种。采用早稻—再生稻—大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行栽培,头季稻平均产量573.8kg/667m2、再生稻产量267.2kg/667m2、大蒜产量426.1kg/667m2,一年三熟产值达5595.3元/667m2,比当地双季稻年产量850kg/667m2(产值2210元)增收3385.3元,实现稻田一年三熟、稻菜增收,可提高农田种植效益,有效解决山区农田结构调整难等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中浙优8号早稻—再生稻—大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棚水果黄瓜、长豆、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水果黄瓜、长豆、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大棚水果黄瓜每667m^2产量3000kg,价格按平均6.0元/kg计,每667m^2产值18000元;长豆每667m^2产量1250kg,价格按平均3.0元/kg计,每667m^2产值3750元;金花菜每667m。总产量6500kg,价格按平均4.0元/kg计,每667m^2产值26000元,一年三熟合计每667m^2产值47750元。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机收再生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以嘉优99作机收再生稻栽培,在头季齐穗20 d时每667 m2施尿素5 kg作保芽肥,收割后2 d施尿素20 kg作促苗肥,头季收割后10 d左右施尿素5 kg作齐苗肥,该施肥方式再生稻产量和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抱子甘蓝7月中旬育苗,8月中旬定植,11月下旬开始采收,3月下旬采收完毕,每667m2产量1 500kg,平均售价8元/kg,产值1 2000元,扣除成本2000元,每667m2纯收入1 0000元.春茬豇豆于3月初阳畦育苗,4月初定植于温室,5月中旬开始采收,8月初收获完毕,生667 m2产量3000kg,平均售价1.5元/kg,产值4500元,扣除成本1000元,纯效益3500元;两茬产值1 6500元,每667m2纯收入1 3500元.  相似文献   

5.
"123种植模式"在增城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在增城市进行了40 hm2“123种植模式”示范栽培试验,结果一季中晚稻平均每667 m2产量397.2kg,后作平均每667 m2产值1 876元,同比提高25.7%,并讨论了“123种植模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聚丰套餐”在烟草上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大区比较方法,结果证明:"聚丰套餐"处理区,烟叶平均667m2产量194.6kg,上等烟比例51.2%,均价16.4元/kg,平均每667m2产值3 191.44元。与常规施肥处理区相比,每667m2增产38.4kg,增产24.58%;上等比例提高4.2个百分点,均价提高0.18元/kg;每667m2产值增加657.88元,增长了29.1%。  相似文献   

7.
抛秧再生稻技术是近年来水稻耕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它是抛秧技术、种子包衣等技术与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作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据统计,2000年我市推广面积达4123 hm2,主栽品种有汕优669、汕优多系1号、汕优明86、荆糯等,平均每667 m2(下同)头季稻产量594.7 kg,再生稻产量408 kg,两季合计产量1002.7 kg.其中最高头季稻产量达725 kg,再生季产量561 kg,两季合计产量1286 kg.该项技术目前已在我市7个县(市)推广,抛秧再生稻面积已占再生稻面积70%以上,发展势头很好.现将该技术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白沙镇地处山区,海拔100~400 m,主要以种植双季稻或单季稻为主,2000年引进两优2163品种,种植13.3 hm2,平均每667 m2(下同)产量500 kg.2001年,我站在白沙、宝阳、田厝、长兴、狮亭、东泉、沃东等7个村推广种植66.7 hm2,并以再生稻栽培模式管理,收成时,经市、县有关专家联合验收,头季稻667 m2最高产量648 kg,平均单产550 kg;再生季最高单产648 kg,平均单产250 kg,与双季连作稻相比,两优2163作早稻-再生稻栽培,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力强等特点,每667 m2能增收粮食32.5~75 kg,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667m2施用大兴牌果树专用肥120kg,平均667m2 产量为2420kg,产值为7260元,比农民习惯施肥平均667m2产量和产值分别增收570kg和1710元.施用大兴牌果树专用肥的葡萄增产显著,品质好,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生姜和玉米通过合理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高矮秆作物的立体空间,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种植效益。经农业科技人员多年实产验收,平均每667m2收鲜姜2560kg,产值4608元(每1kg按1.8元计);间种的玉米每667m2产量426kg,产值681.6元(每1kg按1.6元计)。平均每667m2效益达到5289.60元,增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我站在上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全乡示范推广种植芋头间作马铃薯40 hm2,其中马铃薯每667 m2产量442.3 kg,产值398.1元,芋头每667 m2产量2467.8kg,产值2961.4元,两者合计每667 m2产值3359.5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芋头间作马铃薯不失为冬季农业开发和大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广西平乐县平乐镇太平村委二步水村桃农祝先德,种植黄桃面积0.65 hm2,树龄6年,缓坡地,黄壤土,每667 m2种植55株,株、行距3 m×4 m.2006~2008年3年平均产量35587.5 kg,年平均产值54448.8元,平均每667 m2产值为5584.5元,3年平均价格为3.06元/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永定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六月红芋-超级稻一年两熟栽培模式,2004~2008年全县累计推广种植4000hm^2左右,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六月红芋每667m^2平均产量达1350kg,产值达3105元、纯收入1635元;单季晚稻产量550kg、产值1045元、纯收入为315元,两季合计每667m^2产值4150元、纯收入为1950元。  相似文献   

