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建林业科技》2015,(4):67-71
以贵州赤水的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为试验材料,以白光对照,采用红光(R)、蓝光(B)和不同比例的红蓝混光处理(2R1B、1R2B,红光∶蓝光分别为2∶1、1∶2),观测不同光质对金钗石斛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合成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红光或蓝光对金钗石斛生长都不利,会引起金钗石斛徒长或矮壮。当红光∶蓝光=1∶2时(1R2B),金钗石斛的生长量最大,鲜重、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5.8%、38.8%。处理180 d后,1R2B处理的根、茎、叶的多糖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较对照高9.36%、14.51%、31.05%;且整株多糖积累量最多,比对照高68.14%;1R2B处理的生物碱含量及积累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比对照高3.23%、45.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光质处理下金钗石斛多糖、生物碱含量与金钗石斛的生长发育相关不显著,但多糖含量、积累量与生物碱含量、积累量存在着协同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金钗石斛优质、低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不同光质处理对枫香家系叶色变化的影响,为探索枫香叶色对光质的响应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枫香家系的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可溶性糖、类黄酮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试验后2个枫香家系叶色较处理前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红光处理组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而蓝光处理组叶片叶绿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蓝光处理后,2个枫香家系叶片花青素含量较对照有显著提高,而红光处理则减少了叶片花青素含量。同时蓝光处理能显著提高枫香幼苗叶片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类黄酮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红光处理效果较对照无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而对花青素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2个枫香家系叶色在光质处理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红光处理可以促进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蓝光处理可以促进枫香幼苗叶片积累更多的花青素。  相似文献   

3.
不同光质对美国红栌叶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红栌为研究材料,使用4种不同颜色的转光膜对其进行35 d的遮光处理,然后测定其叶片内色素含量与营养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会影响叶片的色素含量:1)红光和绿光处理下,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花色素苷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2)蓝光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花色素苷含量高于其他3种光质处理的。3)黄光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色素苷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4)叶片中氮在红光处理下含量最高,在黄光处理下含量最低;磷在蓝光、红光和绿光处理下含量均高于自然光处理,在黄光处理下含量最低;钾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最高。5)除绿光外,其他3种光质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光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红蓝光质比(R,R7B3,R5B5,R3B7,B)的LED为光源,研究不同光源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探讨适合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光质条件。结果表明:与对照荧光灯相比,LED红蓝复合光能提高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其中,R5B5和R7B3下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红光有利于铁皮石斛茎段和叶片的伸长,但不利于试管苗移栽成活;红蓝复合光有利于移栽苗叶片数增加,且促进移栽苗生根及根系伸长。在生物量积累方面,R7B3处理下铁皮石斛移栽苗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R7B3是适宜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最佳光质比。该研究结果为LED光源在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质的LED单色光及红蓝光组合(白光、红光、蓝光、红蓝=2∶1、红蓝=4∶1、红蓝=8∶1、红蓝=10∶1,即CK、R、B、2R/1B、4R/1B、6R/1B、10R/1B)培养过程中对观光木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及干物质积累。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观光木苗木根系总根长、表面积、根尖数及根系活力等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红蓝=2∶1(2R/1B)和蓝光(B)处理较佳,2R/1B光质处理下观光木根系总根长和根尖数分别是CK的2.6和1.5倍,10R/1B处理下则显著低于白光(CK)。除红光外,不同光质处理观光木根系干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呈现随蓝光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根系干物质与根系活力、根尖数等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兰科植物叠鞘石斛为实验材料,通过研究光质对其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寻找提高叠鞘石斛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新方法.采用红蓝光搭配光质,处理组分别为T1组(红光:蓝光=3:1)、T2组(红光:蓝光=1:1)、T3组(红光:蓝光=1:3),对照CK组为白光.每天照射2?h,照射7、14、21、28?d时分别取样检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梵净山石斛的药用价值,选取了2个铁皮石斛品种(森山和福建软脚)作为对照,采用瓦里安AA-240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各元素含量,运用分光光度计法和液相色谱仪测量了有效成分。