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滩涂贝类最易受污染,养殖环境中积累的污染物往往沿食物链转移富集到滩涂贝类中,从而对贝类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生态危险.根据对江苏如东滩涂文蛤养殖产地水体、沉积物和文蛤生物体中主要污染物为时1周年的4次同步监测数据,应用基于数理统计的超标概率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和评价滩涂文蛤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及超标污染物,为产地环境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该养殖产地水体中的超标污染物为石油烃,沉积物中的超标污染物依次为铬、汞、镉、砷和铜,文蛤体内的超标污染物依次为铬、铅、石油烃、镉和大肠菌群.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养殖产地4季平均的水体、沉积物和贝类质量等级分别处于清洁、清洁和轻污染水平,其中沉积物质量冬、春季均处于轻污染等级,贝类生物体质量春季处于中污染等级.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石油烃,沉积物中镉、铬含量的超标直接影响文蛤的产品质量,产地环境中的铅、大肠菌群、汞、铜、砷是影响该养殖产地文蛤产品质量的潜在污染物.从保证文蛤产品质量出发,应重点关注该产地环境中铬、铅、石油烃、镉和大肠菌群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江苏红壳色文蛤子2代中的红壳色文蛤和江苏海域普通壳色文蛤为亲本建立红壳色文蛤子3代选育系(RRRF3)和对照组CG(control group)。利用文蛤壳色差异作为显著区分标记,开展RRRF3与CG同池塘综合养殖对比以及圆缸中养殖对比试验,检验选育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无论是同池塘综合养殖还是圆缸中养殖试验中,RRRF3CG(P0.05),且随着文蛤生长,两者差异越来越大。试验进行至449日龄时,起捕圆缸中的所有文蛤进行测量并统计各缸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圆缸养殖的3个平行组中RRRF3壳长显著大于CG,且RRRF3的存活率显著高于CG。综上所述,表明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自然群体。  相似文献   

3.
东台市弓京港镇东港村会计韩恒山,1994年初联合2户渔民承包了200亩浅海滩涂养殖文蛤,如今围网养殖面积已达420亩,年产文蛤140吨以上。养殖的文蛤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条石鲷、文蛤、龙须菜混养模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利用人工模拟养殖系统,在人工育苗池进行鱼-贝-藻的混养试验,选用条石鲷、文蛤和龙须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不同组合以及养殖模式中各生物的生长状况。[结果]龙须菜、条石鲷和文蛤在混养条件下的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单养模式。条石鲷和文蛤的存活率都明显高于单养模式,说明龙须菜对文蛤和条石鲷的生长都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了养殖生物的产量。[结论]以大型藻类为基础的综合养殖生态系统较其他系统具有更强的抗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文蛤是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随着人工养殖的发展,暴发性死亡病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对养殖文蛤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主要病害的病原体与致病症状、流行规律、组织病理学、检测与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谢飞  苏浩  丁仁博  孙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23-23,35
近十几年来,因水质环境恶化和各种疾病的流行而引发的养殖文蛤的大规模死亡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益生菌作为一种活菌制剂,逐渐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从而被应用于文蛤疾病的防治。介绍了文蛤益生菌研究的现状,包括文蛤的病理研究、文蛤益生菌对疾病防治的机理,以及文蛤益生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文蛤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蛤主要弧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是一种食药用价值极高的海洋经济贝类,但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张和沿海滩涂环境的逐渐恶化,近年频繁发生暴发性死亡病害,损失严重,病害已成为文蛤养殖的重要限制因素。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对副溶血弧菌、弗尼斯弧菌、溶藻弧菌等引起文蛤主要弧菌性病害的病原体、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检测技术和防治方法等进行综合评述,为及时了解当前文蛤细菌性疾病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反转录半套式PCR方法(RT-Semi-nest-PCR),对文蛤(Meretrix mertrix Linnaeus)不同组织进行诺如病毒分别检测,并对2011年至2012年江苏南通滩涂养殖文蛤4个不同取样时间及5个不同站位进行了诺如病毒的监测.