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由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夏苏东博士主持,联合天津市立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天津市水产局项目"松江鲈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并结题。该项目引进松江鲈鱼亲鱼60对,获得受精卵10万粒,成功繁育出平均体长5.3cm的健康幼鱼3万多尾。项目组对松江鲈鱼的亲鱼培育、催产、孵化及苗种培育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相关研究,确定了亲鱼培育、受精卵孵化与仔稚鱼培育的适宜条件,研发并制作了孵化装置,确定不同阶段的饵料,总结了天津地区松江鲈鱼人工繁育技术。松江鲈鱼在天津地区首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们承担县科技局下达《团头鲂"浦江一号"引进养殖技术》课题项目,从上海松江鱼种场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新品种乌仔鱼苗5万尾,投入池塘培育出塘夏花4.36万尾,成活率达87.2%。池塘春片培育,平均亩投放夏花6000尾,出塘5474尾,成活率达91.2%。  相似文献   

3.
陈奇 《齐鲁渔业》2007,24(6):17-18
斑点叉尾鮰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原产于美洲,为广温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商品价值高、食性广、适应性强等特点,现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和养殖。2004年,我站承担了济宁市科技攻关项目“斑点叉尾鮰繁育及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研究”,经3年实施,超额完成项目所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经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鉴定,其综合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现将斑点叉尾鱼回鱼种培育高产高效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杂交青虾"太湖一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利用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进行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经过8年成功培育出的淡水虾新品种,它是第一个通过农业部审定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也是国内外人工育成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2013年天津市引进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并进行了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珍  王圣强 《齐鲁渔业》2013,(12):16-17
黄颡鱼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它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2011年江苏省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申报了《黄颡鱼池塘规模化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并获得立项。经过2年的项目实施,总结出试验塘的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月26日,石家庄市鹿泉区水产管理处组织有关专家对鹿泉区西小壁天润渔场承担的河北省2015年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新品种裂腹鱼引进与示范》进行了考核验收。验收组听取了项目单位实施情况的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档案材料,并进行了实地核查。验收组认为项目单位完成了裂腹鱼引进与示范任务,  相似文献   

7.
2010年天津市:渔业主导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名称:乌克兰鳞鲤 品种来源:于1998年由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通过农业部引种中心,引进乌克兰鳞鲤受精卯30万粒,孵出鱼苗23万尾,其中7000尾,育成秋片后培育亲本。2002年天津市技术推广站将241组亲本转至天津换新水产良种场,进行强化培育后催产孵化,并进行乌克兰鳞鲤F1的考种。  相似文献   

8.
作为江苏省青虾养殖重点区域,为改变近年来的品种退化现象,提高青虾养殖产量和效益,丹阳市重点引进推广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杂交青虾"太湖1号"是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我国第一个淡水虾类养殖新品种(GS02-002-2008),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等优势,已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推广的水产养殖新品种之一。在实施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太湖1号"青虾规模化繁育与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PJ2010-37)的过程中,为满足全市成虾养殖虾苗需求,2011年在珥陵新庄青虾良种繁育场进行"太湖1号"的规模化繁育,共计繁育规格8000~12000尾/kgF1代虾苗6164kg,育苗面积115×667m2,平均每667  相似文献   

9.
正7月24日,江西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颡鱼规模化育苗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行现场测产。7月31日,上饶市渔业局组织专家对南昌大学、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和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项目《鄱阳湖泥鳅选育及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10.
大口胭脂鱼 (Ictiobuscyprinellus )又名巨口牛胭鱼 ,俗称美国鲫鱼 ,原产于北美洲。 1 993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并试养成功。上海市嘉定区于1 997年从浙江省引进该鱼的苗种 ,当年就养成商品鱼。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嘉定区望新水产良种场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 ,分别获得鱼苗 2 4 0万尾和 92 5万尾。现将其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一、亲鱼的培育1 .亲鱼的选择亲鱼主要从养成的商品鱼中挑选 ,选择个体大、无伤、无病、体质健壮的成鱼 ,放在专用塘中进行培育。繁殖用的亲鱼再从亲鱼培育池中挑选 ,年龄要求在 3龄以上 ,体…  相似文献   