结果表明,梵净山石斛中铜、钙、镁、钾和硒5种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的铁皮石斛;醇溶性浸出物和石斛碱含量也以梵净山石斛为最高;梵净山石斛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与森山铁皮石斛没有差异,但显著高于福建软脚铁皮石斛;而粗多糖的含量则以梵净山石斛最低。综合试验结果认为,梵净山石斛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钗石斛组培苗品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种植金钗石斛组培苗的品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其茎长、叶片数、分蘖数、茎粗、节间数以及叶片大小与母株的健壮、大小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随母株的健壮逐年递增,第4年以后达到顶峰值,收获鲜茎的数量、单茎数量和产量逐年递增,到第4年达到丰产。金钗石斛组培苗不同采收期石斛多糖含量变化差异较大,成熟茎的含量显著高于过熟和未成熟的茎,不同年份抽生的茎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部位石斛碱含量差异较大,茎的石斛碱含量极显著高于花和叶,花的石斛碱含量极显著高于石斛叶;不同采收期石斛碱含量差异较大,成熟未开花茎的石斛碱含量显著高于未成熟茎,极显著高于过熟茎,未成熟茎和过熟茎石斛碱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年份抽生的茎石斛碱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LED光质对油茶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寻适合油茶苗培育的最佳LED光质配比。[方法]以2年生长林4号油茶扦插苗为试材,LED白光为对照,研究LED红光、蓝光及其复合光对油茶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1(红光)处理下,油茶苗高生长量最大,但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和胞间CO2浓度最小;L7(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光补偿点最高,但高生长量、干物质含量、壮苗指数、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小;L6(10%红光+90%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地径生长量、干物质含量、壮苗指数、光合色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实际光能转换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最大;L4(50%红光+50%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地径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最小,且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最大。[结论]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相比,L6(10%红光+90%蓝光)处理更利于长林4号油茶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提高,是培育油茶壮苗较为理想的光质。  相似文献   

10.
以七叶一枝花为试验材料,设置红光、蓝光、白光3种LED光质处理,其中白光为对照(CK),分析不同的LED光质对七叶一枝花生长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的新茎长度表现为红光白光蓝光;地径生长表现为蓝光白光红光;蓝光处理下叶面积、叶长、叶宽、鲜重的平均值均大于红光和白光处理;红光、蓝光处理的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但红光处理提升效果较好,与白光、蓝光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在红光处理下增幅为13.36%,而蓝光处理减少8.89%;在蓝光、红光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白光处理,其中蓝光处理效果比较好;在3种光质下,叶片中CTK含量在蓝光处理下降低,红光处理则有所提高;叶片中IAA、GA的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显著高于白光处理,但红光处理则无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蓝光处理对七叶一枝花生长形态和生理指标更有益。研究结果可对七叶一枝花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LED光质对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白光为对照(CK)、红光(R)、蓝光(B)和4种红蓝组合光(8R2B、7R3B、6R4B、5R5B)共7种光质进行4h光照处理,研究不同LED光质4h光照处理对鳄嘴花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处理对鳄嘴花的生长影响显著,红蓝组合光8R2B处理鳄嘴花茎高、茎粗生长最快,地上、地下干物质的量积累较大,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大。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组相比,8R2B处理更有利于提高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是促进鳄嘴花生长较为理想的光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6种LED光源进行培养,以荧光灯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构树组织培养苗鲜质量、干质量和蛋白质、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探究不同LED光质对构树组织培养苗生长量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构树组织培养光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荧光灯相比,LED光质处理能显著提高幼苗的干物率(P0.05),蓝光和绿光处理下幼苗干物率最高,荧光灯、紫光、红光处理下幼苗干物率较低,含水量较高;LED光质培养下幼苗的蛋白质、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荧光灯(P0.05),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分析,紫光和绿光处理下幼苗营养物质含量综合排名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预处理对人心果叶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心果嫩叶为材料,研究暗处理、萎蔫处理和预先质壁分离3种不同预处理对人心果叶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暗处理后叶片原生质体产量都有所增加,其中处理36 h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36.46%;经预先质壁分离处理后叶片原生质体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在90 min内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萎蔫处理后对叶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较复杂,处理6 h产量有所减少,而处理8 h产量相对较多,比对照提高了22.9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覆盖措施对旱地桃园土壤环境及桃树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措施均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营养水平,促进桃树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3种覆盖处理桃树根系数量明显增加,根系分布范围扩大,促使树体生长发育和结果。