结果表明,文蛤组织中仅肝胰脏和肠道中诺如病毒检测呈阳性,斧足和闭壳肌中未检测到该病毒.对不同站点贝类样品监测结果表明,贝类污染诺如病毒阳性率较高的站点1长江口和站点3人口较为密集区.对不同时间取样贝类样品监测结果表明,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取样组为2012年1月冬季.初步调查结果认为,南通滩涂养殖文蛤诺如病毒污染率较高,其滩涂养殖区需要合理划分或对上市贝类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海水池塘的高效养殖模式,开展了海水围塘日本囊对虾—梭子蟹—文蛤复合优化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盐度高、富含砂底质围塘进行日本囊对虾—梭子蟹—文蛤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可获得较好的收益,但要注意放养密度不宜过高,放养规格不宜过小。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响水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与文蛤(Meretrix meretrix)混养和启东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与文蛤串联养殖两种养殖模式相比于单一虾养殖模式的环境与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两种虾蛤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均优于单一的虾养殖模式,响水和启东养殖模式亩效益均可增加0.5万元。两种虾蛤养殖模式水质均达到优良级别,环境效益优于单一的虾养殖模式。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虾贝综合养殖的优点,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文蛤种群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文蛤的遗传育种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南通、盐城和连云港采集文蛤,分析江苏沿海不同地理种群文蛤的营养成分。[结果]南通、盐城两地文蛤的粗蛋白含量和连云港文蛤的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南通文蛤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盐城、连云港两地;水分含量在各地理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地理种群文蛤的磷含量范围为1.65~2.30 mg/g,其顺序为连云港>南通>盐城,钙含量范围为0.96~1.18 mg/g,其顺序为盐城>南通>连云港。文蛤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脂肪酸丰富。[结论]南通和盐城两地文蛤的营养价值高于连云港文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从南宁市售文蛤体内分离获得的待测菌株进行鉴定,为掌握了解广西文蛤产品中弧菌科细菌的带菌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TCBS)从南宁海鲜市场的文蛤中分离获得4株细菌,观察其菌落形态,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运用DNASTAR中的MegAlig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TCBS培养基30℃培养24h后,菌株No.8和No.9生长良好,形成直径2mm左右、圆形、隆起的菌落;菌株No.10、No.11生长不良,部分形成直径1mm左右、圆形、隆起的黄色菌落。菌株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o.8、No.9在无盐蛋白胨水中不生长,且不能分解葡萄糖;而菌株No.10、No.11可在无盐蛋白胨水中生长,且能分解葡萄糖并产气。16SrRNA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No.8与副溶血弧菌聚集为一个分支,No.9与河流弧菌聚集为一个分支,No.10、No.11则分别与斑点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聚集为一个分支。综合表型和分子特征可知,菌株No.8为副溶血弧菌,No.9为河流弧菌,No.10为斑点气单胞菌、No.11为嗜水气单胞菌。细菌药敏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先锋噻肟、先锋必均表现为高度敏感。【结论】南宁市售文蛤产品主要是污染了弧菌属及气单胞菌属细菌,生产上可选用四环素、环丙沙星、先锋噻肟、先锋必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从南宁市售文蛤体内分离获得的待测菌株进行鉴定,为掌握了解广西文蛤产品中弧菌科细菌的带菌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TCBS)从南宁海鲜市场的文蛤中分离获得4株细菌,观察其菌落形态,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运用DNASTAR中的MegAlig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TCBS培养基30℃培养24 h后,菌株No.8和No.9生长良好,形成直径2 mm左右、圆形、隆起的菌落;菌株No.10、No.11生长不良,部分形成直径1 mm左右、圆形、隆起的黄色菌落。菌株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o.8、No.9在无盐蛋白胨水中不生长,且不能分解葡萄糖;而菌株No.10、No.11可在无盐蛋白胨水中生长,且能分解葡萄糖并产气。