11.
<正>7月5日,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对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承担的天津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淡水养殖鱼类育种技术平台建设"进行结题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核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质询和讨论,一致通过了项目的结题验收。该项目总结出了津新鲤等46个淡水养殖品种的保存  相似文献   

12.
太湖白鱼学名翘嘴红鲌,自2002年以来,太湖白鱼在海盐县人工养殖的产量一直较高。池塘养殖方式主要有三种:放养白鱼夏花培育一龄鱼种、放养白鱼冬片鱼种养成鱼(搭养鲢、鳙、鲫鱼或混养花鱼骨、黄颡鱼)、白鱼与河蟹混养。现将这三种方式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白鱼一龄鱼种培育池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12,(1):47-47
2011年11月29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邀请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鲆鲽类高产、抗病品种的培育”课题之一“大菱鲆‘丹法鲆’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14,(5):35-35
<正>3月13日,天津市水产局技术服务处组织农业部及天津市专家对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申报的《池塘养殖环境及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相关性研究》局级科技项目进行了论证。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关于项目的立项背景、立项依据、研究内容、采取的技术路线与保证措施、预期成果及工作进度等方面的汇报。经质询及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选题准确,材料齐全,符合天津市水产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立项要求,通过开发水质及沉积物中孔雀石绿的分析测试方法,研究水、沉积物及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相关性并开  相似文献   

15.
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农办于2000年引进东南亚笋壳鱼苗进行池塘养殖,并2003、2004年进行了笋壳鱼人工繁殖以及苗种培育试验,已基本掌握技术要点。现将泰国笋壳鱼水泥池育苗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少敦,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汕头市澄海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汕头市科协科技专家智库专家,汕头市农村科技服务团专家。自1992年毕业以来,便在澄海区从事水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病害防治工作,不仅主持和完成了各级科研及推广项目,而且在澄海区引进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湘云鲫等新品种,还使得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以及虾鱼混养养殖、青蟹半咸水健康养殖等新技术在澄海得到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日,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漠斑牙鲆引进繁育及养殖模式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该课题是在农业部“948”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山东省科技兴海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该项目成功地引进了漠斑牙鲆亲鱼,完成了亲鱼暂养、驯化和培育,并采用综合调控技术,有效地调控了亲鱼自然、批量产卵,获得大批量优质受精卵;系统地进行了漠斑牙鲆繁育发育生物学、实验生态学、种质资源、工厂化苗种培育及配套技术、养殖模式及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展了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规律、仔稚鱼生态习性、淡水驯化、规模化育苗及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研…  相似文献   

18.
杨辉  袁甜 《河北渔业》2015,(2):45-46
<正>2014年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刺参优质健康苗种生态繁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项目组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项目的预定计划和目标,于2014年10月19日通过了有关专家的验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刺参幼体室内培育与池塘网箱培育的对比试验,旨在通过此次试验,找到刺参幼体培育的最佳方法和利用最小投入争取最大产出的途径。经过三个月的辛勤工作,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把海水中(盐度20‰以上)的鲻鱼苗种进行淡化培育处理后,转移到半咸水或淡水水域进行养殖。我们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基本上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合理和成熟的技术,总结出成活率在90%以上可供操作的淡化培育方案和采用单养混养、达到高产的一种养殖模式。一、苗种淡化培育该项目研究的内容和重点是把繁殖于高盐度海水中(一般20‰以上)的鲻鱼幼苗转移到淡水或半咸淡水中进行养殖,必须进行淡化培育处理。经过两年的鲻鱼苗种淡化培育,整个苗种淡化时间约一个月,出售规格平均4厘米以上,成活率达到75%以上,达到或超过项目要求的技术经济指…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鲌俗名太湖白鱼、翘嘴巴、拗颈等,以其肉质洁白、肉味细腻鲜美,被列为鱼中上品,是我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翘嘴红鲌作为池塘养殖和大水面增养殖的品种,都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掌握种苗运输及培育技术是关键。下面对翘嘴红鲌种苗运输及培育技术要点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