14.
蔬菜一年四熟高效种植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2004-2008年在遵义县新舟镇进行了20hm2的无籽西瓜-早熟耐热大白菜-正季耐热大白菜-雪里蕻一年四熟蔬菜高效种植示范,每年平均投入劳力78个/667m2,投资948元/667m2,平均每年产量15 500kg/667m2,产值11 400元/667m2,直接收入10452元/667m2.  相似文献   

15.
大棚草莓套种网纹甜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棚草莓于9月上旬定植,10月上旬覆盖地膜,10月下旬覆盖大棚膜,11月下旬开始采收,翌年3月中旬棚内套种网纹甜瓜,1 200株/667m2.3年套种效益比较,草莓平均产量约1 885 kg/667m2,产值15 500元/667m2;甜瓜平均产量约1 587 kg/667m2,产值10 500元/667m2.扣除物化成本3 500元/667m2后,净效益22 500元/667m2.单独种植草莓平均产量约2 150 kg/667m2,产值17 500元/667m2左右,扣除物化成本2 700元/667m2后,净效益仅14 800元/667m2,套种甜瓜比单独种植草莓净增收7 700元/667m2.利用现成的草莓大棚后期套种甜瓜,是一种新型增效种植模式,值得草莓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2009年,和硕县"冬麦收割后移栽鲜食辣椒"试验取得成功,冬麦实际收获产量510 kg/667m2,鲜食辣椒产量达到2000 kg/667m2.辣椒采收期平均销售价1.6元/kg,产值2350元/667m2.如果辣椒用于保鲜,可进一步提高产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合"中稻+再生稻"生产的水稻品种,在头季中稻生长前期按一季中稻生产方法进行田间管理,齐穗后15天左右施一次促芽肥。当谷粒黄熟度达到90%以上、且有70%的稻株倒二、三节芽伸长到2~3cm时,抢时收割头季,采取人工收割,留桩高度30cm,脱粒机不下田,尽量保护稻桩,收割后3~5天施肥一次。测得WZ-8再生稻产量为407.8 kg/667m2,"中稻+再生稻"产量为1 186.9 kg/667m2,均为参试组合最高;其次是WZ-4,中稻产量和再生稻产量分别在600 kg/667m2和300 kg/667m2以上,总产为986.0 kg/667m2。结果表明:WZ-8的中稻、再生稻和"中稻+再生稻"产量均为最高,具有较大的"中稻+再生稻"生产潜力;其次是wz-4,也可作为本区域的"中稻+再生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宜优673在沙县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的高砂镇冲厚村示范种植32.6 hm2,平均每667 m2两季年产量1105.8 kg.该文总结了其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鲜食春大豆//无公害杭白菊-榨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是近几年浙江省桐乡市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该模式在桐乡市已发展到400多hm2,平均每667 m2大豆产量600 kg,产值1200元;杭白菊产量150 kg,产值5500元;榨菜产量2500 kg,产值1300元.  相似文献   

20.
汀溪镇地处闽南沿海半山区,温、光、水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汀溪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以抓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引导农户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推广粮经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其中黄瓜-玉米-马铃薯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栽培模式之一,据对隘头、褒美等5个村20户的测产验收结果,平均每667 m2黄瓜产量3250 kg、产值5200元,玉米鲜产1870 kg、产值3366元,马铃薯产量2545 kg、产值3156元,平均每667 m2年产值11722元.现将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