16S rRNA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No.8与副溶血弧菌聚集为一个分支,No.9与河流弧菌聚集为一个分支,No.10、No.11则分别与斑点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聚集为一个分支。综合表型和分子特征可知,菌株No.8为副溶血弧菌,No.9为河流弧菌,No.10为斑点气单胞菌、No.11为嗜水气单胞菌。细菌药敏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先锋噻肟、先锋必均表现为高度敏感。【结论】南宁市售文蛤产品主要是污染了弧菌属及气单胞菌属细菌,生产上可选用四环素、环丙沙星、先锋噻肟、先锋必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氨氮和硫化物对文蛤的幼贝和成贝存活与耐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和硫化物显著影响文蛤幼贝和成贝的成活率,氨氮浓度越高,其毒性越强,文蛤的成活率越低;幼贝和成贝96h的半致死浓度(TLm)分别为36.05mg/L和150.65mg/L,安全浓度为3.61mg/L和15.07mg/L;硫化物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20mg/L和138.44mg/L,安全浓度为1.62mg/L和13.84mg/L。  相似文献   

15.
文蛤生物体及内脏中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鉴定文蛤体内弧菌的类型及致病性强度,并筛选治疗这些病原菌的最佳药物。[方法]用TCBS培养基从文蛤生物体内分离出12株弧菌,对其进行致病性试验,对致病性较强的3株弧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3株菌分别为河流弧菌H04(Vibrio fluvialis),H06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H11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其对环丙沙星、先锋赛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先锋霉素V有耐药性,临床上可以首选环丙沙星、先锋赛作为治疗这些病原菌的药物,其次是头孢曲松、氟哌酸、丁胺卡那、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结论]结果为文蛤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海口湾贝类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海口湾的牡蛎、文蛤体中重金属质量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口湾牡蛎体中Zn,Cu,Cd,Pb,Cr重金属的质量含量分别为101.750,161.751,0.686,1.200,2.993mg·kg-1。文蛤体中Zn,Cu,Cd,Pb,Cr重金属的质量含量分别为14.060,1.155,0.071,0.145,0.225mg·kg-1。文蛤斧足、外套膜和闭壳肌、内脏团中Zn,Cu,Cd,Pb,Cr等5种重金属的质量含量均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海口湾贝类样品重金属污染指数较小,环境质量优良;对贝类组织器官选择性食用将大大降低危害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重金属类环境激素监测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境激素是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2007~2008年对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罗非鱼、对虾、文蛤、牡蛎重金属类环境激素Hg(甲基汞)、Pb、Cd残留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Hg、Pb、Cd均有检出,检出率为20%~100%;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文蛤的3项重金属指标均无超标样品,合格率100%;牡蛎有1个样品出现Cd残留超标,该项指标超标率5%。而风险评估表明,广西主要水产养殖品种食用安全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金属Cd在文蛤体内的富集和消除规律及其食用安全性.[方法]将文蛤在Cd2+浓度为0、0.01、0.10、1.00、2.00mg/L试验海水中染毒.[结果]文蛤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Cd2+浓度的增加,Cd在文蛤体内的富集量也相应增加.[结论]文蛤内脏团中Cd的富集和代谢能力均大于闭壳肌,说明食用闭壳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弄清河流弧菌对海水贝类的危害性,为预防该菌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TCBS培养基从文蛤生物体内分离出1株弧菌,对其进行鉴定、致病性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弧菌为革兰氏阴性,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可初步鉴定为河流弧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这株河流弧菌对昆明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河流弧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氟哌酸、先锋赛、先锋必、丁胺卡那高度敏感,对安卡青霉素、青霉素G、先锋霉素V、利福平耐药。[结论]临床上,应将选用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氟哌酸、先锋赛、先锋必、丁胺卡那作为治疗河流弧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