覆膜处理土壤表层温度和含水量达到最大,桃树根系分布上移到0~40 cm土层,以0~20 cm分布最多;覆草处理土壤理化性状最好、有机质含量最高;生草处理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最高,桃树生长发育和结果最好,细根数量是对照的210.73%,中长枝比例和百叶质量分别是对照的133.63%和119.58%,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1.66%、107.34%和135.62%,产较对照增加280 kg/667 m~2,达到2 258 kg/667 m~2,是当前陇东南浅山丘陵区旱地桃园较适宜的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共设置4种不同施肥处理,探讨其对竹笋中的氨基酸、草酸、单宁、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和粗多糖的影响。施肥处理为有机肥(O:蚕粪+菌棒残渣6 600 kg·hm~(-2),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4%、2.3%和2.9%);复合肥(F:毛竹专用肥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25∶13∶8);有机肥+复合肥(O+F:有机肥2 4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不施肥对照(CK)。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变化趋势为O+FFOCK;有机质的变化趋势为OFO+FC;,pH则是OO+FCKF。笋中蛋白质以O+F处理为最高,比F、O和CK各处理增加9.37%、17.45%和5.42%。笋中氨基酸和单宁以O+F处理最高,分别为36.1 g·kg-1和17.8 g·kg-1,其次是F处理,均与CK处理达到了显著差异。笋中草酸则以F处理最高,其次是O+F处理,分别为22.45 mg·g-1和21.24 mg·g~(-1)与CK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增加了33.87%、41.49%;粗纤维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笋中粗多糖以O处理为最高6.7 g·kg-1,且与F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脂肪与其他各类指标变化趋势不同,以空白CK最高,但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总之,施肥有利于增加笋中氨基酸、草酸、粗纤维和单宁含量;而有机肥处理有利于粗多糖的的累积;有机肥配合复合肥在一定程度增加了笋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受不同施肥处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肥料施用不合理、葡萄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设置9个不同腐植酸梯度与NPK(15-5-25)复合肥处理,利用田间试验探究腐植酸复合肥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复合肥促进了葡萄叶片生长与叶绿素的累积,各腐植酸处理在膨果期与着色期的叶绿素增长率较对照分别上升了12.1~24.5个百分点和2.2~15.3个百分点;6%~8%添加量腐植酸处理的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3%、11.5%、12.5%;高量的腐植酸添加(7%、8%)显著提高了果实V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0.4%、26.0%,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与对照相比,腐植酸处理增产范围在0~16.7%间,施用一季腐植酸复合肥对葡萄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穗重有增加趋势,增加范围在7.7%~23.1%间;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增加范围为18.1%~66.7%,速效养分未见明显改善。总体来说,腐植酸对促进葡萄生长发育、改善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在葡萄种植中使用7%添加量的腐植酸复合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使叶用银杏高产优质的最佳硝铵配比。【方法】以2年生半同胞家系银杏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硝铵比(0∶100、25∶75、50∶50、75∶25、100∶0),每盆总氮含量2 g,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硝铵配比对银杏苗木生长、叶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PK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经济产量、叶片萜内酯含量及其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各硝铵配比处理促进了银杏苗的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N、P、K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叶产量和总黄酮、萜内酯的经济产量。高比例的硝铵配比(75∶25)和单施硝铵(0∶100、100∶0)有利于总黄酮的积累,低比例的硝铵配比(25∶75)不利于总黄酮的积累,硝铵配比施肥不利于萜内酯的积累。单株叶产量与苗高相对生长量、地径相对生长量、单叶干质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总黄酮含量与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正相关,叶片萜内酯含量与单叶面积极显著负相关,单株黄酮经济产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叶片K含量、叶生物量、总黄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萜内酯经济产量与比叶干质量、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N含量、总黄酮经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各处理肥效的综合评价,硝铵配比75∶25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结论】高比例的硝铵配比能有效促进银杏的生长发育,提高叶品质,单施硝态氮的效果优于单施铵态氮,其中硝铵配比75∶25是促进银杏苗的生长和提高叶品质效果最佳的配比。  相似文献   

18.
光质和B9对杜鹃花观赏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杜鹃‘萍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白光、红光、蓝光)和不同浓度梯度B9(0,300,600,900 mg.L-1)处理对其花期、花径、成花率、花色素苷含量等开花品质及叶片光合特性、花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B9、红光、蓝光处理均能增强杜鹃叶片光合能力,延缓花瓣衰败,延长花期;在一定B9浓度范围内,红光、蓝光和B9相互作用表现出加合效应,提升观赏品质的效果比单因素处理更好,但当B9浓度过高时,这种相互作用表现出拮抗效应;蓝光+B9300 mg·L-1处理光合速率高,有利于花瓣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成花率、花径、花色素苷含量均较高;红光+B9 600 mg·L-1处理有利于增加叶片叶绿素b和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并能有效延缓花瓣SOD活性的降低,花期最长.综合各生理指标认为:蓝光+ B9 300 mg·L-1处理和红光+ B9 600 mg·L-1处理较好,能有效提高杜鹃花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铁皮石斛为供试材料,通过无土栽培方式,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试验,设置0%PEG-6000(对照)、6%PEG-6000、12%PEG-6000、18%PEG-6000和24%PEG-6000共5个水平,研究干旱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对铁皮石斛叶片活性氧含量积累、保护酶活性、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加,铁皮石斛叶片H_2O_2含量和O_2-·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O_2-·含量在干旱胁迫第8d开始上升幅度减小。PEG-6000浓度6%、12%、18%和24%的4个处理的叶片POD活性和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胁迫第8天时达到最大值,较同一时间的对照分别增加108.33%、154.17%、212.50%、245.83%和46.79%、54.53%、58.73%、86.78%。干旱胁迫下铁皮石斛叶片SPAD值均低于对照,并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处理间SPAD值下降的程度表现出减缓的趋势,SPAD值与干旱胁迫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982 11,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加,铁皮石斛叶片的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卒灭系数(qp)逐渐降低,而初始荧光(Fo)却不断升高,光反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能促进猕猴桃生长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最佳处理,为猕猴桃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阳’Actinidia chinensis ‘Hongyang’猕猴桃为试材,于壮果期,采用沟施方式,在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菌肥,测定和统计各处理下猕猴桃果实的外观性状、内在品质及果实采后软腐病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相比,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后,猕猴桃果实的横纵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的单果质量不同程度有所增加,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复合肥、海藻甲壳素混施处理(处理2)中猕猴桃单果质量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增加了23.82%。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处理对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后,除硼含量外,果实中其他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复合肥、菌肥、黄腐酸钾、海藻甲壳素混施处理(处理6)中果实钙和锌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5.07%与5.44%;果实中锰含量最高的是复合肥、菌肥、黄腐酸钾混施处理(处理4),镁含量最高的是处理2,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62.16%与72.13%。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维生素C含量除了处理2,其余处理均高于对照,处理6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菌肥、黄腐酸钾、海藻甲壳素混施处理(处理5)次之,分别较对照高出26.86%和24.21%。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后,果实软腐病发病率均比对照低,且差异显著。处理6的发病率最低,较对照低41.07%。【结论】在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可较好地改善猕猴桃果实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并减少果实病害发生,以复合肥、菌肥、黄腐酸钾、海藻甲壳素混施的增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